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回本書目錄

1. 水飲

2. 水飲方論

水之與飲,同出而異名也。人惟脾土有虧,故平日所飲水漿不能傳化,或停於心下,或聚於脅間,或注於經絡,或溢於膀胱,往往因此而致病矣。孰謂血氣痰涎能生諸疾,而水飲之不能為恙乎?惟水與飲,漉漉有聲,為喘、為咳、為嘔,為泄、為痞隔、為脹滿、為眩暈、為怔忪、為寒熱、為堅痛,為浮腫、為多唾、為短氣、為體重。氣為飲隔,痞滿腹鳴,骨痛冷痹,則曰氣分;經脈不行,血化為水,四肢紅腫,則曰血分。

凡此等類,皆水氣之所由作也。據病驗證,可不究其所受之原乎?然則療治之法將何先?曰:能以表裡虛實訂之斯得矣。表有水者,其身熱,嗽喘,怔忪,乾嘔,微利,青龍湯汗之而愈;里有水者,其身涼,嘔嗽,痞滿,引脅痛硬,十棗湯下之而安;虛者,脈虛,心腹滿而濡,當以安腎丸為主,加青木香丸少許以行之;實者,脈實,心腹滿而硬,當以青木香丸為主,用五皮散加枳殼以導之。尋常水氣,心下怔忪,大半夏湯、小半夏茯苓湯、五苓散輩通用可也。

然而瘧家多積黃水,或於心下停瀦,或於脅間結癖,惟癖為能生寒熱,所以瘧劑多用常山。蓋水在上焦則吐之,水不在於上焦,則常山亦能破其癖而下其水也。若夫水腫證候,亦此種類,詳見於後,請旁參而互考焉。

白話文:

水飲方論

水和飲,名稱不同,本質相同。人體脾土功能受損,日常飲用的水液無法正常運化,就會停留在心窩處,或積聚在脅肋之間,或流注於經絡,或溢滿膀胱,常常因此而生病。難道只有血、氣、痰、涎能致病,而水飲就不能致病嗎?水飲在體內,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並可能導致喘息、咳嗽、嘔吐、腹瀉、痞滿、脹滿、眩暈、心悸、寒熱、堅硬疼痛、浮腫、唾液增多、呼吸短促、身體沉重等症狀。若因水飲阻礙氣機,出現痞滿、腹鳴、骨痛、肢冷痹痛等症狀,則屬於氣分病;若經脈運行不暢,血液轉化為水,導致四肢紅腫,則屬於血分病。

所有這些情況,都是水氣所導致的。根據臨床經驗,不必深究其病因,那麼治療方法應該如何選擇呢?答案是:必須根據表裡虛實來判斷。表證水飲,症見身熱、咳嗽喘息、心悸、乾嘔、輕微腹瀉,可用青龍湯發汗治療;裡證水飲,症見身涼、嘔吐咳嗽、痞滿、脅肋疼痛堅硬,可用十棗湯瀉下治療;虛證水飲,脈象虛弱,心腹滿脹而柔軟,應以安腎丸為主,加少量青木香丸以促進藥效;實證水飲,脈象有力,心腹滿脹而堅硬,應以青木香丸為主,並用五皮散加枳殼以利水導滯。一般的水飲,出現心下悸動等症狀,大半夏湯、小半夏茯苓湯、五苓散等都可以使用。

瘧疾患者常積聚黃水,或停留在心窩,或在脅肋處形成癖塊,而癖塊能引起寒熱,所以治療瘧疾的藥物多用常山。因為水在上焦就用吐法,水不在上焦,常山也能破除癖塊,瀉下水飲。至於水腫的症狀,也屬於此類,詳情後文會詳細說明,請參閱後文並相互印證。

3. 水飲證治

芎夏湯,逐水利飲通用

川芎,半夏(制),茯苓(各一兩),青皮,陳皮,枳殼(制。各半兩),白朮,甘草(炒。各一分)

