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二十三 (5)
卷之二十三 (5)
1. 諸痔證治
又蝟皮三指許,艾葉一團,如燒香法,置長桶中坐熏三次。凡痔發於肛內者,須用熏洗;若腸口腫熱,朴硝末新汲水調,常常淋之。
白話文:
再取約三指寬的刺蝟皮和一團艾葉,像燒香那樣,在長桶中坐著熏三次。凡是痔瘡生在肛門內的,需要使用熏洗的方法;如果腸口腫脹發熱,則用朴硝末與新鮮抽取的水調和,經常淋洗患處。
清心湯,《素問》云: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心主血熱,諸痔受病之源也,此藥主之。
白話文:
清心湯,出自《素問》,書中說:「各種疼痛、瘙癢和瘡,都屬於心的問題。心主血熱,是痔瘡發病的根源,此藥針對這個原理,用來治療痔瘡。」
黃連(淨,一兩),茯神(去木),微赤茯苓(各半兩)
黃連(清洗乾淨,一兩),茯神(去除木質部分),微紅色的茯苓(各半兩)
白話文:
黃連(淨,一兩),茯神(去木),微赤茯苓(各半兩)
黃連(洗淨,一兩):性味苦寒,歸心、小腸、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茯神(去木):性味甘淡,歸心、脾經;具有寧心安神、利水滲濕的功效。
赤茯苓(各半兩):性味甘淡,歸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養心的功效。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前米飲下。患痔只是吃白米稀粥,疏其腸胃。
白話文:
把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製成像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於飯前用米水送服。患有痔瘡的人,只需食用白米稀粥,可以疏通腸胃。
黃連阿膠丸,治諸痔,解熱調血。(方見嗽門。)用枳殼散送下(方見虛勞門。)或黑豆煎湯下,解裡熱先用此。
白話文:
黃連阿膠丸,可以治療各種痔瘡,清熱調血。(藥方請參閱嗽門條目。)用枳殼散送服。(藥方請參閱虛勞門條目。)或用黑豆煎湯送服,清解裡熱,可以先用此藥。
追風毒銼散,治諸痔蘊熱腫痛,大便不通。加枳殼煎。(方見腳氣門。)
清涼飲,治諸痔熱證,大便秘結。
白話文:
追風毒銼散,用於治療因風毒蘊熱而引起的痔瘡腫痛,大便不通。可以加入枳殼煎服。(詳細藥方請參閱腳氣門。)
清涼飲
**主治:**痔瘡熱證,大便祕結。
當歸,赤芍藥,甘草(炙),大黃(米上蒸,曬。等分)
白話文: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赤芍藥: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甘草(炙):補中益氣、調和諸藥。
大黃(米上蒸,曬。等分):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新水煎服。
五痔散,治諸痔,不問冷熱內外。
白話文:
五痔散:治療各種痔瘡,不分冷熱、內外。
**用法:**每次取藥粉二錢,以新水煎煮後服用。
鱉甲(醋浸,炙焦),蝟皮(銼碎,炒焦),豬甲(銼碎,炒焦),蜂房(炒。各半兩),蛇皮(一條,燒。並各存性)
白話文:
-
鱉甲(用醋浸泡,烤至焦黑)
-
蝟皮(搗碎,炒至焦黑)
-
豬甲(搗碎,炒至焦黑)
