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二十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二 (9)

1. 癰疽證治

特異萬靈散,治癰疽發背、腫毒等患、神妙。

軟石膏(燒通紅,碗覆在泥地上一宿),大白南星,赤小豆,草烏(連皮尖。各半兩),乳香(另研,二錢)

上細末,蜜水調膏,以外抹收入,留最高處如錢勿敷。如已破,切忌藥入瘡口,恐痛。斂毒排膿,不致潰爛,屢效。

洗瘡方

莽草,苦參,貝母,射干,木通,蜂房,大腹皮,桑白皮,漢椒,連根蔥白(多用),白芷

上煎湯,密室中淋洗。

又方

白芷(一兩),新桑白皮(三分),貝母(半兩),漢椒(三兩),紫蘇(三莖)

上銼碎,分兩次入連根蔥煎,以蔥蘸湯洗。潰爛者,豬蹄煎湯洗,或水膠煎湯洗亦好。

北艾湯,癰疽瘡口冷滯,膿血少,肉色白,久不合,逐日用。

北艾(一把)

上煎湯,密室中洗,仍以白膠燒煙燻之,續貼膏藥,仍多服排膿內補散、加味不換金正氣散。

又方,瘡口已成大窟,以:

桑白皮(一分),當歸(半分)

上為末,乾摻,外用北艾蘸蜜水,研細塞口。

桑皮散,治瘡口有熱,攻焮作痛,赤爛淫汁。

桑白皮(新者,一兩),苦參,槐花,天花粉(曬。各半兩)

上杵細末,乾摻,仍煎苦參、桑白皮湯蕩洗,癢者加檳榔、輕粉。

又癰疽方

白芷,桑白皮

上煎湯洗,以桑白皮末摻效。

又瘡口大窟方,專以:

大桑葉(曬乾)

上末之,頻摻,效。經霜黃桑葉尤好,摻敷、煎湯皆可用。

又方

生絲瓜或生地黃、或芭蕉根取汁,筆蘸抹。

消蝕散,消蝕惡肉,淫蟲朽骨,先用洗瘡方,然後敷此。

明白礬(入銀窩內,瓦蓋,煅令性盡,一兩),綠礬(煅熱),雄黃,乳香,好胭脂,遠志(水浸,取肉,焙。各二錢)

上細末,蜜水研膏,敷惡肉上,麻油調亦得。

又消蝕方,臘月收獖豬糞,燒存性。

獖豬糞(臘月取,一兩),雄黃(研),雞心檳榔(各二錢)

上細末,濕者摻,乾者麻油輕粉調抹。蝕惡肉,䕡茹好。

茶蠟丸,諸瘡潰後,孔中以熔蠟和好茶捏尖丸塞其中,以牛角內粉屑夾天花粉、真蚌粉乾摻。消毒生肌。

斂瘡散

軟滑石,花蕊石,雞內金(各半兩),白芨(三錢半),白蘞(二錢半),虢丹(煅),滴乳香(各一錢)

上滑石、花蕊石炭燒通紅,碗覆泥地一伏時,為細末,次入余藥末研和,乾摻,神妙。保安斂瘡方

白蘞,白芨(各一兩),雞內金(一兩),厚黃柏(半兩)

上細末,井水調敷,須膿盡乃用,潰者亦能斂。

硬瘡生肌方

降真香(一兩,紫赤大片者,油處更好),桑白皮(新者),半夏(生。各半兩),乳香,當歸,五倍子(各二錢)

上細末,乾摻。

又方

大南星,半夏(生),五倍子,雞內金(各半兩),南木香,當歸,厚黃柏,降真香節,白蘞,白芨(各二錢半)

上細末,先蕩洗,後摻藥,傷撲通用。

白話文:

癰疽證治

特異萬靈散能治療癰疽、發背、腫毒等疾病,效果神奇。藥方成分為:燒紅的軟石膏(以碗覆蓋在泥地上放置一夜)、大白南星、赤小豆、草烏(連皮帶尖,各半兩)、乳香(另研磨,二錢)。將以上藥物研成細末,用蜂蜜水調成膏狀,外敷患處,只敷到最高處留下一枚銅錢大小的空間不敷藥。如果已經潰破,切記藥物不可進入瘡口,以免疼痛。此方能斂毒排膿,防止潰爛,效果屢試不爽。

