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十五 (5)
卷之十五 (5)
1. 附諸方
沉香蓽澄茄丸(《和劑方》)治內挾積冷,臍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黃,臟腑自利,小便滑數,小腸一切氣痛,並皆治之。
白話文:
沉香蓽澄茄丸(《和劑方》)治療因內部積存寒氣,導致臍部與腹部硬緊緊張,疼痛牽引至腰背,面色蠟黃,臟腑虛弱,小便大量且滑利,和小腸各種氣痛的症狀。
桃仁(去皮尖,二兩),木香,川楝子(炮,去核,炙,四兩),附子(炮,去皮),川烏(炮,去皮臍,半兩),沉香,葫蘆巴,肉桂(去皮),蓽澄茄,補骨脂(炒),茴香,巴戟天(去心)
上㕮咀,銼。服三錢,水一盞,入鹽少許,煎八分,空心熱服。
白話文:
-
桃仁(去除外皮和尖端,二兩)
-
木香(四兩)
-
川楝子(炮製、去核、烘烤,四兩)
-
附子(炮製、去皮)
-
川烏(炮製、去皮和肚臍,半兩)
-
沉香
-
葫蘆巴
-
肉桂(去皮)
-
蓽澄茄
-
補骨脂(炒過)
-
茴香
-
巴戟天(去除果核)
將㕮咀、銼藥,各取三錢,放入一茶杯水中,加入少許鹽,煎煮至八分量,趁熱空腹服用。
復陽丹(《濟生方》),治陽虛陰盛,手足厥冷,暴吐大下,脈細羸瘦,傷寒陰證悉皆治之。
白話文:
復陽丹(出自《濟生方》),治療陽氣虛弱、陰氣盛旺,手腳冰涼,突然嘔吐和大便潟利,脈搏細微、身體瘦弱,陰證的傷寒等疾病。
川烏(去皮,四兩,炮),天雄(炮,去皮,二兩),附子(炮,去皮臍),鍾乳粉(各一兩),陽起石(火煅,四兩),硃砂(煅,另研,一兩)
白話文:
-
川烏:去皮,四兩,炮製。
-
天雄:炮製,去皮,二兩。
-
附子:炮製,去皮臍。
-
鍾乳粉:一兩。
-
陽起石:火煅,四兩。
-
硃砂:煅製,另研,一兩。
上為末,酒煮神麯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附子茴香散(《澹寮方》),治氣積冷,心腹絞痛。
白話文:
末了,將酒煮熟的神麯糊丸做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顆,空腹時用鹽湯送服。
附方:附子茴香散(出自《澹寮方》),用於治療氣積冷,心腹絞痛。
肉豆蔻,乾薑(炮),附子(大者,一枚,炮,去皮臍。各一兩),茴香,木香,白朮(炒),人參,甘草(炙。各半兩),白茯苓,丁香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鹽少許,煎七分,空心服。
白話文:
肉豆蔻、乾薑(炮製過)、附子(大的,一個,炮製過,去除皮和肚臍。各一兩)、茴香、木香、白朮(炒過)、人參、甘草(炙烤過。各半兩)、白茯苓、丁香
每三錢藥材,配一碗水,加少許鹽,煎煮至剩七成的量,趁空腹時服下。
雄朱丹(《百一選方》),治宿寒痼冷,飲食嘔逆,久則羸弱變為癆瘵。
硃砂,雄黃(各二兩)
白話文:
雄朱丹(出自《百一選方》),治療長期的寒氣和冷氣引起的疾病,飲食嘔吐,久則體虛而轉變成癆病。
硃砂、雄黃(各二兩)
以上用沙合一個,先以牡丹皮二兩,內外熏黃,入藥於內,以釅醋和臘茶作餅,蓋定合口,以赤石脂固濟合逢,又用赤石脂泥裹合了一重,再用黃泥紙筋又裹一重,先以草火燒令乾,次以炭火五斤,漸又添一秤,候火力漸消取出,掘地坑一尺,埋一宿,去火毒,取研,入後藥。
白話文:
以上所用爐砂和在一起,先用牡丹皮二兩,把內外燻成黃色,當作藥材放入爐內,用濃醋和蠟茶做成餅狀,把爐蓋定好合上口,用赤石脂固化劑固化接縫處,再用赤石脂泥裹一層,再用黃泥紙筋再裹一層,先用草火燒令乾,然後用炭火五斤,逐漸增加至一秤,等待火力逐漸消失後取出,挖一個一尺深的坑,埋一整晚,去除火毒,取出研磨成粉,放入後續的藥材中。
丁香,蓽茇,赤石脂,胡椒,附子,白朮(各一兩),乳香(半兩,與前赤石脂同研),官桂,木香
白話文:
丁香、蓽茇、赤石脂、胡椒、附子、白朮(各50公克),乳香(25公克,與前面的赤石脂一起研磨),官桂、木香
上為末,入前藥研勻,以清酒二升二分,熬去二分,入附子末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
白話文:
把前述藥材磨成粉末後,加入黃耆末拌勻,之後加入清酒二升二分,煮掉二分之一後,再加入附子末煮成糊狀,然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