-
蜂房(炒至焦黑。各半兩)
-
蛇皮(一條蛇的皮,燒至焦黑。並保持各自的特性)
上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一錢半,食前米飲調下。
聖丸子,諸痔通用。
白話文:
聖丸子,適用於各種痔瘡。
每服一錢半,用米湯送服,服用前服用。
最後,加入少許麝香。
榼藤子(重一兩者,三個,去瓤,酥炙),豬牙皂角(二兩,酥炙),蝟皮(一個,炙令焦),大皂莢刺(二兩,燒。各存性用),沒藥(別研),槐角(各三分),麝(少許)
白話文:
榼藤子(取一兩重的,三個,去除果瓤,用酥油炙烤),豬牙皁角(二兩,用酥油炙烤),蝟皮(一個,炙烤至焦黑),大皁莢刺(二兩,燒成灰。每味藥材都保持原性狀使用),沒藥(另研成細末),槐角(各三分),麝香(少許)
上為末,酒面稀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枳殼散送下。
雞峰烏金散,治痔漏。
白話文:
服藥後拉出的糞便末端,如稀糊狀的丸形,大小如桐子。每次服三十丸,用枳殼散送服。
穿山甲,刺蝟皮,黃牛角心(各碎,炒黃),豬牙皂角,槐子,皂莢刺,枳殼,貫眾,阿膠(各等分,再夾和),牛角,蝟皮,山甲(同炒黑)
白話文:
穿山甲、刺蝟皮、黃牛角的心(各切碎,炒至黃色),豬牙皁角、槐子、皁莢刺、枳殼、貫眾、阿膠(各等份,混合在一起),牛角、刺蝟皮、穿山甲(同炒至黑色)。
上為末。每服一錢半,用胡桃肉研爛,並調酒,食前服。大腸有熱,荊芥泡湯調下;漏血不止,當歸煎湯調下。
槐角丸,治諸痔及腸風、下血、脫肛。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半,用胡桃肉研磨成泥,再用酒調和,於飯前服用。若大腸有熱,可用荊芥泡湯服用。若漏血不止,可用當歸煮湯服用。
槐角(去梗,一兩),防風,地榆,當歸,枳殼(麩炒),黃芩(各半兩)
白話文:
槐角(去梗,60 公克),防風、地榆、當歸、枳殼(麩炒),黃芩(各 30 公克)
上為末,酒面稀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蝟皮丸,治諸痔出血,裡急疼痛。
白話文:
末,酒面稀糊丸(梧桐子)大。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
蝟皮丸,治療各種痔瘡出血,內急疼痛。(譯註:末為中藥名詞,指研成細末。)
槐花(微炒),艾葉(炒黃),枳殼(制),地榆,當歸,川芎,黃耆,白芍藥,白礬(煅),貫眾(各半兩),蝟皮(一兩,炙焦),頭髮(燒,三錢。各存性),豬後蹄垂甲(十枚,炙焦),盈尺皂角(一錠,去弦核,醋炙黃)
白話文:
槐花(微炒),艾葉(炒到發黃),枳殼(經過特殊處理),地榆,當歸,川芎,黃耆,白芍藥,白礬(煅燒過),貫眾(各半兩),蝟皮(一兩,炙焦),頭髮(燒過的,三錢。保持原本的性質),豬後蹄的豬蹄甲(十個,炙焦),盈尺皁角(一錠,去弦核,用醋炙到發黃)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下。
收痔丸,諸痔通用。
白話文:
收痔丸
適用於各種痔瘡。
**製法:**將藥材細磨,煉成一顆顆像桐子般大小的蜜丸。
**用法:**每次服用五十丸,在飯前用米湯送服。
透明阿膠(炒酥),黃連(淨),貫眾(各半兩),盈尺皂角(去弦核,醋炙焦),蝟皮(灸焦),蜂房(炒焦),蛇皮(略炒),皂角刺(略炒),穿山甲(插入熱火灰中令焦),豬後蹄垂甲(燒。以上各存性),當歸,川芎,槐花(並用二錢半)
