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三 (1)
卷之三 (1)
1. 附諸方
真人活命飲,治癰疽發背、發腦、發髭、發脅、癤毒、騎毒腫、肚癰、腿癰、附骨癰疽、惡瘡、惡漏瘡、血塊氣塊、面目手足浮腫,隨病加減,並宜治之。
天花粉(一錢),甘草節,乳香(透明。各一錢),穿山甲(三大片,蛤粉炒,去粉),赤芍藥,白芷,貝母(各一錢),防風(去蘆,七分),沒藥,皂角刺(各五分),當歸尾(酒洗),陳皮(各一錢半),金銀花(三錢),或加大黃(一錢),木鱉子(去殼,八分),體虛加黃耆(一錢)
在背俞,皂角刺為君;在腹,白芷為君;在胸次,加栝蔞二錢;在四肢,金銀花為君;如疔瘡,加紫河車草根三錢。(無加亦可。)
上作一貼,用金華好酒一鍾半煎至一鍾,溫服。煎時次用大瓦瓶,以紙密封口,勿令泄氣。能飲酒,服藥後再飲數鍾,浩大不可憶度。
偈云:
真人活法世間稀,大惡癰疽總可醫,
消毒只如湯潑雪,化膿漸使肉生肌。
陰功豈止萬人活,神效何須刻日期,
留下仙方誠信授,存仁修制上天知。
此方治一切癰疽疔腫,不同陰陽、虛實、善惡,腫潰,大痛或不痛,先用此劑,大勢已退,然後隨餘證調治,其功甚捷,誠仙方也。
防風通聖散,治癰疽通用。(方見中風門。)
狗寶丸(《濟生方》),專治癰疽發背、附骨疽、諸般惡腫將發時,先覺口中煩渴、四肢沉重、遍身壯熱乃其候也,此藥功效不可具述。
蟾酥(二錢),金條蜈蚣(七條,全者,酥炙黃色),輕粉,雄黃,滴乳香,沒藥,烏金石(即石炭。各一錢),狗寶(癩狗腹中得之,一錢。又云一兩),狗膽(一個,乾者用之,去皮,黑狗臘月者佳),鯉魚膽(一個,乾者用之,臘月者佳),粉霜,黃臘(各三錢),硇砂(半兩),麝香(一分),孩兒乳(一合,頭首者),鉛白霜(一錢。一本無此)
上先將乳汁、黃臘放在罐內,文武火化開,次將各藥末和成劑,用時大人丸綠豆大,小兒丸如芥子大。每服三丸,病重者加至五丸,用白丁香七個研爛,新汲水調送下。腰以下,食前服;腰以上,食後服。如人行五里,熱蔥白粥投之,即以衣被蓋定,汗出為度,以後只吃白粥,常服十宣散。留頭,其四邊以烏龍膏貼。
漏蘆湯(《精義》),治一切惡瘡毒腫,丹瘤瘰癧,疔腫魚睛,五發瘭疽。初覺一二日便如傷寒,頭痛煩渴,拘急惡寒,肢體疼痛,四肢沉重,恍惚悶亂,坐臥不寧,皮膚壯熱,大便秘澀,小便赤黃並宜服之,惟妊娠忌服。
漏蘆,白蘞,黃芩(去黑心),麻黃(去節),枳實(麩炒,去瓤),升麻,芍藥,甘草(炙。各一錢),大黃(二錢),朴硝(一錢)
上,水煎服。
千金漏蘆湯(《精要》),治證同前。
漏蘆,連翹,黃芩,白蘞,枳殼(去瓤,麩炒),升麻,粉草(炙),麻黃(去根節。各一錢),大黃(一錢半,濕紙煨),朴硝(另研,一字)
白話文:
附諸方
真人活命飲,能治療癰疽、發背、發腦、發髭、發脅、癤腫、各種毒腫、肚癰、腿癰、附骨癰疽、惡瘡、惡漏瘡、血塊、氣塊以及面目手足浮腫等症。根據病情加減藥物,均可有效治療。
