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三 (13)
卷之三 (13)
1. 附:預防中風出《乾坤生意》
天麻丸,治風因熱而生,熱勝則動。宜以靜勝其躁,是養血也。天麻,牛膝(二味用酒同浸三日,焙乾),玄參,萆薢(各六兩,另研,杜仲炒斷絲,七兩),附子(炮,一兩),羌活(十四兩),川歸(十兩),生苄(十六兩),一方有獨活(五兩),腎間風
上為末,蜜為丸,如梧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溫酒、白湯下。予按:用藥治病之法,寒因熱用,熱因寒用,正治也。今中風癱瘓之證,本風火陽邪,而用烏附等熱藥治之,何哉?蓋中風癱瘓,乃濕痰、死血結滯於臟腑、經絡之間,非烏附等熱藥,能開散流通之乎?此非正治,乃從治也。書云:從少從多,各觀其事。
則從治之藥,只可為引經而已。丹溪云:肥白人多濕,少用烏附行經是也。此方既用附子,又用側子、官桂助之,其理安在哉?本欲削去,姑存,以待肥白多濕之人,減而用之,中病則已,不可過。肥白多濕之人,不可用也。灸法風池、百會、曲池、合谷、肩髃、風市、絕骨、環跳、三里等穴,皆可灸之。
白話文:
天麻丸用於治療因熱而引起的中風,熱盛則容易導致肢體活動。治療方法應以靜制動,養護血液。藥方組成:天麻、牛膝(這兩種藥材用酒浸泡三日後烘乾)、玄參、萆薢(各六兩,需研磨成粉),杜仲(炒至斷絲,七兩),附子(炮製後,一兩),羌活(十四兩),川芎(十兩),生地黃(十六兩),有些方劑還加獨活(五兩)。此方針對腎臟部位的風邪。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空腹時用溫酒或溫開水送服。
我認為:用藥治病的方法,寒症用熱藥治療,熱症用寒藥治療,這是正治之法。但是,中風癱瘓是風火陽邪引起的,卻用附子等溫熱藥物治療,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中風癱瘓是因為濕痰、瘀血阻塞在臟腑和經絡之間,只有附子等溫熱藥物才能使其疏通開散。這不是正治之法,而是從治之法。古書說:少用或多用,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所以,從治的藥物只能起到引導藥力到達病灶的作用。朱丹溪說:肥胖白淨的人容易體內濕氣重,所以少用附子等走竄的藥物。這個方子既用了附子,又用其他溫熱藥物(側子、官桂)輔助,這樣做的道理是什麼呢?我本想刪去這些溫熱藥,但還是保留下來,留待體型肥胖、面色白淨、體內濕氣重的人,減少用量使用,如果能治癒疾病就停止,不可過量。體型肥胖、面色白淨、體內濕氣重的人,最好不要使用這個方子。
此外,可以針灸風池、百會、曲池、合谷、肩髃、風市、絕骨、環跳、足三里等穴位,以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