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

1. 諸風證治

,中,風

心風偃臥熱而喑,唇赤其身有汗生,白黑青黃唇上見;停停時悚扁醫驚。

白話文:

心風導致四肢癱軟臥牀,伴有發熱和失語;嘴脣發紅,身上出汗,嘴脣上出現白、黑、青、黃等顏色;時而安靜,時而突然驚恐。

心中風,偃臥不能傾側,發熱失音,其舌焦赤。汗流唇赤者,可治,灸心俞。若唇上白黑青黃,乃心壞為水,面目停停時時悚動者,並不治。心俞二穴在第五椎骨下兩旁各一寸半。五臟俞穴《千金翼》所載與《六十七難》注同取分寸法,男左手女右手,以中指第一節為一寸。

白話文:

心裡有風寒,躺著不能側身,發熱失聲,舌頭焦黑。如果汗流不止,嘴脣發紅,可以用艾灸治療心俞穴。但如果嘴脣上出現黑色或白色或青黃色,這意味著心臟已經腐壞成水,臉色忽青忽白,時時悚動,就無法治療了。心俞穴位於第五椎骨下方兩旁,各一寸半的位置。五臟俞穴的穴位位置與《千金翼》中記載的相同,並且與《六十七難》中提到的分寸取法相同。男性使用左手,女性使用右手,以中指的第一節為一寸。

,中,風

肝家踞怒不低頭,左脅偏疼筋急搜,額目唇青為可療,目黃目白使人愁。

白話文:

肝臟所藏的風熱之邪鬱結於中,導致

左脅疼痛、肌肉抽搐

額頭、眼睛、嘴脣發青,可治療

眼睛發黃或發白,令人憂愁

肝中風,踞坐不能低頭,上視多怒,左脅偏疼,諸筋攣急,頭目瞤動,其目青繞。兩目連額微青,面黃者,可治,灸肝俞。若大勢青黑,其目一黃一白者,不治。肝俞二穴在第九椎骨下兩旁各一寸半。

白話文:

肝臟中風時,會出現端坐不動,不能低頭,眼睛上視,容易發怒,左脅疼痛,全身筋脈攣急,頭目筋骨振動,眼睛青筋凸顯。如果兩眼之間青筋微青,臉色發黃,這種情況還可以治癒,可以用灸治療肝俞穴。如果患者情況嚴重,兩眼青黑,眼睛一邊黃一邊白,這種情況就無法治癒了。肝俞穴位於第九椎骨下兩旁,各一寸半的位置上。

,中,風

腎中踞而腰脊疼,面浮耳黑賊風生,脅無黃跡能痊愈,直髮泥容旦暮傾。

白話文:

腎中出現積液並導致腰背疼痛,面部浮腫,耳朵發黑,這是盜汗的徵兆。如果肋部沒有出現黃疸,則可以痊癒。原本烏黑的頭髮變白,身體虛弱,面容憔悴,讓生命每況愈下。

腎中風,踞坐腰脊痛引小腹,面上浮腫,其耳黑。視左右脅,未有點點黃色者,可治,灸腎俞。若脅上黃點,面如土色,鬢髮直,齒黃赤者,不治。腎俞二穴在第十四椎骨下兩旁各一寸半。

白話文:

腎臟中風,坐著的時候腰脊疼痛,並且疼痛延伸到小腹,臉上浮腫,耳朵發黑。檢查左右脅部,沒有出現一點點黃色,就可以治療,在腎俞穴施灸。如果脅部有黃色斑點,面色像泥土一樣,鬢髮直立,牙齒發黃發紅的,就不能治癒。腎俞穴位於第十四椎骨下兩旁,各一寸半。

,中,風

肺風喘促滿胸堂,偃臥漐漐燥異常,口鼻之間須要白,尋衣肺壞色憂黃。

白話文:

肺部因風邪而導致呼吸急促,胸腔滿悶。患者臥倒時喘鳴聲大且乾澀異常。口鼻周圍發白,要尋求醫生的幫助。肺部壞掉時,面色憂鬱發黃。

肺中風,偃臥胸滿氣短,喘息時嗽,燥悶汗出,其鼻白。目下及鼻四周,以至於口色白者,可治,灸肺俞。若色黃,乃肺壞為血,其與尋衣摸空者並不治。肺俞二穴在第三椎骨下兩旁各一寸半。

