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三 傷寒變證 (4)
卷之三 傷寒變證 (4)
1. 肝火上逆
如呃逆舌黃而渴、左脈弦數,此肝火上逆為呃也。宜川連、吳萸、黑梔、代赭、枇杷葉、半夏、茯苓之類降之。
_邵評:_肝火上升,胃逆不降而呃。舌黃而渴,肝火灼胃也。左脈弦,肝之本象;數則肝火乘胃而逆也。治以平肝清火、和胃降逆之法。
白話文:
[肝火上逆]
像是打嗝且舌頭呈黃色且口渴、左手脈搏緊繃且頻率快,這是因為肝臟的火氣上升導致的打嗝現象。適合使用黃連、吳茱萸、黑梔子、代赭石、枇杷葉、半夏、茯苓這一類藥材來降低肝火。
_邵評:_當肝火向上沖,胃氣逆而不下時,就會產生打嗝。舌頭黃且口渴,是因為肝火燒灼到胃部。左手脈搏緊繃,是肝臟的正常現象;但若頻率過快,就是肝火太盛,進而影響胃部,使胃氣逆流。治療方法應該是平息肝火、清除熱氣、調和胃氣、抑制逆流。
2. 中焦虛冷
如脾胃虛寒、寒氣格逆而呃者,脈來濡緩(濡緩,脾之本脈也)、右關軟大(軟大,脾胃虛也)、舌嫩不渴(虛寒則不渴),此中焦虛冷也。宜理中湯加丁香溫之。
_邵評:_中虛寒氣上逆,格拒於中,胃氣不降而呃逆也,故用溫中扶陽之法。
白話文:
如果出現像脾胃功能虛弱且寒冷,導致寒氣上升逆反而引起打嗝的情況,脈象呈現出柔弱緩慢(這是脾臟虛弱的基本脈象)以及右手關脈軟弱粗大(這代表脾胃虛弱)、舌頭嫩且無口渴感(虛弱且寒冷就不會感到口渴),這就是所謂的中焦部位虛弱且寒冷。這種情況適合使用理中湯再加入丁香來溫暖脾胃。
邵氏評論:當中焦脾胃虛弱且寒氣上升,阻塞在中焦部位,使得胃氣無法下降而產生打嗝的情況,因此採用溫暖中焦、扶助陽氣的方法來治療。
3. 下焦陽虛
凡呃逆起自下焦,渾身振動者,乃屬下焦虛寒,陽氣竭而呃也。宜理陰煎加丁香、五味、胡桃肉以納之(酸以收逆氣,溫以納腎氣),或都氣飲(六味丸加五味子)加熟附、胡桃、丁香(溫納下焦)以納之。不已則死。
_邵評:_呃逆自下焦而來,肝腎大虛,氣不攝納,由丹田而沖逆,故渾身振動。此元海無根、虛脫之候,宜攝納下焦肝腎治之。
白話文:
[下焦陽虛]的情況如下:所有的打嗝如果源自下焦,並且全身會跟著顫抖,這表示是下焦虛寒的問題,即體內的陽氣已耗盡,因而產生打嗝。應該使用理陰煎,再加入丁香、五味和胡桃肉來治療(酸性物質能收斂逆氣,溫性物質能補腎氣),或者使用都氣飲(六味丸加五味子),再加上熟附、胡桃和丁香(溫性物質能補下焦)來治療。如果病情無法止住,可能會導致死亡。
邵氏評論:如果打嗝從下焦開始,通常代表肝腎嚴重虛弱,體內氣息無法被控制和吸收,從丹田向上衝擊,所以會出現全身顫抖的現象。這是根本能量匱乏、虛脫的症狀,應針對下焦的肝腎進行治療。
4. 陰火沖逆
如六脈細數(陰虛火旺則脈細數)、面赤顴紅(虛火上炎於面)而呃者,陰火上逆也(陰火上衝則呃),都氣飲(滋陰納氣)加胡桃肉、柿蒂以納之。
_邵評:_陰火升逆,當用滋腎丸或大補陰丸,壯腎水而滋陰火。
白話文:
【陰火上衝】
如果出現脈搏細弱且快速(這通常是因為陰虛導致火氣旺盛,使脈搏變細且頻率加快)、臉色泛紅尤其是兩頰(這是虛火上升到面部的表現)並且伴有打嗝的症狀,這就是所謂的陰火上衝(當陰火向上衝擊時,就會出現打嗝)。治療時可以使用都氣飲(此藥物具有滋養陰液、調節氣機的功效)加入胡桃肉和柿蒂來服用,以達到調理陰火的目的。
_邵評:_對於陰火上升的情況,應使用滋腎丸或是大補陰丸進行治療,這些藥物能夠強化腎臟的功能,從而滋養和調節過盛的陰火。
5. 格陽呃逆
若高年命門火衰,虛陽上逆而呃者,必面赤戴陽(虛陽上浮之徵)、足冷下利(下焦虛寒也)、六脈微弱(陽虛之脈),此格陽呃逆也。宜熟附都氣飲加人參、丁香、胡桃肉、紫石英之類,以鎮納之。以上三證,五味須重用。
_邵評:_命火衰微,陰寒內伏,阻格虛陽,上逆而作呃,陰盛格陽也。宜用回陽鎮納之法。
白話文:
【格陽呃逆】
