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六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0)

1. 辨氣少氣盛

外傷風寒者,故其氣壅盛而有餘,內傷飲食勞役者,其口鼻中皆氣短促不足以息,何以分之?蓋外傷風寒者,心肺元氣初無減損,又添邪氣助之,使鼻氣壅塞不利,面赤不通,其鼻中氣不能出,並從口出,但發一言,必前輕而後重,其言高,其聲壯厲而有力。是傷寒則鼻乾無涕,面壅色赤,其言前輕後重,其聲壯厲而有力者,乃有餘之驗也。

傷風則決然鼻流清涕,其聲嗄,其言響,如從甕中出,亦前輕而後重,高揭而有力,皆氣盛有餘之驗也。內傷飲食勞役者,心肺之氣先損,為熱所傷,熱既傷氣,四肢無力以動,故口鼻中皆短氣少氣,上喘懶語,人有所問,十不欲對其一,縱勉強答之,其氣亦怯,其聲亦低,是其氣短少不足之驗也。明白如此,雖婦人女子亦能辨之,豈有醫者反不能辨之乎?

白話文:

辨氣少氣盛

外感風寒的人,因為邪氣壅塞,導致氣機盛而有餘。內傷飲食勞累的人,則會出現口鼻氣短,呼吸不足。如何區分呢?因為外感風寒的人,心肺元氣並沒有損傷,反而邪氣助長了正氣,使鼻塞不通,臉色發紅,鼻氣無法從鼻子排出,只能從口中呼出,說話時,聲音會是前面輕後面重,聲音高亢有力。寒邪導致鼻乾無涕,面部腫脹發紅,說話時聲音前面輕後面重,高亢有力,都是氣盛有餘的表現。

傷風感冒也會鼻涕清涕湧出,聲音嘶啞,說話聲音像從甕裡出來一樣,也是前面輕後面重,高亢有力,這些都是氣盛有餘的表現。內傷飲食勞累的人,心肺之氣先受損傷,被熱邪所傷,熱邪傷氣,導致四肢無力,口鼻呼吸短促,氣息不足,上氣不接下氣,懶於說話。別人問話,十句也不想回答一句,即使勉強回答,聲音也微弱低沉,這就是氣短不足的表現。

這些區分方法很清楚明白,即使是婦女也能分辨,怎麼會有醫生反而分辨不清呢?

2. 辨頭痛

內證頭痛,有時而作,有時而止。外證頭痛,常常有之,直須傳入裡實方罷。此又內外證之不同者也。

白話文:

辨頭痛

內因引起的頭痛,會時有時無,間歇發作。外因引起的頭痛,則經常發生,必須透過治療使其內在實證消除才行。這就是內因和外因引起的頭痛之不同。

3. 辨筋骨四肢

內傷等病,是心肺之氣已絕於外,必怠惰嗜臥,四肢沉困不收,此乃熱傷元氣。脾主四肢,既為熱所乘,無氣以動。經云:熱傷氣。又云:熱則骨消筋緩。此之謂也。若外傷風寒,是腎肝之氣已絕於內。腎主骨為寒,肝主筋為風,自古腎肝之病同一治,以其遞相維持也。故經言膽主筋,膀胱主骨是也。

或中風,或傷寒,得病之日便著床枕,非扶不起,筋骨為之疼痛,不能動搖,乃形質之傷。經云:寒傷形。又云:寒則筋攣骨痛。此之謂也。

白話文:

辨筋骨四肢

內傷等疾病,是因為心肺之氣已經衰竭,表現為懶惰嗜睡,四肢沉重無力,這是因為熱邪損傷了元氣。脾臟主管四肢,被熱邪侵犯後,就沒有氣血來運作四肢。經書上說:「熱傷氣」,又說:「熱則骨消筋緩」,這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外傷是風寒引起的,則是腎臟和肝臟的氣血已經衰竭。腎臟主骨,受寒邪影響;肝臟主筋,受風邪影響。自古以來,腎臟和肝臟的疾病治療方法相同,因為它們互相依存。所以經書上說膽經主管筋,膀胱經主管骨。

如果中風或傷寒,從發病當天就臥床不起,需要人扶才能起身,筋骨疼痛難忍,無法活動,這是形體受損。經書上說:「寒傷形」,又說:「寒則筋攣骨痛」,這就是這個道理。

4. 辨外傷不惡食

若勞役、飲食失節、寒溫不適,此三者皆惡食。

仲景《傷寒論》云:中風能食,傷寒不能食,二者皆口中和而不惡食。若勞役所傷,及飲食失節、寒溫不適,三者俱惡食,口不知五味,亦不知五穀之味,只此一辨,足以分內外有餘不足二證也。傷寒證雖不能食,而不惡食,口中和,知五味,亦知穀味。蓋無內證則心氣和,脾氣通,知五穀之味矣。

白話文:

勞累過度、飲食不節、寒暖失調,這三種情況都會導致食慾不振。

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提到:中風的人能吃東西,傷寒的人則不能吃東西,但這兩種情況的患者口中味道都比較正常,並不會特別厭惡食物。然而,如果因為勞累、飲食不節或寒暖失調而導致身體不適,這三種情況都會引起食慾不振,而且口中感覺不到各種味道,也嚐不出五穀的滋味。單憑這一點,就能區分內傷和外傷導致的虛實兩種症狀。傷寒雖然會導致食慾減退,但並非厭惡食物,口中味道正常,能嚐出各種味道和五穀的滋味。這是因為沒有內在疾病,心氣平和,脾氣通暢,所以能嚐出五穀的滋味。

5. 辨渴與不渴

外感風寒之邪,三日以外,谷消水去,邪氣傳裡,始有渴也。內傷飲食失節、勞役久病者,必不渴,是邪氣在血脈中,有餘故也。初勞役形質,飲食失節,傷之重者,必有渴,以其心火熾上,克於肺金,故渴也。又當以此辨之。雖渴欲飲冷水者,當漸漸少與之,不可縱意而飲,恐水多峻下,則胃氣愈弱,輕則為脹,重則傳變諸疾,必反復悶亂,百脈不安,夜間增劇,不得安臥,不可不預度也。

白話文:

辨渴與不渴

外感風寒,三天以後,食物消化,水分消耗,風邪入侵內臟,才會感到口渴。內傷、飲食不節、勞累久病的人,反而不一定口渴,這是因為邪氣停留在血脈之中,氣血還有餘力。剛開始勞累或飲食不節,受損比較嚴重的人,一定會口渴,因為心火旺盛上炎,剋制肺金,所以口渴。 可以根據這些來判斷。即使口渴想喝冷水,也要慢慢少量地給予,不能縱情痛飲,以免喝水太多導致峻瀉,胃氣更加虛弱,輕則腹脹,重則導致各種疾病,必然反覆胸悶心慌,脈象紊亂,晚上症狀加重,無法安睡,必須要事先預料到這些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