白話文:

肺中風,病人平躺著,胸部充滿氣,呼吸短促,喘息時咳嗽,感覺乾燥煩悶,汗水直流,鼻子發白。眼睛下方和鼻子周圍,一直到嘴巴的顏色都發白,這種情況可以治療,可以用艾灸肺俞穴。如果顏色發黃,那是肺部壞死成血,這種情況和尋衣摸空的情況一樣,無法治療。肺俞穴有兩個穴位,位於第三椎骨下兩旁,各一寸半的距離。

,中,風

脾中風兮肌肉瞤,踞而腹滿吐鹹酸,唇並肢體通黃瘥,手足眸青療已難。

白話文:

脾臟有風啊,肌肉無力昏沉,蜷縮著身體腹脹嘔吐酸水,嘴脣和四肢都黃腫,病症危急,手腳和眼睛都青黑,治療困難。

脾中風,踞坐腹滿,皮肉瞤動,四肢放縱,其唇黃。身通黃,吐咸汁者,可治,灸脾俞。若手足青且冷,或目下青,並不治。脾俞二穴在第十一椎骨下兩旁各一寸半。

白話文:

脾臟風熱盛行, 端坐不動時感到腹部脹滿, 皮膚和肌肉抽搐, 四肢軟弱無力, 嘴脣發黃。全身發黃, 嘔吐鹹水的人, 可通過灸治脾俞穴治療。如果手腳青紫而且發冷, 或是眼睛下面發青, 那就沒辦法醫治了。脾俞穴, 是指在第十一節胸椎棘突下, 左右各一寸半的位置。

,中,風

胃病根源飲食來,抬肩喘息氣難開,口張額汗腹中滿,浮診雙關脈大哉。

白話文:

胃病的根源來自飲食不當, 抬肩喘息,氣息難以宣暢, 口張開,額頭冒汗,腹中脹滿, 浮診雙手,脈象寬大且深沉。

胃中風,腹滿䐜脹,隔塞不通,張口喘息,額上多汗,孫地仙所謂新食竟取風為胃風是也。或曰風中諸臟不關諸腑是亦一說。然胃為水穀之海,五臟皆取風於胃,故並存之三因云。胃俞二穴在第十二椎骨下兩旁各一寸半。

白話文:

胃部中風,腹部脹滿結實,胸口疼痛,呼吸喘不過氣,額頭上滿是汗水,孫地仙所說的那種剛吃過東西就得了風的病症就是胃風。有的說風在臟腑中,不牽涉到其他臟腑,這也是一種說法。但是胃是水穀彙集的臟器,五臟都會在胃部吸收風氣,所以三因中同時提到這種病症。胃俞穴兩個穴位在第十二胸椎骨下面,左右各一寸半。

,風,惡,證

中風惡證細推求,口噤須遲脈數憂,眼合不開並竄瞪,面緋面黑手難收。

口開吐沫氣粗大,髮直搖頭汗不流。

鼾䶎喉鳴兼鼻冷,遺尿瀉血並皆休。

白話文:

中風惡疾仔細探究,嘴巴緊閉,脈搏遲緩而數,眼睛緊閉,或瞪大遊走,臉色發紅或發黑,手腳難以收斂。

嘴巴張開,吐出唾沫,呼吸粗重,頭髮豎起,搖頭晃腦,卻沒有出汗。

打呼嚕,喉嚨發出聲音,鼻子冰涼,遺尿、腹瀉、血便等症狀。

中風多是惡風自汗,心風脈浮洪,肝風脈浮弦,腎風脈浮滑,肺風脈浮澀,脾風脈浮緩。或以三部候之,或以本臟取之,不可一概論也,醫者當明辨之。

白話文:

中風大多是因為感受了惡風而自汗,心風脈象浮大而洪盛,肝風脈象浮而弦細,腎風脈象浮而滑利,肺風脈象浮而澀滯,脾風脈象浮而緩和。有時候可以通過三部脈來診斷,有時候可以通過本臟脈來診斷,不能一概而論,醫生必須要明辨。

,猝,中,法

白話文:

治療_,(急性發作)中暑的方法

圓白,天南星(濕紙裹煨),楠木香,蒼朮(生),白羊眼半夏(用百沸湯就銚蘸少頃。各一錢半)辣細辛甘草(生),石菖蒲(細切。各一錢)。

白話文:

  • 圓白:1 錢半。

  • 天南星:1 錢半(用濕紙包裹後煨過)。

  • 楠木香:1 錢半。

  • 蒼朮:1 錢半(生用)。

  • 白羊眼半夏:1 錢半(用滾燙的熱水沖泡,浸泡一會兒)。

  • 細辛:1 錢(切碎)。

  • 甘草:1 錢(生用)。

  • 石菖蒲:1 錢(切碎)。

上件銼散,分作二服,水一盞半,生薑七厚片,煎取其半,乘熱調蘇合香丸三丸灌下。痰盛者加全蠍二枚,炙。治一切猝中,不論中風、中寒、中暑、中濕、中氣及痰厥、飲厥之類,初作皆可用此。先以皂角去弦皮,細辛或生南星、半夏為末,揭以管子吹入鼻中,俟其噴嚏,即進前藥。牙噤者,中指點南星、細辛末,並烏梅肉,頻擦自開。

白話文:

上種粉末藥,分作兩次服,加水一碗半,生薑切七片,一起熬煎,熬到剩下一半,趁熱調三丸蘇合香丸,灌服。痰盛的人加兩枚全蠍,烤炙一下。治療所有突然發作的中風,不論是中風、中寒、中暑、中濕、中氣及痰厥、飲厥之類的疾病,發病初期都可以使用這種藥。先用皁角去皮,細辛或生南星、半夏研成細末,用紙管子吹入鼻孔中,等打噴嚏後,再喝下上面提到的藥。牙齒緊閉的人,用中指醮南星、細辛末,再加上烏梅肉,反覆擦拭,牙齒就會自己打開。

又法

白話文:

又法

又有一種方法:

將豬蹄膀切成塊狀,洗淨。

用酒、蔥、薑、蒜、醬、醋各少許醃製。

隔水蒸熟,再用油煎炸至酥脆。

放入蔥、薑、醬、醋、砂糖調味即可。

木香(細銼,二錢),生南星(七片),生薑(七片),石菖蒲(二寸,捶碎)

白話文:

  • 南木香(磨成細小的碎片):二錢

  • 生南星(取七片即可):七片

  • 生薑(切成七片即可):七片

  • 石菖蒲(捶打至碎,取二寸即可):二寸

上煎取清汁,乘熱調楠木香末一錢、蘇合香丸三丸與之。

白話文:

煎取清汁,趁熱調入楠木香粉一錢、蘇合香丸三丸與之混和。

小續命湯,治中風諸風,迷僕涎潮,舌強語謇,或昏憒痿弛,或厥冷拘攣,不論表裡淺深,服之皆驗。

白話文:

小續命湯,用於治療中風引起的各種風症,包括迷糊、口涎外流、舌強語蹇,或昏迷、痿軟、鬆弛,或厥冷、拘攣,不論病症的表裡、深淺,服用此方皆有顯著療效。

麻黃(去節),人參防己,官桂,黃芩杏仁(去皮尖,焙),白芍藥,芎藭,甘草(炒。各一兩),防風(一兩半),附子(炮,去皮臍,只用半兩)

白話文:

麻黃(去除節),人參,防己,官桂,黃芩,杏仁(去皮尖,炒過),白芍藥,川芎,甘草(炒過。各一兩),防風(一兩半),附子(炮製,去除皮和肚臍,只用半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姜五厚片,棗二枚,水盞半,煎一盞,溫服。恍惚加白茯苓;骨節煩疼,素有熱,去附子倍芍藥;煩躁,大便秘,去附子倍芍藥,加竹瀝;大便利,素有寒,去黃芩,加白朮、附子;骨肉冷疼,加辣桂、附子;嘔逆腹脹,加人參、半夏;自汗去麻黃,加芍藥;大便結熱,去附子,加枳殼大黃;痰多加南星炮切數片;風虛加當歸;渴加栝蔞根;身疼加秦艽;喘急加炒桑白皮

白話文:

上搓散:每次服用 3 錢,加入切成五片厚的生薑和兩顆紅棗,加入半杯水,煎成一杯,溫服。如果恍惚,可以加入白茯苓;如果骨節疼痛,且一向有熱症,可去除附子,加倍芍藥;如果煩躁、大便祕結,去除附子,加倍芍藥,再加入竹瀝;如果大便通暢,一向有寒症,去除黃芩,加入白朮和風附子;如果感到骨肉冰冷疼痛,可加入肉桂和附子;如果嘔吐反胃、腹脹,可加入參和半夏;如果自汗,去除麻黃,可加入芍藥;如果大便結熱,去除附子,加入枳殼和大黃;如果痰多,添加炮切成數片南星;如果風虛,可加入當歸;如果口渴,加入栝蔞根;如果四肢疼痛,可加入秦艽;如果喘急,可加入炒過的桑白皮。

排風湯,治五臟風、諸風,亦治風毒腳氣腫痛。

白話文:

排風湯

用途:

治療五臟的風症、各種風症。也可用於治療風毒腳氣腫痛。

白蘚皮,白朮,白芍藥,辣桂(去粗皮),當歸,川芎,杏仁(去皮尖,微炒),防風,甘草(各二兩。炒),獨活,麻黃(去節),白茯苓(各三兩)

白話文:

白蘚皮、白朮、白芍藥、辣桂(去粗皮)、當歸、川芎、杏仁(去皮尖,微炒)、防風、甘草(各二兩。炒)、獨活、麻黃(去節)、白茯苓(各三兩)

上粗末。每服三錢,水盞半,姜四片,煎一盞,溫服。

良方人參順氣散,治諸風戰掉,拳攣眩暈,喎邪麻痹疼痛。

白話文:

每服三錢重,加入半茶杯水,薑四片,煎成一茶杯,溫熱服用。

良方(藥名):人參順氣散 用途:治療各種風邪造成的抽搐痙攣、拳頭緊握、頭暈眼花、歪嘴巴、麻痺疼痛。

川芎,桔梗,白朮,白芷陳皮,枳殼(炒),甘草(各一兩。炒),麻黃(去節),天台烏藥(去心。各一兩半),人參,白姜(炮。各半兩)

白話文:

川芎、桔梗、白朮、白芷、陳皮、炒枳殼、炒甘草(均各一兩),麻黃(去除節子)、天台烏藥(去除核),人參、炮製白姜(均各半兩)。

上為末。每二錢,薑棗煎服。

烏藥順氣散,證治同前,亦主腳氣。

白話文:

末。每二錢,薑棗煎服。

[烏藥順氣散],證狀與前述相同,也主治腳氣。

烏藥(去心),麻黃(去節),陳皮(各二兩),川芎,枳殼(炒),北梗,白芷,直殭蠶(炒,去絲),甘草(炒。各一兩),白姜(炮,半兩)

白話文:

烏藥(去除果核),麻黃(去除節狀莖),陳皮(各二兩),川芎,枳殼(炒製),北梗,白芷,直殭蠶(炒製,去除絲),甘草(炒製。各一兩),白姜(炮製,半兩)

上為末。每二錢,薑棗煎服。

白話文:

末,每二錢,以薑棗煎服。

攝生飲,治一切猝中。不論中風、中寒、中暑、中濕及痰厥、飲厥、氣厥之類,初作即用此。

白話文:

「攝生飲」是治療各種突然發生的疾病的藥方,不論是中風、受寒、中暑、受濕,或是痰厥、飲厥、氣厥等,在發病初期都可以使用。

圓白南星(濕紙裹煨),楠木香,半夏(用百沸湯就銚蘸少頃。各一錢半),辣細辛,蒼朮(生)甘草(生),細節石菖蒲(各一錢)

白話文:

  • 圓白南星(用濕紙包裹,在火中煨熟)

  • 楠木香

  • 半夏(用剛燒開的沸水,倒入容器中,把半夏略微浸泡一下。各一錢半)

  • 辣細辛

  • 生蒼朮

  • 生甘草

  • 細節石菖蒲(各一錢)

上銼。分二服,每服水盞半,姜七厚片,煎取其半,乘熱調蘇合香丸(方具諸氣門)。三丸灌下。痰盛加炙全蠍二枚。先以皂角肉為細末,管子揭些吹入鼻中,候噴嚏即進藥。牙噤者烏梅肉揉和南星、細辛末,以中指頻擦自開。

白話文:

將藥材弄碎,分兩次服用,每次用水半杯,加上七片厚薑片,煎到剩下半杯,趁熱加入蘇合香丸(配方可用在各種氣疾的門),之後把三顆丸子灌下去。如果是痰多,則需另外加上兩隻烤過的全蠍。首先將皁角肉弄成細末,用竹筒將它噴入鼻中,等待打噴嚏後再服藥。如果是牙齒緊咬,則用烏梅肉混合南星和細辛的末,用中指經常摩擦,可以強制打開嘴巴。

三生飲,治猝中昏迷,痰盛喉鳴,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但脈沉無熱者可服。

白話文:

三生飲:治療中風昏迷、痰多喉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但脈象沉緩、無發熱症狀的人。

南星(一兩),川烏(生),附子(生。各去皮臍,半兩),楠木香(二錢半)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姜十厚片,煎取半,微溫服。

附香飲,證治如前。

附子(生,四錢),木香(二錢)

上㕮咀。分二服,每用水盞半,姜十片,煎取半,微溫服。虛人可用。

星香飲,證治如前。

南星(八錢),木香(二錢)

上銼。分三服,每用水盞半,姜十片,煎六分,溫服。氣盛人用此。

大醒風湯,治猝中諸風,涎潮痰厥,語澀神昏。

附子(生),南星(生。各三分),全蠍,川芎,防風(各一分)

上銼散。每三錢,姜十片,煎服。氣不和加木香。

省風湯

南星(炮,一兩),防風(半兩),甘草(炒,一分)

白話文:

南星(一兩),川烏(生),附子(生。各去皮臍,半兩),楠木香(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盞半,薑十片,煎煮取一半,溫熱後服用。

附香飲,證治如前。

附子(生,四錢),木香(二錢)

上為細末。分為兩服,每次加水盞半,薑十片,煎煮取一半,溫熱後服用。虛弱之人可用。

星香飲,證治如前。

南星(八錢),木香(二錢)

上切碎。分為三服,每次加水盞半,薑十片,煎煮取六分之一,溫熱後服用。氣盛之人可用。

[大醒風湯],治療中風諸症,口涎痰涎上湧,言語不清神志昏迷。

附子(生),南星(生。各三分),全蠍,川芎,防風(各一分)

上切細。每次服用三錢,加薑十片,煎服。氣血不調時加木香。

[省風湯]

南星(炮製,一兩),防風(半兩),甘草(炒製,一分)

上銼。每服三錢,姜十片,煎服。氣虛人加生附子、沉香,氣逆加紫蘇、木香;頭痛而暈,加全蠍;多痰加半夏。

白話文:

上藥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加上十片生薑,用煎煮成湯服用。如果有氣虛的症狀,需要添加生附子和沉香。如有氣逆的問題,則需要增加紫蘇和木香。若有頭痛伴暈眩,則需要加入全蠍。如有較多痰液,則需要添加半夏。

左經丸,治諸風癱瘓,拘攣強直,疼痛或跌撲傷損亦主之。

白話文:

左經丸,用於治療各種風癱、拘攣強直,疼痛或跌打損傷。

草烏(炮,去尖,四兩),川烏(炮,去皮臍,二兩),沒藥(一兩半),乳香(一兩),黑豆(生,一升,以斑蝥二十一個,去頭、足、翅,同煮,候豆熟為度,去斑蝥,取豆焙乾用)

白話文:

草烏(炮製,去除尖端,四兩),川烏(炮製,去除皮和臍,二兩),沒藥(一兩半),乳香(一兩),黑豆(生豆,一升,和二十一個斑蝥,去除頭、足、翅,一起煮,等到豆子熟了就停止,去除斑蝥,取豆子焙乾備用)。

上細末,醋和豆為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

鐵骨丹,治諸風癱瘓,拳攣,半身不遂。

白話文:

鐵骨丹,用於治療各種風癱瘓疾,手腳蜷縮,半身不遂等症狀。

製作方法:將醋和豆子搗成糊丸,大小如桐子。

服用法:每次服三十丸,用溫酒送服。

烏頭,草烏頭(各炮,去皮臍尖),川芎,當歸(酒浸,曬),辣桂,川續斷(洗,曬),華陰細辛,補骨脂(炒),烏蛇(洗,酒浸,取肉曬乾,七錢半),直殭蠶(炒,去絲),木鱉子(去殼,炒熟),天麻(酒浸,曬),巴戟(酒浸,去心,曬),防風滴乳香,沒藥,麻黃(去節),羌活,獨活,堅白南星(炮熟),白蒺藜(炒,搗去刺),薏苡仁,蒼朮(炒。各半兩),薢萆(鹽水煮乾),杜仲(去粗皮,銼,薑汁製,炒焦),牛膝(酒浸,曬。