上銼散。每服三錢,姜五厚片,煎服。川芎、半夏能逐水也。喘加去節麻黃,嗽加炒桑白皮,嘔加生薑、半夏,泄加蒼朮,白朮,痞隔加枳殼、桔梗,脹滿加縮砂,白豆蔻,眩暈加半夏、南星,怔忪加白茯苓。寒熱疼痛下其癖,浮腫體重滲其濕,余以類推。

大半夏湯(方見痰涎門。)

小半夏茯苓湯,治諸水氣。

半夏(制,五兩),茯苓(三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二盞半,煎一盞,秤生薑二錢半研取汁入藥,煎沸溫服。

五苓散,流行水飲。(方見氣門。),每二錢,沸湯調下;小便更不利,加防己佐之。

桂術湯,治氣分前證。

辣桂(三兩),白朮,麻黃(去節),細辛(去苗),甘草(炒。各二兩),枳殼(制),乾薑(炮。各一兩半)

上銼散。每服三錢,煎服。

桂苓湯,治血分前證。

辣桂,赤茯苓,當歸,川芎,赤芍藥,蓬莪朮,京三稜,檳榔,蒼朮(炒),桑白皮(炒),大腹皮,瞿麥穗,青皮,陳皮,甘草(炒。各半兩),葶藶,大黃(濕紙煨。各一分。)

上銼散。每服三錢,姜五片,煎服。

平肺湯,肺與腎皆以至陰積水,喘嘈咳嗽,蓋水乘之。

葶藶(微炒),桑白皮(炒),北梗,枳殼(制),紫蘇莖葉,半夏(制。各一兩),麻黃(去節,三分),甘草(炒,半兩)

上銼散。每三錢,姜五片,煎服。治腎水用青木香丸。

青龍湯,治表不解,有水氣,發熱,乾嘔,怔松,咳嗽微喘,微利。

麻黃(去節),細辛,芍藥,乾薑(炮),甘草(炒),辣桂(各三兩),五味子(二兩),半夏(制,二兩半)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一盞,溫服。

十棗湯,治表解,里有水,身涼汗出,乾嘔,短氣,微嗽,微利,胸下痞滿,引脅硬痛。

芫花(炒),大戟,甘遂(等分)

上件異篩秤末,合和入乳缽研良久,以肥棗十個擘開,用水一碗煮爛,取汁一盞調藥。壯者服一錢重,弱者服半錢重,平旦溫服。別用棗湯漱下,通利即以糜粥自養。未利,明日再服半錢,請酌量用。

安腎丸,治腎氣不足,膀胱虛冷。

川烏(炮,去皮臍),辣桂(各四兩),茯苓,白朮,石斛(酒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蓯蓉(酒浸,焙),桃仁(去皮尖,微炒),萆薢,山藥,破故紙(炒。各十二兩)

上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五七十丸,鹽湯空心服。

青木香丸,行滯通水。

青木香(五兩),蓽澄茄,補骨脂(炒),檳榔(炒。各十兩),牽牛(六十兩,炒香,搗,取末三十兩)

上為末,滴水丸綠豆大,每二十丸,熟水下。

五皮散,治皮膚水氣。(方見諸氣類。)

二和消,和暢三焦,治痞脹浮腫。(方見諸氣類。)

消飲丸

茯苓,乾薑(炮。各三兩),白朮(八兩),枳實(炒,半兩)

上末,煉蜜丸桐子大。每十五丸,米飲下。

倍術丸

白朮(四兩),辣桂,乾薑(炒。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此二藥可以溫中消水。

白話文:

水飲證治

芎夏湯,可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組成:川芎、制半夏、茯苓(各一兩),青皮、陳皮、制枳殼(各半兩),炒白朮、炒甘草(各一分)。

