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3)

1. 附諸方

上為細末,煉蜜和豬脊髓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鹽湯送下,好酒亦可,乾物壓之。

濟陰丸

黃柏(二兩七錢,鹽湯拌炒),龜板(炙,一兩三錢五分),陳皮(七錢),當歸(一兩,酒浸),知母(一兩,酒炒),虎骨(七錢,酥炙),鎖陽(一兩),牛膝(一兩三錢半),山藥,白芍,砂仁,杜仲(炒斷絲),黃耆(鹽水炒。各七錢),熟芐(七錢),枸杞子(五錢),故紙(三錢半,炒),菟絲子(酒浸,一兩一錢半。)

上為末,以地黃膏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

人參固本丸(《簡易方》)夫人心藏血,腎藏精,精血充實,則鬚髮不白,顏貌不衰,延年益壽,其夭閼者,多由服性熱之藥,不能滋生精血也。而藥之滋補精血者,無出於生、熟二地黃。世人徒知服二地黃,而不知服二門冬為引也。蓋生地黃能生心血,用麥門冬引入所生之地;熟地黃能補腎精,用天門冬引入所補之地,四味互相為用,本草又以人參為通心氣之主,故宜加焉。

生地黃,熟地黃(各酒洗浸),天門冬(去心,酒浸),麥門冬(去心,酒浸。各二兩),人參(一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淡鹽湯任下。如有痰者,生、熟地黃各用薑汁炒過,恐泥膈故也。

三才封髓丹,除心火,益腎水。

天門冬(去心),熟地黃(酒洗),人參(各五錢),黃柏(炒褐色,三兩),砂仁(一兩半),甘草(七錢半。一方無)

上為末,水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蓯蓉半兩,切作片子,酒一盞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去滓,空心送丸子。

固真丹,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水火不升,下元虛冷,臍腹疼痛。

人參(一兩),乾山藥(一兩半,炒),當歸(酒浸),黃耆(炒),黃柏(炒),白朮(各一兩),杜仲(酒炙,炒斷絲),補骨脂(炒。各一兩),五味子(半兩,炒),澤瀉(半兩),白茯苓,牡丹皮山茱萸(肉。各一兩),熟地黃(四兩,湯頭闌膏於石臼內,搗如泥)

上前藥為極細末,和地黃膏拌勻,卻入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淡鹽湯送下。腰腿無力,加牛膝一兩酒炒,敗龜板一兩半酥炙;夏天服,加桂半兩;脈弱食少,再加附子半兩(炮。)

沉香大補丸,專治下焦虛弱,補益元氣,久服身輕體健,五臟調和,血脈通泰,功效甚妙。

黃柏(四兩,酒浸,炒褐色),知母(一兩半,酒浸,焙),熟地黃(酒浸,二兩),芍藥,陳皮(去白),牛膝(酒浸),鎖陽(酒浸),當歸(酒浸。各一兩),敗龜板(酥炙,二兩),虎脛骨(酥炙,七錢半),山茱萸(肉,一兩),山藥,沉香,白茯苓,牡丹皮,杜仲(酥炙),澤瀉,大茴香(各一兩),人參(二兩)

白話文:

附諸方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和豬脊髓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空腹用鹽湯送服,好酒也可以,服用後需用乾物壓住藥丸。

濟陰丸

黃柏(二兩七錢,用鹽湯拌炒),龜板(炙烤,一兩三錢五分),陳皮(七錢),當歸(一兩,用酒浸泡),知母(一兩,用酒炒),虎骨(七錢,用酥油炙烤),鎖陽(一兩),牛膝(一兩三錢半),山藥、白芍、砂仁、杜仲(炒至斷絲)、黃耆(用鹽水炒,各七錢)、熟芐(七錢)、枸杞子(五錢)、故紙(三錢半,炒)、菟絲子(用酒浸泡,一兩一錢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用地黃膏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十丸。

人參固本丸(《簡易方》)

人體之心臟藏血,腎臟藏精,精血充盈,則頭髮不會過早變白,容貌也不會衰老,還能延年益壽。而那些早衰的人,大多是因為服用溫熱性質的藥物,不能滋生精血。而滋補精血的藥物,沒有比生、熟地黃更好的了。世人只知道服用地黃,卻不知道用麥門冬和天門冬引導藥力。因為生地黃能滋生心血,用麥門冬引導其藥力到達心臟;熟地黃能補益腎精,用天門冬引導其藥力到達腎臟,四味藥物互相配合,本草書又以人參為補益心氣的要藥,所以應該加入。

生地黃、熟地黃(各用酒洗淨浸泡),天門冬(除去心,用酒浸泡),麥門冬(除去心,用酒浸泡,各二兩),人參(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用蜂蜜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服用,溫酒或淡鹽湯皆可送服。如有痰症者,生、熟地黃需用薑汁炒過,以免藥物阻塞食道。

三才封髓丹,此方能清心火,益腎水。

天門冬(除去心),熟地黃(用酒洗淨),人參(各五錢),黃柏(炒至褐色,三兩),砂仁(一兩半),甘草(七錢半,另一方無此藥)。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用水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用肉蓯蓉半兩,切成片,用一盞酒浸泡一夜,次日煎煮三四沸,去渣,空腹服用。

固真丹,治療各種虛損、勞傷,水火不升,下元虛冷,臍腹疼痛等症狀。

人參(一兩),乾山藥(一兩半,炒),當歸(用酒浸泡),黃耆(炒),黃柏(炒),白朮(各一兩),杜仲(用酒炙烤,炒至斷絲),補骨脂(炒,各一兩),五味子(半兩,炒),澤瀉(半兩),白茯苓、牡丹皮、山茱萸肉(各一兩),熟地黃(四兩,將藥膏放在石臼中,搗成泥狀)。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與地黃膏拌勻,再加入煉製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八九十丸,空腹用淡鹽湯送服。若腰腿無力,可加入酒炒的牛膝一兩,酥炙的敗龜板一兩半;夏天服用,可加桂枝半兩;脈弱食少者,再加炮製過的附子半兩。

沉香大補丸,專門治療下焦虛弱,補益元氣,長期服用可使身體輕盈健壯,五臟調和,血脈暢通,功效顯著。

黃柏(四兩,用酒浸泡,炒至褐色),知母(一兩半,用酒浸泡,焙乾),熟地黃(用酒浸泡,二兩),芍藥、陳皮(去白)、牛膝(用酒浸泡)、鎖陽(用酒浸泡)、當歸(用酒浸泡,各一兩),敗龜板(酥炙,二兩),虎脛骨(酥炙,七錢半),山茱萸肉(一兩),山藥、沉香、白茯苓、牡丹皮、杜仲(酥炙)、澤瀉、大茴香(各一兩),人參(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