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瘟疫條辨》~ 卷六 (30)
卷六 (30)
1. 散劑類
白殭蠶(去絲,酒炒。),味辛鹹,性平,氣味俱薄,升也,陽中之陽也。三眠三起,生於甲木,成於丙火,胎於午土,僵得金水之化,色白而不腐,喜燥惡濕,食桑葉而不飲,有大便無小便。余因其不飲,而用之不飲之病;(邪熱渴飲非正味之飲也。)因其有大便,而用治大便不通之病。火瀉無度亦治之。蓋以天地清化之氣,滌疵癘旱潦之氣,於溫病尤宜。可見溫病乃天地之雜氣為病,非四時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氣為病也。(熱病即溫病,特以春夏分別言之耳,所以世人多誤以為時氣。)知此者稀矣。陶宏景曰:人家養蠶,時有合簿皆僵者。余因合簿皆僵之蠶,而用治閤家皆病之疫。李時珍曰:蠶病風,其色白,死不腐,故曰僵。余因病風之蠶,而用治病風之人,古謂因其氣相感而以意治之者也。又曰:散風痰頭疼,風熱齒疼,咽喉痹疼,皮膚斑疹,風瘡丹毒風癢,一切風熱腫毒。觀此則殭蠶之升陽散火,祛風勝濕,清熱解毒可知。《普濟方》誇其善於治腹內之疼,余謂腹內之風熱火毒可知。《聖惠方》稱其長於去頭上之風,余謂大頭溫、蛤蟆溫,用升降散、加味涼膈散立消,以方有殭蠶、蟬蛻也。張元素曰:此物氣味俱薄,輕浮而升,陽中之陽,故能去皮膚諸風如蟲行。余謂升其清陽之氣,而濁陰之氣自降也,故止渴除煩並驗。朱丹溪曰:此物屬火,兼木與土,老得金氣,僵而不化。上治咽喉,取其清化之氣,從治相火,散濁逆結滯之痰也。余謂春夏多溫病,勢如火炎土燥,焚木灼金,一得秋分之金氣,而炎熱自退,故殭蠶為溫病之聖藥。時珍又曰:蠶屬火,喜燥祛風勝濕,主療溫病風濕之證。余謂若溫病而誤用麻黃、桂枝、羌活、獨活、細辛、白芷、蒼朮等味,辛溫發汗以散風濕,則煩躁益甚,而熱毒愈熾,此麻黃湯、桂枝湯、沖和湯、人參敗毒散治溫病之所以壞事也。千年長夜,萬古遺憾。世人何曾夢見,余經閱歷而悟此。
蟬蛻,味甘鹹,性寒。土木餘氣所化,升也,陽中之陽也。夫蛻者退也,脫然無恙也。豈獨能療驚癇,除失音,止夜啼,發痘疹,殺疳蟲,為小兒要藥已哉?又豈獨退翳膜侵睛,祛胬肉滿眵,為眼科要藥已哉?吸風飲露而不食,有小便無大便。余謂人一日不再食則飢,七日不食則死。肺氣不下降,膀胱不氣化則死,腎虛膀胱不約則遺尿亦死。因其不食,而用治不食之病;因其有小便,而用治小便不通之病。短赤淋遺亦治之。以意治病,其義深,其理微,與蠶之食而不飲,有大便無小便,彼此相資,化育流行,天然配偶,此造物神功之妙,皆溫病之聖藥也。宗奭曰:蟬性善脫,胎前禁用。余謂有病則病當之。《內經》云: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孕婦患溫病,余屢用之,每收奇功,未見動胎,此閱歷之言,不必致疑于禁用二字矣。時珍曰:主治頭風眩暈,皮膚壯熱,斑疹作癢。余謂溫病有頭目眩暈者,有皮膚髮熱斑疹雜出作癢者,總是熱毒攻衝,所以用之大驗。又曰:主治驚癇狂亂,瘛瘲心悸。余謂風熱生驚,驚則瘛瘲心動,去其風熱,則肝氣和心神安,驚搐自定,瞤惕自止,發狂奔叫自息矣。又曰:主治頭風疼痛。又曰:去壯熱,治腸中幽幽作聲。余謂蟬乃清虛之品,處極高之上,與肺相似,肺熱移於大腸,肺熱去而大腸之熱自去,而聲亦無矣。頭疼目眩,風熱上攻,故並治之。《衛生方》中有清膈散,治胃熱吐食用蟬蛻、蜂蜜。余謂嘔噦吐食皆胃熱也,故亦用蟬蛻、蜂蜜,古人有先得我心者,非余之杜撰也。
白話文:
散劑類
白殭蠶(去除蠶絲,用酒炒過):味道辛辣帶鹹,藥性平和,氣味都比較淡薄,屬於向上升發的藥性,是陽性中的陽性。蠶一生要睡三次,醒三次,它生長於甲木之氣,成熟於丙火之氣,成形於午土之氣,僵硬後得到金水之氣的轉化,顏色潔白而不腐爛,喜歡乾燥而厭惡潮濕,吃桑葉但不喝水,有大便但沒有小便。我根據它不喝水的特性,用來治療那些不喝水的病症(病邪引起的口渴並非正常的口渴)。根據它有大便的特性,用來治療大便不通的病症。對於火氣過度耗散的情況,也可用來治療。這是因為它具有天地清淨之氣,能清除污濁之氣,尤其適用於溫病。