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1. 附:六郁
2. 六郁方論
郁者六,氣、血、食、痰、濕、熱,結聚不得發越,當升不得升,當降不得降者是也。丹溪云:血氣衝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於郁。或久病而生郁矣。
戴氏曰:氣鬱者,胸脅疼痛,脈沉而澀;血鬱者,四肢無力,能食,便紅,脈沉芤結;食鬱者,噯酸,腹飽,不喜飲食,人迎脈平,氣口緊盛;痰鬱者,動則喘息,寸脈沉滑;濕鬱者,周身走痛,或關節疼痛,遇陰寒而發,脈沉細緩;熱鬱者,瞀悶,尿赤,脈沉而數。
《內經》曰:五郁者,金鬱泄之,謂滲泄解表於小便也;木鬱達之,謂吐之令其條達也;水鬱折之,謂抑之制其沖逆也;火鬱發之,謂汗之令其疏散也;土鬱奪之,謂下之無壅礙也。此所謂六郁者,或七情之郁遏,或寒熱之交侵。故為九氣怫鬱之候。或雨濕之侵凌,或酒漿之積聚,故謂留飲、濕鬱之疾。
熱鬱而成痰,痰鬱而成癖,血鬱而成症,食鬱而成痞滿,此必然之理也。
白話文:
六郁方論
所謂「郁」,指的是氣、血、食、痰、濕、熱六種邪氣阻塞不通,該升的升不起來,該降的降不下去的狀態。朱丹溪說:氣血調和,百病不生,只要有一點鬱結,就會百病叢生。所以人體很多疾病,都是由鬱結引起的,或者是由於久病而導致鬱結的。
戴氏認為:氣鬱會導致胸脅疼痛,脈象沉而澀;血鬱則四肢無力,雖然能吃東西,但大便帶血,脈象沉而空虛且結滯;食鬱會出現噯氣、胃脹、不想吃東西的症狀,人迎脈平,氣口緊實;痰鬱則活動就會喘息,寸脈沉而滑利;濕鬱會全身遊走性疼痛,或關節疼痛,尤其在陰冷天氣時發作,脈象沉細而緩慢;熱鬱則會感到昏悶、小便赤紅,脈象沉而數。
《內經》說:治療五種鬱證的方法,金鬱要瀉之,也就是通過小便排出體內邪氣;木鬱要達之,也就是通過吐瀉使之條達;水鬱要折之,也就是抑制其逆亂之氣;火鬱要發之,也就是通過汗出使之疏散;土鬱要奪之,也就是通過下瀉使其通暢。這所謂的六鬱,可能是由於七情鬱結,也可能是寒熱交侵所致,所以是九氣鬱結的表現。也可能是由於雨濕侵襲,或飲酒過度積聚所致,所以稱為留飲、濕鬱之疾。
熱鬱會導致痰濁,痰鬱會導致癖證,血鬱會導致症瘕,食鬱會導致痞滿,這些都是必然的道理。
3. 丹溪治六郁方法
氣鬱
香附(童便浸),蒼朮(米泔浸),撫芎
濕鬱
白芷,蒼朮,川芎,茯苓
痰鬱
海石,香附,南星(薑製),栝蔞(一本無南星、栝蔞,有蒼朮、川芎、梔子)
熱鬱
山梔(炒),青黛,香附,蒼朮,撫芎
血鬱
桃仁(去皮),紅花,青黛,川芎(撫芎亦可),香附
食鬱
蒼朮,香附,山楂,神麯(炒),針砂(醋炒七次,研極細)
諸郁,春加芎,夏加苦參,秋冬加吳茱萸。
凡藥,在中焦以蒼朮、撫芎開提其氣以升之。假令食在氣上,氣升則食降,余仿此。
越鞠丸
神麯(炒),香附(童便浸一宿),蒼朮,川芎,梔子(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水丸綠豆大。每服五七十丸,溫水下。
六郁湯,解諸郁。
陳皮(去白,一錢),半夏(湯泡七次),蒼朮(米泔浸),撫芎(各一錢),赤茯苓,梔子(炒。各七分),香附(二錢),甘草(炙,半錢),砂仁(研細,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
如氣鬱,加烏藥、木香、檳榔、紫蘇、乾薑,倍香附、砂仁。
如濕,郁,加白朮,倍蒼朮。
如熱鬱,加黃連,倍梔子。
如痰鬱,加南星、枳殼、小皂莢。
如血鬱,加桃仁、紅花、牡丹皮。
如食鬱,加山楂、神麯、麥糵曲。
升發二陳湯,治痰鬱,火邪在下焦,大小便不利。此藥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
陳皮(去白),撫芎,茯苓(各一錢),半夏(一錢半),升麻,防風,甘草,柴胡(各五分)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斤,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升陽散火湯,治熱鬱。(方見火門。)
火鬱湯(方見積熱門。)
白話文:
丹溪治六郁方法
氣鬱:用香附(童尿浸泡)、蒼朮(米泔水浸泡)、川芎。
濕鬱:用白芷、蒼朮、川芎、茯苓。
痰鬱:用海石、香附、南星(薑汁製)、栝蔞;另一方用蒼朮、川芎、梔子。
熱鬱:用山梔(炒)、青黛、香附、蒼朮、川芎。
血鬱:用桃仁(去皮)、紅花、青黛、川芎(或用川芎)。
食鬱:用蒼朮、香附、山楂、神麴(炒)、磁石(醋炒七次,研磨極細)。
各種鬱證,春季加川芎,夏季加苦參,秋冬加吳茱萸。
所有藥方,針對中焦(脾胃)的藥物,都用蒼朮、川芎來提升陽氣。例如,食物停滯在胃中,提升陽氣就能幫助食物下行,其他鬱證也以此類推。
越鞠丸:神麴(炒)、香附(童尿浸泡一夜)、蒼朮、川芎、梔子(炒),各等分,研成細末,製成綠豆大小的水丸。每次服用50-70丸,溫水送服。此方治療各種鬱證。
六郁湯:陳皮(去白)、半夏(水泡七次)、蒼朮(米泔水浸泡)、川芎、赤茯苓、梔子(炒)、香附、炙甘草、砂仁(研細),各適量,水煎服,加生薑。
若為氣鬱,可增加烏藥、木香、檳榔、紫蘇、乾薑,並增加香附、砂仁的用量。
若為濕鬱,可增加白朮,並增加蒼朮的用量。
若為熱鬱,可增加黃連,並增加梔子的用量。
若為痰鬱,可增加南星、枳殼、小皂莢。
若為血鬱,可增加桃仁、紅花、牡丹皮。
若為食鬱,可增加山楂、神麴、麥芽曲。
升發二陳湯:治療痰鬱、下焦火邪、大小便不利。此方能使大便通暢,小便增多。 方中藥物包括陳皮(去白)、川芎、茯苓、半夏、升麻、防風、甘草、柴胡,水煎服,加生薑。
升陽散火湯:治療熱鬱。(方劑見火門篇)
火鬱湯:(方劑見積熱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