洗瘡方:莽草、苦參、貝母、射干、木通、蜂房、大腹皮、桑白皮、漢椒、連根蔥白(用量較多)、白芷,煎湯後在密閉的房間內淋洗患處。

另一洗瘡方:白芷(一兩)、新鮮桑白皮(三分)、貝母(半兩)、漢椒(三兩)、紫蘇(三莖),將藥材切碎,分兩次加入連根蔥一起煎煮,用蔥蘸取藥湯洗患處。若已潰爛,可用豬蹄煎湯洗,或用水膠煎湯洗亦可。

北艾湯適用於癰疽瘡口寒滯,膿血少,肉色發白,久久不癒合的情況,每日使用。藥方成分為:北艾(一把),煎湯後在密閉的房間內洗患處,再用白膠燒煙熏患處,然後貼上膏藥,同時多服用排膿內補散、加味不換金正氣散。

另一方,適用於瘡口已形成大洞的情況:桑白皮(一分)、當歸(半分),研磨成粉末,乾燥後撒在患處,再用沾了蜂蜜水的北艾研磨成細末填塞瘡口。

桑皮散治療瘡口發熱、腫痛、紅腫流膿的情況。藥方成分為:新鮮桑白皮(一兩)、苦參、槐花、天花粉(曬乾,各半兩),將藥材搗碎成細末,乾燥後撒在患處,同時煎煮苦參、桑白皮湯清洗患處,若發癢可加入檳榔、輕粉。

另一癰疽方:白芷、桑白皮,煎湯洗患處,再用桑白皮粉末撒在患處。

另一治療瘡口形成大洞的藥方:曬乾的大桑葉研磨成粉末,頻繁撒在患處,效果很好。經霜的黃桑葉效果更好,既可撒敷,也可煎湯使用。

另一方:用生絲瓜汁、生地黃汁或芭蕉根汁,用筆蘸取塗抹患處。

消蝕散能消蝕惡肉、淫蟲、朽骨,先用洗瘡方清洗,然後再敷此藥。藥方成分為:在銀器容器內煅燒至性盡的明礬(一兩)、煅燒過的綠礬、雄黃、乳香、優質胭脂、水浸取肉後焙乾的遠志(各二錢),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末,用蜂蜜水調成膏狀敷在惡肉上,用麻油調和也可。

另一消蝕方:臘月收集的獖豬糞燒成灰。藥方成分為:臘月收集的獖豬糞(一兩)、研磨過的雄黃、雞心檳榔(各二錢),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末,濕潤的患處直接撒藥,乾燥的患處則用麻油和輕粉調和後塗抹。此方能消蝕惡肉,效果很好。

茶蠟丸:諸瘡潰爛後,將熔化的蠟和茶葉捏成尖頭丸塞入瘡孔中,再用牛角內粉末、天花粉、真蚌粉乾燥後撒在患處。此方能消毒生肌。

斂瘡散:軟滑石、花蕊石、雞內金(各半兩)、白芨(三錢半)、白蘞(二錢半)、煅燒過的虢丹、滴乳香(各一錢),將滑石、花蕊石燒紅後,用碗覆蓋在泥地上放置一會兒,研磨成細末,再加入其他藥物研磨均勻,乾燥後撒在患處,效果神奇。

保安斂瘡方:白蘞、白芨(各一兩)、雞內金(一兩)、厚黃柏(半兩),將藥物研磨成細末,用井水調和後敷於患處,必須膿液排盡後才能使用,即使已潰爛也能收斂。

硬瘡生肌方:降真香(一兩,紫紅色大片,油性越好)、新鮮桑白皮、生半夏(各半兩)、乳香、當歸、五倍子(各二錢),將藥物研磨成細末,乾燥後撒在患處。

另一方:大南星、生半夏、五倍子、雞內金(各半兩)、南木香、當歸、厚黃柏、降真香節、白蘞、白芨(各二錢半),將藥物研磨成細末,先清洗患處,再撒藥,適用於跌打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