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0)

1. 治渴有法

凡病人兼有燥渴之證,用烏梅、栝蔞根、乾葛、甘草數輩皆不作效,遂致引飲過多,兩腳浮腫,此證不可以為裡熱,蓋腎水不上升,心火不下降故也。須用交感丹為主,卻以烏梅、濃蜜、生薑、甘草煎湯咽之。腎水一升,心火一降,其渴自止,腳亦不復腫矣。

白話文:

治渴有法

如果病人又乾渴,用烏梅、栝樓根、葛根、甘草等藥都無效,反而因為喝水太多導致雙腳浮腫,這就不是內熱引起的。這是因為腎臟的水分不能上升,心臟的火氣不能下降造成的。必須要用交感丹為主藥,再用烏梅、蜂蜜、生薑、甘草煎湯服用。只要腎水上升,心火下降,渴就會自然停止,腳腫也會消退。

2. 酒家有病勿用溫藥

有人飲酒過多,因酒作病,胸脘不快,其氣捫隔,服無數二陳湯,竟無寸效,由是不喜飲食,復以調氣散投之,致發大熱,自後只用薄荷煎、雞蘇丸、麻仁丸,日就痊愈,乃知胸脘閉隔,熱在上焦使然耳。又有人酷好飲酒,復感寒邪,服不換金正氣散,以致內熱愈熾,煩渴且悶,汗出如雨,身體怯寒,續後以小柴胡湯加枳殼、白芍藥解之。柴胡、黃芩退熱,枳殼寬中,芍藥調營止汗,頓然痊愈。

然則酒家抱病,其可妄以溫藥嘗試一中乎?

白話文:

有些人喝酒過量,導致胸腹不適,氣悶難舒,服用二陳湯卻完全無效,因此食慾不振。之後又服用調氣散,反而導致發高燒。後來改用薄荷煎、雞蘇丸、麻仁丸,病情才逐漸好轉痊癒。這說明胸腹阻塞,是因為上焦(胸部)有熱邪所致。

也有人嗜酒,又受寒邪侵襲,服用不換金正氣散後,反而內熱加劇,感到煩躁口渴、胸悶,汗流不止,身體怕冷。後來改用小柴胡湯加入枳殼、白芍藥才解決問題。柴胡、黃芩能退熱,枳殼能寬胸理氣,白芍藥能調節氣血、止汗,於是很快痊癒。

因此,嗜酒的人生病了,怎麼能隨便嘗試溫熱的藥物呢?

3. 傷寒筋惕肉瞤治法

筋惕身瞤,發汗太過所致也。古人以真武湯主之。然真武湯能止其汗而不能定其瞤。瞤者動也,汗出表虛,外風必入於腠理,人知風以動之,所以惕惕而自瞤,而不知汗多則傷血,血虛無以榮筋,筋愈急而四體百骸愈為之瞤動。治法不用驅風併發散等輩,惟人參、當歸、川芎、芍藥、半夏、茯苓、甘草作劑,以五靈脂為佐,入生薑、烏梅同煎,自有神效。上藥專於生血,生血乃所以收汗。

其或大便秘澀,少加大黃以導之。血脈一和,不反掌而靜定矣。

白話文:

肌肉抽搐,身體顫抖,是出汗太多造成的。古人常用真武湯治療。但是,真武湯雖然能止汗,卻不能止住抽搐。抽搐是指身體的顫動,出汗太多導致表層虛弱,外邪風寒就會侵入肌膚腠理,人們只知道風寒會讓人抽搐,卻不知道汗出過多會傷血,血虛則無法滋養筋脈,筋脈越緊張,四肢百骸就越會抽搐。治療方法不用驅風散寒的藥物,只用人參、當歸、川芎、芍藥、半夏、茯苓、甘草組成方劑,再用五靈脂做輔藥,加入生薑、烏梅一起煎煮,就會有神奇的療效。這些藥物專門滋補血液,滋補血液就能收斂汗液。

如果還有大便秘結的現象,可以少量加入大黃來通便。血液循環一調和,抽搐就能很快平息。

4. 發痙詳證

廬江劉寶云:《產寶》所載方藥甚詳,獨無產後中風、角弓反張一證。按產後中風,因懷胎時多啖生冷,脾胃受濕,復經乳臥之後,津液內竭,履地太早,脫著不時,以致風邪乘虛入於足太陽之經。其證發熱頭疼,或時不熱,喘息痰咳,言語不倫,漸覺牙關緊急,十指微動,如摸物之狀。

加以項背強直,或啞或叫,目睛直視,腸滑不禁,身如反弓,轉側不仁,如此十無一生,《活人書》謂太陽發痙是爾。凡產後初得發熱,常須審視,若唇急舌謇,手指微動,便以中風藥品急治之。用藥歸荊湯、獨活酒。附在濕門。獨荊散、防風散、續命湯。見附婦人方中。男女通用。

白話文:

產後中風、身體抽搐的詳細病症分析:

文獻記載的產後治療方法很詳細,但獨缺產後中風、角弓反張(即全身肌肉痙攣)的治療。產後中風是因為孕期吃太多生冷食物,導致脾胃受濕,再加上產後躺臥,體液耗竭,過早下地活動或穿衣不當,使風邪乘虛而入足太陽經脈。症狀表現為發熱頭痛(有時不發熱),呼吸急促、痰咳,言語不清,逐漸出現牙關緊閉,手指微微顫動,像在摸東西一樣。此外,還會出現項部和背部僵硬,或啞或哭喊,眼睛直視,大便失禁,身體弓起如反弓狀,翻身困難,這種情況十個病人幾乎沒有一個能活。這正如《活人書》中所說的太陽經發痙。凡是產後初期發熱,都必須仔細觀察,如果出現嘴唇緊閉、舌頭僵硬、手指微微顫動的現象,就要立即用治療中風的藥物治療。常用的藥方有:桂枝湯、獨活酒(詳見濕病篇);獨活寄生湯、防風湯、續命湯(詳見婦科方劑),這些藥方男女皆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