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8)

1. 附諸方

搜風順氣丸(《聖惠方》)治腸胃積熱,以致膈間痞悶,大便結燥,小便赤澀。腸風痔痛,腰膝痠疼,肢節頑麻,手足癱瘓,行步艱辛,語言謇澀。三十六般風及七十二般氣,無不治之。此藥宣通氣血,清熱潤燥,通利大小便,則諸病自愈。

車前子(一兩半),白檳榔,大麻子(微炒,去殼,另研),牛膝(酒浸宿),乾山藥(各二兩),枳殼(去穰,麩炒),防風(去蘆),獨活(各一兩),郁李仁(湯泡,去皮研),大黃(五錢,半生半熟)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茶、酒、米飲任下,早晨、臨臥各一服。久覺大腸微動,以羊肚肺羹補之。此藥膏粱之家,肥甘大過,以致大便結燥,尤宜服之。老人大腸無血,大便結燥最宜。

蘇合香丸,療傳屍骨蒸,殗殜肺痿,疰忤鬼氣,猝心痛,霍亂吐利,時氣鬼魅瘴瘧,赤白暴痢,淤血月閉,痃癖疔腫,驚癇及小兒吐乳,大人狐貍等病。

小兒用大緋絹袋盛,當心帶之,一切邪鬼不敢近。

凡人痰氣及中風痰涎壅上,喉中有聲不能下者,青州白丸子同丸,生薑自然汁化下,立效。

產婦中風,小兒驚風,牙關緊硬不開及不省者,擦牙即開,然後用風藥治之。

小兒吐瀉、驚疳,先用火焙此藥,然後用生薑白自然汁化開,白湯調灌。

腳氣衝心,用蓖麻子去殼槌碎,和丸敷,則腳心疼痛,立止。

心腹絞痛,中滿嘔吐,薑湯化服。

大人小兒傷風咳嗽,薑、蔥汁,白湯調下。

中風狂亂,如見鬼神,白湯調服。(方見咳嗽門。)

白丸子(《和劑方》),治男、婦風痰壅盛,手足癱瘓,嘔吐涎沫,及小兒驚風,並皆治之。(方見痰類。)

大秦艽湯(《拔粹》方),治中風,外無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隔。知為血弱不能養於筋,故手足不能運動,舌強不能言。宜養血而筋自營。

秦艽,石膏(各三兩),甘草,川芎,當歸,羌活,獨活,防風(去蘆),黃芩,白芍藥,吳白芷,白朮,生地黃,熟地黃,白茯苓(各二兩),細辛(五錢)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通口服。如天陰雨,加生薑七片。如心下痞,加枳實一錢,煎服。

羌活愈風湯(《拔粹》方),治肝腎虛,筋骨弱,語言難,精神昏憒,及治風濕內弱,風熱體重,或瘦而一肢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遂。心亂則百病生,靜則萬病息,此藥能安心養神,調陰陽,無偏勝。

羌活,甘草(炙),防風(去蘆),黃耆(去蘆),人參(去蘆),蔓荊子,川芎,細辛(去蘆),枳殼(去穰麩炒),地骨皮,麻黃(去根),知母(去皮),甘菊,薄荷(去枝),枸杞,當歸(去蘆)獨活,白芷,杜仲(炒斷絲),秦艽(去蘆),柴胡(去苗),半夏(湯洗,薑製),厚朴(薑製),防己,熟地黃,前胡(各二兩),芍藥(去皮),黃芩(去腐),白茯苓(去皮。各三兩),石膏,生地黃,蒼朮(各四兩),桂(一兩)

白話文:

[附諸方]

搜風順氣丸,主治腸胃積熱導致胸膈痞悶、大便秘結、小便澀痛等症狀,也適用於腸風痔痛、腰膝痠痛、肢體麻木、手足癱瘓、行動困難、言語不清等症狀。能治療各種風邪和氣虛病症。此藥能疏通氣血,清熱潤燥,通利大小便,使諸病自愈。

藥方:車前子(一兩半)、白檳榔、大麻子(微炒去殼,研磨)、牛膝(酒浸)、乾山藥(各二兩)、枳殼(去瓤,麩炒)、防風(去蘆)、獨活(各一兩)、郁李仁(湯泡去皮,研磨)、大黃(五錢,半生半熟)。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

用法: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茶、酒或米湯送服,早晚各一次。服藥後若感覺大腸輕微蠕動,可用羊肚肺羹進補。此藥尤其適合膏粱厚味、肥甘厚膩飲食導致大便秘結者,老年人大腸無出血,大便秘結者也適合服用。

蘇合香丸,可以治療各種熱病、肺痿、中暑、心痛、霍亂、時疫、瘧疾、痢疾、月經閉止、痃癖、疔腫、驚癇、小兒吐乳及成人其他疾病。

小兒服用時,可用紅色絲綢布袋盛裝,掛在胸前,可避邪。

凡因痰氣或中風導致痰涎壅塞於喉嚨,發不出聲音者,可將青州白丸子與蘇合香丸合用,用生薑汁送服,療效迅速。

產婦中風、小兒驚風、牙關緊閉不醒者,可先擦拭牙齒使其張開,然後再用其他風藥治療。

小兒吐瀉、驚癇,先將蘇合香丸用火烤熱,再用生薑汁調服。

腳氣衝心,可用蓖麻子去殼搗碎,做成藥丸敷於腳心,可迅速止痛。

心腹絞痛、嘔吐,用薑湯送服。

大人小兒傷風咳嗽,用薑蔥汁加白湯服用。

中風狂亂,如見鬼神,用白湯送服。(方見咳嗽門)

白丸子,主治男女風痰壅盛、手足癱瘓、嘔吐涎沫及小兒驚風等症。(方見痰類)

大秦艽湯,主治中風,外無六經症狀,內無大小便不通。此症是因血虛不能滋養筋脈,導致手足不能活動,舌強不能說話。宜養血以滋養筋脈。

藥方:秦艽、石膏(各三兩)、甘草、川芎、當歸、羌活、獨活、防風(去蘆)、黃芩、白芍藥、吳白芷、白朮、生地黃、熟地黃、白茯苓(各二兩)、細辛(五錢)。

用法:將藥材研磨後,每次服用一兩,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服用。陰雨天加生薑七片;心下痞滿者加枳實一錢。

羌活愈風湯,主治肝腎虛弱、筋骨無力、言語困難、精神萎靡等症,以及風濕內虛、風熱體重、瘦弱肢體偏枯或肥胖半身不遂等症。心神安定百病自除,此藥能安心養神,調和陰陽,使之平衡。

藥方:羌活、甘草(炙)、防風(去蘆)、黃耆(去蘆)、人參(去蘆)、蔓荊子、川芎、細辛(去蘆)、枳殼(去穰麩炒)、地骨皮、麻黃(去根)、知母(去皮)、甘菊、薄荷(去枝)、枸杞、當歸(去蘆)、獨活、白芷、杜仲(炒斷絲)、秦艽(去蘆)、柴胡(去苗)、半夏(湯洗,薑製)、厚朴(薑製)、防己、熟地黃、前胡(各二兩)、芍藥(去皮)、黃芩(去腐)、白茯苓(去皮,各三兩)、石膏、生地黃、蒼朮(各四兩)、桂枝(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