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三 (38)
卷之三 (38)
1. 附諸方
涼膈散,治臟腑積熱,口舌生瘡,痰實不利,煩躁多渴,腸胃秘澀,便溺不利,一切風熱並皆治之。
連翹,甘草(炙),大黃,朴硝(各二兩),薄荷,黃芩,梔子仁(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水一鍾半,竹葉七片,蜜少許煎,食後溫服。
既濟解毒湯,治上熱,頭目赤腫而痛,胸膈煩悶不得安臥,大便微秘。
大黃(酒煨),黃連(酒炒),黃芩(酒炒),甘草(炙),桔梗(各二錢),柴胡,升麻,連翹,當歸身(各一錢)
上㕮咀。每服水二鍾,煎,食後溫服。
大金花丸,治內外諸熱,寢汗咬牙,睡語驚悸,溺血淋閉,咳嗽衄血,瘦弱頭痛,併骨蒸肺痿喘嗽者。
黃連,黃柏,黃芩,梔子仁,大黃(各等分)
上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新汲水送下。
加味金花丸,治內外諸熱,氣壅痰涎,溺血淋閉。
黃連,黃柏,黃芩,山梔(炒。以上各二兩),桔梗,半夏(泡),陳皮,人參(去蘆。各一兩)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五十丸,淡薑湯送下。
清心蓮子飲,治上盛下虛,心火炎上,口苦咽乾,煩渴微熱,小便赤澀,或欲成淋者。
黃芩,車前子,麥門冬(去心),地骨皮,甘草(炙。各半兩),黃耆(蜜炙),石蓮子(去心),白茯苓,人參(各七錢半)
上㕮咀。每服水一鍾,煎服。如發熱加柴胡、薄荷。
經驗地仙散,治骨蒸肌熱,一切虛煩。
地骨皮,防風(去蘆。各一兩),雞蘇,人參,甘草(各二錢五分)
上㕮咀。每服一兩,姜三片,竹葉五片,水二鍾,煎至一鍾,去滓,通口服,不拘時候。
五蒸湯,治骨蒸,勞熱自汗。
甘草,人參(去蘆),知母,黃芩(各二錢),茯苓,熟地黃,葛根(各三錢),石膏(五錢),竹葉(二十片)
上銼,㕮咀,作一服。入粳米一合,煎服。
十全大補湯,治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
人參養榮湯,治久病虛損,口乾食少,咳而下利,心驚悸熱而自汗。(並見虛勞門。)
黃耆鱉甲散,治男婦虛熱身瘦,五心煩熱,四肢怠惰,咳嗽咽乾,自汗食少。
人參,肉桂,桔梗(各一錢五分),生地黃,半夏(泡),紫菀,知母,芍藥,黃耆,甘草,桑白皮(各二錢半),天門冬,鱉甲(各五錢),秦艽,茯苓,地骨皮,柴胡(各三錢)
上㕮咀。每服一兩,薑、水煎服。
樂令建中湯,治臟腑虛損,身體消瘦,潮熱自汗,將成癆瘵。此藥大能退虛熱,生血氣。
前胡(去蘆,一兩),細辛,黃耆(蜜炙),人參(去蘆),桂心,橘皮(去白),當歸(去土),白芍藥,茯苓(去皮),麥門冬(去心),甘草(炙。各一兩),半夏(湯泡七次)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鍾,姜五片,棗一枚,煎服,不拘時。
防風當歸飲子,治煩渴發熱,虛煩蒸病。
六物湯,滋陰退熱。(並見火門。)
龍腦雞蘇丸,治心中鬱熱,消煩渴,涼上膈,解酒毒。治肺熱咳嗽,吐血鼻衄,崩中下血,血淋勞煩,諸淋,胃熱口臭。(方見火門。)
當歸補血湯(東垣方)治肌熱燥熱,目赤面紅,煩渴引飲,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通評虛實論》云:脈虛血虛,脈實血實。又云:血虛發熱,證象白虎,惟脈不長,實為辨也,若誤服白虎湯必死。此病得之於飢困勞役。
黃耆(一兩),當歸(酒製,二錢)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之,空心服。
柴胡飲子,解一切肌骨蒸熱蓄積,熱作往來,及傷寒發熱不解,或骨蒸肺痿喘嗽,婦人余疾,產後經病,皆治。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炙),大黃,當歸(酒浸),芍藥(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七錢,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後服。
黃連安神丸,治心煩懊憹,反復心亂,怔忡上熱,胸中氣亂,心下痞悶,食入反出。
硃砂(四錢),黃連(五錢),生甘草(二錢半)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丸,食後時時津唾嚥下。《內經》云:心肺位近,而倚偶制其小。服此緩治之理也。
補中益氣湯(東垣方),治陽虛發熱,久患虛勞。
硃砂安神丸(東垣方),治心神煩亂,怔忡,兀兀欲吐,氣亂而熱,似懊憹狀。(並見內傷門。)
瀉青丸(錢氏方),治肝經鬱熱。
當歸(酒洗),龍膽草,川芎,山梔(炒),大黃,羌活,防風(去蘆)
上為末,蜜為丸雞頭子大。每服一二丸。
瀉黃散,治脾熱,口臭咽乾。
