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三 傷寒變證 (5)
卷之三 傷寒變證 (5)
1. 下利新法
_邵評:_濕熱痞結中焦,脘悶嘔痛,不食下利,似是噤口痢症,防其閉結,用開痞泄邪之法。卻是正治。
凡下利,舌胎遍地白厚如雪花者,臟結也,不治。
_邵評:_陽虛體寒濕濁陰,凝結於中。胎厚如雪花者,邪結己深也,純陰無陽,故不治。
凡三陰下利,小便不利者,津液竭也。不可妄利小便。
_邵評:_陰經下利,而小便不利,陰津虧乏也。如妄利之,陰氣竭絕而津涸矣。
白話文:
下利新法
濕熱導致腹部痞塊阻塞中焦,胸悶嘔吐腹痛,腹瀉且食慾不振,像是噤口痢,要預防病情加重,需採用疏通痞塊、泄除邪氣的方法,這是正治之法。
凡是腹瀉,舌苔遍布白色厚膩如同雪花一樣的,這是臟腑阻塞,不可治療。
陽虛體寒,濕濁之邪凝結於中焦。舌苔厚膩如雪花,邪氣已深入,純陰無陽,因此不治。
凡是三陰經(膀胱、腎、肝經)循行部位腹瀉,且小便不利者,這是體液耗竭。不可輕易使用利尿的方法。
陰經循行部位腹瀉,而小便不利,是陰液虧損。如果妄用利尿法,會導致陰氣耗竭,津液乾涸。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