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三 (7)
卷之三 (7)
1. 附諸方
防風通聖散(《宣明方》)論曰:風、寒、熱,諸疾之始生也。人之臟腑,皆風之起。謂火熱,陽之本也。謂曲直動搖,風之用也。眩暈嘔吐,謂風熱之甚也。夫風熱拂鬱,風火生於熱,以熱為本,而風為標。凡言風者,即風熱病也。
氣壅滯,筋脈拘倦,肢體焦痿,頭目昏眩,腰脊強痛,耳鳴鼻塞,口苦舌乾,咽嗌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稠黏,腸胃燥熱結,便溺淋閉,或夜臥寢汗,咬牙睡語,筋惕驚悸,或腸胃怫鬱結,水液不能浸潤於周身,而但為小便多出者,或濕熱內鬱而時有汗泄者,或因亡液而成燥淋閉者,或因腸胃燥郁,水液不能宣行於外,反以停濕而泄,或燥濕往來而時結時泄,或表之陽和,正氣(衛氣是也。)與邪熱相合並,入於裡,陽極似陰而戰、煩渴者,(表氣寒故戰,裡熱甚則渴。
)或瘧氣久不已者,(經言邪熱與衛氣併入於裡則寒戰也,並出之於表則發熱,並則病作,離則病已。)或風熱走注,疼痛麻痹者,或腎水真陰衰虛,心火邪熱暴甚而僵仆,或猝中久不語,或一切暴喑而不語,語不出聲,或暗風癇者,或洗頭風,或破傷風,或中風諸潮搐,並小兒諸疳積熱,或驚風積熱,傷寒疫癘不能辨者,或熱甚怫結而反出不快者,或熱極黑陷將死,或大人、小兒風熱瘡疥及久不愈者,或頭生屑,遍身黑黧紫白斑駁,或面鼻生紫赤風刺、癮疹,俗呼為肺風者,或成風癘,世傳為大風疾者,或腸風痔漏,並解酒過熱毒,兼解利諸邪所傷,及調理傷寒未發汗,頭項、身體疼痛者,並兩感諸證。
兼治產後血液損虛,以致陰氣衰殘,陽氣鬱甚,為諸熱證,腹滿澀痛,煩渴,喘悶,譫妄驚狂,或熱極生風而熱燥郁,舌強口噤,筋惕肉瞤,一切風熱燥證,鬱而惡物不下,腹滿撮痛而昏者,(惡物過多而不吐者,不宜服之。)兼消除大小瘡及惡毒。兼治墮馬打撲,傷損疼痛,或因熱結,大小便澀滯不通,或腹急痛,腹滿喘悶者,並皆治之。
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葉,麻黃,連翹,芒硝(朴硝制過者是。以上各半兩)石膏,黃芩,桔梗(各一兩),滑石(三兩),甘草(二兩),荊芥,白朮,梔子(各二錢五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溫服。涎嗽,加半夏五錢,薑製,此藥不可無生薑。同前劉廷瑞方,有縮砂,無芒硝,其餘皆同。
加減防風通聖散,頂防風疾,常服取效。
防風,川芎,當歸,芍藥,薄荷,麻黃,連翹(各半兩),黃芩,桔梗(各一兩),甘草(二兩),荊芥,白朮(各二錢半),烏藥,羌活,天麻,殭蠶(等分)
體弱氣虛者磨木香。痰涎壅盛者,加南星、半夏、枳實。
白話文:
[附諸方]
防風通聖散的藥方說明書:風、寒、熱是各種疾病的初始病因。人體臟腑皆受風的影響。所謂火熱,是陽氣的根本;所謂彎曲伸展、運動搖擺,是風的特性。頭暈目眩、嘔吐,是風熱過甚的表現。風熱鬱結,風火由熱而生,以熱為本,風為標誌。凡是提到「風」,都指的是風熱病。
氣體阻塞不通,筋脈拘緊疲倦,四肢乾燥萎縮,頭昏眼花,腰脊疼痛,耳鳴鼻塞,口苦舌乾,咽喉不利,胸膈痞悶,咳嗽嘔吐氣喘腹脹,鼻涕唾液稠黏,腸胃燥熱便秘,大小便不通,或夜臥汗出,睡覺咬牙說夢話,肌肉抽搐驚悸,或腸胃鬱結,體液無法滋潤全身,反而小便過多;或濕熱內鬱而時有汗出;或因體液損耗而導致燥熱便秘;或因腸胃燥熱,體液無法外達,反而停滯生濕而腹瀉;或燥濕交替出現,時而便秘時而腹瀉;或體表陽氣與邪熱相合,侵入內裡,陽氣極盛似陰虛而發冷發熱口渴(體表氣寒故發冷,裡熱嚴重則口渴);或瘧疾久治不愈(經典醫籍記載邪熱與衛氣一起侵入內裡則發冷,一起排出體表則發熱,合則發病,離則病癒);或風熱循經脈遊走,導致疼痛麻痺;或腎臟精氣真陰衰竭虛弱,心火邪熱暴烈而導致僵直仆倒;或突然中風久久不能說話;或一切突然失語,說不出話,或聲音低微;或中風癲癇;或洗頭風;或破傷風;或中風引起的抽搐;以及小兒各種疳積熱症;或驚風積熱;傷寒瘟疫難以辨別者;或熱盛鬱結而反而排泄不暢;或熱極陰衰將死;或大人、小兒風熱瘡疥久治不愈;或頭皮起屑,全身皮膚出現黑色、青黑色、紫黑色、白色斑點;或面部、鼻子上出現紫紅色的風刺、蕁麻疹,俗稱肺風;或發展成風痺,俗稱大風病;或腸風痔漏;以及解酒後熱毒,兼解治療各種邪氣所傷;以及治療傷寒未發汗,頭項、身體疼痛者,以及各種感冒症狀。
也治療產後失血損傷,導致陰氣衰弱,陽氣鬱結,出現各種熱症,腹部脹滿疼痛,煩渴,氣喘胸悶,譫語驚狂,或熱極生風而熱燥鬱結,舌頭強硬口不能開,肌肉抽搐,一切風熱燥證,鬱結而惡物不下,腹部脹滿絞痛而昏迷(惡物過多而不吐者,不宜服用);以及消除大小瘡瘍及惡毒。也治療墜馬跌撲,損傷疼痛;或因熱結,大小便不通;或腹部劇烈疼痛,腹脹氣喘者,都可用此方治療。
藥物組成: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葉、麻黃、連翹、芒硝(用朴硝製過)、石膏、黃芩、桔梗、滑石、甘草、荊芥、白朮、梔子(以上劑量: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葉、麻黃、連翹各半兩;石膏、黃芩、桔梗各一兩;滑石三兩;甘草二兩;荊芥、白朮、梔子各二錢五分)。
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大碗水,加生薑三片,煎至六分,溫服。咳嗽痰多者,加半夏五錢,薑汁製備,此藥不可無生薑。與劉廷瑞方相似,但劉方有縮砂,無芒硝,其他藥物相同。
加減防風通聖散,治療頑固性風疾,常服可見效。
加減方:防風、川芎、當歸、芍藥、薄荷、麻黃、連翹(各半兩);黃芩、桔梗(各一兩);甘草(二兩);荊芥、白朮(各二錢半);烏藥、羌活、天麻、殭蠶(等量)。
體弱氣虛者加磨木香;痰涎壅盛者,加南星、半夏、枳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