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二十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三 (4)

1. 附諸方

加減四物湯,治腸風下血不止。

白話文:

加味四物湯

**主治:**腸風下血不止。

組成:

  • 生地黃 10 克
  • 熟地黃 10 克
  • 當歸身 6 克
  • 白芍藥 6 克
  • 川芎 3 克
  • 白朮 6 克
  • 茯苓 6 克
  • 甘草 3 克
  • 黃耆 6 克
  • 黨參 6 克
  • 白果 5 克
  • 山藥 9 克
  • 芡實 10 克
  • 麥冬 10 克
  • 枸杞子 10 克
  • 阿膠 5 克
  • 炙甘草 3 克
  • 肉桂 2 克
  • 香附 6 克
  • 川椒 3 克

側柏葉生地黃當歸(酒侵,去蘆),川芎(各一兩),枳殼(去白,炒),荊芥穗,槐花(炒)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側柏葉、生地黃、當歸(用酒浸泡,去掉蘆葦)、川芎(各一兩)、枳殼(去掉白色,炒過)、荊芥穗、槐花(炒過)、甘草(烤過的,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鍾,姜三片,烏梅少許同煎,空心溫服。

腸風黑散(《和劑方》),治腸風下血,或在糞前後,並皆治之。

白話文:

腸風黑散(出自《和劑方》),治療腸風導致的便血,無論是伴隨大便出現,還是獨立出現,都能治療。

每服四錢,加水一茶杯,薑三片,烏梅少許,一同煎煮,空腹時溫熱服用。

荊芥(二兩),亂髮,槐花,槐角(各一兩。燒),甘草(炙),蝟皮(炒。各兩半),枳殼(去白,二兩,炒一兩)

白話文:

荊芥(二兩),亂髮,槐花,槐角(各一兩,燒焦),炙甘草,炒蝟皮(各兩半),去白的枳殼(二兩,炒一兩)

上將所燒藥同入瓷瓶內,鹽泥固濟,燒存三分性,出火毒,同甘草、枳殼搗羅為末。每服三錢,水一鍾,煎七分,空心服。

白話文:

將上等燒製的藥材,全部放入瓷瓶內,用鹽泥密封結實,燒存三分精華,去除火毒,與甘草、枳殼搗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碗,煎煮至七分,空腹服用。

結陰丹(《拔粹方》),治腸風下血,臟毒下血,諸大便血疾。

白話文:

結陰丹(出自《拔萃方》)

主治:腸胃脹痛出血、臟器中毒出血,以及各種大便出血的疾病。

枳殼(去瓤,麩炒),威靈仙黃耆陳皮(去白),椿根白皮何首烏,荊芥穗(各半兩)

白話文:

枳殼(去除果肉,用麩皮炒過),威靈仙,黃耆,陳皮(去除白色的部分),椿根白皮,何首烏,荊芥穗(各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陳米飲入醋少許煎過,要放溫水送下。

黃連貫眾散(張子和方),治腸風下血。

白話文:

末,將酒糊丸梧子研磨至細末。每次服用五十至七十丸,用陳年米湯加少許醋煎煮後,溫水送服。

黃連雞冠花貫眾大黃,烏梅肉,枳殼,荊芥(各一兩),甘草(炙,七錢五分)

白話文:

黃連、雞冠花、貫眾、大黃、烏梅肉、枳殼、荊芥(各 30 公克),炙甘草(22.5 公克)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米飲下,食前。

一方,治臟毒下血。

白話文:

一個方子,治療臟腑中的毒素導致便血。每次服用兩錢,用溫熱的米湯送服,在飯前服用。

用黃連四兩,酒侵,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曬乾為末,以烏梅肉六兩同搗為膏,丸如梧子大。每二三十丸,空心白湯下。

白話文:

取四兩黃連,用酒浸泡,春、秋浸泡五天,夏季浸泡三天,冬季浸泡七天,然後曬乾研成粉末,再取六兩烏梅肉一起搗成膏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粒,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

一方,治腸風下血。

白話文:

一方,治腸風下血。

一法:治腸風下血。或取生白礬一兩,水飛三五遍,桑皮炒枯,同礬為末,酒糊丸,大如桐子。每服一丸,空心溫酒下。

二法:治腸風下血。或用大棗一枚,去皮核,搗爛如泥,內生白礬半兩,和如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空心溫酒下。

