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7)

1. 問病論

東坡先生嘗曰:吾平生求醫,蓋於平時默驗其工拙,至於有疾,必先盡告以所患而後診視,使醫者瞭然,知厥疾之所在,虛實冷熱先定於中,則脈之疑似不能惑也。故雖中醫,療疾常愈。吾求疾愈而已,豈以困醫為事哉?誠哉斯言,真警迷濟世之砭劑也。何者?脈之與證相依而行,脈者所以剖其證之未明,證者所以索其脈之猶隱。

據脈以驗證,所謂得乎應心者是爾,問證以參脈,所謂醫者意也是爾。烏可舉一而廢一哉?私竊怪夫!近世以來,多秘所患以求診,以此驗醫者之能否。醫亦不屑下問,孟浪一診,以自挾其所長。

甚者病家從前誤藥或飲食居處有所諱誨,雖問之而不以盡告,遂至索病於冥漠之間,辨虛實冷熱於疑似之頃,毫釐千里寧不委命一擲與人試伎乎?此余於終篇所以特舉前輩格言,以解世俗之惑,不然《難經》有謂: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者,又果何意邪?(大人、小兒諸病瘥後,飲食且須漸進,常若不足,毋使食氣傷胃,其病復來。大熱方退,尤不可飽。

小兒傷乳,熱復則同。)

白話文:

問病論

蘇東坡先生曾經說:我一生求醫,總是平時默默觀察醫生的醫術高低。等到生病了,我一定先詳細地告訴醫生我的病症,然後再讓醫生診治。這樣讓醫生清楚明白地知道我的病情所在,虛實寒熱就能事先確定,這樣脈象的疑難就迷惑不了醫生了。所以即使是中等水平的中醫,也能治好我的病。我求的是病好,怎麼會故意刁難醫生呢?這句話真是警示世人、濟世救人的良藥啊!為什麼呢?脈象和症狀是相互依賴的,脈象是用來剖析症狀未明之處的,症狀是用來探求脈象隱晦之處的。

根據脈象來驗證症狀,這就是所謂的「得心應手」;根據症狀來參照脈象,這就是所謂的醫生的意圖。怎麼可以只用一種方法而捨棄另一種方法呢?我私下很奇怪!近來以來,很多人隱瞞病情求診,以此來考驗醫生的醫術。醫生也不屑於詳細詢問,草率地診治一番,就自以為顯示了自己的醫術高明。

更甚者,病人先前服用錯誤的藥物,或者在飲食起居方面有所隱瞞,即使醫生詢問也不全部告訴醫生,結果導致醫生在迷茫中尋找病因,在疑似之間辨別虛實寒熱,這樣一毫一釐的差別都會造成千里之遙的誤診,難道不就像把性命交給別人去試驗技藝嗎?我在文章結尾特意引用前輩的格言,就是為了消除世俗的疑惑。否則,《難經》中說:「詢問病人想吃的五種味道,就能知道疾病的起因和所在」,這句話又是什么意思呢?(大人、小孩的疾病痊癒後,飲食都要慢慢恢復,感覺好像還不夠飽,不要讓飲食損傷脾胃,導致疾病復發。大熱症狀剛退,更不能吃飽。小兒傷乳,熱症再次發作,處理方法相同。)

2. 論《易簡方論》

《易簡方論》前後,活人不知其幾,近世之士,類以《春秋》之法繩之,曰《易簡繩愆》,曰《增廣易簡》,曰《續易簡論》,借古人之盛名以自伸其臆說。籲!王氏何負於人哉?余謂《易簡方論》,後學指南,四時治要,議論似之自有人心權度存焉耳。況王氏晚年劑量更定者不一,日月薄蝕,何損於明,若夫索瘢洗垢,矯而過焉,或者公論之所不予也。

白話文:

