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7)

1. 問病論

東坡先生嘗曰:吾平生求醫,蓋於平時默驗其工拙,至於有疾,必先盡告以所患而後診視,使醫者瞭然,知厥疾之所在,虛實冷熱先定於中,則脈之疑似不能惑也。故雖中醫,療疾常愈。吾求疾愈而已,豈以困醫為事哉?誠哉斯言,真警迷濟世之砭劑也。何者?脈之與證相依而行,脈者所以剖其證之未明,證者所以索其脈之猶隱。

白話文:

東坡先生曾經說過:我這一輩子去看病,總是平時就暗中考察醫生的醫術高低,等到生病了,我一定會先把我的病狀詳細告訴醫生,然後再讓醫生診脈,讓醫生清楚地知道我的病在哪裡,是虛是實、是寒是熱,心裡先有判斷,這樣,醫生診脈時,就不容易被疑似病症迷惑。所以,雖然是中醫,治療的疾病也往往能痊癒。我只希望自己能夠痊癒,怎麼會拿困擾醫生當樂趣呢?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是對那些矇蔽世人、損害世人的庸醫的良藥啊。為什麼呢?脈搏和證狀是相互依存的,脈搏是用來剖析證狀不明瞭的部分,證狀是用來探索脈搏仍然隱沒的部分。

據脈以驗證,所謂得乎應心者是爾,問證以參脈,所謂醫者意也是爾。烏可舉一而廢一哉?私竊怪夫!近世以來,多秘所患以求診,以此驗醫者之能否。醫亦不屑下問,孟浪一診,以自挾其所長。

白話文:

根據脈象來驗證病情,所謂醫生心中有數就是這個道理,詢問病人的症狀以參考脈象,所謂醫生的想法也是這個道理。怎麼可以只用一種方法而捨棄另一種呢? 我私下感到奇怪!近來有很多病人隱瞞病情來求診,以此來考驗醫生的水平高低。醫生也不屑於詢問病人的病情,草率地診斷一回,以此來誇耀自己的本事。

甚者病家從前誤藥或飲食居處有所諱誨,雖問之而不以盡告,遂至索病於冥漠之間,辨虛實冷熱於疑似之頃,毫釐千里寧不委命一擲與人試伎乎?此余於終篇所以特舉前輩格言,以解世俗之惑,不然《難經》有謂: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者,又果何意邪?(大人、小兒諸病瘥後,飲食且須漸進,常若不足,毋使食氣傷胃,其病復來。大熱方退,尤不可飽。

小兒傷乳,熱復則同。)

白話文:

嚴重的是因為病人先前誤用了藥物,或在飲食起居上有禁忌,即使問他,他也不完全告訴你,所以只好在冥冥之中尋找病因,在虛實寒熱之間做出判斷,這一點點的差別可是千里萬裏的差距,難道你不把命交給醫生,讓他一試身手嗎?這也是我之所以在最後特別引用前輩的名言,來解除世俗的疑惑,否則,《難經》中說:詢問他想要吃的五種味道,就能知道他的病是從哪裡開始的,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大人、小兒各種疾病痊癒後,飲食必須逐漸添加,常常保持有一種不足的感覺,不要讓飲食之氣損傷胃,否則疾病會復發。大熱剛剛退去的時候,尤其不能吃飽。)

小兒服乳後,如果受了熱病,熱病復發後,(治療的)方法與(治療)一般小兒受傷相同。

2. 論《易簡方論》

《易簡方論》前後,活人不知其幾,近世之士,類以《春秋》之法繩之,曰《易簡繩愆》,曰《增廣易簡》,曰《續易簡論》,借古人之盛名以自伸其臆說。籲!王氏何負於人哉?余謂《易簡方論》,後學指南,四時治要,議論似之自有人心權度存焉耳。況王氏晚年劑量更定者不一,日月薄蝕,何損於明,若夫索瘢洗垢,矯而過焉,或者公論之所不予也。

白話文:

《易簡方論》前後,挽救了不知多少人的生命,近世的醫者,卻大多用《春秋》的規範來繩之以法,由此產生了《易簡繩愆》、《增廣易簡》、《續易簡論》等書,假借古人的盛名來伸張自己的主觀臆斷。王安道對別人做了什麼虧心事了嗎?我覺得《易簡方論》是後輩們的指南,是四季治病的要領,議論之中也有個人的權衡和考慮。況且王安道晚年的劑量經常變動,就像日蝕月蝕一樣,不會損害月亮和太陽的光明。那些挑剔毛病、糾正過度的行為,或者不符合公眾的評論標準。

3. 附:原脈論(出《保命集》)

大道之渾淪,莫知其原。然至道無言無以明其理,大象無形,非立象無以測其奧,道象之妙,非言不明。嘗試原之脈者何也?非氣非血,動而不息,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經曰:脈者,血之府也。自《素問》而下迄於今,經所不載,無傳記而莫聞其名焉。然而玄機奧妙,聖意幽微,雖英俊明哲之士,非輕易可得而悟也。

白話文:

大道的渾沌,沒有人知道它的起源。然而,通往道的途徑沒有語言,無法用語言來闡述它的道理;大道象徵著至理,沒有具體的形式,如果沒有建立象徵,就無法測度它的奧妙;道的象徵微妙精深,如果不借助言語,就無法闡明。試著探究脈搏的本質是什麼?它既不是氣也不是血,但卻是動態而不停息的,運行於脈中,巡視於脈外。《黃帝內經》說:「脈是血液的倉庫。」自《素問》以降,直到現在,經書中沒有記載的,沒有傳記可查,也不知道它的名稱。然而,玄妙精微的機理,聖人的意境幽深奧妙,即使是聰明智慧的人,也不是輕易能夠理解和領悟的。

夫脈者,果何物乎?脈者有三名,一曰命之本,二曰氣之神,三曰形之道。經謂天和者是也。至於折一肢瞽二目亦不為害,生而脈不可須臾失,失則絕命害生矣。經曰:春弦、(一曰長。)夏洪、(一曰鉤。)秋毛、(一曰澀。)冬石,(一曰沉。)此言正脈,同天真造化之元氣也,巡於春夏秋冬,木火水金之位,生長收藏,參和相應,故稟二儀而生不離於氣,故於脈有生死之驗。經曰:脈者,血之府也。

白話文:

脈搏是甚麼?脈搏有三個稱呼:第一是生命的根本;第二是氣的精髓;第三是身體的規律。經典上說的「天和」,就是指脈搏。即使折斷一條腿或失去雙眼,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危害。但是,人一生下來,脈搏就不可或缺。一旦脈搏消失,生命就會終結,危及生存。

經典上說:「春天,脈搏如琴絃一樣細長。夏天,脈搏如洪水一樣洶湧。秋天,脈搏如毛髮一樣細軟。冬天,脈搏如石頭一樣堅硬。」,這是指正常的脈搏。脈搏與天地的元氣相呼應,運行於春、夏、秋、冬四季,經歷生長、收藏、參合等過程,所以脈搏中蘊含著生死的徵兆。《經典》上說:「脈搏是血的倉庫。」

如世之京都,州縣有公府解署也。國因置者,所以禁小人為非道也。公府不立,則善者無以伸其枉,惡者無以罰其罪,邪正混同,賢愚雜處,而亂之根也。經曰: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既陰陽為神明之府,脈為血之府而明可見焉。

白話文:

就像世上的京城、州縣都有公署,都是為了治理轄區。國家設置公署,是為了禁止小人做不正當的事。如果沒有公署,那麼好人就無法申訴冤屈,壞人就無法受到懲罰,邪正混同,賢愚雜處,這就會成為混亂的根源。經書上說:「五行運轉、陰陽交替,這是天地運行的法則,是萬物的綱紀,是變化之源,是生殺之本始,是神明所居之處。」既然陰陽是神明的居所,脈絡是血液的庫房,那麼這都是可以明顯看到的。