白話文:

  1. 川烏頭、草烏頭(分別炮製,去除表皮和根尖)、川芎、當歸(用酒浸泡、曬乾)、辣桂、川續斷(清洗、曬乾)、華陰細辛、補骨脂(炒過)、烏蛇(清洗、酒浸泡,取肉曬乾,七錢半)、直殭蠶(炒過,去除絲)、木鱉子(去殼,炒熟)、天麻(酒浸泡、曬乾)、巴戟(酒浸泡,去除根心,曬乾)、防風滴乳香、沒藥、麻黃(去除節)、羌活、獨活、堅白南星(炮製至熟)、白蒺藜(炒過,搗碎去除刺)、薏苡仁、蒼朮(炒過,各半兩)、薢萆(用鹽水煮乾)、杜仲(去除外皮,切碎,用薑汁拌勻,炒至焦黑)、牛膝(酒浸泡,曬乾)。

各一兩),虎脛骨(洗,酒浸,炙焦),自然銅(燒紅,醋淬七次。各三兩),白附子(炮),川五靈脂(各四錢),秦艽,全蠍(去毒,微炒。各二錢半),麝香(半錢)上細末,乳香、沒藥、麝香另研,漸入拌和,以浸藥酒,調飛面煮糊,研築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磨下,或宣木瓜煎湯下,黑關脈下,不拘時服。

白話文:

**古代文字:**虎脛骨(洗,酒浸,炙焦),自然銅(燒紅,醋淬七次。各三兩),白附子(炮),川五靈脂(各四錢),秦艽,全蠍(去毒,微炒。各二錢半),麝香(半錢)上細末,乳香、沒藥、麝香另研,漸入拌和,以浸藥酒,調飛面煮糊,研築丸,彈子大。

**白話文:**將虎脛骨洗淨,用酒浸泡後炙烤至焦黑,再與燒紅的自然銅(醋淬七次)、炮製過的[白附子](/herb/1772)和川五靈脂(各三兩)、秦艽和去毒微炒的全蠍(各二錢半)、研末的[麝香](/herb/1170)(半錢)混合。另外將乳香、沒藥和麝香研成細粉,分次加入混合物中,並用浸藥酒調和。再加入飛面煮成糊狀,研磨後製成彈子大的丸子。

**古代文字:**每服一丸,溫酒磨下,或宣木瓜煎湯下,黑關脈下,不拘時服。

**白話文:**每次服用一丸,用溫酒磨碎後服用,也可以用宣木瓜煎湯送服,在有脈象出現時服用,不拘時間。

仍間用高良薑碎一升煎湯,圍熏湯浴最妙。未服藥前,須以斑蝥二十一個,去翅足,用黑豆一建盞,慢火同炒焦,只用七個,並豆入全蠍十四枚,微炒,五靈脂二錢半為末,糕糊丸麻子大。每二十一丸,老酒下,先去其風根。

白話文:

另外,間歇使用高良薑碎一升煎成湯,用來圍薰洗澡,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在服藥之前,需要使用二十一個斑蝥,去除翅膀和腳,用一個建盞的黑豆,用慢火一起炒焦,最後只使用七個,連同豆子放入十四枚全蠍,稍微炒一下,加上二錢半的五靈脂研成粉末,並用糕糊做成麻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一丸,用老酒送服,來去除風的根源。

鐵彈丸,治諸風癱瘓。

白話文:

鐵彈丸

(主治)治療各種風痺癱瘓。

川烏(炮,去皮臍,一兩半),川五靈脂(四兩),乳香,沒藥(各一兩),麝(一錢)上乳香以干竹葉包裹,用熨斗火熨過,即研成末,余藥末之,拌和,再碾,滴水為丸,彈子大,每一丸,薄荷酒磨下。

白話文:

川烏(炮製後,去除皮和臍,一兩半),川五靈脂(四兩),乳香,沒藥(各一兩),麝香(一錢)先將乳香用乾竹葉包裹,用熨斗加熱熨燙,然後研磨成細末,將其餘藥物也研磨成細末,混合在一起,再碾壓一次,然後加水滴入藥粉中,搓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一丸藥都需要用薄荷酒研磨。

