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三 傷寒變證 (9)
卷之三 傷寒變證 (9)
1. 斑疹
五、內傷
凡勞倦內復,虛火遊行於外,亦有淡紅斑點(勞倦傷脾,虛火外遊而發虛斑,無陽邪實熱,故斑色淡紅),其身痛心煩、惡寒發熱,與外感同(外症見象與感風寒相同),第脈虛大(脾胃中虛之脈),或氣口獨大(元虛氣不收攝),倦怠懶於言動(勞倦傷中見症),自汗(陽虛不固)為異。急投補中益氣湯,熟睡汗止,身涼而愈。
_邵評:_此勞倦中虛,稍挾微邪,虛火外浮而發斑。用補正略佐化邪一法,為治勞倦傷脾、中虛發斑,名曰虛斑之良劑。
六、伏陰
陰斑者,因有伏寒,或誤進寒涼,逼其虛陽浮散於外。其斑點隱隱而微,脈雖洪大,按之無力,或六脈沉微,手足逆冷(陽衰不達於四肢也),舌胎白滑(寒濕舌也),或黑胎胖滑(舌黑胖滑,寒水剋火之徵也),此陰斑無疑也。先用炮姜理中湯,以復其陽,次隨症治。若內傷生冷,外感寒邪,而發陰斑,調中湯(內外兩傷,溫中散寒治之)最捷。
_邵評:_稟體陽虛,其人內有伏寒,或又誤用涼藥寒物,陰寒極盛,陽火衰微,逼其無根之火外浮而發斑。隱伏不達,名曰陰斑。大虛大寒之證,虛陽浮越,其脈浮取洪大,重按無力,微陽欲脫之脈也。若脈沉微,陽衰之正脈。均宜用溫中扶陽之法,此方治陰寒內盛、陽火衰微而發陰斑之正法。
七、少陰
凡腎虛挾感,斑疹無力透達,肌膚中微現淡紅隱隱之點(腎中陰氣素虧,外邪入里,欲發斑外達,陰虛氣弱,無力送斑外出,故隱於皮膚之裡,欲出不出也),脈象沉細無力(沉細是少陰脈),舌胎淡紅(陰虧舌色)或紫色,舌形胖嫩圓大(紫色圓胖,少陰表證舌也),似寐非寐(少表證象),神識乍清乍昧,此少陰精不化氣,斑不得透也(陰虛邪伏,故神識時昏也。此腎精大虛,不能化氣而達邪也)。
當以左歸飲加人參進之(壯水補腎,加人參以扶元氣,乃少陰水虧之證也),精氣充溢,斑自外達矣。若兼右尺遲微(右尺主腎火,遲微,腎火衰也),手足逆冷(陽弱,故逆冷),渴不欲飲(陰虧無火,故渴而不欲飲),此少陰水火俱虧也。當以人參八味投之,腎氣一充,其斑自透。
_邵評:_腎水虧,以六味地黃壯水,腎火衰,用附桂以補火,人參以扶元氣,乃陰陽兩虛之正法。
八、內斑
凡瘟疫時感,每有內斑。其血發於腸胃嗌膈之間,肌膚間不得而見。其脈短滑,似躁非躁(邪內滯則脈短,有實熱則脈滑,內生斑點則似躁非躁而憒憒,無奈毒滯而氣不運也),外症口乾目赤、手足指冷、煩躁氣急、不欲見火、惡聞人聲、耳熱面紅、或作寒噤(火極似寒也)或作噴嚏、昏不知人、鄭聲作笑,種種形症,皆內斑之驗。
白話文:
斑疹
五、內傷
凡是因勞累過度導致內傷,虛火運行到體表,也會出現淡紅色的斑點(勞累傷了脾臟,虛火外遊而產生虛斑,沒有陽邪實熱,所以斑點顏色淡紅)。患者會感到身體疼痛、心煩、惡寒發熱,症狀與外感風寒相似(外在症狀表現與風寒感冒相同),但脈象虛大(脾胃虛弱的脈象),或只有氣口脈大(元氣虛弱,氣血不能收攝),倦怠懶得說話和行動(勞累傷到臟腑的症狀),自汗(陽氣虛弱,不能固護汗液)則有所不同。此時應立即服用補中益氣湯,睡熟後汗止,身體感到涼爽,疾病就能痊癒。