血之無脈,不得循其經絡部分周流於身,滂沛奔迫,或散或聚。氣之無脈不能行其筋骨、臟腑、上下,或暴或蹶。故經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氣化則物生,氣變則物易,氣盛則物壯,氣弱則物衰,氣絕則物死,氣正則物和,氣亂則物病,皆隨氣之盛衰而為變化也。

白話文:

血液缺乏脈絡,不能在身體的徑絡中流動運轉,忽散忽聚,暴發奔流。氣體沒有脈絡,不能行於筋骨臟腑之間,忽發忽蹶。所以《黃帝內經》說:呼吸廢絕,則精神活動消失;升降停止,則元氣孤立危殆。所以氣化了,萬物就生長;氣變了,萬物就改變。氣盛,萬物就興旺;氣衰,萬物就衰落。氣絕,萬物就死亡;氣正常,萬物就和諧;氣混亂,萬物就生病。這一切都隨著氣的盛衰而變化。

脈字者,從肉從永,從爪從血,四肢百骸得此真元之氣,血肉、筋骨、爪發榮茂可以倚憑而能生長也,長久永固道,故從肉從永者是也。從爪從血者,巡之如水,分流而布遍周身,無有不通也。《釋名》曰:脈,脈幕也。如幔幕之遮覆,幕絡一體之形,導太一真元之氣也。

白話文:

「脈」這個字,由「肉」、「永」、「爪」、「血」四個部件組成。四肢百骸皆有這個真元之氣,血肉、筋骨、筋骨、頭髮、指甲,使其發育茂盛,得以生長。長久穩固,這就是「肉」、「永」二字的含義。從「爪」、「血」這兩部分來看,脈像水一樣流動,布滿全身,無處不通。《釋名》中說:脈就是脈幕。就像帷幕遮蔽一樣,脈絡是身體的一部分,引導著太一真元之氣。

元氣者,在氣非寒非熱,非暖非涼,在脈者,非弦非洪,非澀非沉,不為氣而浮沉,不為血而流停,乃沖和自然之氣也。故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所以然者,為元氣動而不息,巡於四方木火水金之位,溫涼寒暑之化,生生相續,新新不停,日月更出,四序迭遷,脈不為息。故人有身形之後,五臟既生,身中元氣即生焉。

白話文:

元氣是存在於氣中,既不寒也不熱,既不溫也不涼;存在於脈搏中,既不弦也不洪,既不澀也不沉;不受氣的影響而浮沉,也不受血的影響而停留,那是自然沖和的氣。所以春日溫暖、夏季炎熱、秋季涼爽、冬季寒冷,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元氣運動不止,巡行於四方木、火、水、金的位置,溫涼寒暑的變化,生生相續,新新不停,日月更替,四季更迭,脈搏不因此而停止。所以人有了形體之後,五臟既生,體內的元氣也就隨之而生。

故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此四時之氣也,而脈者,乃在其中矣。《道經》曰: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此如脈之謂也。又云:埏填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又曰:吾不知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白話文:

因此,春天的弦,夏天的洪,秋天的毛,冬天的石,是四季的氣候,而脈象就在其中了。《道經》說:用眼睛看不見,用耳朵聽不到,用手摸不著,用身體迎上去也感應不到,但是它卻跟著你的頭部移動,看不到它的後面。這就是脈象的意思。又說:把泥土填入模具中做成器皿,也就有了不能做器皿用的部分。因此,有陶器的地方可以用來盛放東西,沒有陶器的地方可以拿來使用。又說:我也不知道名字叫做道的東西,勉強給它取個名字叫做大。

斯立脈之名之本意也。故道者,萬物之奧。脈者,百骸之靈。奧靈之妙,其道乃同元氣者,無器不有,無所不至,血因此而行,氣因此而生。故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瞻之在前,忽然在後而不匱者,皆由於脈也。分而言之,曰氣,曰血,曰脈;總而言之,惟脈運行血氣而已。

