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十三 (4)
卷之十三 (4)
1. 泄瀉證治
理中湯,治腸胃虛弱,滲漉有聲,泄瀉頻並。
白話文:
理中湯
主治腸胃虛弱、漉漉有聲、腹瀉頻仍。
人參,白朮,乾薑(炒),甘草(炒。各一兩),加茯苓,川厚朴(制。各三分)
上銼細。每服三錢,空心煎服。
調中散,治腸虛泄瀉。止嘔進食。
白話文:
人參、白朮、乾薑(炒過)、甘草(炒過,各一兩),再加上茯苓、川厚朴(加工過的,各三分)。
調中散,用於治療腸胃虛弱、腹瀉。能止嘔吐,促進食慾。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三錢(約4.5克),空腹時將藥煎服。
藿香葉,縮砂,莪朮(炮),乾薑(炮),肉桂,茴香(炒),草果(各半兩),麥芽(炒),益智仁,橘紅(各三分),蒼朮(炒),神麯(炒),甜梗(各一兩),甘草(炙,三錢)
上末。每服三錢,薑棗並少鹽煎服。
肉蔻散,治脾虛腸鳴,泄瀉不食。
白話文:
藿香葉、縮砂、莪朮(炮製)、乾薑(炮製)、肉桂、茴香(炒製)、草果(各半兩),麥芽(炒製)、益智仁、橘紅(各三分),蒼朮(炒製)、神麴(炒製)、甜梗(各一兩),甘草(炙製,三錢)。
肉蔻散,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腸鳴,腹瀉,不思飲食。每服三錢,加入薑、棗和少許鹽煎服。
大肉豆蔻(一枚,剜小竅子,入乳香三小塊在內,以麵裹煨,面熟為度,去面。)
上末。每一錢,米飲調下。
白話文:
大肉豆蔻一顆,挖個小孔,放入三小塊乳香,用麵粉包裹後煨烤,直到麵粉熟透即可,最後移除麵粉。
每一錢,用米粥調服。
治要除濕湯,治風邪泄瀉加辣桂;寒邪泄瀉加乾薑,良薑;通用加木香。(方見泄瀉門。)
白話文:
治要除濕湯:用於治療風濕引起的腹瀉。
風邪泄瀉:在治要除濕湯的基礎上,加入辣桂。
寒邪泄瀉:在治要除濕湯的基礎上,加入乾薑、良薑。
通用:在治要除濕湯的基礎上,加入木香。
(具體方劑請參閱「泄瀉門」。)
香薷銼散(方見暑門),治傷暑泄瀉,更增茯苓。
平胃散,治傷濕泄瀉。
橘紅,厚朴(制。各三兩半),蒼朮(炒,五兩半),甘草(炙,一兩)
上銼細。每服三錢,薑棗煎服。
又法以生料五苓散對夾平胃散,用陳米煎。暑瀉、濕瀉諸證皆驗。
白話文:
香薷銼散(方見於「暑門」),治療因暑邪造成的瀉痢,再加茯苓。
平胃散,治療因濕邪造成的瀉痢。
藥材:橘紅、厚朴(用薑汁處理,各三兩半)、蒼朮(炒過,五兩半)、甘草(炙過,一兩)
上列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薑、棗煎煮服用。
另一種方法是用生料的五苓散對半分,再加入平胃散,用陳米煎煮。無論是暑瀉或濕瀉,都可見效。
黃連阿膠丸,治暑瀉,熱瀉。(方見嗽門。)用五苓散送下。(方見水飲門。)
白話文:
黃連阿膠丸,治療暑熱引起的腹瀉。
用五苓散送服。
又洞泄方,車前子末米飲下。
柏皮湯,治協熱泄瀉,亦治血痢。
柏皮(三兩),黃芩(二兩),黃連(一兩)
上銼。每服四錢,水大盞,煎七分,入阿膠末半錢,再煎少頃,溫服。
薑附湯,治冷證泄瀉。(方見寒類。)朮附湯通用。(見濕類。)
大己寒丸,治虛冷腸鳴滑泄。
良薑,乾薑(炮。各六兩),肉桂,蓽茇(各四兩)
上末,麵糊丸桐子大。每五十丸,米飲下。
戊己丸,治冷熱不調泄瀉。
吳茱萸(炒),黃連(去須),白芍藥(等分)
上末,米糊丸桐子大,每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真人養臟湯,治冷熱不調,泄瀉,裡急後重。
白話文:
洞泄方
車前子研磨成粉末,用米水送服。
柏皮湯
治療協熱引起的腹瀉,也可以治療血痢。