邵評:這是因為勞累導致臟腑虛弱,稍微夾雜一些邪氣,虛火浮於體表而產生斑疹。此法用補益正氣的方法略微輔助化解邪氣,是治療勞累傷脾、臟腑虛弱而出現斑疹,稱為虛斑的良方。
六、伏陰
陰斑是由於體內伏藏寒邪,或誤食寒涼之物,逼迫虛弱的陽氣浮散於體表而產生。其斑點隱隱約約,脈象雖然洪大,但按之無力,或六脈沉微,手足冰冷(陽氣衰弱,不能到達四肢),舌苔白滑(寒濕的舌苔),或舌苔黑胖滑(舌苔黑胖滑,寒水克火的徵象),這都是陰斑無疑。先服用炮姜理中湯,以恢復陽氣,然後再根據具體症狀治療。如果內傷於生冷之物,又外感寒邪而出現陰斑,則服用調中湯(內外兼傷,溫中散寒治療)最為迅速有效。
邵評:體質陽虛,體內有伏藏寒邪,或又誤服涼藥寒物,陰寒極盛,陽火衰微,逼迫無根之火外浮而發斑。隱隱約約,不易察覺,稱為陰斑。這是大虛大寒的症狀,虛陽浮越,脈象浮取時洪大,重按無力,是微弱陽氣將要脫離的脈象。如果脈象沉微,則是陽氣衰弱的正脈。都應該用溫中扶陽的方法,這是治療陰寒內盛、陽火衰微而發斑的正確方法。
七、少陰
凡是腎虛兼外感,斑疹不能透達體表,皮膚上隱約出現淡紅色的斑點(腎臟陰氣本已虧虛,外邪入侵,想要發斑但透達不出來,陰虛氣弱,無法將斑疹送達體表,所以隱於皮膚內部,欲出不得),脈象沉細無力(沉細是少陰脈),舌苔淡紅(陰虛的舌色)或紫色,舌形胖嫩圓大(紫色圓胖,是少陰表證的舌象),似睡非睡(少陰表證的症狀),神志時而清醒時而模糊,這是少陰精氣不能化為元氣,斑疹不能透達(陰虛邪伏,所以神志時昏。這是腎精大虛,不能化氣以祛邪)。
應該服用左歸飲加人參(壯水補腎,加人參以扶助元氣,這是少陰水虧的症狀),精氣充盈,斑疹自然會透達體表。如果兼見右尺脈遲微(右尺脈主腎火,遲微則腎火衰弱),手足冰冷(陽氣虛弱,所以冰冷),口渴但不想喝水(陰虛無火,所以口渴而不欲飲),這是少陰水火俱虧。應該服用人參八味丸,腎氣充盈,斑疹自然會透達。
邵評:腎水虧虛,用六味地黃丸壯水,腎火衰弱,用附子、桂枝補火,人參扶助元氣,這是陰陽兩虛的正確方法。
八、內斑
瘟疫流行時感染,往往會有內斑。其瘀血發生在腸胃、咽喉之間,皮膚上看不見。脈象短滑,似躁非躁(邪氣滯留在體內則脈短,有實熱則脈滑,內生斑點則似躁非躁而昏憒,無奈毒邪滯留而氣機不運),外在症狀有口乾目赤、手足冰冷、煩躁氣急、不願見火、厭惡人聲、耳熱面紅,或寒戰(火極似寒),或打噴嚏、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種種症狀,都是內斑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