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寶要》~ 卷之六 (2)
卷之六 (2)
1. 卷之六
風癇者,衣暖至汗出,卻外風入腹為病因。驚癇者,驚怖大啼,多為病因。先不哺乳,吐而變熱者為食癇。
新生無病,懼不可逆針灸。
衣甚薄,則乳食不消,大便醋臭,此欲為癖也,乳哺食即作疾。
新生一歲兒,外人來氣息忤之,則為客忤病。雖是家人,或別房異戶從外還者,不避之為客忤。雖是乳母及父母從外來,亦能令兒為客忤。一應親戚及外來人,有衣服經履鬼神粗惡暴氣或牛馬之氣,並能令兒為客忤。一應人執作喘息及乳母乳氣未定者,並能為客忤。乳母遇醉及房勞喘後,乳兒最劇,能殺兒。
凡諸乘馬行,得馬汗氣息,未盥洗易衣裝而便向兒邊者,令兒中馬客忤。一歲兒勿見馬來及聞馬鳴驚,能令小兒作客忤。兒衣布帛綿中及履中不得有頭髮。白衣不得用青帶,青衣不得用白帶,皆能為客忤。凡非常人及諸物從外來,亦驚小兒致病,欲防之法,當將兒避之。若不避者,當燒牛屎,令常有煙氣置戶前則善。
秋初夏末,晨夕暴冷,不避之,多患壯熱下痢。小兒解著傷風,亦作傷寒病。尋常晚夜及陰雨夜,小兒衣物不得在露地,有釣星鬼禽,喜落毛羽於人中庭,置兒衣中,便令兒作癇病,必死,七八月尤忌。兒生未能行,而母再有娠,使兒飲此乳,作鬾病。小兒飲食過度,不知自止,作疾。
小兒夏月積冷,洗浴過度,及乳母亦將冷水洗浴,以冷乳飲兒,兒壯熱,忽值暴雨涼,即令兒病痢等。夏月暴寒,小兒不避之,入胃則暴病。中客忤,心腹脹滿刺痛,口噤氣急,停屍卒死者,服張仲景備急丸。
人失明之本,有十六件事:生食五辛,接熱飲食,熱食麵食,飲酒不已,房室無節,極目遠視,數看日月,夜視星火,夜讀細書,月下看書,抄寫多年,雕鏤細作,博奕不休,久處煙火,泣淚過多,刺頭出血過多。又由馳騁田獵,冒涉風霜,迎風追獸,日夜不息之所致也。地因寒暑風濕,皆作蒸氣,人足履之,謂之風毒,名為腳氣。
婦人產後尤宜慎此。四時之中,不得久立、久坐濕冷之地,令人作腳氣病。酒醉汗出,脫衣靴襪,當風取涼,皆成腳氣。患腳氣人忌大怒,忌房室,忌牛羊肉、蒜、蕺菜、菘菜、蔓菁、瓠子、酒、面、酥油、乳糜、豬、雞、鵝、鴨,不得犯之。一方用鯉魚外,魚亦忌。又忌生果酸酢之食。
宜食生牛乳與生栗子,及粳、粱、粟、米、醬、豉、蔥、韭、薤、椒、薑、橘皮。
病有三患:一患覺之晚,二患驕狠恣傲,三患狐疑不決。犯之多枉傷性命。故曰:法為信者施,不為疑者設。
欲臨近亡人,宜將少金牙散塗鼻孔、耳門,及視疾者亦然。亦宜帶絳囊一方寸匕,男左女右。
新食畢取風者,令人患胃風。因醉取風者,令人患漏風。新沐浴畢取風者,令人首風。新房室畢取風者,令人患內風。尊貴人骨弱肌膚盛,因疲勞汗出,偃臥不時動搖,被微風所及,得血痹疾。凡常之日,忽然暴熱,頓取涼快意,生病亦然,暴寒亦然。
白話文:
[卷之六]
風癇是因衣物保暖後出汗,又受外風入侵腹部所致。驚癇則是因驚嚇大哭而引起。嬰兒出生後未哺乳,嘔吐且發熱,則為食癇。
新生兒無病,不宜逆行針灸。
穿著過於單薄,則乳食消化不良,大便有醋酸味,這將導致癖疾,哺乳或進食就會發病。