材料:
- 柏樹皮(三兩)
- 黃芩(二兩)
- 黃連(一兩)
做法: 將以上材料切碎。每次取四錢的材料,放入一大碗水煎煮,煎到剩下七分水時,加入阿膠粉末半錢,再煎一小段時間,溫服。
薑附湯
治療寒證引起的腹瀉。 (處方請參閱寒證類。)
朮附湯
通用治療腹瀉的處方。 (處方請參閱濕證類。)
大己寒丸
治療虛寒導致的腸鳴腹瀉。
材料:
- 良薑(六兩)
- 乾薑(炮製,六兩)
- 肉桂(四兩)
- 蓽茇(四兩)
做法: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麵糊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顆,用米水送服。
戊己丸
治療冷熱不調引發的腹瀉。
材料:
- 吳茱萸(炒製)
- 黃連(去鬚)
- 白芍(等份)
做法: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米糊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空腹服用三十顆,用米水送服。
真人養臟湯
治療冷熱不調、腹瀉、裡急後重。
罌粟殼(去筋萼,蜜炙,一兩八錢),木香,白芍藥(各八錢),訶子肉(六錢),人參,白朮,當歸(各三錢),甘草(炙),肉桂(各四錢)
白話文:
罌粟殼(去掉筋萼,用蜂蜜炙烤,一兩八錢),木香,白芍藥(各八錢),訶子肉(六錢),人參,白朮,當歸(各三錢),甘草(炙烤),肉桂(各四錢)
上粗末。每服二錢,薑棗煎,食前服。先用縮砂煎湯,下感應丸,(方見脹滿門。)俟其積消,然後服此。
雞舌香散,治飧食生冷,久為冷積。
白話文:
藥物質量上乘,粗末,每次服用二錢(約6克),用薑和棗一起煎煮,在飯前服用。先用縮砂丸煎湯,然後加入感應丸(具體配伍請參考『脹滿』章節)。等積食消除了,再服用這個方劑。
雞舌香散
治療由於食用生冷食物造成的腹瀉,長期以來累積的寒氣。
良薑,辣桂,香附(淨,炒),益智仁,天台烏藥(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末。每二錢,入少鹽沸湯點,吞感應丸。
三稜散,酒食傷積用此。
白話文:
良薑、辣桂、香附 (淨,炒),益智仁,天台烏藥(各四公克),甘草(蜜炙,二公克)
三稜散,適用於因酒食所致的積滯。
(用法)每次取兩錢,加入少許鹽於沸水中攪拌,吞下感受丸。
京三稜(炮),莪朮(炮),益智仁,甘草(炙),青皮(去白。各二兩),白茯苓(四兩)
白話文:
京三稜(炮製),莪朮(炮製),益智仁,甘草(炙製),青皮(去除白色。各二兩),白茯苓(四兩)
上末。每二錢,稍鹽煎,吞感應丸。治傷食泄瀉,俟酸臭出盡,即服固腸散止之。
固腸散,治冷瀉腸滑,及下痢頻並。
白話文:
把藥喝完,每二錢,放一點鹽巴煮,服下效果靈驗的丸藥。治療傷食腹瀉,等酸臭的味道完全消失後,馬上服用固腸散來止瀉。
固腸散,用於治療因受寒導致的腹瀉、腸道滑溜,以及頻繁下痢的情況。
罌粟殼(去筋萼,一兩,蜜炙),陳米(炒,一兩),乾薑(炮),甘草(炙。各二錢半),肉豆蔻(生,二錢),木香(一錢)
上末。每二錢,薑棗煎,食前服。
實腸散,治泄瀉不止。
白話文:
罌粟殼(先去掉筋與萼片,用一兩,塗上蜂蜜烘烤),陳米(炒過,用一兩),乾薑(經過烘烤的,用二錢半),甘草(經過烘烤的,用二錢半),肉豆蔻(生的,用二錢),木香(用一錢)
實腸散,治療無法止住的腹瀉。 每次用藥兩錢,用薑汁和紅棗煎服,於飯前服用。
川厚朴(制,一兩半),肉豆蔻,訶子(炮),縮砂,橘紅,蒼朮(炒),茯苓(各一兩),木香(半兩),甘草(炒,四錢)
上粗末。每三錢,薑棗煎服。手足冷加炒乾薑。
白話文:
-
川厚朴(炮製過,一兩半)