白話文:
透明阿膠(炒至酥脆),黃連(淨),貫眾(各半兩),長尺皁角(去除果核,以醋炙烤至焦黑),蝟皮(灸焦),蜂房(炒焦),蛇皮(略炒),皁角刺(略炒),穿山甲(插入熱火灰中令焦黑),豬後蹄垂甲(燒焦。以上各存性),當歸,川芎,槐花(並用二錢半)
上為末,米醋煮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調氣用枳殼散下,消血熱荊芥煎湯下,食前服。
蠟礬丸,治諸痔,諸癰惡瘡,便毒。
明白礬煅為末,熔蠟丸桐子大。每服七丸,溫熟水下。
豬甲散,治諸痔。
豬後蹄垂甲(不拘多少,燒存性)
上為末。陳米飲調二錢,空心服。
青蛙丸,治諸痔。
青色蛙(長腳者,取一個,燒存性)
白話文:
蠟礬丸
**功效:**治療各種痔瘡、膿腫、惡瘡、便毒
**使用方法:**將明礬煅燒成粉末,加入蠟中熔化,捏成桐子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7丸,用溫開水送服。
豬甲散
**功效:**治療各種痔瘡
**使用方法:**將豬的後蹄垂甲燒成粉末(數量不限)。用陳米湯調和2錢,空腹服用。
青蛙丸
**功效:**治療各種痔瘡
**使用方法:**取一隻長腳青蛙,燒成粉末。末,米醋煮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調氣用枳殼散下,消血熱荊芥煎湯下,食前服。
上為末,雪糕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先吃飯二匙,次以胡桃肉切細煎湯,調枳殼散送下。若產婦發痔,裡急作疼,用黑豆一百粒,陳米一合,夾煎湯下,亦先吃飯二匙。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做成像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 15 丸,空腹時先吃兩匙飯,接著以胡桃肉切碎煎湯,用枳殼散調味送服。如果產婦發生痔瘡,內裡緊急疼痛,可以用黑豆一百粒、陳米一合,一起煎湯服用,同樣先吃兩匙飯。
穿山甲散,治痔、肛邊生鼠孔,或成瘡痛。
穿山甲(橫取後段尾根盡處,一兩,炙焦,存性),鱉甲(半兩,酒炙酥),麝(半錢,細研)
上為末。每服一錢半,用蠟茶半匙夾和,沸湯調下,防風煎湯調亦得,留滓敷痔。又方,單用穿山甲。
地榆散,治痔生瘡腫痛。
白話文:
穿山甲散
治療痔瘡、肛門旁長出鼠洞般的洞口,或變成化膿疼痛的瘡。
配方:
- 穿山甲(橫切取尾根盡頭一段,一兩,炙烤至焦黑,保留藥性)
- 鱉甲(半兩,用酒炙烤至酥軟)
- 麝香(半錢,細細研磨)
製法:
將以上藥材碾成細末。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一錢半,用半匙蠟茶溶化後加入藥末拌勻,用沸水調服。也可以用防風煎湯調服,並將藥渣敷在痔瘡上。此外,還可單獨使用穿山甲。
地榆散
治療痔瘡化膿腫痛。
地榆,黃耆,枳殼,檳榔,川芎,黃芩,赤芍藥,槐花,羌活(各半兩),白蘞,蜂房(炒焦)甘草(炙。各一分)
上銼。每服三錢,新水煎服。
皂刺丸,治痔痛而復癢。
白話文:
地榆、黃耆、枳殼、檳榔、川芎、黃芩、赤芍藥、槐花、羌活(各 12 克),白蘞、蜂房(炒焦)、甘草(炙。各 3 克)
皁角丸,治療痔瘡疼痛又搔癢。
皂莢刺(二兩,燒,煙盡存性),防風,槐花(各三分),蛇床,白礬(煅),白蒺藜(炒,去刺)枳殼(制),羌活(各半兩),蜂房(炒焦),五倍子(各一分)
