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三 傷寒變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傷寒變證 (1)

1. 痙(合參)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

_邵評:_痙病風邪在表,則身熱惡寒。痙為風強,筋脈受之,則口噤項強,反張強直也。頭熱足寒、面目赤、頭動搖者,風為陽邪,挾濕上行,風濕化熱而上淫也。此痙病之形症也。蓋因風濕熱邪,乘虛而入於筋之故也。

_又評:_諸暴強直,皆屬於風。但陽主動,陰主靜,是當以強直而安靜者主濕,強直而搐搦者主風。《千金方》謂:濕熱入於腎中亦為痙,小兒癇熱盛亦為痙。王海藏謂:背反張,太陽痙也;低頭視、手足牽引、肘膝相構,陽明痙也;一目或左或右斜視,一手一足搐搦,少陽痙也。太陽固屬風寒,陽明、少陽亦風火熱之內作,皆當以存陰驅熱為治。

_廉按:_溫熱之痙,與傷寒之痙大異。驅熱存陰一語,指示後人治溫熱痙證之一法。

夫痙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

_邵評:_痙脈按之緊如弦,邪氣堅實也。直上下行,陽邪盛也。上條揭痙之主症,此條揭痙之主脈。

痙脈沉而細者,為難治(痙脈本弦緊,沉細少陰脈也,陽病得陰脈,故難治)。

_邵評:_脈細則易亡陰,痙病見之則難治。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曰柔痙。

_邵評:_無汗為表實,反惡寒者,風邪挾寒也。以其表實有寒,故曰剛痙。若汗出為表虛,不惡寒者,風變而外傷筋脈也。以其表虛自汗,故曰柔痙。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此剛痙無汗反惡寒主方)。

_邵評:_邪在太陽、陽明之界,熱並胸中,津不布而無汗,肺不行水而小便少,熱氣上衝於胸,則口噤不得語。馴至面赤頭搖、項背強直之症,此欲作剛痙。用葛根湯,治表實無汗之痙也。因葛根湯即桂枝湯加麻葛,風邪挾寒而表實,此湯為治剛痙無汗者之正法。

太陽病,其症遍身體強、𠘧𠘧然、脈反沉遲,此為柔痙,栝蔞桂枝湯主之(此柔痙汗出不惡寒,乃風邪而兼液虧證主方)。

_邵評:_太陽病者,太陽一經之症悉具也。𠘧𠘧然者,項強連頸之貌。脈沉遲,乃津液少而營衛之行不利也。風淫於外,汗出而消傷於內,用桂枝去風,加括蔞根兼滋其內也。

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齗齒,可與大承氣湯。

_邵評:_此痙病之屬陽明瘀熱者,陽明之筋起於足,結於附,陽明之脈入齒中,挾口環唇,循喉下膈。陽明熱極,故見是諸症。用大承氣滌其熱以救其陰,亦急下存陰之治也。此證初病在太陽,僅背項強直,若不早治,則轉入陽明而病更劇。腳攣齒齗者,以陽明之脈起於腳而絡於齒也。承氣是下其熱,非下其食也。乃治陽明熱盛之痙,用大承氣湯。然「可與」二字甚活,臨證酌而用之,初非定法也。

白話文:

病人發燒且腳冰冷,脖子僵硬緊繃,怕冷時頭發熱臉紅,眼睛紅且只有頭部晃動,突然嘴巴緊閉,背部向後反張,這些都是痙病的症狀。

**邵評:**痙病是由風邪侵入體表,所以會發燒怕冷。痙是風邪強盛,導致筋脈受損,所以會嘴巴緊閉、脖子僵硬,身體向後反張僵直。頭發熱腳冰冷,臉紅眼赤,頭部晃動,是因為風邪屬於陽邪,挾帶濕氣向上走,風濕化熱後向上侵擾。這些是痙病的表現症狀。這主要是因為風濕熱邪,趁虛進入筋脈所導致的。