藿香(七錢),山梔(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三兩),防風(去蘆,四兩)
上為末,蜜酒拌,微炒香。每服一錢。
火鬱湯,治手足心發熱。
升麻,葛根,柴胡,白芍藥(各一兩),防風,甘草(各五錢)
上銼。每服五錢,連須蔥白三寸煎,稍熱服,不拘時。
大青丸,治上焦熱結,勞役發熱,並瘟疫時行發熱。(方見火門。)
白話文:
【附諸方】
-
涼膈散:用於治療內臟積熱,口舌生瘡,痰多不易咳出,心情煩躁且口渴,腸胃消化不良,排泄困難,以及所有由風熱引起的症狀。 成份:連翹、炙甘草、大黃、朴硝各二兩,薄荷、黃芩、梔子仁各一兩。 用法: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時,取一鍾半的水,加入七片竹葉和少許蜂蜜一起煎煮,飯後溫服。
-
既濟解毒湯:適用於治療上部熱症,如頭痛、眼睛紅腫,胸部悶熱無法安眠,以及輕度便祕。 成份:酒煨大黃、酒炒黃連、酒炒黃芩、炙甘草、桔梗各二錢,柴胡、升麻、連翹、當歸身各一錢。 用法: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時,取二鍾的水煎煮,飯後溫服。
-
大金花丸:用於治療內外熱症,如晚上出汗、咬牙、說夢話、驚悸、尿血、咳嗽出血、體弱頭痛等。 成份:黃連、黃柏、黃芩、梔子仁、大黃各等量。 用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水滴成小豆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三十粒,用新鮮的井水吞服。
-
加味金花丸:適用於治療內外熱症,如呼吸困難、痰多,尿血等。 成份:黃連、黃柏、黃芩、炒山梔各二兩,桔梗、泡半夏、陳皮、人參各一兩。 用法:將藥材磨成細粉,用水滴成小豆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十粒,用淡薑湯吞服。
-
清心蓮子飲:用於治療上盛下虛,心火旺盛,口苦喉乾,煩渴低燒,小便赤澀,或有淋病傾向。 成份:黃芩、車前子、去心麥門冬、地骨皮、炙甘草各半兩,蜜炙黃耆、去心石蓮子、白茯苓、人參各七錢半。 用法: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時,取一鍾的水煎煮,發熱時可添加柴胡和薄荷。
-
經驗地仙散:用於治療骨蒸肌熱,所有虛煩。 成份:地骨皮、去蘆防風各一兩,雞蘇、人參、甘草各二錢五分。 用法: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一兩,加入三片薑和五片竹葉,用二鍾的水煎煮至一鍾,去渣,整口服用,不限時間。
-
五蒸湯:用於治療骨蒸,勞力過度導致的自汗。 成份:甘草、人參、知母、黃芩各二錢,茯苓、熟地黃、葛根各三錢,石膏五錢,竹葉二十片。 用法:將藥材切碎,作為一次服用量。加入一合的粳米,煎煮服用。
-
十全大補湯:適用於治療各種虛弱,包括五勞七傷,食慾不振,長期疾病造成的虛損,時常發熱。 成份:人參養榮湯:適用於治療長期疾病造成的虛損,口乾食少,咳嗽和下痢,心悸和自汗。
-
黃耆鱉甲散:用於治療男女虛熱,身體瘦弱,五心煩熱,四肢乏力,咳嗽咽乾,自汗食少。 成份:人參、肉桂、桔梗各一錢五分,生地黃、泡半夏、紫菀、知母、芍藥、黃耆、甘草、桑白皮各二錢半,天門冬、鱉甲各五錢,秦艽、茯苓、地骨皮、柴胡各三錢。 用法: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一兩,薑和水煎煮服用。
-
樂令建中湯:用於治療臟腑虛損,身體消瘦,潮熱自汗,可能發展成肺結核。此藥能有效退虛熱,生血氣。 成份:去蘆前胡、細辛、蜜炙黃耆、去蘆人參、桂心、去白橘皮、去土當歸、白芍藥、去皮茯苓、去心麥門冬、炙甘草各一兩,湯泡七次半夏。 用法: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用一鍾的水,加入五片薑和一顆棗,煎煮服用,不限時間。
-
防風當歸飲子:適用於治療煩渴發熱,虛煩蒸病。
-
六物湯:滋陰退熱。
-
龍腦雞蘇丸:用於治療心煩鬱熱,消除煩渴,清涼上膈,解酒毒。適用於肺熱咳嗽,吐血鼻衄,崩漏下血,血淋勞煩,各種淋病,胃熱口臭。
-
當歸補血湯:適用於治療肌膚熱燥,目赤面紅,煩渴引飲,晝夜不停,脈象洪大而虛,重按全無。
-
柴胡飲子:適用於治療肌肉骨骼蒸熱,熱症往來,以及傷寒發熱未解,或骨蒸肺痿喘嗽,婦女餘疾,產後經病,都能治療。
-
黃連安神丸:用於治療心煩不安,反覆心亂,上熱怔忡,胸中氣亂,心下痞悶,食入反出。
-
補中益氣湯:適用於治療陽虛發熱,長期虛勞。
-
瀉青丸:適用於治療肝經鬱熱。
-
瀉黃散:適用於治療脾熱,口臭咽乾。
-
火鬱湯:適用於治療手足心發熱。
-
大青丸:用於治療上焦熱結,勞役發熱,以及瘟疫流行時的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