白話文:
皁角刺(二兩,燒成灰,直到燃盡,保留其藥性),防風,槐花(各三分),蛇牀子,白明礬(煅燒過),白蒺藜(炒熟,去刺),枳殼(經過加工處理),羌活(各半兩),蜂窩(炒焦),五倍子(各一分)
上為末,醋調綠豆粉為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五十丸。以苦楝根煎湯下,仍用童子熱尿入白礬末,澆洗肛門。
皂角煎丸,治內痔,腸頭裡面生核,寒熱往來。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然後用醋與綠豆粉調和成糊,並搓成如綠豆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以苦楝樹根煎煮的湯藥送服,並且用童子的熱尿加入白礬末,用來清洗肛門。
皁角煎丸
治療內痔,腸頭內部生出膿核,寒熱交替發作的症狀。
滿尺皂角(三錠,去弦核,醋炙),刺蝟皮(一兩炙黃),白礬(煅,一兩),豬後蹄垂甲(十枚,燒存性),桃仁(浸,去皮尖),川芎,北梗,甘葶藶(炒焦。各半兩),薏苡,白芷(各一分)
白話文:
-
三錠皁角,去除外殼和種子,並用醋烤製。
-
一兩刺蝟皮,烤至黃色。
-
一兩煅製的白礬。
-
十枚豬後蹄的蹄甲,燒至存性。
-
桃仁,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
-
各半兩的川芎、北梗和甘葶藶,炒焦。
-
各一分薏苡和白芷。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桑白皮煎湯下,仍以藩蘺草根煎湯熏洗。
芎歸丸,治痔下血不止。
白話文:
-
將上文所寫的材料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調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
-
每次服用五十粒藥丸,用桑白皮煎煮的湯汁送服,並繼續用藩蘺草根煎煮的湯汁燻洗患處。
芎歸丸,治療痔瘡出血不止。
川芎,當歸,黃耆,神麯(炒),地榆,槐花(微炒。各半兩),阿膠(炒酥),荊芥穗,木賊,頭髮(燒存性。各一分)
白話文:
川芎、當歸、黃耆、神麯(炒)、地榆、槐花(微炒,各半兩)、阿膠(炒酥)、荊芥穗、木賊、頭髮(燒存性,各一分)
上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下。
乾葛湯,治酒痔。
白話文:
【乾葛湯】治酒痔。服法:煉製成桐子大小的蜜丸。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
白乾葛,枳殼(炒),半夏(制),茯苓,生乾地黃,杏仁(各半兩),黃芩,甘草(各一分)
白話文:
白乾葛、枳殼(炒過)、半夏(經過處理)、茯苓、生乾地黃、杏仁(各半兩)、黃芩、甘草(各一分)。
上銼碎。每服三錢,黑豆百粒,薑五片,白梅一個煎服。
橘皮湯,治氣痔。
白話文:
橘皮湯,用於治療氣痔。
用法:
- 每服服用三錢(約4.5克)橘皮湯。
- 搭配100粒黑豆和5片薑片一起煎煮。
- 加上一個白梅(烏梅)一起煎服。
橘皮,枳殼(炒),川芎,槐花(炒。各半兩),檳榔,木香,桃仁(浸,去皮尖),紫蘇莖葉,香附,甘草(炙。各二錢半)
上銼。每三錢,薑棗煎服。
代赭石丸,治痔變為瘻,膿血不止。
白話文:
橘皮、炒枳殼、川芎、炒槐花(各半兩)、檳榔、木香、浸泡後去除皮尖的桃仁、紫蘇莖葉、香附、炙甘草(各二錢半)
