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七 (1)
卷之七 (1)
1. 痰涎方論
惟氣與血能生諸病,痰亦如之。夫痰者津液之異名,人之所恃以潤養肢體者也。血氣和平,關絡條暢,則痰散而無;氣脈閉塞,脘竅凝滯,則痰聚而有。痰之所以發動者,豈無自而然哉!風搏寒凝,暑煩濕滯,以至諸熱蒸郁,啖食生冷、煎爆、腥膻、咸藏動風發氣等輩,皆能致痰也。
白話文:
只有氣與血能引起疾病,痰也是如此。痰是津液的別名,是人體用來滋潤身體的物質。血氣調和,經絡通暢,則痰散而無;氣脈閉塞,胸腹凝滯,則痰聚而有。痰的形成,豈是無緣無故的?風寒凝聚,暑熱濕滯,甚至各種熱氣積聚,吃生冷、煎炸、腥羶、鹹藏之物動風發氣等,都能導致痰的產生。
是痰作恙,為喘,為嗽,為壅,為嘔,為眩暈,為風癇,為狂迷,為忪悸;或吞酸,或短氣,或痞隔,或腫脹,或寒熱,或疼痛,痰實主之。人知痛生於氣血,孰知痰涎流注,亦能纏滯而為痛乎?如頭風證,眉稜耳角俱痛,投以風藥不效,投以痰藥收功;如患眼證,赤腫羞明而痛,與之涼劑弗瘳,與之痰劑獲愈;如酒家手臂痛重,時或麻痹,二陳湯加片子薑黃下白丸子、消飲丸、倍術丸輩,每每就安;如斗家胸骨撲傷,刺痛無已,散血之劑罔功,續以自己溲便飲之,須臾吐痰,其痛立止,此皆痰涎作痛之明證也。然而頑痰滿胸,上脘填塞,其高者因而越之,法當從權取吐。
白話文:
痰液作祟,會導致喘鳴、咳嗽、咽塞、嘔吐、眩暈、癲癇、狂妄、驚悸;或者吞酸水、氣短、胸悶,或者腫脹、寒熱、疼痛,這些都是痰溼引起的症狀。人們都知道疼痛是由氣血引起的,卻不知道痰涎流注,也能纏滯而引起疼痛嗎?比如頭風病,眉毛和耳朵都疼,用治風的藥無效,用治痰的藥就能見效;比如患眼病,眼睛充血發紅,畏光,疼痛,用涼藥治不好,用治痰的藥就能痊癒;比如釀酒的人手臂疼痛加重,有時麻痹,用二陳湯加片子薑黃下白丸子、消飲丸、倍術丸之類的藥,常常就能治好;比如鬥毆的人胸骨被刺傷,疼痛不止,散血瘀的藥無效,接着喝自己的尿液,一會兒就能吐出痰,疼痛立止,這些都是痰涎引起疼痛的明證。然而痰液充滿了胸部,上腹部填塞,較高位的痰液因而越過胸部,這時就應當權宜地採用催吐法。
或者津液不守,所以痰多,吐甚痰脫,則精竭而斃矣。療痰之法,理氣為上,和胃次之。若風,若寒,若濕,若熱,如前數者,亦當推尋所受之因。和胃謂何?涎者,脾之液也,脾胃一和,痰涎自散,故治痰多用半夏,蓋半夏能利痰故也。
白話文:
內容或者津液流失,所以痰液增多,吐痰過度導致痰液完全排出,則精神耗竭而死亡。治療痰液的方法,疏通氣機為上策,調和脾胃次之。如果是風、寒、濕、熱等因素,也要追究其根源。調和脾胃是什麼意思呢?涎液是脾臟所分泌的液體,脾胃一旦調和,痰涎就會自然散去,所以治療痰液多用半夏,因為半夏能使痰液通利。
2. 痰涎證治
橘皮湯,治胸膈停痰。
白話文:
橘皮湯
**功效:**治療胸膈之間痰液停滯。
半夏(制,五兩),茯苓,陳皮(各三兩),細辛,青皮,桔梗,枳殼,甘草(炒。各二兩),人參,旋覆花(去萼。各一兩)
白話文:
-
半夏(5兩,炮製過)
-
茯苓(3兩)
-
陳皮(3兩)
-
細辛(2兩)
-
青皮(2兩)
-
桔梗(2兩)
-
枳殼(2兩)
-
甘草(2兩,炒過)
-
人參(1兩)
-
旋覆花(1兩,去除花萼)
上銼散。每服三錢,薑五厚片,煎服。
前胡半夏湯,治痰盛。
白話文:
前胡半夏湯:治療痰盛。
每服服用三錢重的藥材,加入五片生薑,煮沸後服用。
北前胡,半夏(制),茯苓(各三分),陳皮,木香,紫蘇,枳殼(制),甘草(炒。各二分)
白話文:
北前胡、半夏(經過炮製)、茯苓(各佔三分之一),陳皮、木香、紫蘇、枳殼(經過炮製)、甘草(炒過。各佔二分之一)。
上銼散。每服三錢,薑五片,烏梅少許,煎服。
人參飲,治痰,亦治嗽。
白話文:
人參飲
用於治療痰多,也可以治療咳嗽。
成分
- 人參 三錢
- 生薑五片
- 烏梅 少許
用法
將藥材煎煮,每服三錢,連同湯汁一起服用。
人參,桔梗,半夏曲,五味子,細辛,枳殼(制),赤茯苓(各一分),甘草(炒,半分)
白話文:
人參、桔梗、半夏曲、五味子、細辛、枳殼(處理過的)、赤茯苓(各一分量),甘草(炒過的,半份量)。
上銼散。每服三錢,薑五片,煎服。痰嗽,加紫菀,添甘草。
星薑湯,治痰去風。
丸白南星(半兩者一個),老生薑(三錢半)
上各切片,以水三盞,磁器內煎取其半,逐漸溫服。
二聖飲,治風痰。
南星,半夏(各二兩,切片)
上用生薑一斤,搗取自然汁浸藥,磁器盛之,頓在鍋內,隔湯熬烑,令薑汁盡,焙乾為末。
白話文:
星薑湯
用於治療化痰除風。
材料:
- 白南星(半兩,製成一個丸子)
- 老生薑(三錢半)
做法: 將藥材切片,加入三杯水,放入磁器中煎煮,取一半的藥液,溫熱服用。
二聖飲
用於治療風痰。
材料:
- 南星
- 半夏(各二兩,切片)
- 生薑(一斤,搗汁浸泡藥材)
做法: 將藥材放入磁器中,倒入生薑汁,放入鍋中隔水蒸煮,直至薑汁用盡。晾乾後研磨成粉末。
每挑二錢匕,生薑、甘草少許,煎湯調下。或用糕糊小丸,薑湯下三十丸,入煅白礬少許同丸亦得。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中藥粉末二錢用匙子挑出,生薑、甘草各少許,煎煮成湯後服用。或者製作成糕糊小丸,用薑湯送服,約三十粒。也可以將煅燒過的白礬少許加入中藥粉末中,一起製作成小丸,服用。
大半夏湯,治痰飲。
半夏(制),茯苓,生薑(等分)
上銼碎。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一小盞,溫服。如熱痰,加甘草少許;胃不和,去甘草加陳皮。
半夏丸,消下痰涎。
圓白半夏,老生薑(等分,如泥,焙乾)
上為末,煮薑汁為糊丸桐子大。每三十丸,薑湯下。
豁痰丸,治頑痰壅盛。
白話文:
大半夏湯,治療痰飲。
材料:半夏(炮製過)、茯苓、生薑(等份)
做法:將材料研碎。每次服用 3 錢,加水 2 碗煎至剩 1 碗,溫熱服用。如果是熱痰,加少量甘草;胃部不和,去除甘草,加入陳皮。
半夏丸,消除痰涎。
材料:圓形白半夏、老生薑(等份,磨成泥狀,烘焙乾燥)
做法:將材料研成粉末,用薑汁調和成泥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 30 丸,用薑湯送服。
豁痰丸,治療頑痰壅盛。
南星(三兩),半夏(二兩。各銼作大片,用濃皂角水浸一宿,焙乾為末),白附子,川靈脂,直殭蠶(炒,去絲),華陰細辛,白礬(煅枯。各一兩),全蠍(三錢半,焙)
上為末,皂角漿煮麵糊為丸,桐子大。每二三十丸,薑湯下。
神術丸,治痰飲妙。
白話文:
南星(三兩),半夏(二兩。將兩者切成大片,用濃皁角水浸泡一晚,然後焙乾製成粉末),白附子,川靈脂,直殭蠶(炒熟,去掉絲),華陰細辛,白礬(煅燒至乾燥。各一兩),全蠍(三錢半,焙乾)
神術丸,專治痰飲。
製作方法:將皁角漿煮麵糊,作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三十顆,以薑湯送服。
