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三 傷寒變證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傷寒變證 (6)

1. 痞滿

新法(參《葉案》)

_按:_胃居心下,心下痞,即胃痞也。不曰瀉胃而曰瀉心,恐人誤認為傳入陽明,而以治陽明法治之也(治陽明法者,下法也)。傷寒誤治咸痞,五瀉心法已盡。但此外尚有暑濕痰食、痧穢凝結成痞者,亦宜兼參。

如膈悶心煩(邪在上焦)、痞滿而喘急者(痰熱阻於上焦,肺不宣化也),熱痰內閉也。宜梔豉湯,加川鬱金、瓜蔞仁、枳實、杏仁之類(滌痰清熱)開之宣之。

_邵評:_此痰熱內結於肺之正法。

如脘中痞悶(邪阻中宮),而兼頭脹目黃(濕熱上蒸)、脈象濡澀者(邪滯脈道),此暑濕伏邪凝滯胸中也。宜清疏中宮,川連、枳實、半夏、厚朴、鬱金、草蔻、滑石粉、茯苓皮之類。

_邵評:_此暑邪挾濕凝滯肺胃之正法。

如胸中痞悶(暑熱入肺)、身熱口渴、舌胎白燥者(溫暑在肺衛舌胎),此暑邪阻於氣分也。宜清暑達邪、宣泄肺衛,滑石粉、廣鬱金、枳實、橘紅、黃芩、知母、桔梗、竹茹之類以清氣分之熱,痞自開矣。

_邵評:_此暑熱入於肺衛之正法。

如脘痞滿悶、舌胎白膩(濕邪舌胎)、脈濡緩、口不渴者(濕邪阻氣之脈濕之據也),此濕邪阻於氣分也(濕未化熱,阻於氣分)。法宜開泄,用二陳湯去甘草,加茅朮、白蔻、鬱金、枳實、厚朴、杏仁、通草之屬(滲濕溫化,開氣散邪),以開濕結,痞滿自除。若觸穢暑(痧穢暑熱),兼挾食滯,脘中痞滿(食滯中宮)、飽悶嘔惡(痧暑內遏)、腹中板痛(食阻氣機),亦宜清疏中宮。

如廣藿香、川鬱金、枳實、川連、白蔻、厚朴、木香汁、生楂肉、萊菔子之類,以芳香逐穢,運中化滯。

_邵評:_此暑濕挾食,滯伏中宮、中上二焦,又吸穢濁,阻滯氣機之正法。

若穢挾食結於下焦,二便不通(邪食結閉)、胸腹脹滿(邪阻氣結)、痛楚難忍者,非枳實大黃承氣輩(攻邪導滯)不除。

_邵評:_此暑穢食滯,結於下焦之正法。

若怒動肝火,或怒後加餐而成痞滿(肝火怒氣兼挾食滯),或結於左脅(肝膽部位)之下,舌黃口渴(火熱之徵),脈弦數(肝脈),或兼脅痛吞酸(肝火見症),左金加川鬱金、枳實之類主之(平肝火以化滯)。

_邵評:_此肝火挾食,阻滯氣機而成痞滿之正法。

若暑濕之邪未清,誤投補劑,以致胸膈脹滿、脘中痞悶(誤補增邪阻氣成痞)、硬痛(補藥與邪氣內結,故痛)、幾成結胸者,亦宜瀉心法治之(開痞泄邪)。如二陳、枳實、厚朴、川連、楂肉、鬱金、萊菔子、木香汁之類,以消導運中。

_邵評:_此暑濕未清,誤用補藥,與邪相結,幾成結胸重病之正法。

白話文:

[痞滿]

新的治療方法(參考《葉案》)

_說明:_胃位於心下方,心下部感到痞滿,實際上就是胃部痞滿。我們不說是清除胃部的問題,而是說清除心部的問題,是因為怕人們誤以為病情已轉移到陽明經,並使用治理陽明經的方法來治療(治理陽明經的方法通常是排泄法)。對於傷寒病誤診為痞滿的情況,五種瀉心法已經詳細介紹過了。但是,除了這些情況,還有因暑濕、痰飲、食物殘留以及痧穢等物質在體內凝結形成的痞滿,這也需要考慮進去。