代赭石丸
治療痔瘡變成瘻管,膿血不停流。
將代赭石研成粉末,每次三錢,加薑和棗煎服。
代赭石(煅,醋淬,研),磁石(煮米醋數沸,蘸七次,研),白礬(煅),牡蠣灰,龍骨(研),蝟皮(炙焦),皂莢刺(燒),豬後蹄垂甲(燒。各存性),赤石脂,川椒(焙),木賊,蜂房(炒)
白話文:
-
代赭石(煅燒後,用醋淬火,研磨成粉)
-
磁石(煮沸米醋數次,蘸取七次,研磨成粉)
-
白礬(煅燒後研磨成粉)
-
牡蠣灰(牡蠣燒成灰並研磨成粉)
-
龍骨(研磨成粉)
-
蝟皮(烘烤成焦香後研磨成粉)
-
皁莢刺(燃燒後研磨成粉)
-
豬後蹄垂甲(燃燒後保留原性,不研磨)
-
赤石脂(天然礦物,不需加工)
-
川椒(烘烤後研磨成粉)
-
木賊(植物,不需加工)
-
蜂房(炒熟後研磨成粉)
上件等分,細末,神麯糊丸小豆大。每服五十丸,食前艾並生薑煎湯下,漏血處以熟艾揉和血竭塞,日三換。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等份,研磨成細末,用神曲發酵成糊狀,做成小豆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前用艾葉和生薑煮的水送下。漏血的地方用熟艾葉和血竭揉和後塞住,每天更換三次。
荊枳湯,治氣滯發痔。
荊芥穗,枳殼(炒),槐花,香附,紫蘇莖葉,甘草(炙。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
芎歸湯(方具載血類)加茯苓、槐花微炒,治產婦諸痔。
敷痔方,治腸口熱腫。朴硝二錢,硼砂半錢,末之,乾摻。
又大黃、滑石等分,末之,井水調敷。
又朴硝、五倍子等末,敷之。
止血方
明血竭末敷之。
通用方,豬後蹄垂甲燒灰敷。
又水浸熊膽汁,以筆敷。
又鴨嘴青膽礬煅為末,用清蜜調,筆敷,可以消脫。
白話文:
荊枳湯
用於氣滯引發的痔瘡。
成分:
- 荊芥穗
- 枳殼(炒)
- 槐花
- 香附
- 紫蘇莖葉
- 甘草(炙烤,各等量)
製法:
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 2 錢,用米湯送服。
芎歸湯
(詳見血類方劑)
加茯苓、微炒槐花,用於治療產婦各種痔瘡。
敷痔方
用於治療腸口熱腫。
成分:
- 朴硝 2 錢
- 硼砂 半錢
製法:
研磨成粉末,直接塞入患處。
或
大黃、滑石各等量,研磨成粉末,用井水調勻後敷用。
或
朴硝、五倍子等量,研磨成粉末,敷用。
止血方
血竭研磨成末,敷用。
通用方
豬後蹄上的指甲燒成灰,敷用。
或
熊膽汁浸泡在水中,用筆沾取敷用。
或
鴨嘴青膽礬煅燒成粉末,用清蜜調勻,用筆敷用,可以消痔。
又雞子一個煮熟,去黃取白,切焙,明礬煅、白蘞各一錢,同末敷,有孔用紙拈蘸入。
白話文:
另外再用一個煮熟的雞蛋,取出蛋黃留下蛋白,切碎後烘乾。然後加入一錢的煅後明礬和白蘞,研磨成粉末後敷在患處。如有小孔,則用紙沾取藥粉後塞入小孔中。
熏洗方
槐花、荊芥、枳殼、艾葉水煎,入白礬熏洗。
又木鱉七枚,取仁,研土礬末二錢,少水煎熏二三次。
又藩蘺草根煎湯,先熏後洗。藩蘺花似小芙蓉。
白話文:
燻洗方
取槐花、荊芥、枳殼、艾葉,加水煎煮。加入白礬,用煎煮後的液體燻洗患處。
另外,取木鱉七個,取出種子,研磨成粉,加入兩錢的土礬粉。加少量水煎煮,燻洗患處兩到三次。
再取藩蘺草根煎煮成湯,先用湯燻蒸患處,再用湯清洗患處。藩蘺花形似小芙蓉花。
治諸痔方,凡痔皆因酒面炙爆,蓄熱傷血,惡血結聚於下焦,不得疏通,於是下墜而為痔。患痔之人,下部留蓄血熱,多致大小便不通,小腹結急,才得一通,又復閉塞,且有漱水之證,此下焦留蓄血熱明矣。
