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六 (17)
卷之六 (17)
1. 辨內傷飲食用藥所宜所禁
喻如傷熱物二分,寒物一分,則當用寒藥二分,熱藥一分,相合而與之,則營衛之氣必得周流。更有或先飲酒,而後傷寒冷之食,乃傷熱食、冷水與冰,如此不等,皆當驗其節次所傷之物,約量寒熱之劑,分數各各對證而與之,無不取驗。自忖所定方藥,未敢便為能盡藥性之理,姑用指迷辨惑耳,隨證立方備陳於後。
易水張先生枳朮丸,治痞,消食強胃。
白朮(二兩),枳實(麩炒黃色,去瓤,一兩)
上為細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湯下,無時。白朮者,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氣強實,不復傷也。
橘皮枳朮丸,治老幼元氣虛弱,飲食不消,或臟腑不調,心下痞悶。
橘皮,枳實(麩炒,去瓤。以上各一兩),白朮(二兩)
上為細末,荷葉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熟水送下,食遠。
夫內傷用藥之大法,所貴服之強人胃氣,令胃氣益厚,雖猛食、多食、重食而不傷,此能用食藥者也。此藥久久益胃氣,令人不復致傷也。
曲糵枳朮丸,治為人所勉勸強食之,致心腹滿悶不快。
枳實(麩炒,去瓤),大麥糵(麵炒),神麯(炒。以上各一兩),白朮(二兩)
上為細末,荷葉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溫水下,食遠。
木香枳朮丸,破滯氣,消飲食,開胃進食。
木香,枳實(麩炒,去瓤。以上各一兩),白朮(二兩)
上為細末,荷葉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送下,食遠。
木香化滯湯,治因憂氣食濕面,結於中脘,腹皮底微痛,心下痞滿,不思飲食,食之不散,常常痞氣。
半夏(一兩),草豆蔻仁,甘草(以上各五錢),柴胡(四錢),木香,橘皮(以上各三錢),枳實(麩炒,去瓤),當歸梢(以上各二錢),紅花(五分)
上件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二大盞,生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食遠,忌酒濕面。
半夏枳朮丸,治因冷食內傷。
半夏(湯洗七次),枳實(麩炒。以上各一兩),白朮(二兩)
上為細末,荷葉燒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溫水送下,添服不妨。熱湯浸蒸餅為丸亦可。
如食傷寒熱不調,每服加上二黃丸十丸,白湯送下。
丁香爛飯丸,治飲食所傷。
丁香,京三稜,蓬莪朮(炮),木香(以上各一錢),甘草(炙),甘松(去土),縮砂仁,丁香皮,益智仁(以上各三錢),香附子(五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白湯送下,或細嚼亦可,不拘時候。
治猝心胃痛甚效。
草豆蔻丸,治秋冬傷寒冷物,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
草豆蔻(麵裹煨,去皮,取仁),枳實(麩炒黃色),白朮(以上各一兩),大麥糵(麩炒黃色),半夏(湯洗七次),黃芩(刮去皮,生),神麯(炒黃色。各五錢),乾生薑,橘皮,青皮(以上各二錢),炒鹽(五分)
白話文:
辨內傷飲食用藥所宜所禁
如果內傷是因熱邪佔二分,寒邪佔一分所致,就應該用寒性藥物兩份,熱性藥物一份,寒熱藥物配合使用,這樣就能使營氣和衛氣正常運作。如果有人先飲酒,之後又吃了寒涼食物,或者吃了過熱的食物、喝了冷水或冰水,這些情況都不相同,都必須根據發病時間和所食用的食物來判斷,再根據寒熱的程度,合理配伍藥物,分量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這樣才能收到好的療效。我自己所定的方劑,不敢說完全能掌握藥物的特性,只是作為參考,用來辨別疑惑而已,以下根據不同症狀所開的處方。
易水張先生的枳朮丸,治療胸悶、消化不良、增強胃氣。
配方:白朮二兩,枳實(麩炒至黃色,去瓤)一兩。
製法:將藥磨成細粉,用荷葉包好,蒸飯成丸,如梧桐子大小。
用法: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不限時間。白朮的作用並不在於快速消化食物,而在於增強胃氣,使胃不再受損。
橘皮枳朮丸,治療老年人和兒童元氣虛弱、消化不良,或臟腑失調、心下痞悶。
配方:橘皮一兩,枳實(麩炒,去瓤)一兩,白朮二兩。
製法:將藥磨成細粉,用荷葉蒸飯成丸,如梧桐子大小。
用法: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熟水送服,飯後服用。
內傷用藥的大原則,最重要的是要增強人的胃氣,使胃氣充實,即使大量進食、過量進食或食用辛辣食物也不會損傷脾胃,這才是善於用藥之人。長期服用此類藥物可以增強胃氣,讓人不再容易受損傷。
曲糵枳朮丸,治療因被勸吃太多而導致心腹脹滿、悶痛不適。
配方:枳實(麩炒,去瓤)一兩,大麥芽(麵粉炒)一兩,酒曲(炒)一兩,白朮二兩。
製法:將藥磨成細粉,用荷葉蒸飯成丸,如梧桐子大小。
用法: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水送服,飯後服用。
木香枳朮丸,消散滯氣,促進消化,增進食慾。
配方:木香一兩,枳實(麩炒,去瓤)一兩,白朮二兩。
製法:將藥磨成細粉,用荷葉蒸飯成丸,如梧桐子大小。
用法: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水送服,飯後服用。
木香化滯湯,治療因憂慮導致脾胃積濕,胃脘部隱痛,心下痞滿,不想吃東西,吃了東西也消化不良,經常出現痞氣。
配方:半夏一兩,草豆蔻仁五錢,甘草五錢,柴胡四錢,木香三錢,橘皮三錢,枳實(麩炒,去瓤)二錢,當歸梢二錢,紅花五分。
製法: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用兩大碗水,加生薑五片,煎至一碗,去渣,溫服,飯後服用,忌酒和濕面。
半夏枳朮丸,治療因食用寒涼食物導致內傷。
配方:半夏(湯洗七次)一兩,枳實(麩炒)一兩,白朮二兩。
製法:將藥磨成細粉,用荷葉蒸飯成丸,如綠豆大小。
用法:每次服用五十丸,溫水送服,可多次服用。也可以用熱湯浸泡蒸餅做成丸藥。
如果因寒熱不調導致食物中毒,每次服用可加服二黃丸十丸,白湯送服。
丁香爛飯丸,治療飲食所傷。
配方:丁香一錢,京三稜一錢,蓬莪朮(炮製)一錢,木香一錢,甘草(炙)三錢,甘松(去土)三錢,縮砂仁三錢,丁香皮三錢,益智仁三錢,香附子五錢。
製法:將藥磨成細粉,用湯浸泡蒸餅做成丸藥,如綠豆大小。
用法:每次服用三十丸,白湯送服,也可以細嚼服用,不限時間。
治療猝發性心胃疼痛效果顯著。
草豆蔻丸,治療秋冬季節因食用寒涼食物導致胃脘部疼痛,疼痛向上放射至兩脅,咽喉部阻塞不通暢。
配方:草豆蔻(麵粉包裹煨,去皮,取仁)一兩,枳實(麩炒至黃色)一兩,白朮一兩,大麥芽(麩炒至黃色)五錢,半夏(湯洗七次)五錢,黃芩(刮去皮,生用)五錢,酒曲(炒至黃色)五錢,乾薑二錢,橘皮二錢,青皮二錢,炒鹽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