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6)

1. 諸氣證治

上為末,用阿魏糊和丸如雞頭大。每藥丸一斤,用硃砂七錢為衣。丈夫氣痛,炒薑、鹽湯下一粒至二粒;婦人血氣,醋湯下。常服一粒爛嚼,茶酒任下。

三稜煎丸,治中脘氣痞,心腹堅脹,胸中痞塞,喘滿短氣,大便不調,或泄或秘。京三稜(生,細銼半斤,搗羅為末,以好酒三升,石器內熬成膏),青橘皮(去白),杏仁(湯浸,去皮,麩炒令黃),蘿蔔子(微炒),乾漆(炒。各二兩),神麯(淬,炒),麥糵(炒。各三兩),硇砂(研飛,一兩)

上為末,以三稜膏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溫米飲下,食後服。

二姜丸,養脾溫胃,去冷消痰,大治心脾疼痛,寬胸下氣。一切冷物所傷。

良薑(去蘆),乾薑(炮)上件等分,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至二十丸,食後橘皮湯下,孕婦不宜服。

香橘湯,治七情所傷,中脘不快,腹脅脹滿。

香附(炒),半夏(制),橘紅(各二兩),甘草(炒,三分)

上銼散。每三錢,姜五片,棗二枚,煎服。

桔梗枳殼湯,治諸氣,痞結滿悶。

枳殼(制),桔梗(各二兩),甘草(炒,半兩)

上銼散。每四錢,水盞半,姜五片,煎至中盞,溫服。

薑桂散,治心中猝痛,腹脅氣滯。

辣桂,川白姜(不炒。各一兩),蓬莪朮(半兩)

上末。每一錢,溫酒調下。

沉香開膈散,治五膈、五噎,痞滿嘔吐,心腹刺痛,脅肋脹拒。

沉香,荊三稜,蓬莪朮,白豆蔻仁,蓽澄茄,縮砂仁,草果仁,益智仁,川白姜,丁香,人參,丁皮(各半兩),木香,白茯苓,香附(炒),藿香葉,半夏曲,青皮,陳皮(各一兩),甘草(炒,一兩一分)

上粗末。每三錢,水盞半,姜五片,棗二枚,煎至中盞,食前服。

良薑湯,治冷氣腹痛。

良薑,辣桂(各一兩),半夏(制,三分),木香,當歸,厚朴(制。各半兩),甘草(炒,一分)

上粗散。每三錢,姜四片,水大盞,煎六分,食前服。

白豆蔻散,治七氣所傷,滯於胸膈,窒於咽喉,脹痛於心下,噫氣吞酸,不能飲食。

白豆蔻仁,縮砂,蓽澄茄,丁香,木香,甘草(炒。各一分),青皮,陳皮,辣桂(各二分),厚朴(制),香附(炒。各三分)

上末。每三錢,水一盞,姜三片,鹽一捻,煎七分,不時服。

如意丸,治積聚塊痛,疝瘕症癖等疾。

沉香,木香,大丁香,蓽澄茄,使君子,辣桂,川白姜(炒),桃仁(炒),五靈脂(炒),硇砂(醋浸半日),雄黃,沒藥,大戟,牽牛(炒,取末),巴豆(去油。各一兩),荊三稜,蓬莪朮,肉豆蔻(炮。各半兩)

上末,研細,水煮麵糊丸,麻子大。每服二丸,加至三丸止,溫酒送下。

頂珠丸,治積氣塊痛久年,脾積癖瘕之疾。木香,丁香,淡豉,硇砂(醋浸半日,並曬乾),硃砂(研細。各一分),巴豆(去油,一錢半)

白話文:

諸氣證治

阿魏丸:上藥研成細末,用阿魏糊和成雞頭大小的丸子。每斤藥丸,用七錢硃砂做外衣。男子氣痛,用炒薑、鹽水送服一至二粒;女子血氣病,用醋湯送服。平時可服用一粒,嚼碎後,可用茶或酒送服。