白話文:
治療痔瘡的方劑。凡是痔瘡,都是因為飲酒、吃辛辣食物、烤肉、爆炒的食物,儲存熱量而損傷了血液,惡血積聚在下焦,不能疏通,因此下墜而形成痔瘡。患有痔瘡的人,他們的下腹部會積蓄血熱,而導致大小便不通,小腹部感到急迫,好不容易通便一次,又會閉塞,而且還有漱口水樣的證狀,這樣就能證明是下焦積蓄了血熱。
其下焦蓄血,亦以尺脈洪盛見之,合用逐淤湯主治,須得大小便通快,患處即以明白礬泡湯溫洗,仍以蔥湯再沃,次用桐殼灰、穿山甲尾閭炙焦,地膽去翅足、秫米炒,各一分,為細末,入膽礬少許,研和,酒調,以筆蘸敷,少頃痛來,以蔥湯沃去,准一時許,前藥又增些膽礬,若痛,又認蔥湯沃之,又等一時,藥中又增些膽礬,並如前法,一日三次。用前藥,其膽礬又以漸加多於第一日矣。
白話文:
如果下焦有積血,也可以從尺脈洪盛看出,可以用逐淤湯主治,一定要讓大小便通暢,患處可以用明白礬泡湯溫洗,再用蔥湯再沖洗。接著使用桐殼灰、穿山甲尾閭炙焦、地膽去翅足、秫米炒,各一錢,研成細末,加入少許膽礬,研和,用酒調成糊狀,用筆蘸著藥膏敷上,不久就會感到疼痛,用蔥湯沖洗乾淨,大約一小時後,前一劑藥再增加一些膽礬,如果疼痛,再用蔥湯沖洗,再等一個小時,藥中再增加一些膽礬,並按照前面的方法,一天三次。使用前一劑藥,膽礬的量應逐漸增加,比第一天多。
後日三次用前藥,其膽礬又以漸加多於第二日矣。痛則沃之以蔥湯,三日以還,更不用藥,只是明礬泡湯,與白湯相間淋洗,日三四次,十餘日自然成痂,如柿干之狀。無膽礬,以綠礬代之。
逐淤湯,通利大小便,取下黑物。
白話文:
在接下來的三天,使用前面描述的藥方,將膽礬的用量逐漸增加,超過第二天的量。疼痛的時候用蔥湯沖洗。在三天後,不再使用藥物,而只用明礬溶液和白開水交替淋洗,每天三四次。十幾天後,傷口自然會形成痂皮,看起來就像柿餅一樣。如果沒有膽礬,可以用綠礬代替。
逐淤湯,通利大小便,排出黑色物質。
川芎,白芷,生乾地黃,赤芍藥,五靈脂,枳殼(制),阿膠(炒),蓬莪朮,茯苓,茯神,木通,生甘草(各一分),實大黃(生用),桃仁(蕩,去皮,焙。各一分半)
白話文:
-
川芎:一種中藥,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
-
白芷:一種中藥,具有散寒止痛、祛風化濕、解表透疹的功效。
-
生乾地黃:一種中藥,具有滋陰涼血、養陰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
-
赤芍藥:一種中藥,具有涼血活血、化瘀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
-
五靈脂:一種中藥,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祛瘀、消腫散結的功效。
-
枳殼(制):一種中藥,具有理氣寬中、化痰止咳、降逆除呃的功效。
-
阿膠(炒):一種中藥,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養顏美容的功效。
-
蓬莪朮:一種中藥,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祛風止瀉的功效。
-
茯苓:一種中藥,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
-
茯神:一種中藥,具有安神養心、益智健腦、補脾益氣的功效。
-
