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十七 (5)
卷之十七 (5)
1. 附:諸賢論
東垣曰:《六元政紀論》云:太陰所至為中滿。(云云。)太陰所至為蓄滿。(云云。)諸濕腫滿,皆屬脾土。論云:脾乃陰中之太陰,同濕土之化,脾濕有餘,腹滿食不化。天為陽,為熱,主運化也;地為陰,為濕,主長養也。無陽則陰不能生化,故云臟寒生滿病。《調經篇》云:因飲食勞倦,損傷脾胃,始受熱中,末傳寒中,皆由脾胃之氣虛弱,不能運化精微,而致水穀聚而不散,而成脹滿。經云:腹滿䐜脹,支膈胠脅,下厥上冒,過在太陰、陽明,乃寒濕鬱遏也。
白話文:
東垣說:《《六元政紀論》》中說:太陰所到之處便是「中滿」。太陰所到之處便是「蓄滿」。各種濕腫和腹滿,都屬於脾土。論述中說:脾是陰中太陰,同濕土的變化一樣,脾濕過多,就會導致腹滿、飲食不能消化。天屬陽,屬熱,主導運行和消化;地屬陰,屬濕,主導生長和養育。沒有陽氣,陰氣就不能生化,所以說臟寒會導致腹滿。在《《調經篇》》中說:由於飲食勞倦,損傷脾胃,開始出現熱中,最後轉變為寒中,都是由於脾胃之氣虛弱,不能運行消化精微物質,導致水穀聚而不散,形成腹脹。經書中說:腹滿、腹脹、脅肋部位疼痛,下部虛寒、上部蒸熱,過錯在於太陰、陽明,這是寒濕鬱積引起的。
《脈經》所謂中寒則脹滿者是也。(《針經·三卷·雜病第八》):腹滿,大便不利,上走胸嗌,喘息喝喝然,取足少陰,又云:脹取三陽。三陽者,足太陽寒水為脹,在《通評虛實論》說:腹暴滿,按之不下,取太陽經絡,胃之募也。正同取者,瀉也。經云:中滿者,瀉之於內者是也。
白話文:
《脈經》中提到中寒就會脹滿的說法。
如果腹部脹滿,大便不通,脹氣往上衝到胸部和喉嚨,呼吸困難,喘息喝喝的聲音,可以取足少陰經的穴位治療。
另外,脹滿也可以取三陽經的穴位治療。三陽經是指足太陽經、手太陽經和手少陽經。其中,足太陽經寒水為脹,在《通評虛實論》中說,如果腹部突然脹滿,按壓下去會沈下去,可以取太陽經絡的穴位,胃的募穴。
正同取者,瀉也。經雲:中滿者,瀉之於內者是也。
宜以辛熱散之,以苦瀉之,淡滲利之,使上下分消其濕,正如開鬼門,潔淨府。溫衣繆處,其處是先瀉其血絡,後調其真經。氣血平,陽布神清,此治之正也。或曰: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者。何也?此乃病機總辭。假令外傷風寒有餘之邪,自表傳裡,寒變為熱,而作胃實腹滿,仲景以大承氣湯治之。
白話文:
適宜使用辛熱的藥物來散發濕氣,使用苦味的藥物來瀉除濕氣,使用淡滲的藥物來利濕,使上下的濕氣得到消散,就像打開鬼門關,徹底掃除府庫。溫暖衣物,選擇乾淨的地方居住。其治療應該,首先瀉除血絡中的濕氣,然後調理正氣的經絡。氣血平調,陽氣佈散,神清氣爽,這是治療的正確方法。有人說,所有的腹脹腹大,都是屬於熱症。為什麼呢?這句話是對病機的總體概括。比如,外傷風寒之邪過多,從表傳到裡,寒邪化熱,而造成胃實腹滿,仲景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亦有膏粱之人,濕熱鬱於內而成脹滿者,此熱脹之謂也。大抵寒脹多而熱脹少,治之者,宜詳辨之。《心法·附錄》曰:心肺,陽也,居上;腎肝,陰也,居下;脾居中,亦陰也,屬土。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白話文:
