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回本書目錄

1. 漏瘡

2. 漏瘡方論

漏者,諸瘻之潰漏也。狼瘻、鼠瘻、螻蛄瘻、蜂瘻、蚍蜉瘻、蠐螬瘻、蜉蛆瘻、瘰癧瘻、轉筋瘻,古所謂九瘻是爾。析而言之,三十六種,其名目又不同焉。大抵外傷四氣,內窘七情,與夫飲食乖常,染觸蠢動含靈之毒,未有不變為瘻瘡,穿孔一深,膿汁不盡,得冷而風邪並之,於是涓涓而成漏矣。漏喜發於項腋,亦喜發於陰僻肛門之間,療治失時,即生寒熱。

不特瘻能為漏,凡癰疽諸發,隨所在處,苟有宿膿敗肉朽骨停蓄其間,皆一切漏瘡之萌芽也。治法溫散風冷為急,收水次之,生肌又次之,藿香、厚朴、半夏、橘皮、蒼朮、細辛、川芎、白芷,以官桂、乾薑一匕佐之,此足以溫散風冷矣。然有近年漏者,有久年漏者,近則或帶淡紅,或帶微腫,或留小核,久則上而槁白,內而黑爛,淫蟲惡臭生焉。近者不過前藥數品而已,久者復其元陽,亦當以漏監輩加減而用之。

如其不當用而輕用,又恐熱氣乘虛,變移結核,旁緣相通,而孔竅為尤甚,若夫收水一節。則有司存,水屬腎也,腎虛不能傳導,而後水溢於腎,水溢則滲漉於漏瘡。行腎之水,無如黑牽牛,必以牽牛取末,入於豬腎,慢火煨熟,而溫酒下之,則借腎入腎,一縱一擒,兩得其便。

惡水既泄,不復淋漓,繼以當歸、黃耆、川芎、官桂、川續斷、胡蘆巴等,修治細末,佐以發灰,空心溫酒調下,仍以安腎丸、山藥丸兼而濟之,庶幾腎得所養,真元凝合。夫然後龍骨、牡蠣、人齒、犬牙,加之血竭、乳、麝、發灰,內外相維,生肌必矣。然而新肉方生,又當以膂肉、豬蹄、米餔為養,不惟滋味益腎,而陽明之主肌肉,亦藉穀氣以充之,此則自本自根之論也。

雖然漏已息矣,瘡已平矣,衾幃動念,可乎?否乎?曰:始焉之漏者,溝澮之細流也,終焉之犯者,江河之浚決也,知而故作,盧扁其如之何!

白話文:

漏瘡方論

漏瘡,是指各種瘻管潰爛流膿的疾病。古代所說的九種瘻,包括狼瘻、鼠瘻、螻蛄瘻、蜂瘻、蚍蜉瘻、蠐螬瘻、蜉蛆瘻、瘰癧瘻和轉筋瘻,實際上細分起來有三十六種,名稱各不相同。總體來說,外傷受邪、內傷七情,以及飲食不節,感染蟲毒,都可能導致瘻瘡形成,膿液長期流出,遇冷或受風寒侵襲,就會形成涓涓不斷的漏瘡。漏瘡好發於頸項腋下及陰部肛門等處,治療不及時,會出現寒熱症狀。

不僅瘻管會導致漏瘡,凡是癰疽等疾病,只要有膿液、腐肉、壞骨等積聚在患處,都可能發展成漏瘡。治療應以溫散風寒為先,其次是收斂水液,再次是促進生肌。藿香、厚朴、半夏、橘皮、蒼朮、細辛、川芎、白芷,再加官桂、乾薑,可以溫散風寒。但漏瘡的病程有長有短,近期發生的漏瘡,可能伴有淡紅色、輕微腫脹或小腫塊;久年的漏瘡,則會皮膚乾燥發白,內部腐爛發黑,伴有惡臭及蟲蛀。近期發生的漏瘡,只需用上述幾味藥;久年的漏瘡,則需補益元陽,可在原方基礎上加減藥物。

如果用藥不當或用藥過輕,則可能導致熱邪乘虛而入,形成結核,並蔓延擴散,使孔洞越來越大。至於收斂水液方面,需注意水液屬腎,腎虛則不能正常運化水液,導致水液溢於腎,再滲漏到漏瘡。要行水利腎,可以使用黑牽牛,將牽牛子磨成粉末,放入豬腎中,用小火煨熟,溫酒服用,這樣可以借助腎氣,達到瀉水利腎的效果。

惡水排出後,不再淋漓,接著可以使用當歸、黃耆、川芎、官桂、川續斷、胡蘆巴等藥物,研磨成細末,加發灰,空腹溫酒送服,並服用安腎丸、山藥丸,以滋養腎氣,凝固元氣。然後再用龍骨、牡蠣、人齒、犬牙,加上血竭、乳香、麝香、發灰等藥物,內外兼治,促進生肌。等到新肉長出,還要用豬肉、豬蹄、米飯等食物進補,不僅能滋補腎氣,還能補充陽明經所需的營養,從根本上調理身體。

即使漏瘡好了,傷口也癒合了,是否可以房事呢?答案是否定的!最初的漏瘡,如同細小的溪流,而最終的危害,如同決堤的江河,明知故犯,即使是扁鵲也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