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

《衛生易簡方》~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卷之一

2. 諸風

治中風不語,手足不遂,口眼喎斜,鼻流清涕,頭旋目眩,言語澀滯,心胸痰積,口中涎水,手足頑痹,腰膝疼痛,久立不得,頭痛尤甚,攻耳成膿而聾;又沖眼赤及骨節風、繞腕風、腎臟風、胎風、頭風、暗風、心風、大風、白癜風,並膈氣冷熱諸氣等症,並皆治之,用威靈仙一味,冬三月丙丁戊巳日採,洗淨,焙乾,為末。

好酒和,令微濕,入竹筒內,牢塞口,九蒸九曝;如干,添酒重灑之,以白飯和搗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酒下。

又方,但用威靈仙,陰乾為末。每日空心溫酒調二錢匕服,可漸加至六錢匕,利過兩行則減之,病除乃停服。其性甚善,不觸諸藥,但惡茶及麵湯,可煎甘草梔子湯代飲。蓋此草生時比眾草先採,以不聞水聲者良。

治三十六種風,用馬齒莧一石,水二石,煎令味盡,去渣,澄清,入黃蠟三兩,熬成膏。每服酒調一匙下,有瘡以膏塗。

治癱緩風及諸風手腳不遂,腰腿無力,用阿膠、驢皮熬者,炙令微起。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入膠煮六七沸,膠烊化盡,頓服之。仍煮蔥豉粥一升,任意服食,三四劑則止。

治偏風手足不遂,皮膚不仁,用仙靈皮(脾)一斤,細銼,生絹袋盛於瓷器中,以無灰酒一斗浸之,厚紙重封,不通氣,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後開。每日隨性暖飲之,當令醺醺不得大醉。若酒盡,再合,服之無不效。合時,忌雞犬見,亦益陽事。

治中風口偏,用生鹿肉並生椒同搗敷之。右患敷左,左患敷右,看正即除之。

治中風口噤不開,涎潮,用皂角一挺,去皮,塗豬脂,炙黃為末。每服一錢匕,溫酒調服;如氣實脈盛,服二錢匕;若牙關不開,用白梅揩齒,口開即灌藥,吐出風涎即差。

治中風面目相引偏僻,牙拘急,舌不可轉,用桂心酒煮取汁,故布蘸掩病上,正即止。左喎拓右;右喎拓左,大效。

治中風失音不語,偏風口眼喎斜,時吐涎水,四肢麻痹,骨間疼痛,腰膝無力者,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採稀薟葉洗淨曝乾,入甑中,層層灑酒,與蜜蒸之,又曝,如此九遍,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溫酒吞下。

治卒中風不語,以竹燒瀝,灌飲之良。

治卒中風昏昏若醉,四肢不收,口角涎出,用肥實不蛀豬牙皂角四挺,光明晉礬一兩,共為末。每服半錢;重者三字匕,溫水調灌下,令涎出一二升,當時惺惺,用之累效。

治風冷癱緩,用蠶沙五升,醇酒三升灑拌,甑內蒸熱,暖室中鋪於油單上,令患人就所患一邊臥,厚蓋覆,汗出為度,仍令頭面不得壅覆;如未痊,再作。

治心臟風熱,氣壅膈脹,用薄荷煎作茶飲立效;及治中風失音、吐痰、除賊風、頭風、下氣消宿食、陰陽毒氣、傷寒頭痛,能引諸藥入營衛。

白話文:

諸風

治療中風導致的失語、手腳癱瘓、口眼歪斜、流清涕、頭暈目眩、說話困難、胸腹痰積、流口水、手腳麻木、腰膝疼痛、久站不穩、頭痛尤其嚴重,以及耳部感染化膿導致耳聾;此外,也治療眼紅腫痛、各種關節炎(如腕關節炎)、腎臟風濕、胎風、頭痛、隱性中風、心臟風濕、大風病(麻風病)、白癜風,以及因氣滯引起的寒熱等症狀,都能有效治療。方法是用威靈仙一味藥材,在冬天的丙、丁、戊、巳日採摘,洗淨,烘乾,研磨成粉末。用好酒調和,使藥粉微微濕潤,放入竹筒內,密封好,反覆九蒸九曬;如果藥粉變乾,就再加酒拌勻。用白米飯搗碎,與藥粉混合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溫酒送服。

