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附篇:歷代傷寒書目考 (12)

回本書目錄

附篇:歷代傷寒書目考 (12)

1. 第二章,腳氣(計二十一種)

《腳氣方》一卷,《論新撰腳氣論》三卷,《嶺南腳氣論》二卷,唐李暄撰

《腳氣論》一卷,唐蘇瞻、徐玉、唐侍中合撰

《三家腳氣論》一卷,集蘇、徐、唐三家之說稍異者

《腳氣治法總要》二卷,宋董汲撰

《腳弱方》八卷

宋徐叔向撰

《深師腳氣論》一卷,宋梅師著

《辨腳弱方》一卷,明徐文伯撰

《腳氣芻言》一卷,清南海曾超然著

《增訂腳氣芻言》一卷,清南海曾超然原著

清無錫周鎮小農增訂

紹興醫報社刊

《腳氣病原因及治療法》二卷,清無錫丁福保仲祜著

《腳氣提要》一卷

日本淺田惟常著

《腳氣類方》一卷

日本源養德撰

《腳氣方論》三卷

日本松井閱撰

《腳氣鉤要》二卷

日本今邨亮著

《(文和)腳氣辨正》一卷

丸山元璋士美著

文化八年靜間齋刊本

《腳氣類編》二卷

岡本昌安著

太上堂刊本,二本

《腳氣新論》一卷

今村亮著

明治十一年敬業館刊本

《(文和)導水瑣言》一卷

和田東郭著,含章齋刊本

《腳氣病》一卷

民國南京衛生署編印

白話文:

【第二章,關於腳氣病(共計二十一種研究)】

  • 有一冊名為「腳氣病治療方法」的書籍,以及由唐代李暄所寫的「新撰腳氣論」三冊,還有「嶺南腳氣論」兩冊。

  • 唐代蘇瞻、徐玉和唐侍中三人共同撰寫了一冊「腳氣論」。

  • 集結了蘇、徐、唐三家觀點略有差異的「三家腳氣論」一冊。

  • 宋代董汲所寫的「腳氣病治法總要」二冊。

  • 宋代徐叔向撰寫的「腳弱方」八冊。

  • 宋代梅師所著的「深師腳氣論」一冊。

  • 明代徐文伯撰寫的「辨腳弱方」一冊。

  • 清代南海曾超然所寫的「腳氣芻言」一冊。

  • 清代南海曾超然原創,並由無錫周鎮小農增補訂正的「增訂腳氣芻言」一冊。

  • 紹興醫報社出版的「腳氣病原因及治療法」二冊,作者為清代無錫的丁福保仲祜。

  • 日本淺田惟常所寫的「腳氣提要」一冊。

  • 日本源養德撰寫的「腳氣類方」一冊。

  • 日本松井閱撰寫的「腳氣方論」三冊。

  • 日本今邨亮所寫的「腳氣鉤要」二冊。

  • 丸山元璋士美撰寫的「文和腳氣辨正」一冊,於文化八年由靜間齋出版。

  • 岡本昌安所著的「腳氣類編」二冊,由太上堂出版。

  • 今村亮撰寫的「腳氣新論」一冊,於明治十一年由敬業館出版。

  • 和田東郭所寫的「導水瑣言」一冊,由含章齋出版。

  • 民國時期,由南京衛生署編輯並印刷的「腳氣病」一冊。

2. 第三章,溫暑(計一百二十六種)