還有一些身體健康的人,濕熱鬱積在體內而導致腹脹,這叫做「熱脹」。一般來說,寒性腹脹的患者較多,熱性腹脹的患者較少,在治療時,應詳細辨別。《心法·附錄》中說:心肺屬於陽,位於上;腎肝屬於陰,位於下;脾居於中間,也屬於陰,屬土。經書上說:飲食進入胃中,消化吸收後產生精氣,上輸於脾,脾將精氣佈散,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臟經絡並行。
是脾具坤靜之德,而有干健之運,故能使心肺之陽降,腎肝之陰升,而成天地交之泰,是為無病。今也七情內傷,六淫外侵,飲食不節,房勞致虛,脾土之陰受傷,轉運之官失職,胃雖受谷,不能運化,故陽自升,陰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清濁相混,隧道壅塞,鬱而為熱,熱留為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經曰;鼓脹是也。以其外雖堅滿,中空無物,有似於鼓。
白話文:
脾臟具備坤土的柔順與寧靜的內在德行,卻又能發揮乾金的剛健與運化的作用,因此能夠使心肺之陽氣下降,腎肝之陰氣上升,形成天地交合而順遂的狀態,這就是沒有生病的狀態。現在卻因為七種情感內傷,六種外邪侵襲,飲食不節制,房事過多導致虛弱,脾土之陰受到損傷,運化之官失職,胃雖然接受了食物,卻不能夠運化,因此陽氣自升,陰氣自降,形成天地不交合而閉塞的狀態,清氣和濁氣混雜在一起,原本通暢的管道堵塞了,鬱積而化為熱,熱氣停留則成為濕氣,濕熱相互滋生,於是形成脹滿的症狀,經文上說;鼓脹就是這個樣子。因為它的外表雖然堅硬而飽滿,但是裡面卻是空空的沒有東西,很像鼓一樣。
其病膠固,難以療治,又名曰蠱,若蟲侵蝕之義。理宜補脾,又須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邪賊之患,滋腎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卻厚味,斷妄想,遠音樂,無有不安。醫又不察虛實,急於作效,病者苦於脹,急喜行利藥,以求通快,不知寬得一日、半日,其腫愈甚,病邪甚矣,真氣傷矣。古方惟禹餘糧丸,又名紫金丸,制肝補脾,殊為切當。
又曰:朝寬暮急,血虛暮寬,朝急氣虛;終日急,氣血皆虛。嚴氏曰:脹,脈浮者易治,虛者為難治。
白話文:
這種疾病纏綿難癒,難以治療,也叫做蠱,就像蟲子侵蝕一樣。治療方法是應該補益脾臟,同時還要滋養肺金以剋制肝木,使脾臟不受邪氣的侵害,滋養腎水以剋制心火,使肺臟得到清潤化。還要避免吃肥甘厚味,杜絕妄想雜念,遠離音樂,沒有什麼不安的事情。醫生如果不分虛實,急於求成,患者苦於脹滿,急於用攻利藥物,以求痛快,不知道寬松幾天,腫脹反而更加嚴重,病邪更加嚴重,真氣也受損了。古方只有禹餘糧丸,也叫紫金丸,制約肝臟、補益脾臟,特別切當。
白天脈絡舒緩、晚上脈絡急促,是血虛導致的;白天脈絡急促、晚上脈絡舒緩,是氣虛導致的;整天脈絡急促,氣血都虛。
嚴氏說:脈浮而脹,容易治療;脈虛而脹,難以治療。
平肝飲子(《濟生方》),專治喜怒不節,肝氣不平,邪乘脾胃,心腹脹滿,頭暈嘔逆,脈來浮弦。防風(去蘆),桂心(不見火),枳殼,赤芍藥,桔梗(去蘆,炒。各一兩),甘草(炙),木香(不見火),人參,檳榔,當歸(去蘆,酒浸),川芎,陳皮(各半兩)
白話文:
平肝飲 (《濟生方》),專治喜怒無常,肝氣不平,邪氣侵犯脾胃,導致心腹脹滿、頭暈嘔吐,脈搏浮弦。
配方:
- 防風(去蘆):1 兩
- 桂心(不見火):1 兩
- 枳殼:1 兩
- 赤芍藥:1 兩
- 桔梗(去蘆,炒):1 兩
- 甘草(炙):半兩
- 木香(不見火):半兩
- 人參:半兩
- 檳榔:半兩
- 當歸(去蘆,酒浸):半兩
- 川芎:半兩
- 陳皮: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五片,煎服。不拘時。
