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十五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 (8)

1. 大便秘澀方論

凡人五味之秀者養臟腑,諸陽之濁者歸大腸,大腸所以司出而不納也。今停蓄蘊結,獨不得其疏導,何哉?抑有由矣。熱邪入里,則胃有燥糞,三焦伏熱,則津液中干,此大腸之挾熱然也;虛人臟冷而血脈枯,老人腸寒而氣道澀,此大腸之挾冷然也。腹脹痛悶,胸痞欲嘔,此證結聚,以宿食留滯得之;腸胃受風,涸燥秘澀,此證閉塞,以風氣燔灼得之。若夫氣不下降而穀道難,噫逆冷滿,必有其證矣。

白話文:

一般人吃進五味中精華的部分,可以滋養內臟,而各種陽氣的濁氣,則由大腸排出,所以大腸的功能是把東西排出去,而不是接收。現在大腸出現停滯積聚,獨自得不到疏通,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有原因的。如果是熱邪進入體內,則胃中有燥屎,三焦伏熱,則津液乾枯,這是大腸挾熱的原因;如果是虛弱的人,臟腑寒冷,血脈枯萎;老人腸道寒冷,氣道乾澀,這是大腸挾冷的原因。腹脹疼痛悶脹,胸中痞悶想嘔吐,這是證結凝聚,是由於宿食留滯造成的;腸胃受風,乾枯便祕,這是證結閉塞,是由於風氣灼燒造成的。如果氣不下降,穀道不通暢,噫逆冷滿,一定有這種證據。

劑量治法,熱者,三黃湯;冷者,金液丹;宿食者,脾積丸;風秘者,脾約麻仁丸;氣不下降,則桔梗枳殼湯。固在精擇而審處其間,縱橫泛應,亦自胸中活法充之矣。然而大腸與肺為表裡,大腸者,諸氣之道路關焉。熱則清利,冷則溫利,積聚者挨其積,風壅者疏其風,是固然爾,孰知流行肺氣,又所以為四者之樞紐乎。不然,叔和何以曰肺與大腸為傳送?

白話文:

劑量和治療方法:熱性的人,給予三黃湯;寒性的人,給予金液丹;宿食的人,給予脾積丸;風祕的人,給予脾約麻仁丸;氣不下降的人,給予桔梗枳殼湯。這都是經過精挑細選、仔細診斷後,才能正確加減用藥。縱橫捭闔、靈活應變,也都出自醫者的胸有成竹、活法充盈。然而,大腸和肺是表裡關係,大腸是諸氣通行的道路。熱性的人,要清熱利腸;寒性的人,要溫熱利腸;積聚的人,要排除積聚;風壅的人,要疏散風氣。這都是理所當然的,但又有誰知道流行於肺的氣,又是其他四種情況的樞紐呢?如果不這樣認為,叔和怎麼會說肺和大腸是傳送的管道呢?

2. 大便秘澀證治

大黃飲子,治身熱煩躁,大便不通。

白話文:

大黃飲子

**治癒:**身體發熱煩躁,大便不通。

用法:

川大黃(濕紙略煨),杏仁(去皮尖,略煨),梔子仁,川升麻,枳殼(浸,去穰,碎,炒。各半兩),生地黃(一兩),人參,黃芩,甘草(炙。各二錢半)

白話文:

川大黃(用濕紙稍微煨一下),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稍微煨一下),梔子仁,川升麻,枳殼(浸泡,去除穰,弄碎,炒製。各半兩),生地黃(一兩),人參,黃芩,甘草(炙烤。各二錢五分)

上銼散。每服三錢,生薑五片,豉二十一粒,小烏梅一枚,煎服。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三錢,生薑五片,豉二十一粒,小烏梅一枚,加水煎服。

三黃湯、三黃丸,治熱證大便結。(方見積熱門。)

甘豆湯,治熱證、風證,大便不通。(方見積熱門。)

白話文:

三黃湯和三黃丸,用於治療熱症大便不通的症狀。(方劑出自《衛生家寶》。)

甘豆湯

**治療:**熱證、風證,大便不通。(方見《積熱門》)

金液丹,治大便挾冷結滯。用麻仁、杏仁煎湯下。(方見脾疼門。)

白話文:

金液丹,治療大便挾帶寒氣、結滯不通。使用麻仁、杏仁煎湯服用。(具體方劑請參閱脾疼門。)

半硫丸,治冷秘、風秘,老人秘結。

透明硫黃(研十分細),圓白半夏(湯蕩七次,焙乾,等分)

白話文:

半硫丸

**功用:**治療大便乾結、排便不暢,特別是老年人的便祕。

組成:

  • 生硫黃(研磨成極細的粉末)
  • 半夏(用熱水清洗七次,烘乾,分量與硫黃相同)

上末,生薑汁煮白麵糊,築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或用蔥白一條,生薑三片,煎熟,入阿膠二片,溶開,食前空心送下。

白話文:

最後,用生薑汁煮白麵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薑湯送服。或用蔥白一根,生薑三片,煎熟,放入阿膠兩片,待融化後,在飯前空腹時服用。