由此可見,溫病是天地間混雜的氣引起的疾病,而不是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正常氣候變化引起的疾病(熱病就是溫病,只是根據春夏的區別來說,所以世人常常誤以為是時令病)。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很少。陶弘景說:人們養蠶,有時會遇到整批蠶都僵硬的情況。我根據整批僵硬的蠶,來治療全家都感染的瘟疫。李時珍說:蠶生病會感染風邪,顏色會變白,死後不會腐爛,所以叫做僵。我根據生病的蠶,來治療生病的人,古人說這是因為氣息相通,而用這種方式來治療。李時珍又說:它可以疏散風痰引起的頭痛,風熱引起的牙痛,咽喉腫痛,皮膚上的斑疹,風瘡丹毒風癢,以及一切風熱引起的腫毒。由此可見,殭蠶具有升陽散火、祛風勝濕、清熱解毒的功效。《普濟方》稱讚它擅長治療腹內疼痛,我認為這是因為它能清除腹內的風熱火毒。《聖惠方》稱讚它擅長去除頭部的風邪,我認為像大頭瘟、蛤蟆瘟,使用升降散、加味涼膈散就能馬上消除,因為這些方子裡有殭蠶、蟬蛻。張元素說:這個藥物氣味都很淡薄,輕浮而向上升發,是陽性中的陽性,所以能夠去除皮膚上的各種風邪,就像蟲子在爬一樣。我認為它是提升清陽之氣,濁陰之氣自然下降,所以止渴除煩的效果也很明顯。朱丹溪說:這個藥物屬於火性,兼有木和土的特性,老了之後具有金的特性,僵硬而不腐爛。向上可以治療咽喉疾病,取其清化之氣;向下可以治療相火,疏散因痰濕阻塞造成的氣逆。我認為春夏多發溫病,病勢如火炎土燥,焚燒木頭、灼傷金屬,一旦得到秋天金氣的肅降,炎熱自然消退,所以殭蠶是治療溫病的聖藥。李時珍又說:蠶屬於火性,喜歡乾燥,能祛風勝濕,主要治療溫病和風濕引起的病症。我認為,如果溫病誤用了麻黃、桂枝、羌活、獨活、細辛、白芷、蒼朮等辛溫發散的藥物,用來發汗祛風濕,只會使煩躁更加嚴重,熱毒更加旺盛。這就是麻黃湯、桂枝湯、沖和湯、人參敗毒散等方劑治療溫病反而會壞事的原因。這真是千年長夜,萬古遺憾啊!世人從未夢想到過,我經歷實踐後才領悟到這一點。
蟬蛻:味道甘甜帶鹹,藥性寒涼。是土木之氣的餘氣所化生的,屬於向上升發的藥性,是陽性中的陽性。蛻就是退的意思,指蛻殼後安然無恙。難道它只能治療驚風癲癇、去除失音、止住夜啼、催發痘疹、殺滅疳蟲,只是小兒的要藥嗎?難道它只能退去眼翳、去除胬肉、減少眼屎,只是眼科的要藥嗎?蟬吸風飲露而不進食,有小便但沒有大便。我認為,人一天不吃飯就會飢餓,七天不吃飯就會死亡。肺氣不下降,膀胱不氣化就會死亡,腎虛膀胱約束不住就會尿床也是致命的。我根據蟬不吃飯的特性,用來治療不吃飯的病症;根據它有小便的特性,用來治療小便不通的病症。小便短少發紅、淋漓不盡、遺尿等情況,它也能治療。用這個思路去治療疾病,意義很深遠,道理也很精微。蟬與殭蠶一有食物卻不喝水、有大便而沒有小便,一不進食卻有小便沒有大便,兩者相互資助,化育流行,是天然的配偶,這正是造物主神奇的功效,它們都是治療溫病的聖藥。陳宗奭說:蟬的特性是善於蛻殼,懷孕期間要禁用。我認為有病就應該用藥。《內經》說:有病就應該用藥,不需要禁忌。孕婦患溫病,我多次使用蟬蛻,每次都能收到奇效,沒有出現過流產的現象。這些都是我親身經歷的經驗,不需要懷疑禁用這兩個字。李時珍說:蟬蛻主要治療頭風眩暈,皮膚發熱,斑疹瘙癢。我認為,溫病中出現頭暈目眩,皮膚發熱,斑疹密集出現瘙癢等症狀,都是熱毒上攻引起的,所以用蟬蛻效果很好。李時珍又說:蟬蛻主要治療驚風癲癇、狂躁、抽搐、心悸。我認為,風熱會導致驚風,驚風會引起抽搐心悸,祛除風熱,就能使肝氣平和,心神安定,驚厥自然停止,抽搐也會停止,發狂奔叫也會平息。李時珍又說:蟬蛻主要治療頭風疼痛。李時珍又說:蟬蛻能退去發熱,治療腸鳴。我認為蟬是清虛的藥物,處於極高的地方,和肺的性質相似,肺熱會傳到大腸,肺熱去除,大腸的熱也會去除,腸鳴自然就會消失。頭疼目眩是因為風熱上攻,所以蟬蛻也能治療。在《衛生方》中有清膈散,治療胃熱嘔吐,其中就用了蟬蛻和蜂蜜。我認為嘔吐都是胃熱引起的,所以用蟬蛻和蜂蜜,古人有和我想到一起的,不是我隨意編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