另一方,只用威靈仙,陰乾研磨成粉。每日空腹用溫酒調服二錢(約6克),可以逐漸增加到六錢(約18克),如果大便次數過多就要減少用量,病癒後就停止服用。威靈仙藥性很好,不與其他藥物相沖,但忌茶和麵湯,可以用煎好的甘草梔子湯代替飲用。採摘威靈仙時,要選擇生長在不靠近水源、聽不到水聲的地方採摘的藥材較好。

治療三十六種風症,用馬齒莧一石(約10公斤),水二石(約20公斤),煎煮至藥味完全煎出,去渣,澄清液體,加入黃蠟三兩(約150克),熬成膏。每次服用一匙,用酒調服,如有瘡瘍,可以將藥膏塗抹在患處。

治療癱瘓、風濕病及各種風症引起的手腳不遂、腰腿無力,用阿膠(驢皮熬製而成),炙烤至略微鼓起。加水一升(約500毫升),煮香豉(發酵黃豆)二合(約100毫升),去渣,加入阿膠煮沸六七次,至阿膠完全溶化,趁熱服用。再煮蔥豉粥一升(約500毫升),隨意食用,服用三四劑即可。

治療半身不遂、手腳不遂、皮膚感覺遲鈍,用仙靈脾(一種中藥材)一斤(約500克),切碎,用生絹袋盛放在瓷器中,用無灰酒一斗(約10升)浸泡,用厚紙密封,防止透氣,春夏浸泡三日,秋冬浸泡五日後開啟。每天根據個人情況溫熱飲用,以微微醺醺為度,不可喝醉。如果酒喝完,可以再加酒浸泡。服用此方,效果很好。浸泡藥材期間,忌諱雞犬靠近,也要避免房事。

治療中風導致的口角歪斜,用生的鹿肉和生的花椒一起搗碎敷在患處。右側患病敷左側,左側患病敷右側,等到面部恢復正常就停止敷藥。

治療中風導致的口噤閉合,口水增多,用皂角一個,去皮,塗上豬油,炙烤至黃色,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約3克),溫酒調服;如果氣血實證,脈象有力,可以服用二錢(約6克);如果牙關緊閉,可以用白梅擦拭牙齒,等嘴巴張開後灌藥,吐出風涎後病情就會好轉。

治療中風導致的面部肌肉抽搐歪斜、牙關緊閉、舌頭轉動困難,用桂枝煎酒煮取汁液,用舊布蘸取藥汁敷在患處,等到恢復正常就停止敷藥。左側歪斜敷右側,右側歪斜敷左側,療效顯著。

治療中風導致的失音、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經常流口水、四肢麻痺、骨骼疼痛、腰膝無力,在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採摘稀薟葉,洗淨曬乾,放入蒸籠中,層層灑酒,加蜜蒸製,再曬乾,如此反覆九遍,研磨成粉,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到七十丸,溫酒吞服。

治療突然發生的中風失語,用竹子燒成的竹瀝水灌服,療效很好。

治療突然發生的中風,患者昏昏沉沉像喝醉酒一樣,四肢無力,嘴角流口水,用肥實無蛀孔的豬牙皂角四個,光明礬(一種中藥)一兩(約50克),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約1.5克);病情嚴重者可以服用三錢(約9克),溫水調服,灌服下去,使患者吐出一些口水,病情就會好轉,多次服用效果很好。

治療風寒引起的癱瘓,用蠶沙五升(約2.5公斤),醇酒三升(約1.5公斤)拌勻,用蒸籠蒸熱,在溫暖的房間裡鋪在油布上,讓患者患病的一側身體躺在上面,蓋上厚厚的被子,直到出汗為止,但要注意頭部不要捂得太嚴實;如果病情沒有痊癒,可以再次使用。

治療心臟風熱、氣鬱胸悶,用薄荷煎水當茶飲用,療效很快;還能治療中風引起的失音、吐痰,以及治療賊風(外感風邪)、頭痛、消除宿食、陰陽毒氣、傷寒頭痛,並且可以引導其他藥物進入人體的營衛經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