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二十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六 (2)

1. 婦人論

男女均有此血氣,人皆曰婦人以血為本,何邪?蓋其血勝於氣耳!血藏於肝,流注子臟,而主其血者在心,上為乳汁,下為月水,合精而為胞胎,獨非血乎?血之所以流暢於經絡者,氣實使之,又不可舉一而遺一也。女子十四而天癸至,(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氣溢瀉,衝任二脈男女均有。

白話文:

男女都有血氣,但人們常說女人以血為本,為什麼呢?因為她們的血氣比氣血重。血藏於肝臟,流動於子宮,而掌控血氣的臟器是心臟。胸部的血氣上達為乳汁,下達為月經,與精子結合形成胎兒,這難道不是因為血氣嗎?血氣之所以能在經絡中流暢,是因為氣血促進它,兩者是不可或缺的。女子十四歲,男子二十八歲,天癸(精血)開始發育,精氣旺盛,使得衝脈和任脈充盈。

)任脈通,太衝之脈盛,故月候以時而行。衝任者,血之海也;月候者,經絡之餘也。經言其常,其來有期,無過不及,反此皆病,其不行則尤甚,百病生焉。

白話文:

任脈暢通,太衝之脈就能保持充盛,月經就能按時而來。衝任是血的海洋,月經則是經絡的餘力。醫經記載了月經的正常狀態,它有規律的到來,不會過多也不會不足,若是違背了這一點就是疾病,月經不來就更加嚴重,會有各種疾病的產生。

自其血氣和平,陰陽調順,則精血聚而胞胎成,胞胎已成,而心腎二脈其動也應手而疾。蓋心之所主者血,腎之所主者精,精血交併而成之,精勝則為男,血勝則為女,此亦自然之理也。

白話文:

從精血合體起,血氣平和,陰陽調順,那麼精血聚集而胎兒形成,胎兒已經形成,而心腎兩脈的跳動也能用手摸到而且跳動得很快。心主血,腎主精,精血交合才能形成胎兒,精多則為男,血多則為女,這也是自然規律。

自其血氣不調,陰陽愆伏,過於陽則經脈前期而來,過於陰則經脈後期而至,蓋血性得熱則宣流,得寒則凝澀。陰氣乘陽,內寒血澀,故其來乍少;陽氣乘陰,血熱流散,故其來乍多,過於不及,皆致病也。

白話文:

因為他本身血氣不調,陰陽失衡,過於陽盛,經脈提前到來;過於陰盛,經脈滯後而來。這是由於血性遇熱就會宣發運行,遇寒就會凝結成塊。陰氣乘著陽氣,內寒血液凝滯,所以一開始來得少;陽氣乘著陰氣,血液熱而發散,所以一開始來得多。過多或過少都會導致疾病。

然經脈不行,其候有三:一則血氣盛實,經絡遏閉,其脈滑實見之。(當通經疏利。)一則形體憔悴,經絡涸竭,其脈虛弱見之。(當滋養血氣。)一則風冷內傷,七情內賊,以致經絡痹滯,其脈浮澀見之。(解散風冷,去淤生熱。)經脈不行,此諸病之所由生也。

白話文:

經脈不通,徵狀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血氣充盈,經脈閉塞,脈象滑實。 (應該疏通經脈。)

第二種是形體瘦弱,經脈枯竭,脈象虛弱。 (應該滋養氣血。)

第三種是風寒內傷,七情內傷,導致經絡痹阻,脈象浮澀。 (應該祛散風寒,化瘀生熱。)

經脈不通,是各種疾病的根源。

是故血虛烘熱,盜汗筋攣,則為虛勞;血少水涸,燥氣乘肺,則為干嗽;宿寒留滯,血與氣搏,則為腹痛;敗血結塊,時發寒熱,則為瘕症;或風寒滯經,血化為水,流溢四肢,謂之血分;或脾不制水,血與水並,浮脹肌肉,謂之虛腫;或衝任氣虛,內欲過度,風邪冷熱諸氣入於胞門,穢液與血相兼而下,冷則多白,熱則多赤,冷熱不調,赤白相半,謂之赤白帶;或衝任勞損,經海傷動,脾虛衛弱,不能約制,其血倏然暴下,謂之崩中;亦有非時血行淋瀝不斷,謂之漏下。崩之中復有淤血,時崩時止,謂之崩中漏下。

白話文:

因此,血虛烘熱,盜汗筋攣,就是虛勞;血少水涸,燥氣乘肺,就是乾咳;宿寒留滯,血與氣搏擊,就是腹痛;敗血結塊,時發寒熱,就是瘕症;或者風寒滯經,血變成水,流到四肢,叫做血分;或者脾不控制水液,血與水並存,浮腫肌肉,叫做虛腫;或者衝任氣虛,內欲過度,風邪冷熱諸氣進入子宮,穢液與血一起向下流,冷則多為白色,熱則多為紅色,冷熱不調,赤白相半,叫做赤白帶;或者衝任勞損,經期受到影響,脾虛衛弱,不能約束,其血突然大量下流,叫做崩中;也有非經期出血淋瀝不斷,叫做漏下。崩中又伴有淤血,時崩時止,叫做崩中漏下。

