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

1. 附諸方

上為末,豬骨髓入蜜丸梧子大。空心服一百丸,鹽湯下。

虎潛丸,治痿,與補腎丸同。

黃柏(半斤,酒炒),龜板(四兩,酒炙),知母(二兩,酒炒),熟芐,陳皮,白芍藥(各二兩)鎖陽(一兩半),虎骨(一兩,炙),乾薑(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或粥丸。一方加金箔一片,一方用生地黃。懶言語加山藥,加炒黃柏、知母、炙龜板各等分,乾薑三分之一,酒糊丸,名補血丸,一方無干姜,冬月方加有當歸一兩半,熟芐比前多一兩,余同。

六味地黃丸(《金匱》方),治形體瘦弱,無力多困,腎氣久虛,久新憔悴,寢汗發熱,五臟齊損,遺精便血,消渴淋濁等證。婦人血虛無子者,服之有效。

乾山藥,山茱萸肉(各四兩),澤瀉(去毛),牡丹皮(去心),白茯苓(去皮。各三兩),熟芐(八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白湯下,寒月溫酒下,如腎虛有飲作痰喘,生薑湯下。

八味丸,治腎氣虛乏,下元冷憊,臍腹疼痛,夜多旋溺,腳膝緩弱,肢體倦怠,麵皮萎黃或黧黑,及虛勞不足,渴欲飲水,腰重疼痛,小腹急痛,小便不利。(方見痼冷門。)

山藥丸(《和劑方》)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肌體消瘦,耳聾目暗,常服壯筋骨,益腎水。(方見漏濁門。)

四君子湯(《和劑方》)補氣,和胃,進食。

白朮,人參,茯苓,甘草(各等分)

上㕮咀。水煎服。

四物湯(《和劑方》)補血,和血,調經。

當歸,白芍藥,芎藭,地黃(婦人用生,男子用熟)

上㕮咀。水煎服。

八物湯,平補氣血,調和陰陽。

白朮,人參,茯苓,甘草,白芍,當歸,地黃,川芎

上㕮咀。水煎服。

黃耆建中湯(《和劑方》)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羸乏少力。此藥大生血氣,補益營衛。(方見虛汗門。)

人參養榮湯,治男婦血虛,短氣痿弱,有汗潮熱等證。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川歸,黃耆,肉桂,白芍藥(炒),遠志(去心),五味子,熟地黃,陳皮(各等分)

上㕮咀。水二鍾,姜三片,煎服。

加味補中益氣湯,治動作勞倦可服。

人參(一錢),黃耆(七分),甘草(四分),白朮(一錢),當歸(酒洗,一錢二分),陳皮(去白,一錢),柴胡(去蘆,五分),升麻(三分),麥門冬(七分,制,去心),天花粉(五分),黃柏(七分,酒鹽炒),黃芩(五分,酒浸)

上㕮咀。用水二鍾,煎至一鍾,去滓溫服。

加味虎潛丸,治諸虛不足,腰腿疼痛,行步無力。壯元陽,滋腎水。

熟地黃(酒洗,八兩),黃柏(蜜炒褐色),人參,黃耆(蜜炙),當歸(酒洗),破故紙(炒),鎖陽(酒洗),龜板(酥炙),茯苓(各二兩),杜仲(酥炙斷絲),牛膝(酒洗),菟絲子(酒浸。蒸),知母(酒炒),虎脛骨(酥炙。各二兩),山藥(炒),枸杞子(炒),芍藥(酒炒。各三兩)

白話文:

附諸方

將藥材磨成粉末,以豬骨髓和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空腹服用一百丸,用鹽湯送服。

虎潛丸,治療痿症,與補腎丸功效相同。

藥材包含:酒炒黃柏(半斤)、酒炙龜板(四兩)、酒炒知母(二兩)、熟地黃、陳皮、白芍藥(各二兩)、鎖陽(一兩半)、炙虎骨(一兩)、乾薑(半兩)。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丸藥,或用粥做成丸藥。另一方劑可加一片金箔,或用生地黃代替熟地黃。若患者說話懶散,則可加入山藥,並將炒黃柏、知母、炙龜板各等量,乾薑用三分之一的量,用酒糊做成丸藥,稱為補血丸。另一方劑不含乾薑,冬季服用則可加入當歸(一兩半),熟地黃比原方多一兩,其他藥材用量不變。

六味地黃丸(出自《金匱要略》),治療形體消瘦、無力嗜睡、腎氣虧虛日久、面色憔悴、盜汗發熱、五臟俱損、遺精便血、消渴淋濁等症狀。婦女血虛不孕者,服用也有效。

藥材包含:乾山藥、山茱萸肉(各四兩)、澤瀉(去毛)、牡丹皮(去心)、白茯苓(去皮,各三兩)、熟地黃(八兩)。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空腹用白湯送服,寒冷季節可用溫酒送服,若腎虛伴有飲停痰喘,則用生薑湯送服。

八味丸,治療腎氣虛弱、下焦寒冷、臍腹疼痛、夜尿頻繁、膝蓋無力、肢體倦怠、面色萎黃或晦暗、虛勞不足、口渴欲飲、腰痛、小腹絞痛、小便不利。(具體方劑見痼冷門)

山藥丸(出自《和劑局方》),治療各種虛損、五勞七傷、肌體消瘦、耳聾眼花等症狀,常服可壯筋骨,益腎水。(具體方劑見漏濁門)

四君子湯(出自《和劑局方》),補益脾胃之氣,增進食慾。

藥材包含:白朮、人參、茯苓、甘草(各等量)。

將藥材切碎,水煎服。

四物湯(出自《和劑局方》),補血、和血、調經。

藥材包含:當歸、白芍藥、川芎、地黃(婦女用生地黃,男子用熟地黃)。

將藥材切碎,水煎服。

八物湯,平和補益氣血,調和陰陽。

藥材包含:白朮、人參、茯苓、甘草、白芍藥、當歸、地黃、川芎。

將藥材切碎,水煎服。

黃耆建中湯(出自《和劑局方》),治療男女各種虛損不足、體弱乏力等症狀。此方能大補氣血,補益營衛。(具體方劑見虛汗門)

人參養榮湯,治療男女血虛、氣短乏力、自汗潮熱等症狀。

藥材包含: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川歸、黃耆、肉桂、炒白芍藥、遠志(去心)、五味子、熟地黃、陳皮(各等量)。

用兩杯水,加三片生薑煎服。

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因勞累導致的症狀。

藥材包含:人參(一錢)、黃耆(七分)、甘草(四分)、白朮(一錢)、酒洗當歸(一錢二分)、去白陳皮(一錢)、去蘆柴胡(五分)、升麻(三分)、制麥門冬(七分,去心)、天花粉(五分)、酒鹽炒黃柏(七分)、酒浸黃芩(五分)。

用兩杯水煎成一杯,去渣溫服。

加味虎潛丸,治療各種虛損不足、腰腿疼痛、行走無力等症狀,壯元陽,滋腎水。

藥材包含:酒洗熟地黃(八兩)、蜜炒褐色黃柏、人參、蜜炙黃耆、酒洗當歸、炒破故紙、酒洗鎖陽、酥炙龜板、茯苓(各二兩)、酥炙斷絲杜仲、酒洗牛膝、酒浸蒸菟絲子、酒炒知母、酥炙虎脛骨(各二兩)、炒山藥、炒枸杞子、酒炒芍藥(各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