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6)

1. 男女氣血則一論

血氣即陰陽也,不論男女長幼均具之。人之有病皆知調氣,而血之一字念不到焉。至於調氣不愈,加以消痰、逐水,無所不至,其病自如是,皆血之為患,伏於冥冥之中而不可測識矣。

假如婦人得病於經水來去之時,固有可驗而知者,其若經脈久遏而不行,與夫協熱而傷血,變生他證,如之何而見之?況世俗循習,其能以男子之診為血證乎?夫肝藏血而心主之,動則血運於諸經,靜則血歸於肝臟。肝受血則能視,足受血則能步,掌受血則能握,指受血則能攝。

故血凝於膚者為痹,凝於脈者為泣,凝於足者為厥。凡神志昏昏,驚狂冒悶,煩渴嘔吐,語短內疼,鼻衄唾紅,眼紅面赤,骨熱膚哄,腸垢尿多,胸滿頑痰,譫語多汗,甚至四肢厥冷,懵不知人,不問男子婦人,皆血證耳。據脈驗之,挾血者,脈來乍澀乍數,閃灼明滅,或沉細而隱伏也。

若夫血與熱交攻,則左手寸關按之洪盛。蓋心主血,肝藏血,固如是爾。經曰:血上逆則忘,血下蓄則狂。上焦淤血,小便必難;下焦淤血,小便必自利。血之所在,當以此推。《活人總括》所載小柴胡湯、犀角地黃湯、桃仁承氣湯,皆其要藥。血結者,湯劑中入醋為佐,特於此而申言之。

然猶有所謂血鱉、氣鱉、酒鱉者,又不可不知也。蓋平時酷酒,血入於酒,則為酒鱉;平時任氣,血凝於氣,則為氣鱉;虛勞痼冷,敗血化生,則為血鱉。搖頭掉尾,如蟲之行,上侵人之喉,下蝕人之肛,或附於背脅,或隱於胸腹,其大則如鱉,其小則如錢,良可怪也。治法用蕪荑炒煎為妙,或生硫黃為末,老酒調下。

二者可以殺其毒。嗣此則以理中湯、沉香降氣湯各半,溫胃益血,常常服餌,以消勝之。如其不以溫和為主,日從事於雷丸、錫灰之劑焉,君子未保其往。(《活人書》云:傷寒太陽證,衄血者病欲愈。熱結膀胱,而血自下者,亦欲愈。以此觀之,他病伏熱之人,上焦淤血而作吐者,亦其病之有瘳也。

雖然血既吐,而自止則可矣。)

白話文:

男女氣血則一論

氣血就是陰陽,不論男女老少都具有。人得了病都知道調氣,卻很少想到血。即使調氣不見效,又加上消痰、利水,各種方法都用盡了,其實病症的根源都在於血,它隱藏在深處,難以察覺。

如果婦女在月經來潮時生病,原因相對容易判斷。但如果經脈長期阻塞不通,或因過熱而損傷血液,導致其他症狀出現,就難以診斷了。更何況世俗習慣,能用診斷男子的方法來判斷女性的血證嗎?肝臟藏血,心臟主血,血隨著心臟的活動運行於全身經脈,心臟平靜時,血液則回歸肝臟。肝臟得到血液就能視物,腳得到血液就能行走,手掌得到血液就能握物,手指得到血液就能拿取東西。

所以,血液凝滯於皮膚就造成痹症,凝滯於脈絡就造成脈絡不通,凝滯於足部就造成厥症。凡是神志恍惚,驚恐狂躁,煩躁口渴嘔吐,氣促胸痛,鼻出血吐血,眼睛紅腫面紅,骨頭發熱皮膚發紅,大便乾燥小便增多,胸悶痰多,胡言亂語多汗,甚至四肢冰冷,神志不清,不論男女,都是血證。從脈象判斷,夾雜血證的脈象,脈搏時而澀滯時而頻數,忽明忽暗,或沉細隱伏。

如果血和熱一起侵犯身體,則左手寸關部位的脈象洪盛有力。因為心主血,肝藏血,就是這個道理。經書上說:血液上逆則會忘記事情,血液下淤積則會發狂。上焦淤血,小便一定困難;下焦淤血,小便一定會自行通暢。血液的所在位置,應該以此推斷。《活人總括》中記載的小柴胡湯、犀角地黃湯、桃仁承氣湯,都是治療血證的重要藥方。血瘀者,湯劑中加醋作為輔助藥物,在此特別說明。

還有一些所謂的血鱉、氣鱉、酒鱉,也不可不知。平時嗜酒,血液混濁於酒中,就形成酒鱉;平時情緒暴躁,血液凝滯於氣中,就形成氣鱉;虛勞體寒,敗血產生,就形成血鱉。它們在體內遊走,像蟲子一樣,向上可以侵犯喉嚨,向下可以侵蝕肛門,或附著在背部脅肋,或隱藏在胸腹之中,大的像鱉,小的像銅錢,真是令人驚奇。治療方法是用蕪荑炒後煎服,或用生硫黃研末,用老酒送服。

這兩種方法可以殺死毒素。之後再用理中湯、沉香降氣湯各半,溫胃益血,經常服用,以消除病症。如果不用溫和的方法,而使用雷丸、錫灰等峻猛的藥物,則難以保證療效。(《活人書》說:傷寒太陽證,鼻出血者病情將好轉。熱結膀胱,而血從下排出者,也將好轉。以此觀之,其他疾病伴有伏熱,上焦淤血而嘔吐者,病情也可能好轉。

雖然血吐出來,自己停止了出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