**又評:**各種突然的僵硬直挺,都屬於風邪。但陽主動,陰主靜,應該根據僵硬直挺時的狀況判斷:如果僵硬直挺但安靜不動,屬於濕邪;如果僵硬直挺又抽搐,屬於風邪。《千金方》說:濕熱侵入腎臟也會導致痙病,小孩發燒熱盛也可能引起痙病。王海藏認為:背部向後反張是太陽經的痙病;低頭看、手腳牽引、手肘和膝蓋互相靠近,是陽明經的痙病;單眼斜視,一手一腳抽搐,是少陽經的痙病。太陽經固然屬於風寒,陽明經和少陽經也是體內風火熱邪作祟,都應該以保存陰液、驅除熱邪為治療原則。

**廉按:**溫熱引起的痙病,和傷寒引起的痙病大不相同。「驅熱存陰」這句話,指明了後人治療溫熱痙病的一個方法。

痙病的脈象,按下去像緊繃的琴弦,脈直上直下地運行。

**邵評:**痙病的脈象按下去像緊繃的琴弦,表示邪氣很強盛。脈直上直下地運行,表示陽邪盛。前面提到痙病的主要症狀,這條則說的是痙病的主要脈象。

痙病的脈象如果沉而細微,就比較難治療(痙脈本來是弦緊的,沉細是少陰脈,陽病出現陰脈,所以難治)。

**邵評:**脈細代表容易耗損陰液,痙病出現這種脈象就很難治癒。

太陽病發燒不出汗,反而怕冷,叫做「剛痙」;太陽病發燒出汗,但不怕冷,叫做「柔痙」。

**邵評:**不出汗代表體表實證,反而怕冷,代表風邪挾帶寒氣。因為體表實證有寒氣,所以叫做剛痙。如果出汗代表體表虛證,不怕冷,代表風邪改變而傷到筋脈。因為體表虛弱自汗,所以叫做柔痙。

太陽病不出汗,小便反而變少,氣向上衝胸口,嘴巴緊閉說不出話,快要發作剛痙,可以用葛根湯治療(這是治療剛痙,不出汗反怕冷的主方)。

**邵評:**邪氣在太陽和陽明經之間,熱邪聚集在胸中,津液無法布散而沒有汗,肺無法運行水分所以小便少,熱氣向上衝到胸口,所以嘴巴緊閉說不出話。發展下去就會出現臉紅、頭晃動、脖子背部僵硬的症狀,這就是快要發作剛痙。用葛根湯,治療體表實證無汗的痙病。因為葛根湯其實就是桂枝湯加上麻黃和葛根,針對風邪挾帶寒氣而且體表實證,這個方子是治療剛痙不出汗的正法。

太陽病,症狀是全身僵硬,抽搐,脈象反而沉遲,這是柔痙,可以用栝蔞桂枝湯治療(這是治療柔痙,出汗不怕冷,是風邪兼有津液虧損症狀的主方)。

**邵評:**太陽病,指的是太陽經所有症狀都出現。抽搐,指的是脖子僵硬連帶到頸部的樣子。脈象沉遲,是因為津液不足,導致營衛之氣運行不順暢。風邪侵襲體表,出汗而消耗體內津液,用桂枝來祛風,加上括樓根來滋養體內。

痙病發作,胸悶嘴緊、躺在床上不安穩、腳部抽筋,一定會咬牙,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

**邵評:**這是痙病屬於陽明經瘀熱的症狀,陽明經的筋脈從腳部開始,匯集在腹部,陽明經的脈絡進入牙齒中,繞過嘴唇,沿著咽喉下到橫膈膜。陽明經熱極,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用大承氣湯清除熱邪,來保護陰液,也是急下存陰的治療方法。這個病剛開始在太陽經,只是背部和脖子僵硬,如果不早點治療,就會轉到陽明經而病情加重。腳部抽筋、咬牙,是因為陽明經的脈絡從腳部開始連結到牙齒。承氣湯是用來清除熱邪,而不是排泄食物。是治療陽明經熱盛的痙病,使用大承氣湯。但「可與」這兩個字很靈活,臨床上要斟酌使用,並不是固定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