新生兒一歲內,若受到外來氣息的侵犯,就會患上客忤病。即使是家人,或是從外屋或別的門戶回來的人,都不應靠近以免造成客忤。即使是乳母和父母從外面回來,也可能導致嬰兒客忤。所有親戚和外來人,身上若有接觸過鬼神或牲畜的污穢之氣,都可能導致嬰兒客忤。任何人喘息,或乳母乳氣未定,都可能引起客忤。乳母飲酒或房事勞累後喘息,嬰兒則病情最重,甚至可能致死。
凡是騎馬出行,沾染了馬的汗氣,未盥洗更衣就靠近嬰兒,會使嬰兒患上馬客忤。一歲內的嬰兒不要讓其看見馬或聽到馬鳴聲,以免受驚嚇而患上客忤。嬰兒的衣物和鞋履中不能有頭髮。白衣不能用青色腰帶,青衣不能用白色腰帶,這些都會導致客忤。凡是異常的人或物從外面回來,都會驚嚇到嬰兒而致病,預防的方法,應該將嬰兒避開。如果無法避開,則應燒牛糞,讓煙氣常駐於門前,這樣就比較好。
秋初夏末,清晨或傍晚天氣驟冷,不注意防護,很容易患上壯熱下痢。小兒解除了傷風,也可能變成傷寒病。通常在晚上或陰雨天,嬰兒的衣物不能放在露天地,因為有鬼魅禽獸喜歡將毛羽落在人家的庭院,如果落到嬰兒的衣物中,就會使嬰兒患上癇病而致死,七八月份尤其要注意。嬰兒出生後還不會走路,母親又再次懷孕,讓嬰兒喝這種奶水,會患上鬾病。小兒飲食過度,不知節制,也會生病。
小兒夏季積累寒邪,洗浴過度,或乳母也用冷水洗浴,用冷乳汁餵養嬰兒,嬰兒發熱,又遇到暴雨天氣,就會使嬰兒患上痢疾等疾病。夏季天氣驟冷,小兒不注意防護,寒邪入胃,就會突然發病。患客忤,心腹脹滿刺痛,口噤氣急,甚至突然死亡者,可以服用張仲景備急丸。
失明的原因有十六種:生食辛辣食物,飲食過熱,食用熱麵食,飲酒過量,房事無度,極目遠眺,經常觀看日月,晚上看星火,晚上閱讀細小的字體,月光下看書,長期抄寫,雕刻細緻的物品,沉迷賭博,長期在煙火中工作,哭泣過度,刺頭出血過多。另外,由於騎馬狩獵,冒犯風霜,迎風追逐野獸,日夜不停歇也會導致失明。地氣因寒暑風濕而產生蒸氣,人足部經常接觸,稱為風毒,叫做腳氣。
婦女產後更應小心。一年四季中,都不應久站、久坐於潮濕寒冷的地方,以免患上腳氣。酒醉出汗,脫衣鞋襪,當風受涼,都會導致腳氣。患腳氣的人忌諱大怒,忌諱房事,忌諱牛羊肉、大蒜、魚腥草、白菜、蘿蔔、葫蘆、酒、麵食、酥油、乳糜、豬、雞、鵝、鴨,都不能食用。除了鯉魚外,其他魚類也忌食。還忌食生冷酸澀的食物。
宜食生牛乳和生栗子,以及粳米、粱米、粟米、米飯、醬、豉、蔥、韭、薤、椒、薑、橘皮。
疾病有三種危害:一、發現得太晚;二、驕傲自滿,恣意妄為;三、猶豫不決。犯了這些,大多會枉送性命。所以說:法則是用於相信它的人,而不是用於懷疑它的人。
臨近亡者,應將少許金牙散塗抹在鼻孔和耳門,探望病人也應如此。還應佩戴絳色布袋,一方寸大小,男性戴在左邊,女性戴在右邊。
飯後受風,會導致胃風;醉酒後受風,會導致漏風;沐浴後受風,會導致頭痛;房事後受風,會導致內風。尊貴之人骨骼虛弱,肌膚豐盛,因勞累出汗,躺臥而不經常活動,受到微風吹拂,會得血痹之疾。凡是平常的日子,突然感到很熱,立即求涼快,就會生病;突然感到很冷,也會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