白話文:

這段文字在說明脈的重要性。脈是萬物之源,百骸之靈,是運行血氣的通道。血在脈中運行,衛在脈外運行。看它好像在前,忽然又在後,始終不枯竭,這都是由於脈的作用。如果分別來說,可以說氣、血、脈;如果總的來說,只有脈在運行血氣。

故經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也。《陰陽別論》曰: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此陽者,言脈也。胃者,土也。脈乃天真造化之氣也。若土無氣,則何以生長收藏?若氣無土,何以養化萬物?是無生滅也。以平人之氣,常稟於胃。正理論曰:谷入於胃,脈道乃行,陰陽交會,胃和脈行,人稟天地之候。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上說,血氣是人的生命之源,因此不能不謹慎地保養。《陰陽別論》上說,所謂陽,就是胃脘的陽氣,也就是脈搏。胃是土,脈搏是天然而成的。如果土壤沒有了陽氣,就無法生長和儲藏東西了。如果陽氣沒有了土壤,就無法養育萬物了。這樣就沒有生存和死亡的更替了。根據《正理論》記載,食物在胃裡被消化後,脈道就會運行起來,陰陽交會,胃氣和合,脈搏通暢,人體就可以順應天地季節的變化。

故春胃微弦曰平,得弦而無胃曰死。夏胃微鉤曰平,但鉤而無胃曰死。長夏微軟曰平,但弱而無胃曰死。秋胃微毛曰平,但毛而無胃曰死。冬胃微石曰平,但石而無胃曰死。

白話文:

所以春天胃脈略微繃緊叫做正常,緊繃而沒有胃氣就死了。夏天胃脈略微彎曲就叫做正常,彎曲而沒有胃氣就死了。長夏胃脈略微柔軟叫做正常,軟弱而沒有胃氣就死了。秋天胃脈略微粗糙叫做正常,粗糙而沒有胃氣就死了。冬天胃脈略微堅硬叫做正常,堅硬而沒有胃氣就死了。

陰者,真臟也,見則敗,敗則必死。五臟為陰,肝脈至,中而無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絃。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仁累累然。肺脈至,大而虛,如毛羽中人皮膚。腎脈至,搏而絕,如以指彈石辟辟然。脾脈弱而乍數乍疏。夫如此脈者,皆為臟脈獨見而無胃脈,五臟皆至懸絕而死。

白話文:

陰脈,就是臟腑的脈搏,如果顯露在外,就會喪失,喪失就會死亡。五臟為陰,肝脈到達手腕,中間沒有外散的脈象,急促如沿著刀刃行走,按壓時有如壓琴絃一般。心脈到達手腕,堅硬有力,如薏苡仁顆粒分明一般。肺脈到達手腕,脈象寬大而空虛,如羽毛在皮膚上拂過一般。腎脈到達手腕,搏動而斷絕,如同手指彈石發出的聲音一般。脾脈微弱而且忽數忽疏。如果出現這樣的脈象,都是臟脈獨現而沒有胃脈,五臟都會徹底衰竭而死亡。

故經曰:別於陽者,知病忌時,別於陰者,知生死之期。故人性候躁急、懁促、遲緩、軟弱、長短、大小、皮堅肉厚各隨其狀而脈應之。常以一息四至為準者,言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五者胃兼主四旁,在呼吸之間也。數則為熱,遲則為寒。如天之春秋,二分陰陽,兩停晝夜,各得五十度。

白話文:

古代經典中說:辨別陽氣的人,知道疾病忌諱的時節;辨別陰氣的人,知道生死的期限。所以,人的性格急躁激烈、心神不寧、動作緩慢、體質柔弱、身形高矮長短、皮膚堅硬、肌肉豐厚,各隨其體質狀貌而脈象應之。通常以一呼一吸四次為準,因為呼出時以心和肺為主,吸入時以腎和肝臟為主,另外加上胃兼主四旁,都在呼吸之間。脈搏快就是熱,脈搏慢就是寒。就像天上的春秋,陰陽二氣各佔一半,白天和黑夜各佔一半,各得五十度。