論《易簡方論》

《易簡方論》問世以來,治癒的病人不知有多少,但近來有些人,用《春秋》記載史事的筆法來批評它,寫出《易簡繩愆》、《增廣易簡》、《續易簡論》等書,藉著古代名醫的聲望來宣揚自己的臆測。唉!王氏(指《易簡方論》作者)何苦要承受這些批評呢?我認為《易簡方論》是後輩學習的中醫指南,記載了四季治病的要訣,其論述中自有其獨到的見解和衡量標準。況且王氏晚年還多次修改藥量,時間久了,有些地方難免有疏漏,這又怎麼能影響其光輝呢?至於那些過度苛求、吹毛求疵的批評,大概不會被公眾所認同吧。

3. 附:原脈論(出《保命集》)

大道之渾淪,莫知其原。然至道無言無以明其理,大象無形,非立象無以測其奧,道象之妙,非言不明。嘗試原之脈者何也?非氣非血,動而不息,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經曰:脈者,血之府也。自《素問》而下迄於今,經所不載,無傳記而莫聞其名焉。然而玄機奧妙,聖意幽微,雖英俊明哲之士,非輕易可得而悟也。

夫脈者,果何物乎?脈者有三名,一曰命之本,二曰氣之神,三曰形之道。經謂天和者是也。至於折一肢瞽二目亦不為害,生而脈不可須臾失,失則絕命害生矣。經曰:春弦、(一曰長。)夏洪、(一曰鉤。)秋毛、(一曰澀。)冬石,(一曰沉。)此言正脈,同天真造化之元氣也,巡於春夏秋冬,木火水金之位,生長收藏,參和相應,故稟二儀而生不離於氣,故於脈有生死之驗。經曰:脈者,血之府也。

如世之京都,州縣有公府解署也。國因置者,所以禁小人為非道也。公府不立,則善者無以伸其枉,惡者無以罰其罪,邪正混同,賢愚雜處,而亂之根也。經曰: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既陰陽為神明之府,脈為血之府而明可見焉。

血之無脈,不得循其經絡部分周流於身,滂沛奔迫,或散或聚。氣之無脈不能行其筋骨、臟腑、上下,或暴或蹶。故經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氣化則物生,氣變則物易,氣盛則物壯,氣弱則物衰,氣絕則物死,氣正則物和,氣亂則物病,皆隨氣之盛衰而為變化也。

脈字者,從肉從永,從爪從血,四肢百骸得此真元之氣,血肉、筋骨、爪發榮茂可以倚憑而能生長也,長久永固道,故從肉從永者是也。從爪從血者,巡之如水,分流而布遍周身,無有不通也。《釋名》曰:脈,脈幕也。如幔幕之遮覆,幕絡一體之形,導太一真元之氣也。

元氣者,在氣非寒非熱,非暖非涼,在脈者,非弦非洪,非澀非沉,不為氣而浮沉,不為血而流停,乃沖和自然之氣也。故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所以然者,為元氣動而不息,巡於四方木火水金之位,溫涼寒暑之化,生生相續,新新不停,日月更出,四序迭遷,脈不為息。故人有身形之後,五臟既生,身中元氣即生焉。

故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此四時之氣也,而脈者,乃在其中矣。《道經》曰: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此如脈之謂也。又云:埏填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又曰:吾不知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斯立脈之名之本意也。故道者,萬物之奧。脈者,百骸之靈。奧靈之妙,其道乃同元氣者,無器不有,無所不至,血因此而行,氣因此而生。故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瞻之在前,忽然在後而不匱者,皆由於脈也。分而言之,曰氣,曰血,曰脈;總而言之,惟脈運行血氣而已。

故經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也。《陰陽別論》曰: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此陽者,言脈也。胃者,土也。脈乃天真造化之氣也。若土無氣,則何以生長收藏?若氣無土,何以養化萬物?是無生滅也。以平人之氣,常稟於胃。正理論曰:谷入於胃,脈道乃行,陰陽交會,胃和脈行,人稟天地之候。

