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 (2)

1. 火證方論

請明議焉。對曰:華佗云,三焦者相火也。相火之相者,譬之如丞相之相也。善政之道,輔佐周身,維持綱紀,所接元陽,以為一身統領,使百脈舒和。上焦曰膻中之屬,宣行氣血;中焦曰中脘之緣,腐熟水穀;下焦曰膀胱之所,溲便精溺。無形而有用焉,故曰三焦。蓋三焦者,為諸陽升降之方,呼吸發源之所,三元有道,九竅流通,神志相關,命脈相繼,周身有倚,血氣無偏,治化宣和,是無虞矣。

又曰:於火為患者,何以驗云?對曰:於斯者,是因體虛之人,房勞過損,腎水乾枯,無因既濟,相火頓生,或因七情所感,或因怒火傷肝,肝木相乘,為熱為風,風邪鼓舞,火性上炎,為百病之長也。華佗云:三焦積熱,於火生焉。六腑顛危,從權所化。且如脈來洪數者,熱之有準。

芤浮中空者,吐血無疑。咳嗽咯痰,須明虛實,欲知治嗽,先補其源。身熱者,滋陰清氣;惡寒者,和陽挽陰。治寒遠寒,治熱遠熱,甘緩溫和,調虛之則。丹溪云:陰虛火動證,難治。用四物湯加炒黃柏,降火補陰,龜板補陰,乃陰中之至陰也。又云:氣從臍下起者,陰火也;氣從腳下起,入腹如火者,乃虛之極也。

蓋火起於九泉之下,多死。一法用附子末,津調,塞湧泉穴,以四物湯加降火藥服之,妙。

東垣瀉陰火升陽湯,治肌熱煩熱,面赤食少,喘咳痰盛,脈右關緩弱,或弦或浮數。

羌活,甘草(炙),黃耆(蜜炙),蒼朮(各一兩),升麻(八錢),柴胡(一兩半),人參,黃芩(各七錢),黃連(酒炒,半兩),石膏(半兩,秋深勿用)

上㕮咀。每服一兩或半兩,水煎服。

升陽散火湯,治男子、婦人四肢發熱,肌熱,筋痹熱,骨髓中熱,發睏,熱如燎,捫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虛而得之,或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火鬱則發之。

升麻,葛根,獨活,羌活,人參,白芍(各半兩),防風(二錢半),柴胡(八錢),甘草(炙,三錢),甘草(生,二錢)

上㕮咀。每服半兩或一兩,水煎,稍熱服。

柴胡飲子,治一切肌熱、蒸熱、積熱,或汗後餘熱,脈洪實弦數。

八正散,治大人、小兒心經蘊熱,咽乾口燥,目赤睛痛,臟腑秘結,小便赤澀。

三黃湯,治積熱結滯臟腑,大便秘結,心膈煩躁。

三黃丸,治男子、婦人三焦積熱,咽喉腫閉,心膈煩躁,小便赤澀,大便秘結,並宜治之。

大金花丸,治中外諸熱,寢汗咬牙,時語驚悸,溺血淋閉,咳衄血,瘦弱頭痛,併骨蒸肺痿喘嗽。去大黃加梔子,名曰梔子金花丸,又曰既濟解毒丸。

加味金花丸,治內外諸熱,氣壅痰涎,溺血淋閉,火證。(方並見積熱門。)

黃連解毒湯,治傷寒雜病熱毒,煩躁乾嘔,口渴喘滿。陽厥極深,蓄熱內甚。(方見眼目門。)

白話文:

火證方論

關於火證,大家來討論一下。有人回答說:華佗說,三焦是相火。相火像丞相一樣,輔佐全身,維持秩序,連結元陽,統領全身,使經脈暢通。上焦在膻中附近,負責宣行氣血;中焦在中脘附近,負責消化食物;下焦在膀胱附近,負責排泄大小便。雖然無形,卻有作用,所以稱為三焦。三焦是陽氣升降的樞紐,呼吸的發源地,三元通達,九竅暢通,神志正常,脈絡相連,全身協調,氣血平衡,就能正常運作。

又問:如何判斷是火證?回答說:火證多發生在體質虛弱的人身上,因房事過度,腎水虧損,導致相火旺盛;或因七情所傷,或因怒火傷肝,肝木乘脾土,化熱化風,風邪助火,火邪上炎,引起各種疾病。華佗說:三焦積熱就會產生火證。六腑功能紊亂,也跟火邪有關。例如脈象洪數,就是熱證的表現。脈象浮大中空,則可能吐血。咳嗽咯痰,要辨別虛實。治療咳嗽,要先補益根本。身熱要滋陰清熱;惡寒要溫陽補陰。治療寒證要遠離寒邪,治療熱證要遠離熱邪,用藥要甘緩溫和,調整虛弱之體。丹溪翁說:陰虛火旺證很難治療。可以用四物湯加炒黃柏降火補陰,用龜板補陰,龜板是陰中至陰之藥。又說:氣從臍下往上走是陰虛火旺;氣從腳底往上走,到腹部像火燒一樣,是虛弱到極點了。

火邪多來自於下焦,很危險。可以用附子研末,加少許唾液調勻,塞入湧泉穴,並服用四物湯加清熱藥,效果很好。

東垣先生的瀉陰火升陽湯,治療肌膚發熱煩躁,面紅食少,喘咳痰多,脈象右關脈緩弱,或弦或浮數。藥方:羌活、炙甘草、蜜炙黃耆、蒼朮(各一兩),升麻(八錢),柴胡(一兩半),人參、黃芩(各七錢),酒炒黃連(半兩),石膏(半兩,秋天不宜使用)。上藥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兩或半兩,水煎服。

升陽散火湯,治療男女四肢發熱,肌肉發熱,筋骨疼痛,骨髓發熱,困倦,熱如火燒,摸起來像烙鐵一樣燙手。此病多因血虛引起,或因胃虛過食寒涼食物,抑制陽氣,導致火鬱而發病。藥方:升麻、葛根、獨活、羌活、人參、白芍(各半兩),防風(二錢半),柴胡(八錢),炙甘草(三錢),生甘草(二錢)。上藥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半兩或一兩,水煎,稍熱服用。

柴胡飲子,治療一切肌膚發熱,蒸蒸發熱,積熱,或汗後餘熱,脈象洪實弦數。

八正散,治療大人小孩心經蘊熱,咽喉乾燥口渴,眼睛紅痛,臟腑閉塞,小便赤澀。

三黃湯,治療積熱阻滯臟腑,大便秘結,心煩意亂。

三黃丸,治療男女三焦積熱,咽喉腫痛,心煩意亂,小便赤澀,大便秘結。

大金花丸,治療內外諸熱,盜汗磨牙,驚悸,尿血尿閉,咳嗽吐血,消瘦頭痛,以及骨蒸肺痿喘嗽。去掉大黃,加入梔子,叫做梔子金花丸,也叫既濟解毒丸。

加味金花丸,治療內外諸熱,氣壅痰涎,尿血尿閉,火證。(這些方子都在積熱一門中記載。)

黃連解毒湯,治療傷寒雜病熱毒,煩躁乾嘔,口渴喘滿,陽氣衰竭,內熱嚴重。(此方在眼目一門中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