用法:上藥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生薑五片厚,煎水服用。川芎、半夏具有利水的作用。若伴有喘息,則去掉麻黃;若伴有咳嗽,則加入炒桑白皮;若伴有嘔吐,則加入生薑、生半夏;若伴有腹瀉,則加入蒼朮、白朮;若伴有胸膈痞滿,則加入枳殼、桔梗;若伴有腹脹,則加入縮砂仁、白豆蔻;若伴有眩暈,則加入半夏、南星;若伴有神志恍惚,則加入白茯苓。其他症狀可根據其類推而用藥。

大半夏湯(方劑見痰涎門)。

小半夏茯苓湯,治療各種水氣病症。

組成:制半夏(五兩)、茯苓(三兩)。

用法:上藥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二盞半,煎至一盞,加入二錢半生薑汁,煎沸後溫服。

五苓散,治療流行性水腫。(方劑見氣門),每次服用二錢,用沸水調服;若小便更加不利,則加防己。

桂術湯,治療氣分實證(水飲在肺)。

組成:辣桂(三兩)、白朮、去節麻黃、去苗細辛、炒甘草(各二兩)、制枳殼、炮乾薑(各一兩半)。

用法:上藥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煎水服用。

桂苓湯,治療血分實證(水飲在血)。

組成:辣桂、赤茯苓、當歸、川芎、赤芍藥、蓬莪朮、京三稜、檳榔、炒蒼朮、炒桑白皮、大腹皮、瞿麥穗、青皮、陳皮、炒甘草、葶藶子、濕紙煨大黃(各半兩),(葶藶子、大黃各一分)。

用法:上藥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生薑五片,煎水服用。

平肺湯,治療肺腎陰虛積水,症見喘息、咳嗽等,主要是水飲侵犯肺。

組成:微炒葶藶子、炒桑白皮、北沙參、制枳殼、紫蘇莖葉、制半夏(各一兩)、去節麻黃(三分)、炒甘草(半兩)。

用法:上藥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生薑五片,煎水服用。治療腎陽不足水腫,可用青木香丸。

青龍湯,治療表證未解,伴有水飲,症見發熱、乾嘔、神志恍惚、咳嗽、輕微喘息、輕微腹瀉。

組成:去節麻黃、細辛、芍藥、炮乾薑、炒甘草、辣桂(各三兩)、五味子(二兩)、制半夏(二兩半)。

用法:上藥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十棗湯,治療表證已解,裡有水飲,症見身涼、汗出、乾嘔、呼吸短促、輕微咳嗽、輕微腹瀉、胸下痞滿、脅肋疼痛。

組成:炒芫花、大戟、甘遂(等分)。

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細粉,取肥棗十個煮爛取汁一盞,調藥服用。體壯者服一錢,體弱者服半錢,清晨溫服。另用棗湯漱口,大便通暢後改用粥食調養。若未通便,次日再服半錢,需根據病情酌情服用。

安腎丸,治療腎氣不足,膀胱虛寒。

組成:炮川烏(去皮臍)、辣桂(各四兩)、茯苓、白朮、酒炒石斛、炒白蒺藜(去刺)、巴戟天、酒浸焙蓯蓉、去皮尖微炒桃仁、萆薢、山藥、炒破故紙(各十二兩)。

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用蜂蜜煉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空腹用鹽湯送服。

青木香丸,行氣通水。

組成:青木香(五兩)、蓽澄茄、炒補骨脂、炒檳榔(各十兩)、炒香搗碎取末的牽牛(六十兩,取末三十兩)。

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熟水送服。

五皮散,治療皮膚水腫。(方劑見諸氣類)。

二和消,調和三焦,治療痞脹、浮腫。(方劑見諸氣類)。

消飲丸

組成:茯苓、炮乾薑(各三兩)、白朮(八兩)、炒枳實(半兩)。

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用蜂蜜煉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五丸,用米湯送服。

倍術丸

組成:白朮(四兩)、辣桂、炒乾薑(各二兩)。

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用蜂蜜煉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米湯送服。此二藥可溫中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