故春胃微弦曰平,得弦而無胃曰死。夏胃微鉤曰平,但鉤而無胃曰死。長夏微軟曰平,但弱而無胃曰死。秋胃微毛曰平,但毛而無胃曰死。冬胃微石曰平,但石而無胃曰死。

陰者,真臟也,見則敗,敗則必死。五臟為陰,肝脈至,中而無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絃。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仁累累然。肺脈至,大而虛,如毛羽中人皮膚。腎脈至,搏而絕,如以指彈石辟辟然。脾脈弱而乍數乍疏。夫如此脈者,皆為臟脈獨見而無胃脈,五臟皆至懸絕而死。

故經曰:別於陽者,知病忌時,別於陰者,知生死之期。故人性候躁急、懁促、遲緩、軟弱、長短、大小、皮堅肉厚各隨其狀而脈應之。常以一息四至為準者,言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五者胃兼主四旁,在呼吸之間也。數則為熱,遲則為寒。如天之春秋,二分陰陽,兩停晝夜,各得五十度。

自此添一遭則熱,減一遭則寒。脈之妙道從此可知矣。或如散葉,或如燃薪,或如丸泥,或如絲縷,或如湧泉,或如吐頹、或如偃刀,或如轉索,或如游魚,假使千變萬化,若失常者,乃真元之氣離絕矣。經曰: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陽化氣,陰成形。此言一氣判而清濁分也。

元氣者,天地之本。天和者,血氣之根。華佗云:脈者,謂血氣之先也。孔子曰:天不言而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而脈亦如之。又經曰:自古通天者,生之本,皆通乎天氣也。通天者,謂通元氣天真也。然形體者,假天地之氣而生,故奉生之氣通計於天,稟受陰陽而為根本。

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天氣不絕,真靈內屬,動靜變化悉與天通。《易》云: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故天地之體得易而後生,天地之化得易而後成。故陽用事則春生夏長,陰用事則秋收冬藏。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始而終之,終而復始,天地之化也。而易也,默然於其間,而使其四序各因時而成功。

至於寒不凌暑,暑不奪寒,無愆陽伏陰之變,而不至於大肅大溫,故萬物各得其沖和之氣,然後不為過而皆中節也。《道經》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百姓日用而不知。斯脈之道也,故脈不得獨浮沉,獨大小,獨盛衰,獨陰陽,須可沉中有浮,浮中有沉,大中有小,小中有大,盛中有衰,衰中有盛,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充塞一身之中,盈溢百骸之內,無經絡不有,無氣血不至,養筋骨毛髮,堅壯膩澤,非心,非腎,非肝,非脾,五臟之盛,真氣固密,不為邪傷。若憂愁思慮、飢飽勞逸、風雨寒暑、大驚猝恐,真氣耗亂,氣血分離,為病之本。

噫!夫萬物之中,五常皆備,審脈之道而何獨無五常邪?夫仁固衛一身,充盈五臟,四肢百骸,亦皆得營養,無沖和之氣,獨真臟脈見,則死矣。生則不見,死則獨見,好生惡死,此仁之謂也。分布軀體,和調氣血,貴之在頭目耳鼻,賤之在蹠臀陰篡。不得上而有不得下,而無所不施,無所不至,此義之謂也,長人脈長,短人脈短,肥人脈沉,瘦人脈浮,大人脈壯,小人脈弱。

若長人脈短,短人脈長,肥人浮,瘦人沉,大人弱,小人壯,夫如此者,皆不中理而為病,此禮之謂也。見在寸,則上病;見在關,則中病;見在尺,則下病。五臟有疾,各有部分,而脈出見,不為潛藏伏匿,一一得察有餘不足,而愈其病,此智之謂也。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太陽之至,其脈沉;太陰之至,其脈大而長;少陰之至,其脈浮;陽明之至,其脈澀而短;少陽之至,其脈鉤;厥陰之至,其脈弦。四序不失其期,六氣為常准者,此信之謂也。非探頤索隱,鉤深致遠,學貫天人,旁通物理者,未能達於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