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二十四 (1)
卷之二十四 (1)
1. 丹毒方論
丹之為候,由熱毒之氣搏於榮血而風乘之,所以赤浮肌肉而為之走注也。然丹有五丹,不特色赤,或青,或黃,或白,或黑,是血熱風毒,有盛有衰,挾冷挾熱,故其色變易又不同焉。要之,諸瘡皆屬於心,心為血之主,血為熱之媒,古人以丹命名,蓋謂心應火,色尚赤,揣本揆元,大概心家血熱所致,風以動之,於是遊走而遍體也。蔓衍而不歇則爛肌,自四肢而入腹、入腎則殺人。
惟初生於胸腹,然後流散於四肢者易愈。
白話文:
丹毒的發生,是因為熱毒之氣阻塞於血液循環,並受到風的助勢,所以皮膚呈現紅色、浮腫,並且迅速蔓延。然而,丹毒分為五種,並不一定都是紅色,可能呈現青、黃、白、黑等顏色,這是因為血熱風毒的程度輕重不一,夾雜寒熱之邪,所以顏色也會有變化。總而言之,各種瘡瘍都與心臟有關,心臟主血,血液是傳導熱邪的媒介,古人用「丹」來命名這種疾病,是因為心臟屬火,顏色偏紅,從根本原因推測,大致上都是心臟血液過熱所引起,風邪則促使它蔓延全身。如果丹毒蔓延不止,就會腐爛肌肉;如果從四肢蔓延到腹部、腎臟,則會危及生命。
不過,如果丹毒一開始只出現在胸腹部,然後再蔓延到四肢,則比較容易治癒。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