《傷暑全書》二卷

明穎郡張鳳逵著,清初鈔本

《增訂傷暑全書》

明穎郡張鳳逵著,清揚州葉霖子雨增評

《溫證朗照》一卷

清喻嘉言著

《溫證語錄》一卷

清喻嘉言著

《醫徵溫熱病論》四卷

清沈明宗目南編撰

分《大邪中表》二卷,《小邪中里》二卷

康熙朝刊本

《溫熱暑疫全書》四卷

清周揚俊禹載編輯,康熙朝刊

《溫熱論》一卷,《溫病續論》一卷

清葉桂天士著

《溫熱論注》一卷

清葉天士原著,清揚州葉霖子雨注

《溫熱論注》一卷

清葉天士原著,清周學海澂之注

《廣溫熱論》四卷

清北山戴麟郊著,清元和陸九芝刪訂

《重訂廣溫熱論》六卷

清北山戴麟郊原著

清陸九芝刪定,清越醫何廉臣增訂

《溫病方論》四卷

清周禹載編述,清何書田節錄

《溫熱條辨》一卷

清薛雪生白著

《溫熱贅言》一卷

清寄瓢子著,清吳金壽纂

《溫熱論附方》一卷

清葉天士原著

清虞陽徐曉芩附方,未刊鈔本

《醫效秘傳》三卷

清葉天士著,清吳金壽刊

《溫熱論箋正》一卷

清葉天士原著,清蕭山陳根儒箋正

《溫熱病指南集》一卷

清淞濱陳平伯著

《溫證指歸》四卷

清江寧周構元著,嘉慶朝靜居草堂刊

《溫病條辨》六卷

清淮陰吳瑭鞠通著,嘉慶朝汪瑟庵訂刊

《增訂葉評溫病條辨附歌括》六卷

清吳鞠通著

清葉子雨評,清何廉臣增訂

《溫熱經緯》五卷

清海昌王士雄孟英著,清汪曰楨謝城評註

《葉評溫熱經緯》五卷

清王孟英著,清葉子雨評

《溫熱病論》十四卷,《溫毒病論》一卷,清吳門邵登

瀛步青輯,咸同朝人

《溫病指南》二卷

清山陰婁傑撰,蕭清吉訂,光緒二十九年刊

《溫病條辨歌括》一卷

清錢文驥編輯,安徽刻本

《溫病時方歌訣》二卷

缺名舊鈔本

《溫病方歌附方》一卷

清著者缺名,鈔本

《寒溫合編歌括》四卷

清什郁王光甸春甸編輯,同治二年刊

《溫病賦》一卷

清姜子房編

《溫病集腋》六卷

清任城朱遂生編述,宣統時濟南啟明石印

《溫熱逢源》三卷

清柳寶治著,《三三醫書》本

《溫熱病問答》一卷

清京兆郝植梅著,山西鉛印本

《溫熱類編》六卷

清浙湖凌嘉六著,三三醫社印本

《治溫提要》一卷

清關中曹華封著,光緒年刊

《溫暑醫旨》一卷

清山陰張畹香著,未刊鈔本

《溫熱要言》一卷

清陳平伯著,上有名家批評,精鈔本

《中西溫熱串解》八卷

清同安吳錫磺瑞甫撰述,文瑞樓石印

《春溫三字訣》一卷

清張子培撰

《暑證發原》一卷

清李識侯著

《時病論》八卷,清三衢雷少逸著

《溫病淺說》一卷

清溫存厚撰,鉛印本

《溫證論治》一卷

清顧金文撰

《溫病指南》一卷

清山陰錢清王馥原著,吳縣王慎軒訂正

《溫熱經解》一卷

清江蘇沈麟漢卿著,天津合濟醫院鉛印

《溫熱病類方》一卷

清撫松隱者味清述

白話文:

第三章,溫暑(共一百二十六種)

以下列出有關溫病和暑病的醫學著作,包括書名、作者、版本和簡介:

  • 《傷暑全書》二卷:明代穎郡人張鳳逵所著,這是清朝初年的手抄版本。
  • 《增訂傷暑全書》:明代穎郡人張鳳逵所著,清朝揚州人葉霖子雨增補並加以評論。
  • 《溫證朗照》一卷:清代喻嘉言所著。
  • 《溫證語錄》一卷:清代喻嘉言所著。
  • 《醫徵溫熱病論》四卷:清代沈明宗(字目南)編撰,分為《大邪中表》二卷和《小邪中里》二卷,這是康熙年間的刊印版本。
  • 《溫熱暑疫全書》四卷:清代周揚俊(字禹載)編輯,這是康熙年間刊印的版本。
  • 《溫熱論》一卷,《溫病續論》一卷:清代葉桂(字天士)所著。
  • 《溫熱論注》一卷:清代葉天士原著,清代揚州人葉霖子雨加以註解。
  • 《溫熱論注》一卷:清代葉天士原著,清代周學海(字澂之)加以註解。
  • 《廣溫熱論》四卷:清代北山人戴麟郊所著,清代元和人陸九芝刪訂。
  • 《重訂廣溫熱論》六卷:清代北山人戴麟郊原著,清代陸九芝刪定,清代越醫何廉臣增訂。
  • 《溫病方論》四卷:清代周禹載編述,清代何書田節錄。
  • 《溫熱條辨》一卷:清代薛雪(字生白)所著。
  • 《溫熱贅言》一卷:清代寄瓢子所著,清代吳金壽纂輯。
  • 《溫熱論附方》一卷:清代葉天士原著,清代虞陽人徐曉芩補充方劑,這是未刊的手抄版本。
  • 《醫效秘傳》三卷:清代葉天士所著,清代吳金壽刊印。
  • 《溫熱論箋正》一卷:清代葉天士原著,清代蕭山人陳根儒加以箋正。
  • 《溫熱病指南集》一卷:清代淞濱人陳平伯所著。
  • 《溫證指歸》四卷:清代江寧人周構元所著,這是嘉慶年間靜居草堂刊印的版本。
  • 《溫病條辨》六卷:清代淮陰人吳瑭(字鞠通)所著,這是嘉慶年間汪瑟庵訂刊的版本。
  • 《增訂葉評溫病條辨附歌括》六卷:清代吳鞠通所著,清代葉子雨加以評論,清代何廉臣增訂。
  • 《溫熱經緯》五卷:清代海昌人王士雄(字孟英)所著,清代汪曰楨和謝城加以評註。
  • 《葉評溫熱經緯》五卷:清代王孟英所著,清代葉子雨加以評論。
  • 《溫熱病論》十四卷,《溫毒病論》一卷:清代吳門人邵登瀛(字步青)輯錄,是咸豐、同治年間的人所作。
  • 《溫病指南》二卷:清代山陰人婁傑撰寫,蕭清吉訂正,是光緒二十九年刊印的版本。
  • 《溫病條辨歌括》一卷:清代錢文驥編輯,安徽刊印的版本。
  • 《溫病時方歌訣》二卷:作者姓名不詳,是舊時的手抄版本。
  • 《溫病方歌附方》一卷:清代作者姓名不詳,是手抄版本。
  • 《寒溫合編歌括》四卷:清代什郁人王光甸(字春甸)編輯,是同治二年刊印的版本。
  • 《溫病賦》一卷:清代姜子房所編。
  • 《溫病集腋》六卷:清代任城人朱遂生編述,是宣統年間濟南啟明石印的版本。
  • 《溫熱逢源》三卷:清代柳寶治所著,《三三醫書》版本。
  • 《溫熱病問答》一卷:清代京兆人郝植梅所著,是山西鉛印的版本。
  • 《溫熱類編》六卷:清代浙湖人凌嘉六所著,三三醫社印的版本。
  • 《治溫提要》一卷:清代關中人曹華封所著,是光緒年間刊印的版本。
  • 《溫暑醫旨》一卷:清代山陰人張畹香所著,是未刊的手抄版本。
  • 《溫熱要言》一卷:清代陳平伯所著,上面有名家的批評,是精抄版本。
  • 《中西溫熱串解》八卷:清代同安人吳錫磺(字瑞甫)撰述,文瑞樓石印的版本。
  • 《春溫三字訣》一卷:清代張子培撰寫。
  • 《暑證發原》一卷:清代李識侯所著。
  • 《時病論》八卷:清代三衢人雷少逸所著。
  • 《溫病淺說》一卷:清代溫存厚撰寫,是鉛印版本。
  • 《溫證論治》一卷:清代顧金文撰寫。
  • 《溫病指南》一卷:清代山陰人錢清王馥原著,吳縣人王慎軒訂正。
  • 《溫熱經解》一卷:清代江蘇人沈麟(字漢卿)所著,天津合濟醫院鉛印。
  • 《溫熱病類方》一卷:清代撫松隱者(字味清)述。

這些書籍涵蓋了明清時期對溫病和暑病的認識與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