藥方組成:天花粉一錢、甘草節一錢、乳香(透明)一錢、穿山甲(三大片,蛤粉炒,去粉)、赤芍藥一錢、白芷一錢、貝母一錢、防風(去蘆)七分、沒藥五分、皂角刺五分、當歸尾(酒洗)一錢半、陳皮一錢半、金銀花三錢。 體虛者加黃耆一錢,病情嚴重者可加大黃一錢、木鱉子(去殼)八分。
用藥部位:背部使用皂角刺為主藥;腹部使用白芷為主藥;胸部加栝蔞二錢;四肢使用金銀花為主藥;若為疔瘡,加紫河車草根三錢(也可不加)。
用法:將以上藥物一劑,用金華好酒一鍾半煎至一鍾,溫服。煎藥時要用大瓦罐,並用紙密封罐口,避免藥氣散失。若能飲酒,服藥後可再飲數鍾酒。
藥效歌訣:
真人活命方,世上少有稀,癰疽惡疾盡可醫。 消毒如湯潑雪消,化膿漸使肉重生。 陰功無量救萬人,神效何需問日期。 仙方留下誠相授,存仁製藥上天知。
此方能治療一切癰疽疔腫,不論陰陽虛實、病情輕重、腫脹潰爛與否,以及疼痛與否,均可先使用此方。病情好轉後,再根據其他症狀調整治療,療效極快,堪稱仙方。
其他相關方劑:
防風通聖散,也可用於治療癰疽(方劑詳見中風門)。
狗寶丸(出自《濟生方》),專門治療癰疽發背、附骨疽及其他各種惡性腫脹將要發作時,患者先出現口乾舌燥、四肢沉重、全身發熱等症狀。此藥功效甚多,無法一一詳述。
藥方組成:蟾酥二錢、金條蜈蚣(七條,完整者,用酥炙至黃色)、輕粉一錢、雄黃一錢、滴乳香一錢、沒藥一錢、烏金石(即石炭)一錢、狗寶(癩狗腹中所得,一錢,亦有記載為一兩)、狗膽(一個,乾的,去皮,臘月黑狗的最好)、鯉魚膽(一個,乾的,臘月最好)、粉霜三錢、黃臘三錢、硇砂半兩、麝香一分、孩兒乳(一合,取頭部乳汁)、鉛白霜一錢(有些版本沒有此藥)。
用法:先將孩兒乳、黃臘放在罐中,用文武火化開,然後將其他藥物研磨成粉末,混合成藥丸。成人藥丸如綠豆大小,小兒藥丸如芥子大小。每次服用三丸,病情嚴重者可加至五丸,用白丁香七個研磨成末,用新汲水送服。腰部以下疾病,飯前服用;腰部以上疾病,飯後服用。服藥後可行走五里路,然後喝熱蔥白粥,蓋好被子,出汗為度。之後只吃白粥,並常服用十宣散。患處留頭,四周用烏龍膏貼敷。
漏蘆湯(出自《精義》),治療一切惡瘡毒腫、丹毒、瘰癧、疔腫、魚眼腫、五發癤疽等。初期一兩天症狀類似傷寒,頭痛、口渴、肌肉拘緊、惡寒、肢體疼痛、四肢沉重、精神恍惚、坐臥不安、皮膚發熱、大便秘結、小便黃赤等,均可服用。孕婦禁用。
藥方組成:漏蘆一錢、白蘞一錢、黃芩(去黑心)一錢、麻黃(去節)一錢、枳實(麩炒,去瓤)一錢、升麻一錢、芍藥一錢、炙甘草一錢、大黃二錢、朴硝一錢。
用法:水煎服。
千金漏蘆湯(出自《精要》),治療症狀同漏蘆湯。
藥方組成:漏蘆一錢、連翹一錢、黃芩一錢、白蘞一錢、枳殼(去瓤,麩炒)一錢、升麻一錢、粉草(炙)一錢、麻黃(去根節)一錢、大黃一錢半(濕紙煨)、朴硝(另研,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