拒風丹,治一切風。

白話文:

拒風丹

治療一切風邪。

川芎(四兩),防風(一兩半),天麻,甘草(炒。各一兩),細辛,蓽茇(各半兩)上末,煉蜜和杵,每兩作三十丸。每服一丸,細嚼,荊芥酒下。傷風鼻塞,項強頭疼,薑湯下。

白話文:

川芎四兩、防風一兩半、天麻、炒過的甘草各一兩、細辛、蓽茇各半兩先磨成粉,並用蜂蜜調和用杵臼搗碎,每兩做成三十粒藥丸。每次服用一粒,細嚼後用荊芥酒送服。治療傷風鼻塞、頭頸強直、頭痛時,用薑湯送服。

麝香丸,治白虎癧節風,走注疼痛,遍身瘙癢如蟲咬,晝靜夜劇。川烏(大八角者三個),全蠍(二十一個),地龍(半兩),黑豆(並生用,二錢半),麝香(半字)

白話文:

麝香丸,治療白虎癧節風,四肢關節疼痛,全身瘙癢如蟲咬,白天安靜,晚上嚴重。川烏(大八角者三個),全蠍(二十一個),地龍(半兩),黑豆(並生用,二錢半),麝香(半字)。

上細末,糯糊丸綠豆大。每服七個,甚者十丸,夜臥令膈空溫酒下。微出冷汗便瘥。

白話文:

將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糯米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粒,病情嚴重的服用十粒,在睡覺前,空著肚子,用溫酒送服。如果微微出冷汗,便治癒了。

增味五痹湯,治風寒濕合而為痹,肌體麻痹不仁。

白話文:

增味五痹湯

組成:

  • 防風四錢
  • 少陽參四錢
  • 桂枝四錢
  • 獨活四錢
  • 紫蘇葉四錢
  • 麻黃四錢
  • 羌活四錢
  • 附子二錢
  • 當歸四錢
  • 白芍藥四錢
  • 川芎四錢
  • 生地黃四錢

功效:

治療風寒濕痹,導致肌肉麻痺不仁。

羌活,防己,片子薑黃,白朮,海桐皮,當歸,白芍藥(各一兩),甘草(炒,七錢半)

白話文:

羌活、防己、片子薑黃、白朮、海桐皮、當歸、白芍藥(各60克),甘草(炒過,45克)

上銼。每服三錢,姜十厚片,煎服。病在上,食後;病在下,食前。

瓜蒂散,吐法

上瓜蒂末一錢,熟水調下。若風癲證,須以瓜蒂散吐痰。

稀涎散,治風涎潮塞,上膈氣閉不通。

豬牙皂角(四條,肥實不蛀者,去黑皮),光明晉礬(一兩)

白話文:

上銼

每服三錢,薑十片,煎好後服下。病在上面,飯後服用;病在下面,飯前服用。

瓜蒂散,吐痰法

上等瓜蒂粉末一錢,用熟水調勻後服用。如果患有風癲,需要服用瓜蒂散來吐痰。

稀涎散,治療風涎潮塞,上膈氣閉不通。

豬牙皁角(四條,肥實無蛀洞,去除黑皮),光明晉礬(一兩)

上細末。輕者半錢,重者三字,熟水調下。但少吐之,弱者不可吐,吐用養正丹三十丸研細,楠木香煎湯調下,仍與南星、附子豁痰歸經,雞心檳榔亦能疏風順氣。

白話文:

將藥研磨成細粉。輕症的人服用半錢,重症的人服用三錢,用溫水調服。但是隻能少量的吐出,體質虛弱的人不能吐,如果要吐,可以使用三十丸研磨成細粉的養正丹,用楠木香煎煮的湯汁調服。另外,還可以服用南星、附子來化痰歸經,雞心檳榔也能疏風順氣。

鶴膝風攣方

紫金皮,老酒煎,候溫常服。

急風方

白話文:

紫金皮,以老酒煎服,等待溫熱後經常服用。

急風的治療方法

硃砂(一字),輕粉(一點),巴豆(去油如霜,些兒),全蠍(一枚),蟬殼(兩枚,去土)

白話文:

硃砂(一錢),滑石粉(一點),巴豆(去油如霜,少許),全蠍(一個),蟬殼(兩個,去土)