木香順氣湯,治濁氣在上,則生䐜脹。
白話文:
木香順氣湯:治療濁氣上湧,導致腹脹。
每次服用 4 錢藥粉,加一碗水,放入 5 片薑,煎服。不受時間限制。
木香(一錢二分),厚朴(制。一錢六分),青皮,陳皮,益智,白茯苓(去皮),澤瀉,乾薑,半夏(洗),吳茱萸(各一錢八分),當歸,升麻,柴胡(各四分),蒼朮(米泔浸,二錢),草豆蔻(煨,一錢二分)
上㕮咀,分二貼,每貼水二盞,薑三片,煎八分,食前溫服。忌生冷硬物,恚怒。
白話文:
木香(1錢2分),厚朴(經處理,1錢6分),青皮,陳皮,益智,白茯苓(去皮),澤瀉,乾薑,半夏(清洗過),吳茱萸(各1錢8分),當歸,升麻,柴胡(各4分),蒼朮(用米泔浸過,2錢),草豆蔻(煨過,1錢2分)
貼一 藥材:㕮咀 用法:每貼以水二碗浸泡,加入三片生薑,煎至剩餘八分,於飯前溫服。
貼二 禁忌:服用中藥期間,避免食用生冷、堅硬的食物,避免生氣惱怒。
廣茂潰堅湯,治中滿腹脹,內有積聚,堅硬如石,令人坐臥不能,二便澀滯,上喘氣促,面色萎黃,通身虛腫。
白話文:
廣茂潰堅湯,用於治療腹脹滿悶,內有積聚,堅硬如石,令人坐臥不安,大小便不通暢,上氣不接下氣,面色萎黃,全身浮腫的症狀。
厚朴(制),黃芩,草豆蔻(麵裹煨),益智仁(炒),當歸(酒洗。各二錢半),黃連(三分),半夏(湯泡,三分半),莪朮(煨),紅花,吳茱萸(湯泡,去苦水),升麻,甘草(炙),柴胡,澤瀉,神麯(炒),陳皮,青皮(各一錢半)
白話文:
厚朴(制)、黃芩、草豆蔻(麵粉包裹後煨熟)、益智仁(炒熟)、當歸(用酒洗過,各二錢半)、黃連(三分)、半夏(用熱水浸泡,三分半)、莪朮(煨熟)、紅花、吳茱萸(用熱水浸泡,去除苦味)、升麻、甘草(炙過的)、柴胡、澤瀉、神麯(炒熟)、陳皮、青皮(各一錢半)
上㕮咀。分二貼,每貼水二鍾,薑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木香塌氣丸,治中滿腹脹。
白話文:
木香降氣丸,治療腹部脹滿。
用量:藥材兩貼,加水兩碗,薑片三片,煎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
陳皮,蘿蔔子(炒。各五錢),胡椒,木香,草豆蔻(麵裹煨),青皮(各三錢),蠍梢(炒,去毒,二錢半)
白話文:
陳皮、炒蘿蔔子(各五錢)、胡椒、木香、麵糊包裹烘烤過的草豆蔻、青皮(各三錢)、炒過的並去除毒性的蠍子尾端(二錢半)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米飲下。
禹餘糧丸,治中滿氣脹,喘滿及水氣脹。
白話文:
禹餘糧丸,治療中焦滿悶脹氣,呼吸困難與水氣脹滿等症狀。
取禹餘糧細末,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以稀飯送服。
蛇含石(三兩,煨),真針砂(五兩),禹餘糧(三兩,同上砂炒)
以上三味為主,其次量人虛實,入下項藥。
白話文:
蛇石(三兩,用火煨熱),真的辰砂(五兩),禹餘糧(三兩,與辰砂一起炒)
以上三味為主,其次根據病人的體質虛實,加入下列藥材。
木香,牛膝,莪朮(炮),白蒺藜,桂心,川芎,白豆蔻,茴香(炒),三稜(炮),羌活,茯苓,乾薑,青皮,陳皮,附子(炮),當歸(各半兩)
白話文:
木香、牛膝、莪朮(炒熟)、白蒺藜、桂心、川芎、白豆蔻、茴香(炒過)、三稜(炒熟)、羌活、茯苓、乾薑、青皮、陳皮、附子(炒熟)、當歸(各半兩)
上為細末,拌勻,以湯浸蒸餅,去水搗勻,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中滿分消丸,治中滿鼓氣,水氣等證。
