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寶要》~ 卷之三 (3)
卷之三 (3)
1. 中風大風水氣第十二
大風半身不遂,蠶砂兩石,熟蒸作直袋三枚,各受七斗,熱盛一袋著患處,如冷,即取余袋,一依前法,數數易,百不禁,瘥止。須羊肚釀粳米、蔥白、薑、椒、豉等爛煮,熱吃,日食一枚,十日止。千金不傳。
百種風,灸腦後項大椎平處兩廂,量二寸三分,各灸百壯得瘥。須取病人指寸量。
卒病惡風欲死,灸第五椎,名曰藏輸,一百五十壯,三百壯便愈。
中風口僻眼急,諸藥不能瘥者,枳實上青刮取末,欲至心止,得茹五升,微火炒去濕氣,以酒一斗漬,微火暖令得藥味,隨性飲之大驗。治緩風、急風並佳。
中風口喎,炒大豆三升令焦,以酒三升淋取汁,頓服之。口噤不開亦治。
又方:大皂角一兩,去皮、子,下篩,以三年大酢和。左喎塗右,右喎塗左。干更塗之。
卒氣短,搗韭汁,服一升立瘥。
大風疾,煉松脂投水中二十遍,蜜丸,服二兩。飢便服之,日三。鼻柱斷離者,二百日服之差。斷鹽及雜食、房室。
又方:天門冬,酒服百日愈。
大風,灸百會七百壯。
腎寒,灸腎腧百壯。
中風口喎,灸手交脈三壯。左灸右,右灸左。其炷如鼠屎,橫安之,兩頭下火。
風勞毒腫,疼痛攣急,桃仁一升,研如常法,以酒三升攪和,頓服之。厚衣蓋令汗,不過三劑。
猥退風,蓖麻脂一升,酒一斗,銅缽盛著酒中一日,煮之令熟服之。
失音,濃煮桂汁,服一升,覆取汗。亦可末桂著舌下,漸漸咽汁。
又方:濃煮大豆汁含亦佳。無豆用豉。
歷節風,松膏一升,酒三升,浸七日,服一合,日再,數劑愈。
冷氣氣短,蜀椒五兩,絹袋盛,以酒一斗,浸之二七日服之,任意多少。
卒上氣鳴急,便欲死者,搗韭汁,服一升良。
乏氣,枸杞葉、生薑,各二兩,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心腹冷痛,熬鹽一斗熨。熬蠶砂,燒磚石蒸熨。取其里溫暖止。蒸土亦大佳。
虛勞浮腫,灸太衝百壯,又灸腎腧。
虛勞不得眠,酸棗、榆葉,等分末之,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日再。
又方:乾薑四兩末,湯和頓服。覆取汗愈。
一切虛羸,鹿骨一具碎,枸杞根切二斤。二味各以水一斗,別器各煎汁五升,去滓澄清,仍合一器,共煎取五升,日二。服盡,好將慎。皆用大斗。
補虛羸,九月十日取生濕枸杞子一斗,酒六升,煮五沸,出取研之,熟濾取汁,令其子極淨,暴子令乾,搗末和前汁,微火煎,令可丸,酒服二方寸匕,日二。加至三方寸匕,亦可丸服五十丸。
腹脹滿,繞臍結痛,堅不能食,灸中守百壯。穴在臍上一寸,一名水分。
脹滿氣聚,寒冷,灸胃管百壯,三報。穴在鳩尾下三寸。
脹滿瘕聚,滯下冷疼,灸氣海百壯。穴在臍下一寸,忌不可針。
脹滿氣如水腫狀,小腹堅如石,灸膀胱募百壯。穴在中極,臍下四寸。
脹滿腎冷,瘕聚泄利,灸天樞百壯。穴在臍傍相對,橫去臍兩傍各二寸。
諸冷極,馬藺子九升,淨治去土,空腹服一合,日三,飲及酒下之。服訖須臾,以食壓之,取瘥乃止。
骨蒸,天靈蓋如梳大,炙令黃碎,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起死人神方。
又方:取人屎灰,以酒服方寸匕,日三。
走疰,燒車釭令熱,暫入水,以濕布裹熨之。
三十年氣疰,豉心半升,生椒一合,以水二升,煮取半升,適寒溫,用竹筒縮取汁。令病者側臥,以手擘大孔射灌之,少時當出惡物。此法垂死悉治,得瘥百千,不可具述。