上末之,研和。大人盡劑,用薄荷泡湯調下,小兒分半,用乳汁調下。或吐痰,或泄毒物,皆效。

烏龍丹,治諸風癱瘓,口眼喎斜,語言謇澀。

真川烏(生,去皮臍),好五靈脂(各二兩)

白話文:

烏龍丹,用於治療各種風濕癱瘓、口眼歪斜、言語不清。

用材: 真川烏(生,去皮臍)二兩 好五靈脂二兩

用法:研末混勻後,大人服用全部劑量,用薄荷水調服;小兒服用半劑量,用母乳調服。服用後或吐痰,或排出毒物,均有效果。

上末,入腦麝半錢同研,滴水丸小彈大,陰乾。每一丸,先薑汁研開,次好酒調下,空心食前,日兩服,似鐵彈丸。

白話文:

最後,將麝香研磨成粉狀,與上一個階段完成的配方混合均勻,滴加少量的清水使之凝結成小球狀,放置於陰涼處風乾。每次服用時,先將一顆藥丸用薑汁研磨成糊狀,再用優質的酒調勻服用,應在空腹時,飯前服用,每日兩次,藥丸的大小應如鐵彈丸。

廬江劉寶治痓良方

歸荊湯,治風痓昏迷,吐沫抽掣,背脊強直,產後中痓通用。

當歸,荊芥穗

白話文:

歸荊湯

治癒風邪引起的昏迷、嘔吐抽搐、背部僵直、產後發熱抽搐等症狀。

組成

當歸、荊芥穗

上等分,末之。每二錢,水一盞,酒少許,煎七分灌下。如牙緊,用銅匙斡,以雞羽沾藥入口,或用童尿調下,或以芎藭代當歸亦妙。

白話文:

最上等的藥方,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兩錢藥粉,加入一碗水和少許酒,煎煮至七分一碗,灌服。如果牙齒緊閉,可以用銅湯匙撬開牙齒,並用雞毛沾藥液放入口中。也可以用童尿調服,或者用川芎代替當歸也很有效。

又方

黑豆(炒焦,好酒淋之,取清汁)

上每酒一盞,獨活銼三錢,煎七分,溫服。又連續進劑,以瘥為度。

太陽風痓證候

白話文:

黑豆湯

黑豆(炒焦,以好酒淋漬,取其清澈的汁液)

每盞酒液中加入獨活三錢,煎煮至剩七分,溫熱服用。連續服用藥劑,直至症狀痊癒為止。

適用於太陽風眩證

太陽風痓證候,始則發熱、腹痛、喘息、涎浮,次則牙緊、頭搖、十指微動、漸加項背強直,轉則不仁。甚者昏困、失音、目睛直視、滑泄不禁、身腰反張。如此則十不救一。新產血虛,汗出傷風,亦作痓證。凡產後發熱,若舌謇唇急,手指微動,便急作風痓療之。荊歸湯、獨活酒。(方見在濕門。)

白話文:

太陽風痓證候,一開始是發燒、腹痛、喘息、涎浮,接著是牙齒緊咬、頭搖、十指微動,漸漸地頸部和背部僵直,最後是身體無知覺。嚴重的會昏迷、失聲、眼睛直視、大小便失禁、身體和腰部反張。如果是這樣,十個病人中救不活一個。新產婦血虛,汗出傷風,也會出現痓證。凡是產後發燒,如果舌頭發澀、嘴脣緊閉、手指微動,就要趕快用風痓療法治療。荊歸湯、獨活酒。(方子在濕熱病門中。)

人為邪氣所幹,則發而為病,若氣、若血、若痰、若水、若風、若寒、若暑、若濕,臟腑、表裡、冷熱、虛實,各有受病之處,用藥之法,必究其原,而後可以起病,否則,前賢所謂獵不知兔,廣絡原野,冀一人獲之,術亦疏耳,是可以人試技乎哉!

白話文:

當一個人受到邪氣侵襲,就會生病。邪氣可以是氣、血、痰、水、風、寒、暑、濕等。這些邪氣可以侵入人體的臟腑、表裡,造成寒熱、虛實等不同的病證。因此,用藥治療時,必須先找出病因,才能對症下藥,否則就像一個獵人不知道兔子在哪裡,卻在廣闊的原野上撒網,希望能夠捕到兔子,這種方法是錯誤的。因此,醫生在治療疾病時,一定要先找出病因,才能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