《感症寶筏》~ 卷之四 傷寒類證 (8)
卷之四 傷寒類證 (8)
1. 瘟疫
_邵評:_咽喉亦屬上焦,邪入肺中,先宜辛散,早用寒涼,防其逼邪內陷,最當謹慎。
冬應寒而反溫,感之多咽喉腫痛、寸關脈浮洪而數、舌燥唇乾。宜甘桔湯加牛蒡、薄荷、防風、射干、連翹、黃芩、銀花、犀角汁之類,涼解以升陰消陽。此是冬溫。
_邵評:_冬時不正之氣,人受之而即發者,為冬溫。溫邪入肺,則咽喉腫痛,溫邪在上焦,則寸關脈洪數。陽邪傷陰,則唇舌乾燥。法宜提透辛散,清解上焦邪熱。
夏應熱而反涼,感之邪伏於少陰之經,每多咽痛,或兼泄瀉,舌潤不渴,寸口脈沉伏而小。宜甘桔湯加半夏、天蠶、陳皮、桂枝、射干、防風、姜皮之類溫散之,以助陽消陰。此夏令寒濕陰邪。
_邵評:_不正之氣,乃夏令陰邪,人感其邪,伏於少陰腎中,陰火上升,則咽痛。寒濕之邪內入,則泄瀉。陰邪傷陽,則舌潤不渴。邪郁其陽,則脈沉小。宜清腎中陰火而透邪,以辛溫藥散之。
白話文:
瘟疫
咽喉是上焦的一部分,邪氣入侵肺部,應該先用辛散之品發散邪氣,盡早使用寒涼藥物,防止邪氣內陷,這一點必須謹慎。
冬天應該順應寒冷,但卻出現溫熱的病症,感染這種病的人往往咽喉腫痛、寸關脈浮大而脈搏頻數、舌頭乾燥嘴唇乾裂。應該在甘桔湯的基礎上,加入牛蒡、薄荷、防風、射干、連翹、黃芩、金銀花、犀角汁等藥物,用寒涼的藥物來升發陰氣、消除陽邪。這就是冬溫病。
冬天出現不正常的氣候,人感染後立即發病的,稱為冬溫病。溫邪入侵肺部,則咽喉腫痛;溫邪在上焦,則寸關脈洪大而脈搏頻數;陽邪損傷陰氣,則嘴唇舌頭乾燥。治療方法應該是用辛散之品宣洩邪氣,清除上焦的邪熱。
夏天應該順應炎熱,但卻出現寒冷的病症,感染這種病的人,邪氣會潛伏在少陰經,經常出現咽喉痛,或者伴隨腹瀉,舌頭濕潤不渴,寸口脈沉而細小。應該在甘桔湯的基礎上,加入半夏、天蠶、陳皮、桂枝、射干、防風、薑皮等藥物溫和發散,以幫助陽氣消除陰邪。這是夏天寒濕陰邪引起的疾病。
不正常的氣候,是夏天陰邪的表現,人感染這種邪氣,潛伏在少陰腎經,陰火上升,則咽喉疼痛;寒濕邪氣內入,則腹瀉;陰邪損傷陽氣,則舌頭濕潤不渴;邪氣鬱結陽氣,則脈象沉細。應該清除腎經中的陰火,並用辛溫藥物發散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