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七 (2)
卷之七 (2)
1. 痰涎證治
虢丹,白礬(各二兩)
上以錢王磚剜一大孔,先入虢丹,次以白礬蓋頂,用炭一斤,煅至火盡礬枯、丹黑,出火毒,研細,煮稀麵糊丸麻子大。每服十五丸,沸湯泡生薑汁送下。諸頑痰迷塞,關竅不通,聲音不出,以三十丸研末,入全蠍少許,用自然薑汁澄取清者調灌,須臾吐痰,立愈。凡喘促,胸膈澎湃,寸脈急數,須從權吐之。中滿內實而喘者,與解毒雄黃丸。(方見積熱門。)
白話文:
痰涎證治:
用雄黃(二兩)和白礬(二兩),取一塊錢王磚挖個大洞,先放入雄黃,再用白礬蓋在上面,用一斤炭火煅燒,直到白礬燒枯、雄黃燒黑,熄火放涼,研磨成細粉,用稀麵糊做成麻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五丸,用滾燙的開水加薑汁送服。如果遇到頑固痰涎阻塞,關竅不通,聲音嘶啞的情況,可以取三十丸研成粉末,加入少許全蠍,用新鮮薑汁澄清後調服,很快就能吐出痰涎,立即痊癒。凡是呼吸急促,胸膈煩悶,寸脈急數的症狀,都需要根據情況服用此藥以吐出痰涎。如果出現腹部脹滿、內實並伴有喘息的症狀,則應服用解毒雄黃丸。(解毒雄黃丸的方劑請參考相關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