木通:一種中藥,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暑、祛風止痛的功效。
-
生甘草:一種中藥,具有益氣健脾、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
-
實大黃(生用):一種中藥,具有瀉熱通便、清肝退黃、消腫止痛的功效。
-
桃仁(蕩,去皮,焙。各一分半):一種中藥,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
上銼散。每三錢,井水一碗,薑三片,蜜三匙,煎服,以利為度。淤血作痛通用。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三錢,用井水一碗,薑三片,蜜三匙,一起煎煮服用,直到病情好轉為止。適用於淤血引起的疼痛。
治痔五聖丹
雄黃,葉子雌黃,朴硝,綠礬,明白礬(各半兩)
白話文:
雄黃、雌黃、朴硝、綠礬、白礬(各半兩)
上件,各別磕碎,以銀窩,一入雄黃,二入雌黃,三入朴硝,四入綠礬,五入白礬,圓瓦片蓋定,炭火煅一日夜,看青煙出盡,有紅煙上方好,候冷取出,紙襯頃地上,用盆蓋,出火毒一日夜,入乳香、沒藥末各一錢,同研極細。每抄一匙,煎甘草湯調敷,外用雞羽掃藥末蓋之,日二次,夜一次,自然乾硬而脫,逐日須用蔥白煎湯,入朴硝溫洗,軟帛拭乾,然後敷藥。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研磨成碎末,用銀窩將藥材分別放入,依序為雄黃、雌黃、朴硝、綠礬、白礬,將藥材用圓瓦片封閉,放入炭火中煅燒一整晝夜,直到藥材出現青煙,待青煙散盡後,再觀察爐內是否有出現紅煙,若出現紅煙,則藥材已完成煅燒,關火取出藥材,在藥材上放一張紙,將裝有藥材的容器蓋上,放置一天一夜,讓藥材自然冷卻去除火毒,之後將適量研磨至極細的乳香和沒藥粉末與藥材混合。
每取一匙藥材粉末,加入甘草湯調和後敷貼在患處,並用雞毛刷將藥末掃勻,每日敷藥兩次,晚上敷藥一次,直到患處自然乾燥變硬並脫落。每日需用蔥白煮成湯汁,加入朴硝溶解,使用溫熱藥湯清洗患處,再用柔軟的布擦乾,擦乾後再敷藥。
治痔豬膽膏,豬膽七枚,各取汁,以建盞盛,炭火熬成膏,用單紙攤敷,須先用槐根,取白皮煎湯溫洗,然後敷藥。
白話文:
治療痔瘡的豬膽膏:
材料:豬膽七枚,每個取出膽汁。
做法:
-
將膽汁倒入建盞中,用炭火慢慢熬煮成膏狀。
-
將單紙攤開,把豬膽膏敷在單紙上。
用法:
-
在使用豬膽膏之前,先用槐根的白色樹皮煎煮成湯,溫熱後清洗患處。
-
清洗完畢後,再將豬膽膏敷在患處。
熏痔方
五倍子曬乾,如燒香法置長桶內,坐熏患處,自然收縮。
治痔方
紫荊皮,新水煎,食前服。
又方,白芷末,用米飲調,食前服。
又方,赤蜈蚣焙乾為末,入腦,以津唾調敷青紗上貼,或朴硝末摻亦得。
白話文:
燻痔方
將五倍子曬乾,像燒香一樣放在長桶內,坐著燻患處,痔瘡自然縮小。
治痔方
方一: 紫荊皮用新水煎煮,於飯前服用。
方二: 白芷研磨成粉末,用米湯調和,於飯前服用。
方三: 赤蜈蚣焙乾研磨成粉末,加入麝香,用唾液調和敷在青紗布上,貼於患處。也可以用朴硝粉末敷於患處。
又方,五倍子焙黃,銼碎,每用一兩,井水三大碗煎,乘熱熏洗,拭乾,爛石膏燒紅,碗覆地出毒,細末敷。
白話文:
另一個方法,將五倍子烘烤成黃色,研碎,每次使用一兩,加入三碗井水煎煮,趁熱燻洗患處,擦乾後,將爛石膏燒紅,用碗覆蓋加熱至毒氣排出,然後將研磨成細末敷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