(所下五色,各應五臟。五臟俱虛,五色俱下。婦人血海挾受風邪,不換金正氣散加川芎、官桂主之。)以至眩暈煩悶,嘔惡怔忪,迷亂多忘,發狂妄語,小便不禁,此婦人以血受病最多,而血之為病,遇夜愈增劇也。(血屬陰,陰虛則夜爭。)

白話文:

(各種顏色的分泌物對應著五臟。五臟俱虛弱,五色分泌物都產生。婦人血海夾雜著風邪,沒有金正氣散,加上川芎、官桂為主藥來治療。)而至眩暈煩悶、嘔吐噁心、坐臥不安、精神錯亂健忘、說胡話、小便失禁,這些症狀為婦女血氣受到病症侵犯最多,而血病則在夜間會更加嚴重。(血屬陰,陰虛則夜間加重。)

然則產育一科可得聞乎?曰:產前之病,其脈貴乎實;產後之病,其脈貴乎虛。產前為之順氣安胎,產後為之扶虛消淤,此其要也。抑產育之後,血衰氣弱,宿淤未盡,飲食起居,梳洗解脫,一有不謹,得病猶甚易焉。凡婦人血氣諸疾,但用四物湯加以炒吳茱萸主之,陰臟加多,陽臟加少,無不效者。

白話文:

那婦產科學可否請教呢?答:產前疾病,脈象貴在實;產後疾病,脈象貴在虛。產前用藥以順氣安胎為原則;產後用藥以扶虛消瘀為原則。這纔是最重要的。然而產育之後,血衰氣弱,宿血未完全消除,飲食起居,梳洗解脫,一有不慎,得病更加容易。凡婦科血氣諸疾,只用四物湯加上炒吳茱萸為藥方,陰臟的藥物多加一些,陽臟的藥物少加一些,無不痊癒。

若產難、若胎衣不下、若胎損腹中,則入醋夾煎;或生料五積散加芎、歸、縮砂,煎之以水醋;或局方黑神散,用乳香煎湯調下,皆其類耳。外此,則有芎歸湯,佐以縮砂調理胎婦腹痛。或胎動下血,更以炒阿膠並熟艾濟之。至若胎婦喘咳則縮砂、川芎、炒阿膠等分,入生薑、烏梅、紫蘇梗最良。

白話文:

如果產婦難產、胎衣不下、胎兒在腹中損壞,可以用醋煎服。或者用生五積散加上川芎、當歸、縮砂,用醋水煎服。或者用局方黑神散,用乳香煎湯調服,這些都是類似的方劑。

除此之外,還有芎歸湯,加入縮砂調理胎婦的腹痛。或者胎動下血,可以使用炒阿膠和熟艾草來治療。如果是胎婦喘咳,可以使用等量的縮砂、川芎、炒阿膠,加入生薑、烏梅、紫蘇梗,這是最好的方法。

胎婦艱食,則調氣散、枳殼散等分,入縮砂為妙。大小產後,津液涸燥,滯血停留,易至大便秘結,枳殼散加炒桃仁,用蜜水同煎,入醋數沸可也。縮胎之劑,枳殼、縮砂、烏藥所不可無;安胎之劑,阿膠、縮砂、桑寄生又不可缺。婦人多因怒氣傷胎,所以安胎尤莫先於順氣。

白話文:

準媽媽飲食困難,應該把調氣散、枳殼散等分均勻,加入縮砂,這是最適合的方子。無論是生下足月還是早產的孩子後,體內的津液都被消耗殆盡,血液凝滯,很容易導致大便祕結,可以在吃枳殼散時加入炒桃仁,用蜂蜜水一起煎,加入醋煮沸數次就可以。縮胎的方劑,枳殼、縮砂、烏藥缺一不可。安胎的方劑,阿膠、縮砂、桑寄生一樣不可或缺。婦女多因生氣而傷胎,所以安胎尤為重要,要以順氣為主。

其於產後發熱,黑神散加川芎、荊芥,入生薑、蔥白尤佳。產後消淤,黑神散須多服餌,至一臘以後,腹中略無疼痛,方可與四物、建中湯輩,服之太早則補住敗血,為害非輕。若夫郭稽中所編《產寶方論》,邇來書肆別有經驗節本,辭簡理明,此可為產科公據。

白話文:

分娩後發熱,黑神散加川芎、荊芥,加入生薑、蔥白效果極佳。分娩後消除淤血,黑神散要服用較多,直到一個臘月之後,腹部沒有任何疼痛,才能服用四物、建中湯等補品。服用太早,反而會補住敗血,危害不輕。至於郭稽中所編著的《產寶方論》,近年來書市中另有經驗節本,文字簡明、道理清楚,可以作為婦產科的通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