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二十二 (5)
卷之二十二 (5)
1. 癰疽證治
上搗研極細成膏,以撫紙折薄攤藥,留眼貼之,日二換。或純用蓖麻子仁入沒藥研細,敷貼。
保安妙貼散,治癰疽發背腫毒。
透明硫黃(為細末),蕎麥麵(各二兩)
上用井花水調和作餅,焙乾收下,要得硫黃性和,用時再末之,入乳香少許,井水調,厚敷瘡上。如干,以雞羽蘸新水潤之。如此至瘡愈方歇。通則不痛,不通則痛,神驗。
蜀葵膏,治癰疽腫毒惡瘡。
黃蜀葵花
上用鹽摻,收入瓷器密封,經年不壞,患處敷之,自平自潰。蜀葵子炒碎,入宣毒藥中尤驗。
皂角膏,癰疽腫結通用。
不蛀皂角(滿尺者,捶碎,去弦核)
上以法醋煮爛研膏,敷之自消。
四虎散,治發疽腫硬,厚如牛皮,按之方痛。
大南星,草烏頭,半夏(生),狼毒(等分)
上細末,醋蜜調敷,留頭出毒氣。
沉水膏,癰疽發背,排膿斂毒。
大南星(三分),白芨,白芷,赤小豆,半夏(生),貝母(各半兩),木鱉子仁(去油),乳香,沒藥(各二錢半),雄黃(一錢)
上細末,井水入蜜調敷,紗貼。
爐峰散,治癰疽腫毒等患。
爐甘石(綠者,十分細,一兩),大南星,半夏(生。各半兩),五倍子,赤小豆,片薑黃,直殭蠶,貝母,白芨(各四錢),乳香(二錢半)
上細末,未破者酸醋調敷,已潰者清蜜調敷,半乾濕只摻。若紅腫多汁,生地黃研汁調敷,仍煎苦參、桑白皮湯淋。
麝香散,癰疽已結而頭不破用此。
直雀屎(研,一錢),斑蝥(去頭、足、翅,一錢半)腦,麝(隨意)
上細末,法醋調少許,點在有頭處,立破,急用煎黃連湯洗去。
湧泉膏,治癰疽軟而瘡頭不破,或已破而瘡頭腫結無膿。
斑蝥(去頭、足、翅,焙)
上為末,揉和蒜膏似小豆許,點在膏藥中,准瘡口處貼之,少頃出膿即去藥。或用綠礬、直雀屎少許,用餅藥調一點,敷瘡頭軟處,亦破,須四圍塗藥護之。
蚣蠍散,治癰疽瘡口小而硬,貼膏藥膿不出,是為風毒所勝用。
赤足蜈蚣(一條,去頭、足),全蠍(三枚,實全尾者,並生用),木香(一錢)
上細末,每用一字摻於膏藥錢上,准瘡口貼。如瘡口開闊不硬勿用。若是風邪所搏,即煎連根蔥白五莖,次入白芷末半兩,少頃,濾清淋洗!明日又洗,仍服不換金正氣散。
護肌膏,收暈斂毒。
大南星(二兩),明白礬(並生用,七錢半),白蘞,白芨,雄黃
上細末,每半兩,生地黃取汁調敷瘡暈外舊肉上,自外圓而促斂之。又驗瘡:用新水調筆蘸敷瘡,藥力勝則腫消皮皺易療;若腫處皮急暈開,難療。
神功妙貼散,塗敷癰疽暈內,使膿血化為水出,收暈斂毒。
大南星(圓白者),蓖麻子仁(各四錢),五倍子(淡紅者),白芷(消片),薑黃,半夏(生),貝母,白芨(各二錢),沒藥,乳香(各三錢),花蕊石散(二貼)
白話文:
癰疽證治
將藥材搗碎研磨成極細的膏狀,用薄紙攤開藥膏,留出一個小孔貼在患處,每日更換兩次。或者單純使用蓖麻子仁和沒藥研磨成細末,敷貼患處。
