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4)

1. 附論

滑伯仁論曰:勞患人者,有病機之不同,有形狀之不一。肌膚羸瘦,骨熱如蒸,服藥無效,針灸無功,何也?對曰:勞者,虛勞也。是因體虛之人,房勞過損,酒怒多端,氣虛血耗,諸疾蜂生,致使陰陽失序,寒熱自生。陽虛曰生寒,陰虛曰發熱,久虛久熱變為骨蒸,久則成勞,久勞成疰。

疰者,住也。有二十四種之名,有三十六種之類,有九十九種之形,種種不同,症症各異,內有勞疰、屍疰、鬼疰、食疰、蟲疰、毒疰,此六者為傳屍之勞患,滅門絕戶,醫難治之。又云:所因少壯之時,醉飽迷房,勞傷心腎。

蓋心主血,腎主精,精竭血衰,失於調護,而無滋化之源,致生融融之熱,咳咳之痰,陰虛盜汗,夜夢鬼交,遺精困倦,腰背痠痛,咯血咯痰,頰紅喉痛,飲食減少,骨肉枯羸,是為不治。故曰:患此疾者,有氣虛、有血虛。氣虛者易治,血虛者難調故也。

又云:治虛勞,世用寒涼之藥治熱症,熱之愈熱;用熱藥治寒症,寒之愈寒,何也?對曰:東垣有云,用苦寒之劑,妄治勞傷之熱,大寒則愈虛其中,大熱則愈怯其內,治療無端,致傷脾胃,殊不知甘能緩火,勞者溫之,保全者當求微病之初,莫治已病之後。察氣血之虧盈,審病源之要道,補益溫平,無不效驗,故集諸方補附於後。

白話文:

[附論]

滑伯仁認為:勞損的人,病因和症狀各不相同。有些人肌膚消瘦,骨頭發熱像蒸籠一樣,吃藥不管用,針灸也沒效果,這是為什麼呢?回答是:這是虛勞。這是因為體質虛弱的人,房事過度,酗酒動怒,導致氣虛血虧,百病叢生,使陰陽失調,寒熱交替出現。陽虛則生寒,陰虛則發熱,長時間虛弱發熱就變成骨蒸,時間久了就成了勞症,勞症久了就變成疰症。

疰症,是指疾病纏綿不愈。它有很多種類型,名稱有二十四種,種類有三十六種,症狀有九十九種,各種各樣,症狀也各不相同,其中包括勞疰、屍疰、鬼疰、食疰、蟲疰、毒疰,這六種是會傳染的勞損疾病,會導致家破人亡,很難醫治。又說:這些疾病往往是年輕時縱慾過度,飲食無節制,損傷了心腎所致。

因為心主血,腎主精,精氣耗竭,血氣衰弱,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養,沒有滋養生化的來源,就會產生持續的熱感、咳嗽咳痰,陰虛盜汗,夜間做春夢,遺精疲倦,腰背酸痛,咯血咯痰,面頰潮紅咽喉疼痛,食慾減退,形體消瘦,這種情況是很難治癒的。所以說:患有這種疾病的人,有的氣虛,有的血虛。氣虛比較容易治療,血虛則很難調理。

又說:治療虛勞,世人常使用寒涼的藥物治療熱症,結果熱症反而更嚴重;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寒症,寒症反而更嚴重,這是為什麼呢?回答是:東垣先生說過,用苦寒的藥物妄圖治療勞損引起的熱症,寒氣過重就會更虛弱,熱氣過盛就會更衰弱,這樣治療沒有章法,還會傷及脾胃。殊不知甘味能緩解內熱,勞損的人應該溫補,保養身體應該在疾病初期就開始,不要等到病情嚴重了才治療。要觀察氣血的盈虧,審察病因,採用溫和的補益方法,效果一定很好,所以收集了一些方劑附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