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十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5)

1. 痎瘧證治

生熟飲,治脾寒發瘧,及寒多熱少。

草果,肉豆蔻(各二個,一煨、一生),川厚朴(方寸許二片),生薑(二塊,半生,半濕,紙煨),甘草(二寸,半生,半炙)

上銼散。分二服,每服一碗水,二棗,一烏梅,煎半,空心服。

蒜丹丸,截瘧消痰。

虢丹(煅),穿山甲(熱灰中炮焦。各一分),土朱(半兩)

上為末,以獨頭蒜煨,去皮,研膏丸桐子大。每十丸,生薑、烏梅、紫蘇煎湯下。

七物湯,治諸瘧。

常山(酒浸,蒸),檳榔,草果,青皮,陳皮,川厚朴(制),甘草(炒。等分)

上銼細。每服三錢,姜五片,烏梅二個,水一碗,煎半,露一宿,來早溫服之。如熱多加柴胡。

截瘧丹,臻志修合。

土朱(二兩半,淨末),真綠豆粉(二兩,一兩生入藥,一兩煮糊),信砒(有鋒芒者,半兩,研細,生)

上用綠豆粉糊築和三件,丸如麻子。每服止二丸,新汲水研桃軟,空心服。是日飲食微和而已。

勝金丸,治一切瘧。寒熱不一,嘔惡頭疼,煩渴喘息,痰聚中滿。

雞心檳榔(一兩,自干),川常山(酒浸,蒸,焙,四兩)

上為末,水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於未發前半日冷酒下,便睡,不得吃熱湯飲,次日又用冷酒下二十丸,仍不得吃熱飲食,又次日飲食無拘。

治瘧方,二陳湯二貼,加常山二錢,分作二服。每服姜七片,棗二枚,烏梅二枚,水一碗,煎六分,候微冷,吞前件脾積丸七丸,次日吞三丸。

六物湯,治久瘧不已,寒少熱多。

嫩常山(二錢半),柴胡,雞心檳榔,青皮(去白。各二錢),草果仁,甘草(炙。各一錢半)上銼,分三服,每服大軟烏梅二個,好夏酒准一啜許,新水二盞,煎半,隔宿露空,以紗蓋之,次早拂明服。苦寒熱等,加製厚朴二錢,略暖服,是日飲食皆勿用熱。

白話文:

痎瘧證治

生熟飲:治療脾胃虛寒導致的瘧疾,以及寒證較重、熱證較輕的瘧疾。藥方包含草果、肉豆蔻各兩個(一個煨過,一個生用)、川厚朴(約一寸見方,兩片)、生薑兩塊(半生半濕,用紙包煨)、甘草兩寸(一半生用,一半炙烤)。將藥材磨成粉末,分兩次服用,每次用一碗水、兩枚大棗、一個烏梅煎煮至半碗,空腹服用。

蒜丹丸:治療瘧疾並消除痰濁。藥方包含煅燒過的虢丹、經過熱灰炮製至焦黃的穿山甲(各一份)、土朱半兩。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獨頭蒜煨熟後去皮,研磨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生薑、烏梅、紫蘇煎煮的湯水送服。

七物湯:治療各種瘧疾。藥方包含酒浸蒸過的常山、檳榔、草果、青皮、陳皮、炮製過的川厚朴、炒過的甘草(等量)。將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加五片薑、兩個烏梅,用一碗水煎煮至半碗,放置一夜,第二天早上溫服。如果熱證較重,可以加入柴胡。

截瘧丹:一種精製的治療瘧疾的藥方。藥方包含淨磨的土朱二兩半、真綠豆粉二兩(一兩生用,一兩煮成糊狀)、研磨成細粉的信砒半兩(需選擇有鋒芒的)。將三種藥材用綠豆粉糊調和,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兩丸,用新汲的水研磨至柔軟,空腹服用。當天飲食宜清淡。

勝金丸:治療各種瘧疾,症狀包括寒熱不一、嘔吐噁心、頭痛、煩渴、喘息、痰多胸悶。藥方包含自干的雞心檳榔一兩、酒浸蒸焙過的川常山四兩。將藥材磨成粉末,用水麵糊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在發病前半天用冷酒送服,服藥後立即睡覺,不可飲用熱湯,次日再用冷酒送服二十丸,仍不可食用熱食,第三天飲食則無限制。

治瘧方:服用兩貼二陳湯,並加入常山二錢,分兩次服用。每次服用時加七片薑、兩枚棗、兩個烏梅,用一碗水煎煮至六分,稍涼後服用,服藥前吞服七丸脾積丸,次日吞服三丸。

六物湯:治療久治不愈、熱證較重的瘧疾。藥方包含嫩常山二錢半、柴胡、雞心檳榔、去白皮的青皮(各二錢)、草果仁、炙過的甘草(各一錢半)。將藥材磨成粉末,分三次服用,每次服用時加兩個柔軟的烏梅,少量好夏酒,以及兩盞新水,煎煮至半碗,隔夜放置,第二天早上服用。如果寒熱相當,可以加入炮製過的厚朴二錢,略溫服。當天飲食均避免食用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