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三 (1)
卷之三 (1)
1. 附諸方
陽毒升麻湯,癍在面,傷寒一二日,或吐下後變,或陽毒,腰背痛,煩悶不安,面赤,狂言見鬼,下痢,脈浮大,咽痛。
人參,黃芩,麝香,犀角,甘草(各二錢五分),升麻(半兩)
上㕮咀。水煎,取飲半盞,刻許,再進,溫覆手足得汗出解。
玄參升麻湯,癍在身,治汗下吐後,毒不散,表虛里實發於外,甚則煩躁譫妄。
玄參,升麻,甘草(各等分)
上㕮咀。水煎服。
陽毒梔子湯,治傷寒壯熱,百節疼痛而發癍。
升麻,梔子仁,黃芩,芍藥,石膏,知母,杏仁,柴胡,甘草(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五錢,入姜五片,豉百粒,煎服。
消毒犀角飲子,治癍及癮疹。
牛蒡子(六錢),荊芥,防風(各三錢),甘草(一錢)
上㕮咀。水煎服。
解毒防風湯,治癍及癮疹癢痛。
防風(一兩),地骨皮,黃耆,芍藥,荊芥,枳殼,牛蒡子(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四五錢,水煎服。
調中湯,治內傷外感而發陰癍。
蒼朮(一錢半),陳皮,砂仁,藿香,芍藥(炒),甘草(炙),桔梗,半夏,白芷,羌活,枳殼(各一錢),川芎(五分),麻黃,桂枝(各五分)
上㕮咀。姜三片,水煎服。
白話文:
附諸方
陽毒升麻湯: 此方用於治療面部出現斑疹的疾病,症狀包括傷寒一二日,或吐瀉後病情變化,或陽毒,腰背疼痛,煩悶不安,面紅,胡言亂語,見鬼,腹瀉,脈搏浮大而有力,咽喉疼痛。藥物組成:人參、黃芩、麝香、犀角、甘草(各2.5克),升麻(7.5克)。將藥材研磨後,水煎服,每次服半杯,稍等片刻再服一次,溫暖手腳,待出汗後即可痊癒。
玄參升麻湯: 此方用於治療身體出現斑疹的疾病,適用於汗、吐、瀉後毒邪未清,表虛里實的症狀,嚴重者會煩躁,神志不清。藥物組成:玄參、升麻、甘草(各等量)。將藥材研磨後,水煎服。
陽毒梔子湯: 此方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壯熱,周身疼痛並伴有斑疹的疾病。藥物組成:升麻、梔子仁、黃芩、芍藥、石膏、知母、杏仁、柴胡、甘草(各等量)。將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取5克,加薑片五片,豆豉一百粒水煎服。
消毒犀角飲子: 此方用於治療斑疹和癮疹。藥物組成:牛蒡子(6克),荊芥、防風(各3克),甘草(1克)。將藥材研磨後,水煎服。
解毒防風湯: 此方用於治療斑疹和癮疹伴有瘙癢疼痛的疾病。藥物組成:防風(15克),地骨皮、黃耆、芍藥、荊芥、枳殼、牛蒡子(各7.5克)。將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取4-5克,水煎服。
調中湯: 此方用於治療內傷外感引起的陰寒性斑疹。藥物組成:蒼朮(1.5克),陳皮、砂仁、藿香、炒芍藥、炙甘草、桔梗、半夏、白芷、羌活、枳殼(各1克),川芎(0.5克),麻黃、桂枝(各0.5克)。將藥材研磨後,加薑片三片,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