白話文:
將藥物研磨成細末,均勻攪拌,用熱湯浸泡蒸餅,把水去掉後搗勻,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中滿分消丸
**功效:**治療腹部脹滿、胃氣脹氣、水腫等症狀。
黃芩(炒,五錢),薑黃,白朮,人參,甘草(炙),豬苓(各一錢),黃連(銼,炒,五錢),白茯苓,砂仁,乾生薑(各二錢),枳實,半夏(洗。各五錢),厚朴(一兩,制),知母(炒,四錢),澤瀉,陳皮(各三錢)
上為末,湯浸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遠白湯下。
白話文:
黃芩(炒熟,五錢),薑黃,白朮,人參,甘草(烘熱),豬苓(各一錢),黃連(切碎,炒熟,五錢),白茯苓,砂仁,乾生薑(各二錢),枳實,半夏(清洗,各五錢),厚朴(一兩,加工處理),知母(炒熟,四錢),澤瀉,陳皮(各三錢)
最後,將湯汁浸泡於蒸過的藥餅中,捏成像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丸,用遠志湯送服。
中滿分消湯,治中滿寒脹,寒疝,大小便不通,四肢厥冷,食入反出,心痞奔豚。
白話文:
中滿分消湯,用於治療中滿寒脹、寒疝、大小便不通、四肢厥冷、食入反出、心痞奔豚等症狀。
益智,半夏(湯洗),茯苓,木香,升麻(各二錢),川烏(炮),澤瀉,人參,青皮,當歸(酒浸),生薑,麻黃,柴胡,乾薑(炮),蓽澄茄,黃連(各二錢),黃耆,吳茱萸(洗),草豆蔻(煨),厚朴(制。各五錢),黃柏(二錢)
白話文:
-
益智:2 錢
-
半夏(湯洗):2 錢
-
茯苓:2 錢
-
木香:2 錢
-
升麻:2 錢
-
川烏(炮):2 錢
-
澤瀉:2 錢
-
人參:2 錢
-
青皮:2 錢
-
當歸(酒浸):2 錢
-
生薑:2 錢
-
麻黃:2 錢
-
柴胡:2 錢
-
乾薑(炮):2 錢
-
蓽澄茄:2 錢
-
黃連:2 錢
-
黃耆:5 錢
-
吳茱萸(洗):5 錢
-
草豆蔻(煨):5 錢
-
厚朴(制):5 錢
-
黃柏:2 錢
上㕮咀。每貼一兩,水二鍾,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後溫服。
人參定喘湯,治蠱脹有喘。
白話文:
人蔘定喘湯
治療胸悶氣喘。
用法
每次取一到兩帖藥材,加水二碗,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煎煮至藥液剩餘八成,飯後溫服。
人參(一兩),杏仁(去皮尖,炒,一兩),陳皮(五錢),木香(三錢),甘草(五錢)
白話文:
-
人參(50克)
-
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炒熟,50克)
-
陳皮(25克)
-
木香(15克)
-
甘草(25克)
上為末。每服三錢,食遠,濃煎蘇木湯調服,三服喘即止。
秘傳諸蠱保命丹
肉蓯蓉(三兩),皂礬(一斤),紅棗(一斤,煮熟去核),大麥芽(炒,一斤半),香附(一斤。蓯蓉、皂礬二味,入罐內,火煅盡煙)
白話文:
肉蓯蓉(三兩)、皁礬(一斤)、紅棗(一斤,煮熟去核)、大麥芽(炒,一斤半)、香附(一斤。肉蓯蓉、皁礬這兩種藥材,放入罐子裡,用火煅燒至無煙)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好酒下,食後服,日進三服,量人大小用。
四炒枳殼丸
枳殼,去穰,咀,分四份:
一份同蒼朮一兩炒,一份同蘿蔔子一合炒,
