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三 (3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35)

1. 附:運氣證治

民病,心受邪,黃疸,面為浮腫。

五之氣,陽明燥金用事,以金刑木,瀉肺益肝。

自八月秋分節起,至十月立冬終止。

天時,燥濕更朦,沉陰乃布,風雨乃行。

民病,寒氣及體,肺受風,脾受濕,發為瘧。

六之氣太陽寒水用事,主助客勝,瀉酸補甘。

自十月小雪節起,至十二月小寒終止。

天時,畏火司令,陽乃火化,蟄蟲出現,流水不冰,地氣大發,草乃生。

民病,瘟疫,心腎相制。

謹按:運氣之說,《內經》言之詳矣。夫人在氣交之中,與天地相為流通,苟不先立其年以明其氣,臨病施治之際,烏乎以用補瀉之藥哉?此運氣證治不可不知也。又嘗按而驗之,多有不應,何則?陰陽之消長,寒暑之更易,或失其常,在智者通其活變,豈可膠柱鼓瑟,按圖索驥也耶?

白話文:

附:運氣證治

百姓生病,心臟受邪氣侵犯,出現黃疸,臉部浮腫。

這是因為五行之氣中,陽明燥金當令,金克木,所以要瀉肺氣以益肝氣。

這段時間從八月秋分開始,到十月立冬結束。

此時的天氣,燥熱和濕氣交替出現,陰氣漸漸瀰漫,風雨交加。

百姓生病,寒邪侵入身體,肺受風邪,脾受濕邪,導致瘧疾。

這是因為五行之氣中,太陽寒水當令,寒水克制暑熱,所以要瀉掉酸性的東西,補充甘甜之物。

這段時間從十月小雪開始,到十二月小寒結束。

此時的天氣,寒冬已過,陽氣開始活躍,昆蟲開始出動,流水不結冰,地氣旺盛,草木開始生長。

百姓生病,發生瘟疫,這是因為心臟和腎臟的平衡失調。

謹慎說明:關於運氣的說法,《內經》已經詳細闡述。人體處於天地之氣交感之中,與天地氣息相通,如果不先根據年份確定當令之氣,臨床上施治時,又怎能正確使用補瀉的藥物呢?所以,了解運氣的證治方法非常重要。然而,根據運氣診治,也經常會出現不靈驗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陰陽消長,寒暑交替,有時會出現異常變化,聰明的人應該通曉其變化規律,不能死板教條,墨守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