三法:治腸風下血。或用大棗十枚,去皮核,搗爛如泥,內生白礬一兩,和如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空心好酒下。

四法:治腸風下血。或用大棗二十枚,去皮核,搗爛如泥,內生白礬一兩半,和如丸,梧桐子大。每服一服,空心好酒下。

滑石,當歸,生芐,黃芩蒼朮(各等分)

白話文:

  • 滑石:滑石是一種天然礦物,具有清熱、利尿、除濕的作用。

  • 當歸:當歸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血、活血、調經的作用。

  • 生芐:生芐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消炎、止痛的作用。

  • 黃芩:黃芩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止痢的作用。

  • 蒼朮:蒼朮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燥濕、健脾、化痰的作用。

上以水煎服,或以蒼朮、生芐不犯鐵器為末,丸服。

一方,治腸風臟毒。

用茄蒂燒灰存性為末,米飲調下二錢,小兒服半錢。

白話文:

一劑,治療腸胃風毒。

使用茄蒂燒成灰並保存其藥性,研磨成細末,用米湯調和,成年人服用二錢,小兒服用半錢。

2. 諸痔論

臟腑本虛,外傷風濕,內蘊熱毒,醉飽交接,多欲自戕,以故氣血下墜,結聚肛門,宿滯不散,而衝突為痔也。肛邊發露肉珠,狀如鼠孔,時時滴潰膿血,曰牡痔;肛邊生瘡,腫痛突出一枚,數日膿潰即散,曰牝痔;腸口顆顆發癗,且痛且癢,出血淋瀝,曰脈痔;腸內結核有血,寒熱往來,登溷脫肛,曰腸痔。

白話文:

ERROR

若血痔,則每遇大便,清血隨下而不止;若酒痔,則每遇飲酒發動,瘡腫而血流;若氣痔,則憂恐鬱怒適臨乎前,立見腫痛,大便艱難,強力則肛出而不收矣,此諸痔之外證然也。治法總要:大抵以解熱、調血、順氣先之。蓋熱則血傷,血傷則經滯,經滯則氣不運行,氣與血俱滯,乘虛而墜入大腸,此其所以為痔也。諸痔出血,肛門間別有小竅,下如血線,不與便物共道。

白話文:

如果患上血痔,每次大便都會有清血流出來,而且不會停止;如果患上酒痔,每次喝酒都會發作,並會出現瘡腫和血流;如果患上氣痔,當出現憂慮、恐懼、鬱怒的情緒,就會立即出現腫痛,大便困難,用力過度就會使肛門脫出而不收縮,這些都是痔瘡的外在症狀。治療方法總要:總體來說,先要以清熱、調血、順氣為原則。因為熱就會損傷血液,血液受損就會經絡淤滯,經絡淤滯就會氣血不通暢,氣血同時淤滯,乘虛而進入大腸,這就是痔瘡形成的原因。各種痔瘡出血,肛門之間另有小孔,從下向下流出如血線,與排泄物不同。

痔久不愈,必至穿穴,瘡口不合,漏無已時,此則變而為瘻矣。前乎治法之外,抑猶有說焉。腸風、臟毒之與痔瘻,同出而異名也。歲積月累,淫蝕腸頭,濕爛可畏,此果何物致然哉?蟲是也。其間執劑又當為之化蟲,不然古書何以謂之蟲痔?氣血下墜,衝突為痔,既不能坐,又不容行,立則愈覺其墜矣。惟高枕偃仰,心平氣定,其腫自收。

白話文:

痔瘡長時間不能治癒,必定會穿破形成洞穴,瘡口無法癒合,不停地流膿,這時痔瘡就變成瘻管了。前面治法之外,抑或還有別的說法。腸風、臟毒與痔瘻,同出一源但名稱不同。年復一年,月積月累,侵蝕腸頭,溼爛得可怕,這究竟是何物引起的?是腸道寄生蟲。治療時,還應當考慮化蟲。不然,古書為何稱之為蟲痔?氣血下墜,互相擠壓形成痔瘡,既不能坐也不能走,站立時更加覺得下墜。只有墊高枕頭平躺,心情平和,氣息平穩,痔瘡的腫脹自然會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