膠蜜湯,治老人、虛人大便秘澀。

連根蔥白(三片)

上新水煎,去蔥,入透明阿膠炒二錢,蜜二匙,溶開,食前溫服。

潤腸丸,大便秘澀通用

白話文:

膠蜜湯

治療老人、虛弱者大便祕結。

材料:

  • 連根蔥白三片

作法:

  1. 將蔥白放入新水中煎煮。
  2. 去除蔥白,加入透明阿膠二錢炒製。
  3. 加入蜂蜜二匙,攪拌至溶解。
  4. 於飯前溫服。

潤腸丸

適用於大便祕結。

杏仁(去皮尖,略炒),枳殼(浸,去穰,炒),麻仁,陳皮(各半兩),阿膠(炒),防風(各二錢半)

白話文:

杏仁(去皮尖,略炒),枳殼(浸泡,去瓤,炒),麻仁,陳皮(各半量),阿膠(炒),防風(各二錢半)。

上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老者蘇子煎湯下,壯者荊芥泡湯下。

脾積丸,治飲食停滯,腹脹痛悶,嘔惡吞酸,大便秘結。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磨成粉末,與蜂蜜混合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50丸,老年人用蘇子湯送服,壯年人用荊芥湯送服。

脾積丸

主治:飲食停滯,腹脹疼痛悶塞,嘔吐酸水,大便不通。

莪朮(三兩),京三稜(二兩),良薑(半兩。以上用米醋一升,於磁瓶內煮乾,乘熱切碎,焙),青皮(去白,一兩),南木香(半兩),不蛀皂角(三大挺,燒存性),百草霜(深村鍋底者佳,三匙)

白話文:

莪朮(三兩)、京三稜(二兩)、良薑(半兩。以上用米醋一升,於磁瓶內煮乾,趁熱切碎,焙)、青皮(去白,一兩)、南木香(半兩)、不蛀皁角(三大挺,燒存性)、百草霜(深村鍋底者佳,三匙)

上為細末,用川巴豆半兩,只去殼,研如泥,漸入藥末,研和得所,麵糊丸麻子大。每服五丸,加至十丸,橘皮煎湯下。

白話文:

藥粉末非常細膩,加入半兩川貝母,只去殼,研磨成泥,逐漸加入到藥粉末中,研磨混合均勻,加麵粉做成麻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丸,逐漸增加到十丸,用橘皮煎湯吞服。

木香逐氣丸,治食積氣滯,通利大便,兼治腳氣、小腸氣、諸氣攻刺腹痛。

白話文:

木香逐氣丸,用於治療因飲食積滯而造成的氣滯,有通利大便的作用。兼治腳氣、小腸氣,以及各種氣刺入腹引起腹痛。

橘紅,青皮(去白),檳榔(雞心者。各半兩),南木香(二錢半),川巴豆肉(一錢半,研如泥,漸入藥夾研)

白話文:

橘紅、青皮(去除白色外皮)、檳榔(以雞心狀的較佳。各半兩),南木香(二錢半),川巴豆的果肉(一錢半,研磨成糊狀,並逐漸加入藥夾中研磨)

上件並末,用生薑自然汁調神麯末為糊,丸麻子大。每服十丸,薑湯下。如氣攻腹痛,枳殼、木瓜煎湯下。

二香丸,治積滯氣秘,心腹刺痛,中滿壅嗽。

白話文:

上面所提到的方法效果不佳,可以用生薑汁來調製神曲末成糊狀,丸成麻子般大小。每次服用十丸,用薑湯送服。如果出現氣體攻入腹中導致疼痛,可用枳殼、木瓜煎成湯汁服下。

二香丸

**功效:**治療積滯氣祕、心腹刺痛、中滿壅嗽。

南木香,丁香,青皮(浸,去白,曬),橘紅,草果仁,肉豆蔻(生),白豆蔻仁,五靈脂(香潤者,另研。各半兩),莪朮(炮,乘熱碎研),縮砂仁(各七錢半)

白話文:

南木香、丁香、青皮(浸泡、去除白色物質,曬乾)、橘紅、草果仁、肉豆蔻(生)、白豆蔻仁、五靈脂(香潤的,另外研磨。各半兩)、莪朮(炮製,趁熱研碎)、縮砂仁(各七錢半)

上細末,用川巴豆肉半兩,研如泥,漸入藥末,研和,白麵稀糊丸麻子大,候乾。每服三丸,加至五七丸止,薑湯下。壅嗽,紫蘇、生薑煎湯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半兩川巴豆肉研磨成泥,逐漸加入藥末,研磨均勻,再加入白麵糊,將藥丸製成麻子大小,待藥丸乾後即可。每次服用三丸,逐漸增加服用量至五到七丸,用薑湯送服。如果出現壅塞咳嗽的症狀,可用紫蘇、生薑煎煮湯汁服用。

獨棗湯,治大便積日不通。

大好棗(一枚,擘開,入輕粉半錢。)

