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2)

1. 經常用藥自有奇功

人有中年以上,素挾風痰,腹中時痛,忽爾感冒,雖已發散寒邪,無復發熱頭疼之苦,奈何風痰嘔吐俱作,諸藥罔功。但用茯苓二陳湯加南木香、白豆蔻作劑,入生薑、烏梅同煎,調蘇合香丸二粒,嚥下白丸子二十丸,連續兩服,嘔止痰消,自然思食,繼是以北參、川芎、橘皮、白豆蔻、炙甘草調之。

白話文:

有一個人到了中年以後,原本就體質虛弱,肚子常常隱隱作痛。突然有一天受了風寒,雖然已經用藥把寒氣和邪氣散發掉,不再發燒頭痛了,但風痰嘔吐的毛病仍舊沒有好轉,各種藥都吃了都沒有效。後來開了茯苓二陳湯,再加入南木香、白豆蔻,一起煎煮,再加入生薑、烏梅一起吃。另外把二粒蘇合香丸磨粉,加二十丸白丸子一起服下。連續服用兩次之後,嘔吐停止、痰液消失,自然而然地有了食慾。接著再用北參、川芎、橘皮、白豆蔻、炙甘草調配。

若通小便,則於內加麥門冬;若通大便,則於內加枳殼,以咽神保丸四五丸,大小腑一通,頓遂勿藥之喜。

白話文:

如果大便通暢,那麼在裡面加麥門冬;如果大便不通暢,那麼在裡面加枳殼,再吞服四五顆咽神保丸,很快就會有大小便一通的喜悅。

2. 論肝脾生病

經曰:人迎緊盛,傷於寒;氣口緊盛,傷於食。蓋肝脈可以知風寒之出入,脾脈可以驗飲食之盈虧。肝亦主血,脾亦主痰,以其脈之虛實而益損之,以其病之關係而對治之。君請擇斯二者。

白話文:

醫經說:人迎之脈緊繃盛實,是受到寒邪所傷;氣口脈緊繃盛實,是受到食物所傷。肝經脈象可以判斷風寒之邪的出入,脾經脈象可以驗證飲食盈虧。肝臟也主血,脾臟也主痰,根據人迎、氣口脈的虛實來益氣補血、化痰除濕,依據寒、食兩者的病證關係,給予對應治療。請根據這兩種脈象來診斷。

3. 病人尺脈洪大

此病在下部也。當疏利而出之。脈洪大主熱,多是大小便不通,或小腹結急,臍下蓄血;或腎氣攻刺,發作奔豚;或下焦停水,外腎虛腫;或風邪攻腎,腳痹腰疼;或腎臟風毒,身下瘡癢。當隨證體認,以對病之劑主之,大概通利為第一義,臨診精思而熟審焉。

白話文:

這種疾病位於人體的下部。治療時,應當疏通並將病邪引導排出。脈搏洪大,主要由熱邪引起,大多是小便或大便不通暢,或小腹出現急迫感,臍下有積血;或腎氣攻刺,發作時奔突不息;或下焦部位積水,外腎虛胖;或風邪侵襲腎臟,出現腳痹腰疼;或腎臟出現風毒,身體下部感到瘙癢。應根據疾病的證狀體徵進行辨認,使用相應的治療方法。總的來說,通利是治療此病的首要原則,在診治時,應精細思考並充分審察。

4. 水氣、腎氣、血氣、風毒擒縱治法

此等證候,先以青皮、陳皮、枳殼、北梗、半夏、紫蘇、生薑、甘草解其寒邪,調其衛氣,然後斟酌,用十棗湯吞養正丹。輕者卻只用神保丸夾青木香丸,以五靈脂入烏梅、濃蜜煎湯嚥下錢氏宣風散,亦可以疏利風毒。俟大便通快流行,其病已減,繼是二陳湯加當歸、川芎、木香、縮砂輩調理之。

白話文:

面對這種狀況,首先使用青皮、陳皮、枳殼、北梗、半夏、紫蘇、生薑、甘草來解除寒邪和調和衛氣,然後仔細診斷,使用十棗湯和吞服養正丹。病情較輕的,只使用神保丸夾帶青木香丸,將五靈脂放入烏梅和濃蜜中煎煮成湯,服用錢氏宣風散,也能夠疏散風毒。等到大便通暢後,病情就會有所減輕,接著使用二陳湯加上當歸、川芎、木香、縮砂等藥物來調理。

5. 治痢要訣

痢出於積滯。積,物積也;滯,氣滯也。物積欲出,氣滯而不與之出,所以下墜裡急,乍起乍止,日夜凡百餘度。病家所請,莫不求其止,孰知物積氣滯致有如是之證耶?繼人但見有上項證候,不論色之赤白,脈之大小,一皆以通利。行之物積,用巴豆、大黃輩;氣滯用枳殼、桔梗、青皮、莪朮輩;二者兼濟,必能收功,其間佐以黃連阿膠丸效驗尤著。

白話文:

痢疾是因體內有積滯而引起。積,是指食物的積聚;滯,是指氣的停滯。當體內積聚的食物想要排出時,氣卻停滯不流,不與它一起排出,所以會感覺到下腹急迫,一陣一陣地發作,晝夜發作次數超過百次。病家所要求的,無非就是希望能止住,殊不知積聚的食物和停滯的氣才會導致這樣的症狀。一般醫生只看到病人的這些症狀,不管大便顏色的赤白,或是脈搏的大小,都一律給予通利的方法來治療。針對積聚的食物,可以用巴豆、大黃這類藥材;針對氣的停滯,可以用枳殼、桔梗、青皮、莪朮這類藥材;兩種方法並用,必定能收到療效。治療過程中,輔以服用黃連阿膠丸,效果尤其顯著。

蓋痢疾多因傷暑、伏熱、酒面、炙爆醞釀而成,其阿膠尤大腸之要藥,有熱毒留滯則能疏導,無熱毒留滯則能安平。市肆或無丸子,即以炒阿膠、當歸、青皮、赤茯苓、黃連作劑,入烏梅、濃蜜同煎,最能盪滌惡穢,積滯既去,遍數自疏,嗣是卻以木香、茯苓、縮砂、白豆蔻、陳皮、甘草調之,自然喜食,食則糟粕入於大腸,然後真人養臟湯、易簡斷下湯,可止則止矣。

白話文:

痢疾多因夏天的暑熱、堆積熱、吃喝酒類以及烤炸物,這些因素醞釀而成,其中阿膠是大腸的主要藥品,如果腸胃有熱毒滯留,則能疏導熱毒,如果腸胃沒有熱毒,則能安撫平定腸胃。市面上可能沒有阿膠丸,可以用炒阿膠、當歸、青皮、赤茯苓及黃連來當成藥劑,放入烏梅和濃蜂蜜一起煎,最能去除體內積聚的穢物,積存的穢物一旦去除,腹瀉的次數就會減少。然後再用木香、茯苓、縮砂、白豆蔻、陳皮及甘草來調理,自然會恢復食慾,吃東西時,將食物殘渣排入大腸。接著,在常規服用真人養臟湯和易簡易斷下湯後,症狀如果已停止,就可以停止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