自此添一遭則熱,減一遭則寒。脈之妙道從此可知矣。或如散葉,或如燃薪,或如丸泥,或如絲縷,或如湧泉,或如吐頹、或如偃刀,或如轉索,或如游魚,假使千變萬化,若失常者,乃真元之氣離絕矣。經曰: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陽化氣,陰成形。此言一氣判而清濁分也。

白話文:

從此以後,加一劑藥就覺得熱,減一劑藥就覺得冷。從這裏就可以知道脈象的奧妙之處了。脈象有的像散落的樹葉,有的像燃燒的柴草,有的像圓潤的泥丸,有的像細長的絲線,有的像湧出的泉水,有的像吐出廢物的肺,有的像逆刃的刀,有的像旋轉的繩索,有的像遊動的魚。假使脈象變化多端,跟正常的情況不同,那就是真氣斷絕了。《黃帝內經》說:「積聚的太陽之氣形成天空,積聚的太陰之氣形成大地。太陽之氣變化為氣體,太陰之氣凝聚成形。這句話說的是一氣分化而產生了清氣和濁氣。

元氣者,天地之本。天和者,血氣之根。華佗云:脈者,謂血氣之先也。孔子曰:天不言而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而脈亦如之。又經曰:自古通天者,生之本,皆通乎天氣也。通天者,謂通元氣天真也。然形體者,假天地之氣而生,故奉生之氣通計於天,稟受陰陽而為根本。

白話文:

元氣是天地萬物的根本。天地的和合是血氣的來源。華佗說:脈是血氣的前鋒。孔子說:天並不說話,卻能使四季運行,百物生長。脈象也像這樣。經典上又說:自古以來,與天相通的人,都是生命的根源,都與天氣相通。與天相通,是指與元氣天真相通。人的形體是由天地之氣生出來的,所以人奉生的氣息完全來自於天,稟承陰陽而成為根本。

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天氣不絕,真靈內屬,動靜變化悉與天通。《易》云: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故天地之體得易而後生,天地之化得易而後成。故陽用事則春生夏長,陰用事則秋收冬藏。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始而終之,終而復始,天地之化也。而易也,默然於其間,而使其四序各因時而成功。

白話文:

天地之間的精氣結合,就產生了人。人的生命之氣與天地相通,因此人的活動變化都與天地相一致。《易經》說:乾坤天地形成後,易就自然而然地存在於其中了。所以,天地之體得到易之後才能產生,天地之化得到易之後才能完成。所以,陽氣當令時就春生夏長,陰氣當令時就秋收冬藏。寒氣過去則暑氣來到,暑氣過去則寒氣來到,開始然後結束,結束然後又開始,這就是天地運行的規律。而易,默然地存在於其中,使四時各自按時而順利完成。

至於寒不凌暑,暑不奪寒,無愆陽伏陰之變,而不至於大肅大溫,故萬物各得其沖和之氣,然後不為過而皆中節也。《道經》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百姓日用而不知。斯脈之道也,故脈不得獨浮沉,獨大小,獨盛衰,獨陰陽,須可沉中有浮,浮中有沉,大中有小,小中有大,盛中有衰,衰中有盛,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充塞一身之中,盈溢百骸之內,無經絡不有,無氣血不至,養筋骨毛髮,堅壯膩澤,非心,非腎,非肝,非脾,五臟之盛,真氣固密,不為邪傷。若憂愁思慮、飢飽勞逸、風雨寒暑、大驚猝恐,真氣耗亂,氣血分離,為病之本。

白話文:

就算寒氣沒被暑氣壓制,暑氣沒被寒氣抑制,沒有陽氣侵犯陰氣之變化,也不會變成極度收斂或極度溫熱的情況,因此萬物都能得到沖和之氣,就不會過度也不會有失中庸了。《道經》中說,萬物負陰而抱陽,用沖氣來調和,一般人每天使用卻不知道。這也是經脈的道理,所以經脈不可能只有浮或沉,只有大或小,只有盛或衰,只有陰或陽,應該在沉中帶浮,在浮中帶沉,在大中帶小,在小中帶大,在盛中帶衰,在衰中帶盛,在陰中帶陽,在陽中帶陰,充滿全身之中,充盈於百骸之內,沒有經絡沒有它,沒有氣血不到的地方,滋養筋骨毛髮,強壯滋潤,不是心、腎、肝、脾這些臟腑強壯,而是真氣堅固緊密,不受邪氣所傷。如果憂愁思慮、飢飽勞逸、風雨寒暑、大驚猝恐,真氣就會耗亂,氣血分離,是生病的根本原因。

噫!夫萬物之中,五常皆備,審脈之道而何獨無五常邪?夫仁固衛一身,充盈五臟,四肢百骸,亦皆得營養,無沖和之氣,獨真臟脈見,則死矣。生則不見,死則獨見,好生惡死,此仁之謂也。分布軀體,和調氣血,貴之在頭目耳鼻,賤之在蹠臀陰篡。不得上而有不得下,而無所不施,無所不至,此義之謂也,長人脈長,短人脈短,肥人脈沉,瘦人脈浮,大人脈壯,小人脈弱。

白話文:

唉!天地萬物之中,都具備了五常,審脈之道為什麼唯獨沒有五常呢?仁德固然可以護衛全身,充盈五臟,四肢百骸,也都得到營養,沒有和平之氣,只有真正的臟脈顯現,那麼就死了。活著的人看不到,死了的人才能單獨看到,喜愛生命,厭惡死亡,這就是仁的表現。分佈在身體上,和調氣血,尊貴的是在頭目耳鼻,卑賤的是在腳掌臀部陰部。不許向上而有不能向下,而沒有不能施行的,沒有不能到達的,這就是義的表現。高大的人脈搏長,矮小的人脈搏短,肥胖的人脈搏沉,瘦弱的人脈搏浮,成年人的脈搏壯,小孩的脈搏弱。

若長人脈短,短人脈長,肥人浮,瘦人沉,大人弱,小人壯,夫如此者,皆不中理而為病,此禮之謂也。見在寸,則上病;見在關,則中病;見在尺,則下病。五臟有疾,各有部分,而脈出見,不為潛藏伏匿,一一得察有餘不足,而愈其病,此智之謂也。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白話文:

如果長人脈搏短促,短人脈搏綿長,肥人浮腫,瘦人消瘦,成人體弱,小孩強壯,出現這種狀況,都是不符合常理而生病了,這就是醫禮所說的「脈診」。脈象出現在寸口,則上部有病;脈象出現在關脈,則中部有病;脈象出現在尺脈,則下部有病。五臟疾病,各有不同的部位,而脈象會顯現出來,不會隱藏或潛伏不現,一一觀察就能發現有餘或不足,就可以治療疾病,這就是智慧的表現。春天脈搏緊繃,夏天脈搏洪大,秋天脈搏浮滑,冬天脈搏沉實。

太陽之至,其脈沉;太陰之至,其脈大而長;少陰之至,其脈浮;陽明之至,其脈澀而短;少陽之至,其脈鉤;厥陰之至,其脈弦。四序不失其期,六氣為常准者,此信之謂也。非探頤索隱,鉤深致遠,學貫天人,旁通物理者,未能達於此矣。

白話文:

太陽之至,其脈象沉穩。太陰之至,其脈象大而長。少陰之至,其脈象浮淺。陽明之至,其脈象澀滯而短。少陽之至,其脈象鉤曲。厥陰之至,其脈象弦緊。四季交替不失其時序,六氣變化有其常規,這種現象是真實可信的。如果不深入探究隱微的道理,不鉤探深奧致遠的知識,學識不能貫通人與自然,旁通格物致知的道理,就不能達到這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