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三 傷寒變證 (13)
卷之三 傷寒變證 (13)
1. 疹
如痧瘄隱沒太早,以致發熱咳喘者,此伏邪在肺也(痧隱太早,邪伏於肺,所現之症是肺熱也,急用開肺泄邪)。速宜開宣肺氣,遲則不治(遲則肺閉而難治),如梔、豉、桑、杏、羚羊、牛蒡、連翹、前胡、薄荷、桔梗、蘆根之類主之。
_邵評:_按此等藥,雖是開宣肺氣為主,然初起即用,或有靈效,若喘熱勢盛,似乎嫌輕,當以麻杏石甘湯治之為是。然此條痧隱太早,邪遏於肺,病在上焦,較前條稍輕,故以輕宣法治之。
九、陰虛
凡少陰水虧之人,感挾時邪而發斑疹,切不可用柴葛升散。緣此證雖表,不得汗解;或雖得汗而斑疹未透,熱仍不解。惟清解中兼養陰液,庶能得汗而斑疹亦易透達。如遇時感,診得脈象細數或沉細,外症欲寐不寐、舌形微白兼紅或紫色而干,即是少陰虛證或已經表散不應者,急宜用生地、骨皮、沙參、茯苓、麥冬、金斛、花粉、牛蒡、連翹、甘草之品以養陰液,自然疹隨汗透達,身涼而解。
如兼舌燥口渴(此邪入陽明之見症),而便秘者(津虧腑實則便秘),加犀角數分,合陽明治之(陽明經邪宜清,腑實可下),或加豆豉、蔥白,以微汗而透解之。
_邵評:_此腎水素虛之人,外受濕熱暑濕時邪而發斑疹,非天行時痧之證,當從三焦立法。用手經藥清透,各隨其所受之邪而施治,非足經藥之柴葛升散發表者所宜。即使發表得汗,此非風寒表證,其邪不能從汗而解,斑疹何能外達?況本屬水虧之人,病是溫熱而非風寒,尤忌發汗傷陰,故必清解溫暑熱邪、甘涼滋液之法。俾得營衛之邪從肺達而出疹,陽明之邪由胃出而發斑,溫熱暑邪隨斑疹而化解矣。至脈細數或沉細,溫熱入少陰之脈象也。欲寐,少陰本症也。復不得寐,煩熱也。微白而紅,溫熱初起之舌也。少陰舌本紫乾者,熱而津虧也。此少陰溫熱而陰液素虛之證,急急滋液達邪。陰液充復,則氣通邪達,自然得汗,非用藥強發而汗出也。
_又評:_此陰虛而受溫暑時邪之證,當救液達邪,辨明營衛而治,邪從斑疹而解。如見陽明症象,可合陽明法治之。
凡痧瘄癮疹,最宜通泄,雖下利五色亦不妨。惟二便不利,最為凶候。如遇此證,勿實脾止瀉(實脾止瀉則氣滯不通)。
_邵評:_痧疹因受外邪而病,或見吐瀉,則內邪由吐下而外泄,此是順證。若二便不利,則邪毒壅遏,最多閉結,故為凶候。凡痧疹吐瀉,大忌止澀。
白話文:
疹
若疹子(痧瘄)太早隱沒,導致發燒咳嗽氣喘,這是因為邪氣潛伏在肺部。應該趕緊疏通肺氣,讓邪氣排出,否則延誤治療,肺氣閉塞就難以治癒。可用梔子、豆豉、桑葉、杏仁、羚羊角、牛蒡子、連翹、前胡、薄荷、桔梗、蘆根等藥物。
邵氏評註:這些藥物雖然主要作用是疏通肺氣,但疾病初期使用,有時效果很好。如果氣喘發熱很嚴重,這些藥物似乎力度不夠,應該用麻杏石甘湯治療。但這條記載的疹子隱沒太早,邪氣阻滯在肺部,病在上焦,比之前的症狀輕一些,所以用輕微疏通的方法治療。
陰虛
體虛陰液不足的人,感染外邪而出現斑疹,絕對不能使用柴葛升散。因為這種情況雖然是表證,但不能通過發汗來解決;即使發汗了,斑疹也沒有透出,發熱也不退。必須清熱解毒同時滋養陰液,這樣才能發汗,斑疹也容易透出。如果遇到時感,診脈發現脈象細數或沉細,外在症狀想睡卻睡不着,舌頭略白又略紅或紫色且乾燥,這就是少陰虛證,或者已經表散無效,應該趕緊用生地黃、骨碎補、沙參、茯苓、麥冬、石斛、花粉、牛蒡子、連翹、甘草等藥物來滋養陰液,疹子自然會隨著汗液排出,身體涼爽後就會痊癒。
如果同時出現舌燥口渴(這是邪氣入侵陽明經的症狀),並且便秘(津液不足,腸道實滯則便秘),可以加入犀角幾分,配合陽明經的治療方法(陽明經的邪氣要清熱,腸道實滯則要通便),或者加入豆豉、蔥白,以微微出汗的方式來透解邪氣。
邵氏評註:這是腎水本來就虛弱的人,受到濕熱暑濕等外邪而出現斑疹,不是流行性痧疹,應該從三焦立法。使用手太陰經的藥物清熱透邪,根據患者所受的邪氣施治,而不是使用足太陽經藥物柴葛升散來發表的。即使發表了出汗,這也不是風寒表證,邪氣不能通過出汗排出,斑疹怎麼可能外達?況且本就陰液不足,病是溫熱而不是風寒,更忌諱發汗傷陰,所以必須使用清熱解暑、滋陰降火的藥物。使營衛之邪從肺部排出而疹子透出,陽明之邪從胃部排出而疹子透出,溫熱暑邪隨著斑疹一起化解。脈象細數或沉細,是溫熱邪氣入侵少陰經的脈象。想睡,是少陰經的本症;又睡不着,是因為煩熱。舌頭略白又略紅,是溫熱初期舌象;少陰經的舌頭本來就紫暗乾燥,是熱邪傷津的表現。這是少陰經溫熱病,陰液本來就虛弱的症狀,必須趕緊滋養陰液,使邪氣排出。陰液充足,氣血通暢,邪氣就能排出,自然會出汗,不是用藥強行發汗。
邵氏又評:這是陰虛而受溫熱外邪的症狀,應該滋養陰液,使邪氣排出,辨明營衛而治,邪氣隨著斑疹排出。如果出現陽明經的症狀,可以配合陽明經的治療方法。
各種痧疹、癮疹,最宜通泄,即使腹瀉排出五色大便也沒關係。只有大小便不通,才是最凶險的徵兆。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不要用溫補脾胃的方法來止瀉(溫補脾胃止瀉,會導致氣機阻滯不通)。
邵氏評註:痧疹是因為受外邪而生病,如果出現嘔吐腹瀉,內邪通過嘔吐腹瀉而排出,這是順利的病程。如果大小便不通,邪毒就會壅塞,導致閉塞不通,所以是最凶險的徵兆。各種痧疹嘔吐腹瀉,最忌諱使用收斂止瀉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