如果是年長者因腎臟功能衰退,導致體內的虛弱陽氣向上逆流而產生打嗝的情況,通常會有臉部潮紅但實際是虛弱的陽氣上浮的跡象、腳部冰冷且有腹瀉的情形,這代表下焦區域有虛寒的問題,以及脈搏微弱,顯示出陽氣不足的特徵,這就是所謂的格陽呃逆現象。應使用熟附都氣飲,再加入人參、丁香、胡桃肉、紫石英等藥材,以此來穩定並收斂體內的陽氣。對於上述的三種症狀,五味子的用量必須要加重。
_邵氏評論:_當生命之火衰退,體內陰寒潛伏,阻止並隔絕了虛弱的陽氣,使其向上逆流造成打嗝,這就是陰寒過剩而導致的格陽現象。應採用回陽穩定及收斂的方法進行治療。
6. 胃陰虛餒
有發汗太過,胃中津液枯涸,以致呃逆嘔吐(嘔吐,胃氣上逆也),此胃陰虛也。宜金水六君煎加北沙參、麥冬、丁香、柿蒂,和中以生津液。汗出不已,加五味。
_邵評:_汗多而胃陰受傷,津液虧耗,胃氣上逆而呃者,宜養陰生津以和胃。若汗多,則津液益虛,用五味以斂之。
白話文:
[胃陰虛餒]
因過度發汗,導致胃中的津液乾涸,進而造成打嗝與嘔吐的症狀(嘔吐,是胃氣逆流的表現),這就是胃陰虛的現象。應使用金水六君煎加上北沙參、麥冬、丁香、柿蒂,調和胃部以促進津液生成。如果汗一直出,則可再加入五味子。
_邵評:_過多的汗水會使胃陰受損,津液耗損,胃氣逆流而打嗝,應滋養陰分,生成津液來調和胃部。若汗量大,則津液更為虛弱,可使用五味子來收斂汗液。
7. 中脘食滯
凡呃逆脘痛、胸中脹滿者,食滯為呃也。宜二陳湯加楂肉、厚朴、枳實、麥芽、木香汁、萊菔子之類,疏之和之。
_邵評:_食滯脘中,氣機阻遏,升不得降而為呃者,此胃實也,故用運中消滯開氣之劑。
白話文:
凡是出現打嗝不止、上腹部疼痛,以及胸部有飽脹感的人,這都是因為食物在胃裡消化不良所導致的打嗝。應使用二陳湯,並添加山楂、厚樸、枳實、麥芽、木香的汁液、以及萊菔子等藥材,這些藥物能幫助消化,調理胃氣。
根據邵氏的評論:當食物在胃中滯留不消化,導致氣機受阻,使本該下降的氣反而上升成為打嗝,這是胃部消化功能受阻的表現,因此使用促進消化、消除胃中積滯、開暢氣機的藥方來治療。
8. 幽門濁逆
傷寒表解之後,大小便不通、呃逆作嘔,此糟粕未化,與邪結於幽門。幽門之氣不化,則州都閉,傳道失,二便不行;惡氣上衝於胃,故作呃逆也。宜利幽門,利幽湯主之。若大便秘結,少腹耕痛而作呃逆者,承氣湯主之。此條出《傷寒第一書》。
_邵評:_表解後津液受劫,邪濁內結腸腑,二便不通,濁穢蒸熱,熱氣上衝至胃,則呃逆作嘔。所謂下既不通,必反於上也。幽門在下焦,邪結於此則便閉。故必通其幽門,大便通行,則濁熱下出,而呃逆自止矣。此亦實呃也。若便閉耕痛,此腸胃有燥屎而呃逆也,用承氣湯攻下之。
白話文:
在治療過感冒後,如果出現了大小便無法順利排泄、打嗝及想吐的症狀,這可能表示身體的廢物尚未完全分解代謝,並和病邪一同阻塞在幽門(胃與小腸交界處)。當幽門的運作受到影響,身體的水分調節系統就會關閉,消化系統的功能也會失常,導致大小便不順;而那些不良的氣體會向上沖擊到胃部,進而造成打嗝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使用「利幽湯」來疏通幽門。然而,若是因為大便嚴重祕結,腹部下方劇烈疼痛且伴有打嗝的情況,則應使用「承氣湯」來處理。這些內容出自《傷寒第一書》。
邵評:在感冒後期,身體的水分被大量消耗,病邪和廢物在腸胃中結聚,導致大小便不暢,體內的廢物因無法排出而產生熱氣,這股熱氣上衝到胃部,就引發了打嗝和嘔吐。這就是所謂的,下面的通道堵塞了,問題自然會反向影響上面。幽門位於下腹部,若在此處有病邪結聚,便會導致排便困難。因此,必須先疏通幽門,讓大便能順利排出,這樣廢物和熱氣就能向下排除,打嗝的狀況自然會停止。這種打嗝屬於實證型。若排便困難且腹部劇痛,這可能是腸胃中有乾硬的糞便導致打嗝,這時應該使用承氣湯來進行攻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