三稜煎丸:主治中脘氣滯痞塞,心腹堅硬脹滿,胸中痞塞不通,喘息氣短,大便不調(或瀉或秘)。將生京三稜(細切半斤,搗碎研成細末)以好酒三升,用石器熬成膏狀,再加入青橘皮(去白)、杏仁(湯浸去皮,麩炒至黃)、蘿蔔子(微炒)、乾漆(炒)、神麴(淬,炒)、麥芽(炒),各二兩;硇砂(研磨成粉末)一兩。

上藥研成細末,用三稜膏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五至二十丸,溫米湯送服,飯後服用。

二姜丸:滋養脾胃,溫暖胃氣,消除寒邪和痰飲,主要治療心脾疼痛,舒暢胸膈,降逆氣。適用於一切寒涼之物所傷。

良薑(去蘆)、乾薑(炮製),等量,研成細末,用麵糊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五至二十丸,飯後用橘皮湯送服,孕婦忌服。

香橘湯:治療七情所傷導致的中脘不適,腹脅脹滿。

香附(炒)、半夏(制)、橘紅(各二兩)、甘草(炒,三分)。

上藥切碎混合。每次服用三錢,加生薑五片、大棗二枚煎服。

桔梗枳殼湯:治療各種氣滯引起的痞塊、脹滿、悶塞。

枳殼(制)、桔梗(各二兩)、甘草(炒,半兩)。

上藥切碎混合。每次服用四錢,加半盞水,生薑五片,煎至半盞,溫服。

薑桂散:治療胸口中猝然疼痛,腹脅氣滯。

辣桂、川白薑(不炒,各一兩)、蓬莪朮(半兩)。

上藥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溫酒調服。

沉香開膈散:治療五膈(呃逆)、五噎(吞咽困難),痞滿嘔吐,心腹刺痛,脅肋脹滿拒按。

沉香、荊三稜、蓬莪術、白豆蔻仁、蓽澄茄、縮砂仁、草果仁、益智仁、川白薑、丁香、人參、丁皮(各半兩)、木香、白茯苓、香附(炒)、藿香葉、半夏曲、青皮、陳皮(各一兩)、甘草(炒,一兩一分)。

上藥粗略研磨。每次服用三錢,加半盞水,生薑五片、大棗二枚,煎至半盞,飯前服用。

良薑湯:治療寒邪引起的腹痛。

良薑、辣桂(各一兩)、半夏(制,三分)、木香、當歸、厚朴(制,各半兩)、甘草(炒,一分)。

上藥粗略研磨。每次服用三錢,加生薑四片,一大盞水,煎至六分,飯前服用。

白豆蔻散:治療七情所傷導致的氣滯,停滯於胸膈,阻塞咽喉,心下脹痛,噫氣吞酸,不能飲食。

白豆蔻仁、縮砂仁、蓽澄茄、丁香、木香、甘草(炒,各一分)、青皮、陳皮、辣桂(各二分)、厚朴(制)、香附(炒,各三分)。

上藥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加一盞水,生薑三片,鹽少許,煎至七分,隨時服用。

如意丸:治療積聚、塊狀腫痛,疝氣、瘕聚、症瘕等疾病。

沉香、木香、大丁香、蓽澄茄、使君子、辣桂、川白薑(炒)、桃仁(炒)、五靈脂(炒)、硇砂(醋浸半日)、雄黃、沒藥、大戟、牽牛(炒,取末)、巴豆(去油,各一兩)、荊三稜、蓬莪朮、肉豆蔻(炮製,各半兩)。

上藥研成細末,用水煮麵糊做成麻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至三丸,溫酒送服。

頂珠丸:治療積氣、塊狀腫痛多年,脾積、癖瘕等疾病。

木香、丁香、淡豆豉、硇砂(醋浸半日,曬乾)、硃砂(研細,各一分)、巴豆(去油,一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