-
肉豆蔻
-
訶子(炮製過)
-
縮砂
-
橘紅
-
蒼朮(炒制過)
-
茯苓(各一兩)
-
木香(半兩)
-
甘草(炒制過,四錢)
每三錢,用薑棗湯煎服。如果手腳冰冷,可加入炒製的乾薑。
安腎丸(方見水飲門),治腎泄,腹痛無定處,似痢非痢,骨痛面黧,腰腳時冷,用和劑七氣湯送下。(方見氣門。)
震靈丹,治腎泄,證候同前。
白話文:
安腎丸(配方請參考水飲門),治療腎泄、腹痛沒有固定位置,類似痢疾但又不是痢疾的情況,骨頭疼痛、臉色晦暗,腰腳有時感到寒冷,服用和劑七氣湯送服。(配方請參考氣門。)
震靈丹,治療腎漏症狀,證候與前述相同。
禹餘糧(火煅,醋淬,不計遍次,手拈得碎為度。),丁香,代赭石(如上修制),赤石脂,紫石英(杵碎。以上各四兩。入坩堝內,以瓦蓋口,鹽泥固濟,候乾用硬炭一十斤煅通紅,火盡為度,入地坑埋,出火毒二宿,研末。),乾的乳香(另研),沒藥,五靈脂(並去砂石,研。各二兩),硃砂(一兩,研)
白話文:
禹餘糧(用火煅燒,用醋淬煉,不計算淬煉次數,用手捏成碎末即可。)
丁香,代赭石(如上述方法修製)
赤石脂
紫石英(碾碎。以上各四兩。放入坩堝中,用瓦片蓋住口,用鹽泥固濟,等候乾燥後,用十斤硬炭煅燒至通紅,火盡為度,放入地坑中埋藏,使其火毒散發兩天一夜,研成細末。)
乾的乳香(另研)
沒藥
五靈脂(去除砂石,研磨。各二兩)
硃砂(一兩,研磨)
上併為細末,糯米粉糊丸小雞頭大,風乾。每服三丸,用炒故紙入棗煎湯,調鍾乳粉少許,空心送下。小兒腎泄白膿褐汁,面黯齒脫,畏人怯寒,震靈丹末,入些鍾乳粉,以棗煎炒故紙,取熱汁調下。
白話文:
將上藥材磨成細粉,糯米粉加入水調製成泥狀,把藥粉加入糯米粉中,搓成小雞頭般大小的丸子,然後風乾。每次服用三顆,用炒過的舊紙張放入紅棗內,加入水煎煮至湯汁,調入少許鐘乳粉,空腹服用。針對小兒腎臟虛弱,出現白色膿狀或褐色汁液,面容暗沉,牙齒脫落,畏懼人羣,畏寒怕冷的症狀,將震靈丹研磨成細粉末,加入些許鐘乳粉,用紅棗煎煮炒過的舊紙張,取其熱湯汁調和服用。
木香散,治脾腎俱虛泄瀉。
肉豆蔻(麵裹紙煨),故紙(炒),白朮,白茯苓(各半兩),木香,甘草(炙。各一分)
上銼細。每三錢,食前薑棗煎,溫服。
二神丸,治脾腎俱虛,泄瀉不食。
破故紙(四兩,炒),肉豆蔻(二兩,生)
白話文:
木香散:治療脾腎兩虛引起的腹瀉。
成分:肉豆蔻(用麵粉包起來煨熟)、故紙(炒過)、白朮、白茯苓(各半兩)、木香、甘草(炙烤過。各一分)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三錢,在飯前用薑和棗煎服,熱飲。
二神丸:治療脾腎兩虛、腹瀉、不思飲食。
成分:破故紙(四兩,炒過)、肉豆蔻(二兩,生的)
上末,用肥棗蒸爛,取肉研膏,夾和,杵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清米湯下。若飯食後常一泄,服此頓愈。
白話文:
最後,用熟透的肥棗蒸爛,取棗肉研磨成膏,和藥粉混合,杵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四十丸,用清米湯送服。如果飯後經常腹瀉,服用此藥可立竿見影。
當歸厚朴湯,治肝經受寒,面色青慘,厥而泄利。
當歸(炒),厚朴(制。各二兩),官桂(三兩),良薑(五兩)
上銼散。每三錢,食前服。
白話文:
當歸厚朴湯
**主治:**肝經受寒,面色青黑,手足冰冷且腹瀉。
藥材:
- 當歸(炒過),厚朴(加工過) 各二兩
- 桂枝 三兩
- 薑 五兩
用法: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三錢,於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