咳嗽,胸脅支滿,多唾上氣,酒一升半,浸肥皂莢兩挺經宿,煮取半升,分三服,七日忌如藥法。若吐多,以酢飯三四口止之。
又方:薑汁一升半,沙糖五合,煎薑汁減半,內糖更煎服之。
又方:白糖五合,微煅令消,內皂莢末方寸匕,合和相得,先食服如小豆二丸。
又方:服芥子七丸,以油酒下之。
上氣咳嗽,乾薑末三兩,膠飴一斤,二味和令調,蒸五升米下,冷,以棗大含,稍稍咽之。日五夜二。
三十年嗽,百部根二十一斤,搗取汁,煎如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白蜜一斤生薑二斤取汁,二味,先將銅銚秤知斤兩,訖內蜜復秤知數,次內薑汁,以微火煎令薑汁盡,惟有蜜斤兩在,丸如棗大,含一丸,日三。禁一切雜食。
又方:紫菀二兩,款冬花二兩,末之,食後以飲服方寸匕,日三,七日瘥。
久水腹大如鼓,烏豆一斗,熬令香,勿令大熟,去皮為細末,餳粥皆得服之。初服一合,稍加之。若初服多,後即嫌臭,服盡即更造,取瘥止。不得食肥膩,渴則飲羹汁,慎酒、肉、豬、雞、魚、生冷、酢滑、房室,得食漿、粥、牛、羊、兔、鹿肉,此據大飢渴時食之,可忍,亦勿食也。此病難治,雖諸大藥丸散湯膏,當時雖瘥,過後復發,惟此散瘥後不發。
終身服之,終身不發矣。其所禁食物,常須少啖,莫隨意咸物諸雜食等。
又方:葶藶末二寸匕,蒼耳子灰二寸匕,調和水服之,日二。
又方:椒目沉水者,取熬之,搗如膏,酒服方寸匕。
又方:水煮馬兜鈴服之。
水腫,利小便,葶藶四兩,生用,桂心一兩,末之,蜜丸,飲下梧子大七丸,日二,以知為度。
又方:牽牛子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一利止。
又方:郁李仁末、面各一升,和作餅子七枚,燒熟,空腹熱食四枚,不知,更加一枚,加至七枚。
大水頭面遍身腫脹,苦瓠白穰實捻如大豆,以麵裹煮一沸,空腹吞七枚,至午當出水一升,三四日水自出不止,大瘦乃瘥。三年內慎口味也。苦瓠須好無厭翳細理研淨者,不爾有毒不堪用。崔氏用子作餛飩服二七枚,若恐虛者,牛乳服之,如此隔日作服,漸加至三七枚,以小便利為度。小便若太多,即一二日停止。
水通身腫,煎豬椒枝葉如餳,空腹服一匕,日三。癢,以汁洗之。
又方:苦瓠膜二分,葶藶子五分,熬、搗為丸如小豆大,服五丸,日三。
又方:單服牛尿大良。凡病水無不瘥。服法先從少起,得下為度。
又方:大棗肉七枚苦瓠膜如棗核大,搗丸。一服三丸,如行十五里久,又服三丸,水出更服一丸即止。
又方:煎人尿,令可丸如小豆大,日三服。
又方:葶藶、桃仁各等分,皆熬,合搗為丸服之,利小便。一日用杏仁。
又方:搗生葶藶子,酢和服,以小便數為度。
又方:燒姜石令赤,內黑牛尿中令熱,服一升,日一。
又方:灸足第二趾上一寸,隨年壯,又灸兩手大指縫頭七壯。
凡腫病須百日內外攻之,生商陸(一斤),豬脂(一斤,煎可得二升。)
右二味,和煎令黃,去滓以磨腫處。亦可服少許,並塗以紙覆之,燥輒敷之,不過三日瘥。
凡卒中風口喎,以葦筒長五寸,以一頭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泄氣。一頭內大豆一顆,並艾燒之令燃,灸七壯,即瘥。患右灸左,患左灸右。耳病亦灸之。若不能語者,灸第三指上百壯。若眼反,口噤,腹中切痛,灸陰囊下第一橫理十四壯。人卒死者,灸法同之。
破傷風腫,厚塗杏仁膏,燒麻燭遙灸之。
刺傷中風水,刮箭羽下漆塗之。
又方:服黑牛熱尿,一服二升,三服即止。
又方:煮韭熟拓之。
又方:蠟一兩,熱灸熨,薄裹其上,水出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