例如,如果患者感到胸膈憋悶且心煩(表示邪氣在上焦),且伴有痞滿和喘息急促(痰熱阻塞上焦,肺部無法正常運作),這可能是熱痰在體內封閉所致。應該使用梔豉湯,再加入川鬱金、瓜蔞仁、枳實、杏仁等藥物(具有清除痰熱的效果)來開導和宣洩。

_邵評:_這是處理痰熱在肺部凝結的正確方法。

如果患者感到胃脘部痞悶(邪氣阻塞中宮),並且伴有頭脹和眼睛發黃(濕熱向上蒸騰),脈象顯示濡澀(邪氣滯留在脈絡中),這可能是暑濕伏邪在胸中凝滯。應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如黃連、枳實、半夏、厚朴、鬱金、草蔻、滑石粉、茯苓皮等。

_邵評:_這是處理暑邪與濕邪共同在肺胃凝滯的正確方法。

如果患者感到胸中痞悶(暑熱進入肺部)、身體發熱且口渴、舌苔呈現白色且乾燥(溫暑在肺衛舌苔),這可能是暑邪在氣分阻塞。應該使用清暑達邪和宣泄肺衛的藥物,如滑石粉、廣鬱金、枳實、橘紅、黃芩、知母、桔梗、竹茹等,以清除氣分的熱度,痞滿自然會消失。

_邵評:_這是處理暑熱進入肺衛的正確方法。

如果患者感到胃脘痞滿且悶脹、舌苔呈現白色且黏膩(濕邪的舌苔表現)、脈象顯示濡緩、口不渴(濕邪阻塞氣分的脈象),這可能是濕邪在氣分阻塞(濕氣尚未轉變為熱,只是阻塞在氣分)。治療上應使用開泄法,可以使用二陳湯去掉甘草,再加入茅朮、白蔻、鬱金、枳實、厚朴、杏仁、通草等藥物(具有滲濕溫化和開氣散邪的作用),以打開濕氣結塊,痞滿自然會消除。如果遇到穢氣和暑熱,同時伴有食物積滯,胃脘部感到痞滿(食物在中宮積滯)、飽脹悶悶且噁心嘔吐(痧暑在體內抑制),腹部出現劇烈疼痛(食物阻礙氣機運行),也應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

例如,廣藿香、川鬱金、枳實、黃連、白蔻、厚朴、木香汁、生楂肉、萊菔子等藥物,可以利用其芳香味驅除穢氣,運行中宮並化解食物積滯。

_邵評:_這是處理暑濕和食物積滯在中宮和中上二焦共同存在的情況,同時吸入穢濁氣體,導致氣機受阻的正確方法。

如果穢氣和食物在下焦凝結,導致大小便不通暢(邪氣和食物在體內結閉)、胸腹部脹滿(邪氣阻塞氣結)、疼痛難忍,必須使用具有攻邪導滯作用的藥物,如枳實、大黃、承氣湯等。

_邵評:_這是處理暑穢和食物積滯在下焦凝結的正確方法。

如果肝火因憤怒而被激發,或者在憤怒後過量飲食形成痞滿(肝火和憤怒情緒與食物積滯相結合),或者結聚在左側肋骨下方(肝膽部位),舌苔呈現黃色且口渴(火熱的徵兆),脈象顯示弦數(肝脈),或者伴有脅痛和反酸(肝火的表現),可以用左金丸加上川鬱金、枳實等藥物(平息肝火並化解食物積滯)。

_邵評:_這是處理肝火和食物積滯導致氣機受阻形成痞滿的正確方法。

如果暑濕邪氣尚未清除,誤用補藥,導致胸膈脹滿、胃脘痞滿(誤補導致邪氣增加,阻塞氣機形成痞滿)、硬痛(補藥與邪氣在體內結合,因此產生疼痛),幾乎形成結胸的情況,也應使用瀉心法進行治療(開導痞滿和排除邪氣)。可以使用二陳湯、枳實、厚朴、黃連、楂肉、鬱金、萊菔子、木香汁等藥物,以消除食物積滯並調節中宮。

_邵評:_這是處理暑濕邪氣尚未清除,誤用補藥,與邪氣相結合,幾乎形成嚴重結胸病的正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