茅山蒼朮(一斤,米泔浸一宿,去皮,切片,焙乾為末),生油麻(半兩,水二盞,研細取漿),大棗(十五個,煮,取肉研,旋入磨漿拌和藥)
白話文:
茅山蒼朮(一斤,用米泔浸泡一夜,去掉外皮,切成薄片,烘乾後磨成粉末),生芝麻油(半兩,加水二盞,研磨成細膩的糊狀,取出油漿),大棗(十五個,煮熟後取肉搗成泥,分次加入磨漿和藥粉,拌和均勻)。
上末為丸,桐子大。曬乾。每五七十丸,空心溫湯下。
辰砂化痰丸,驅風化痰。
辰砂(研細),白礬(煅枯。各半兩),半夏曲(三兩),南星(炮,一兩)
白話文:
辰砂化痰丸,具有驅風化痰的功效。
製作方法: 將辰砂研磨成細粉,白礬煅燒至枯燥,各取半兩;半夏曲取三兩,南星炮製後取一兩。
將以上所有藥材混合均勻,做成丸劑,大小如同桐子。
將丸劑曬乾後備用。
每次服用五到七顆,空腹時用溫熱的湯水送服。
上為末,薑汁調面煮糊丸桐子大,別用硃砂衣。每十丸,薑湯下。小兒風痰一二丸。
強中二薑丸,溫脾胃,消寒痰。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打成粉末,用薑汁調勻,煮成糊狀藥丸,藥丸的大小和桐子差不多。另外再準備一些硃砂衣。每次服用 10 顆藥丸,用薑湯送服。小兒如果患有風痰,可以服用 1-2 顆藥丸。
強中二薑丸:溫暖脾胃,化解寒痰。
良薑,乾薑,青皮,陳皮,大半夏(切開,沸湯蕩浸七次,焙乾,各一兩),南星(炮,半兩)
上為末,薑汁調面煮糊丸桐子大。每三十丸,薑湯下。
白話文:
良薑、乾薑、陳皮,各一兩,南星炮製法:先洗淨切開,用沸騰的水浸泡七次,然後烘焙使乾。以上各一兩。
至最後,用薑汁和麵粉煮成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三十丸,用薑湯送服。
養正丹,治腎虛,氣不歸元,痰涎上壅。亦治寒痰。每服二十丸,用降氣湯送下。
白話文:
養正丹,用於治療腎虛,氣不歸元,痰涎上壅。也用於治療寒痰。每次服用二十丸,用降氣湯送服。
大棗吞白丸子(方見小兒類),治痰飲一證,眉心眉梁骨痛,狀如頭風。
白話文:
食用大棗配上「白丸子」,可以治療痰飲症狀,緩解眉心、眉梁骨疼痛,就像治療頭痛一樣。
二陳湯(方見瘧類)加蒼朮、片子薑黃、制枳殼各少許,治酒面積毒,釀熱生痰,攻眼腫痛。
控痰良方,喘嗽通用。
虢丹,白礬(各二兩)
白話文:
二陳湯(具體的處方,參閱瘧疾的條目)加上蒼朮、片子薑黃、制枳殼,各少許,治療飲酒造成的積毒,積熱生痰,引起眼睛腫疼。
控痰良方,喘咳通治
當歸、白礬(各二兩)
上以錢王磚剜一大孔,先入虢丹,次以白礬蓋頂,用炭一斤,煅至火盡礬枯、丹黑,出火毒,研細,煮稀麵糊丸麻子大。每服十五丸,沸湯泡生薑汁送下。諸頑痰迷塞,關竅不通,聲音不出,以三十丸研末,入全蠍少許,用自然薑汁澄取清者調灌,須臾吐痰,立愈。凡喘促,胸膈澎湃,寸脈急數,須從權吐之。中滿內實而喘者,與解毒雄黃丸。(方見積熱門。)
白話文:
將錢王磚挖一個大洞,先放入虢丹,再用白礬蓋上,用一斤木炭煅燒,直到火熄滅、白礬乾枯、丹藥變黑,取出後研磨成細粉,再用稀麵糊製成麻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五丸,用沸水沖泡生薑汁送服。對於頑痰迷塞、關竅不通、聲音不出等症狀,可取三十丸藥末,加入少量全蠍,用自然薑汁澄清後服用,不久後即可吐出痰液,立即使病情好轉。凡是喘促、胸膈澎湃、寸脈急數等症狀,應權宜吐之。中滿內實而喘者,與解毒雄黃丸同服。(此方劑主治熱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