一份同乾漆一兩炒,一份同小茴香一兩炒。
白話文:
四炒枳殼丸
枳殼,去除內瓤後,研細,分成四份:
一份與蒼朮一兩一同炒製;一份與蘿蔔子一合一同炒製; 一份與乾漆一兩一同炒製;一份與小茴香一兩一同炒製。
每次服用二十丸,用好酒送服,飯後服用,一天三次,根據個人體質調整用量。
上各炒枳殼黃色為度,揀出,為細末;卻將蒼朮等四味,用水二碗,煎至半碗,去滓,攪麵糊和枳殼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遠米飲送下。
一方,治血鼓,腹如盆脹。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各自炒到枳殼變成黃色為止,揀選出來,搗成細末;另取蒼朮等四味藥,加水二碗煎煮至剩半碗,濾去渣滓,加入麵糊與枳殼末攪拌均勻,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 30 丸,用米粥送服。
一方,治療腹脹如鼓的血氣積聚。
三稜(煨),莪朮,乾漆(炒煙盡),牛膝(去蘆,酒洗),蟲蟲(糯米炒),琥珀,肉桂,硇砂,水蛭(石灰炒赤),大黃(各等分)
白話文:
三稜(炒焦),莪朮,乾漆(炒到冒煙結束),牛膝(去除蘆葦,用酒清洗),蟲蟲(用糯米炒),琥珀,肉桂,硇砂,水蛭(用石灰炒至變紅),大黃(各等分)
上為末,用生地黃自然汁和米醋調勻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溫酒送下,童便下亦可。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生地黃的自然汁液和米醋均勻調和,製成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也可以用童便送服。
敷法,治腹緊硬如石,或陰囊腫大。先用甘草煎湯一鍾服之,後用此藥敷。
白話文:
敷藥方,用於治療腹部僵硬如石,或陰囊腫大的情況。首先服用甘草煎製的湯藥一鍾,然後再用此藥敷於患處。
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各等分)
上為末,醋糊和藥,塗腫脹處。
白話文:
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各取等分)
以末、醋糊藥,塗腫處。
針灸法,脾俞二穴,(在第十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半,隨年壯。),肝俞二穴,(在九椎下兩旁各一寸半,隨百壯。)分水一穴,(在臍上一寸。治腹脹,繞臍結痛,灸百壯。)三焦俞二穴,(在十三椎下兩旁各寸半。治心腹滿,腰背痛,飲食吐逆,小便不利,羸瘦少氣。)
白話文:
針灸的方法,脾俞穴兩個穴位(位於第十一椎下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一寸半,根據患者年齡調整穴位位置),肝俞穴兩個穴位(位於第九椎下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一寸半,根據患者年齡調整穴位位置),分水穴一個穴位(位於肚臍上方一寸,治療腹脹、繞臍結痛,灸一百壯),三焦俞穴兩個穴位(位於第十三椎下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一寸半,治療心腹滿、腰背痛、飲食吐逆、小便不利、羸瘦少氣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