保安妙貼散,用於治療癰疽、發背、腫毒等症。將透明硫磺和蕎麥麵各二兩,用井水調和成餅狀,焙乾後保存備用。使用時再研磨成粉末,加入少許乳香,用井水調和,厚敷於瘡瘍上。如果藥膏乾燥,可用雞毛蘸取清水潤濕。如此反覆,直至瘡瘍痊癒。通則不痛,不通則痛,療效神奇。
蜀葵膏,用於治療癰疽、腫毒、惡瘡等症。將黃蜀葵花用鹽拌勻,放入瓷器中密封,可以保存多年,患處敷上即可自行消腫潰爛。將蜀葵子炒碎,加入其他解毒藥物效果更佳。
皂角膏,適用於治療癰疽、腫結等症。取不蛀的皂角(約一尺長),捶碎,去除筋絡和核,用米醋煮爛後研磨成膏狀,敷於患處即可自行消腫。
四虎散,用於治療發疽腫硬,腫塊厚如牛皮,按壓疼痛的症狀。將大南星、草烏頭、生半夏、狼毒等量研磨成細末,用醋和蜂蜜調和後敷貼,讓毒氣從患處排出。
沉水膏,用於治療癰疽、發背,具有排膿斂毒的功效。將大南星三分,白芨、白芷、赤小豆、生半夏、貝母各半兩,去油木鱉子仁、乳香、沒藥各二錢半,雄黃一錢,研磨成細末,用井水和蜂蜜調和後敷貼,用紗布固定。
爐峰散,用於治療癰疽、腫毒等症。將綠色的爐甘石(研磨至極細,一兩),大南星、生半夏各半兩,五倍子、赤小豆、片薑黃、僵蠶、貝母、白芨各四錢,乳香二錢半,研磨成細末。患處未破者用酸醋調和敷貼,已潰者用清蜜調和敷貼,保持半乾濕狀態即可。如果紅腫且滲出較多汁液,則將生地黃研磨成汁液調和敷貼,並用煎煮苦參、桑白皮的湯藥淋洗患處。
麝香散,用於治療癰疽已結但未破的症狀。將研磨的直雀屎一錢,去頭足翅的斑蝥一錢半,麝香適量,研磨成細末,用米醋調和少許,點在癰疽的頂端,使其迅速潰破,然後迅速用煎好的黃連湯清洗患處。
湧泉膏,用於治療癰疽軟化且瘡頭未破,或已破但瘡頭腫結無膿的症狀。將去頭足翅並焙乾的斑蝥研磨成粉末,與蒜泥混合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點在膏藥中央,貼在瘡口處。很快就會有膿液排出,此時即可取下藥物。或者用少許綠礬和直雀屎與藥餅調和,點在瘡頭柔軟處,也能使其潰破,需在四周塗抹藥膏保護。
蚣蠍散,用於治療癰疽瘡口小而硬,貼膏藥後膿液無法排出,屬於風毒侵襲的情況。將去頭足的赤足蜈蚣一條,完整的全蠍三枚(生用),木香一錢,研磨成細末,每次取少許摻入膏藥中,貼在瘡口處。如果瘡口已開闊不硬則不宜使用。如果是風邪侵襲所致,則應煎煮連根蔥白五莖,加入白芷末半兩,過濾後淋洗患處。次日再清洗一次,並服用不換金正氣散。
護肌膏,用於收斂瘡瘍,斂毒。將大南星二兩,生明礬七錢半,白蘞、白芨、雄黃研磨成細末,每次取半兩,用生地黃汁調和,敷貼於瘡瘍周圍的舊肉上,從外向內逐漸收斂。還可根據瘡瘍情況判斷療效:藥力充足則腫消皮皺,容易痊癒;若腫處皮膚緊繃且暈開,則難以痊癒。
神功妙貼散,用於塗敷癰疽暈內,使膿血液化排出,收斂瘡瘍,斂毒。將圓白的大南星、蓖麻子仁各四錢,淡紅色的五倍子,消片的白芷,薑黃、生半夏、貝母、白芨各二錢,沒藥、乳香各三錢,花蕊石散二貼,混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