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方六集》~ 卷之六·兼羅集 (2)
卷之六·兼羅集 (2)
1. 鼻塞不聞香臭九
不聞香臭從何治,迎香穴內最堪攻,
先補後瀉分明記,金針未出氣先通。
迎香,穴在鼻孔旁五分直縫中。針入一分,瀉多補少,沿穴向上。禁灸。應穴,上星穴也。治鼻塞不聞香臭,先補後瀉;流濁涕,單瀉;流清涕,單補。
白話文:
迎香穴的位置就在鼻孔旁邊五分處的直縫中,針灸時針頭應插入一分深度,瀉法比補法用得多,且針的方向應沿著穴位向上。但要注意的是,迎香穴禁止做灸法。其相應的穴位是上星穴。
迎香穴能治療鼻塞、聞不到香臭的情況,治療時應先補後瀉;如果是流濃稠的鼻涕,就只用瀉法;若是流清鼻涕,則只用補法。
2. 耳聾瘰癧十
耳聾氣閉實難眠,翳風妙穴莫教偏,
兼治項上生瘰癧,金針瀉動疾俱痊。
翳風,穴在耳後陷中,開口得穴。針入五分,宜瀉,可灸七壯。耳聾單瀉,耳鳴單補。一切瘰癧先瀉後補。應穴,合谷。
白話文:
耳聾讓人感覺氣悶難以入睡,治療時要準確地找到並使用翳風這個神奇的穴位。此穴同時也能治療頸部淋巴結腫大。如果用金針治療,刺激此穴後,疾病都會得到緩解。
翳風穴位於耳朵後方的凹陷處,當你張開嘴時會更容易找到它。針刺時應深入五分,並適合採取瀉法,也可以用艾灸,大約七次爲一個療程。耳聾的情況只需採用瀉法,耳鳴則只用補法。對於所有的淋巴結腫大問題,治療時應先瀉後補。配合使用的穴位是合谷穴。
3. 耳聾十一
耳聾之症最難禁,或痛或癢或蟬鳴,
紅腫生瘡須用瀉,只從聽會用金針。
聽會,穴在耳珠前陷中,開口得穴。口含尺,方可下針,刺入五分,可灸二七壯。耳疼紅腫,單瀉;蟬鳴,先補後瀉;痛瀉癢補;耳中膿,先瀉後補。
白話文:
【耳聾十一】
耳聾這種病症非常棘手,可能伴隨著疼痛、癢感或是像蟬鳴般的聲音。
若耳朵出現紅腫或長瘡的情況,治療時通常需要採用瀉法,主要使用的穴位是聽會。
聽會穴的位置在耳朵前方的凹陷處,當嘴巴張開時,這個穴位就會顯現出來。在進行針灸時,患者需咬著尺子,然後針才能正確地插入。針刺深度約為五分,而艾灸則可進行十四壯。
如果耳朵疼痛且紅腫,單純使用瀉法即可;若耳內有如蟬鳴的聲音,應先進行補法再進行瀉法;若耳朵疼痛用瀉法,癢則用補法;若是耳內有膿,則先瀉後補。
4. 失音十二
忽然失音語言難,啞門一穴兩筋間,
刺穴莫深須是淺,若刺深時疾少安。
啞門,穴在項後,入髮際五分兩筋陷中。直針入三分,莫深入,令人啞。禁灸。失音先補後瀉,頭傾注不語單瀉。應穴,人中。
白話文:
[失音第十二則]
突然間失去聲音,說話困難,可以針刺的穴位名為啞門,位於頸後,頭髮邊緣進入五分處,在兩條肌肉之間的凹陷位置。
針刺此穴時不宜過深,只須輕微刺入,如果刺得太深,病情可能會稍微好轉,但長期下來會導致聲音更加嘶啞。
啞門穴禁止用灸法。對於失音的情況,治療上應先補後瀉,如果病人頭部傾斜且無法說話,則只需採用瀉法。相關應對穴位為人中穴。
5. 眉間痛目昏十三
眉間疼痛最難當,攢竹沿皮刺不妨,
若是目昏同一治,刺入頭維目自康。
攢竹,穴在眉尖陷中。針入一分,沿皮透魚腰,瀉多補少。禁灸。兩眉稜骨痛單瀉,痰飲頭風同。眼目昏花,先瀉後補;胬肉攀睛,先補後瀉。
頭維,穴在額角盡處,入發陷中。針入一分,沿皮斜向下透懸顱穴。兩額角疼瀉,眩暈補,可灸二七壯。
白話文:
【眉間痛與視力模糊十三】
眉間的疼痛實在讓人難以忍受,對於這種情況,可以針刺攢竹穴,此穴位於眉毛尖端的凹陷中,針刺時應插入約一分深,並沿著皮膚向魚腰穴方向透刺,瀉法使用較多,補法較少,但需注意不可施灸。
若出現視力模糊的情況,治療方式與眉間疼痛相同,皆可用針刺頭維穴,該穴在額角盡頭,髮際內凹陷的地方,針刺深度為一分,並沿皮膚斜向下透刺至懸顱穴。對於兩側額角的疼痛,可採用瀉法;若是感到眩暈,則應用補法,且此穴亦可進行艾灸,一般灸七到十四壯。
對於眉稜骨的疼痛,可單純使用瀉法。而若是由於痰飲或頭風引起的頭痛,也可採取相同的治療方式。如果眼睛視力模糊,應先採瀉法再補法;若是胬肉攀睛的症狀,則應先補後瀉。
6. 眼睛紅腫十四
眼睛紅腫痛難熬,怕日羞明徒自焦,
只刺睛明魚尾穴,太陽出血疾俱消。
睛明,穴在目內眥旁孔中。平針入一寸,單瀉,略向鼻。禁灸。
魚尾,穴在眉外,即瞳子㾬尖是穴。針入一分,沿皮向內透魚腰。羞明先補後瀉,紅腫單瀉,冷淚常流單補。禁灸。
太陽,穴在眉後,即瞳子㾬,兩額紫脈上,皆可出血,用三稜針。
白話文:
【眼睛紅腫十四】
眼睛紅腫疼痛讓人難以忍受,畏光的情況令人煩惱不已。
只要針刺睛明穴和魚尾穴,並讓太陽穴出血,這些症狀都能得到紓解。
睛明穴的位置在眼睛內角旁邊的小孔中。針刺時應直入一寸,只採用瀉法,且方向稍微朝向鼻子。此穴不適合使用灸法。
魚尾穴位於眉毛外側,也就是瞳孔直上眼尾尖端的地方。針刺時進入深度約一分,沿著皮膚向內穿透至魚腰穴。若畏光,則先採用補法再用瀉法;若眼睛紅腫,則只用瀉法;若是經常流冷淚,則只用補法。此穴同樣不適合使用灸法。
太陽穴的位置在眉毛後方,也就是瞳孔直上,額頭兩側紫色的靜脈上。這些位置都可以進行放血治療,使用三稜針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