上以棗相合,麻線扎縛,慢火煮熟,嚼細,以棗汁送下。

白話文:

獨棗湯

治療長久大便不通的方劑。

材料:

  • 大棗(1 枚,破開,加入輕粉半錢)

做法:

以上材料放入棗內,用麻線綁緊,用慢火煮熟。煮熟後嚼碎,用棗汁送服。

脾約麻仁丸,治風秘及脾約證,小便數,大便秘。(方見腳氣門。),用枳殼散送下。

白話文:

脾約麻仁丸,用於治療風祕及脾約證,病人小便次數多,大便乾燥便祕。(處方請參照「腳氣」類。)服用時以枳殼散 送服。

追風毒銼散,治風氣蕃盛,大便秘結。(方見腳氣門。)

疏風散,治風毒秘結

白話文:

追風毒銼散:治療風氣過盛,大便不通。(此方可在腳氣門中找到)

疏風散:治療風毒導致的便祕。

枳殼(制,半兩),防風,羌活,獨活,檳榔,白芷,威靈仙,蒺藜(炒赤,去刺),麻仁,杏仁,甘草(炙。各一分)

白話文:

1.枳殼(經過特殊方法處理,半兩)

2.防風(一種中藥材,一分)

3.羌活(一種中藥材,一分)

4.獨活(一種中藥材,一分)

5.檳榔(一種中藥材,一分)

6.白芷(一種中藥材,一分)

7.威靈仙(一種中藥材,一分)

8.蒺藜(經過烘烤至呈紅色,並已去除刺,一分)

9.麻仁(一種中藥材,一分)

10.杏仁(一種中藥材,一分)

11.甘草(經過烘烤處理,一分)

上粗末。每二錢半,薑五片,蜜一匙,慢火煎服。

桔梗枳殼湯,治氣不下降,大便不通。(方見氣門。)加紫蘇莖葉煎。

寬快湯,治氣不下降、大腑澀滯。

白話文:

每二錢半,配五片薑,一匙蜂蜜,用小火煮,服。

桔梗枳殼湯:治療氣無法下降,大便不通。

寬快湯:治療氣無法下降,大腸阻塞。

香附(杵淨,二兩),天台烏藥(去心),枳殼(制。各一兩半),縮砂仁(七錢半),蘇子(炒,半兩),青木香(三錢),甘草(炙,七錢半)

上末。每服二錢,陳皮煎湯調下,或吞青木香丸少許。

白話文:

  • 香附(先搗碎過篩,二兩)

  • 天台烏藥(去除藥中心,一兩半)

  • 枳殼(經過處理,一兩半)

  • 縮砂仁(七錢半)

  • 蘇子(炒過的,半兩)

  • 青木香(三錢)

  • 甘草(炙過的,七錢半)

每次服用二錢,用陳皮煎煮後,調入湯中服用。或吞服少許青木香丸。

降氣湯,治氣不下降,大便不通。(方見腳氣門。)加枳殼、杏仁煎。此藥流行肺氣。

白話文:

降氣湯,用於治療氣不下降,大便不通的疾病。(詳細配方請參閱腳氣門。)加入枳殼、杏仁煎服。此藥可以通調肺氣。

蘇感丸,治氣秘不大便。用紫蘇、橘皮煎湯下,或枳殼散送下蘇合香丸、(方見嗽門。)感應丸,(方見脹滿門。),蘇合四分,感應六分,研和別丸。大凡腹痛而嘔,欲利其大便,諸藥皆吐,惟蘇感丸用薑汁泡湯下最妙。

白話文:

蘇感丸,治療氣鬱導致的大便不通。用法是:蘇葉、橘皮煎湯服用,或將枳殼散送服蘇合香丸(配方請參考咳嗽的條目)。感應丸(配方請參考脹滿的條目),蘇合香四分,感應丸六分,研磨混合,另製成丸劑。凡是腹痛伴隨嘔吐,想要通利大便,其他藥物都會導致嘔吐,只有蘇感丸用薑汁泡湯服用最有效。

煨蒜方,獨頭蒜煨熟去皮,以綿裹,納後部即通。

又掩臍法(方見小便門。),臨用入輕粉少許尤速。

熏方,不蛀皂角,用碗燒置於桶內,熏其後部,自通。

調導飲,治婦人產前、產後大便不通。

白話文:

煨蒜方

將單頭蒜煨熟,去皮,用棉花包起來,塞入後部即可通便。

又掩臍法

(詳細做法見「小便門」一章。)使用前加入少許輕粉,效果更速。

燻方

將完好的皁角用碗燒熱,置於桶內,燻烤後部,即可通便。

調導飲

治療婦人產前、產後大便不通。

當歸,川芎,防風,枳殼(制。各四分),甘草(炙,二錢)

上細銼。每服三錢,食前薑、棗煎服。

白話文:

當歸、川芎、防風、枳殼(經過炮製,各四分),甘草(經過炙烤,二錢)

每次服藥三錢重,於飯前用薑和紅棗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