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

1. 諸氣方論

人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一種婦人,平時任氣,易為七情所傷,適月事經季不行,一身百病,胸臆氣填,嘔惡全不入食,入食則吐痰涎。或一塊如核,窒塞胸喉而痛;或一塊如卵,築觸心下而疼;或腹中塊物,動而作痛,攻刺腰背,時發哄熱,四肢乏力,腳不能行,小便白濁浮油,帶下淋瀝,日就瘦弱,全似虛勞。然而谷雖不入,果子雜物常喜食之,卻只是有孕。

諺所謂:孕婦做得百般病者,此也。用藥但以二陳湯加縮砂、桔梗、薑、棗、烏梅同煎。半夏理氣消痰,縮砂安胎順氣,北梗以開胸喉之隔,服之自然安平。若妄以剛劑溫胃,胎氣必煩,病無由愈。白濁一節,謹勿燥澀,二陳湯加白茯苓以下白丸子(方並見痰涎類)可也。若夫七情所發,逆氣填胸,不惟核膜上塞咽喉,甚者攻擊滿悶欲絕,產後尤多有之。

故曰產前安胎,產後調氣。(男女或有胸喉間梅核作恙者,觸事勿怒,飲食勿冷。)

白話文:

人體本有血液、元氣及心智,卻沒有固定的悲傷、喜樂、憤怒等情緒反應。有些婦女平時任性放縱情緒,容易受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所傷,月經來潮不規律,導致全身百病纏身,胸中氣悶堵塞,噁心嘔吐,吃不下東西,吃了就吐痰涎。有時胸中好像有一塊核桃大小的硬塊堵塞胸喉疼痛;有時像雞蛋大小的硬塊卡在心窩處疼痛;有時腹部有腫塊,移動時疼痛,並牽扯到腰背,時而發熱,四肢無力,腳無法行走,小便白濁且浮有油脂,白帶異常,日漸消瘦,症狀如同虛勞。然而雖然正餐吃不下,卻喜歡吃水果和零食,結果卻懷孕了。

俗話說:「孕婦能得各種奇怪的疾病」,就是指這種情況。治療時,只需用二陳湯,再加入縮砂仁、桔梗、生薑、大棗、烏梅一起煎服。半夏能理氣消痰,縮砂仁能安胎順氣,桔梗能開通胸喉阻塞,服用後就能自然平復。如果錯誤地使用溫熱的峻猛藥物溫補脾胃,反而會使胎氣煩躁,疾病就無法痊癒。至於小便白濁的問題,要謹慎避免使用燥澀的藥物,可以在二陳湯中加入白茯苓和白丸子(處方詳見痰涎類)。至於因七情所致的逆氣上衝,堵塞胸臆,不僅會像核桃般阻塞咽喉,嚴重者還會胸悶欲死,產後尤其常見。

所以說,產前要安胎,產後要調理氣血。(無論男女,如果胸喉有像梅核一樣的腫塊作痛,都要避免動怒,飲食要避免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