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五·紛署集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紛署集 (12)

1. 手少陽及臂凡二十四穴第二十七

關衝二穴,主三焦邪熱,口唇焦裂,喉痹,舌卷強不能言,頭痛,霍亂,氣噎,胸滿不食,臂肘痛不可舉,目生翳膜,視物不明。

液門二穴,主驚悸妄言,咽外腫,臂痛不能自上下,痎瘧寒熱,目赤澀,頭痛,耳暴聾,齒暴痛,五指無力。手背紅腫宜此出血;四肢腫滿,宜此出水。

中渚二穴,主耳聾,目銳眥痛,生翳膜,嗌腫喉痹,久瘧,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無名指不用,熱病汗不出,手五指不得屈伸。

陽池二穴,主頭暈,臂腕無力,消渴口乾,煩悶,寒熱痎瘧。腫痛宜彈針出血。折傷惡血不出亦治。

外關二穴,主耳聾渾渾焞焞,目翳,頰痛,嗌腫,耳後痛,脅肋時臂腫痛,無名指不用,五指盡痛,不能握物,傷寒無汗,寒熱往來。外關為八法之一,以其合陽維而會帶脈也。

支溝二穴,主熱病汗不出,脅肋痛,肩臑肘臂外痛,吐瀉霍亂,口噤不開,暴喑不能言,卒心痛,鬼擊,傷寒結胸,瘑瘡疥癬,婦人任脈不通,產後血暈,不省人事。

會宗二穴,主肌膚痛,耳聾,風癇。

三陽絡二穴,主嗜臥身不欲動,耳聾,齲齒,暴音啞不言。

四瀆二穴,主耳聾,齲齒,項癭,呼吸短氣,咽中如息肉狀。

天井二穴,主心胸痛,咳嗽上氣,短氣不得語,唾膿,不嗜食,寒熱悽悽不得臥,驚悸,癲癇瘛瘲,風痹肘臂痛不能屈伸,耳聾嗌腫,喉痹,目銳眥痛,頰腫,耳後痛,瘰癧腫痛。

清冷淵二穴,主肩臑肘臂外痛不能舉,不能勝衣。

消濼二穴,主寒熱肩腫,引肩中痛,臂痛不能舉,項癭氣瘤。

白話文:

[手少陽及臂凡二十四穴第二十七]

[關衝二穴],主治三焦有熱,導致口脣乾燥龜裂,咽喉疼痛,舌頭捲縮且硬無法說話,頭痛,霍亂,呼吸困難,胸悶食不下,手臂肘部疼痛難以抬舉,眼睛長翳膜,視物模糊不清。

[液門二穴],主治驚恐心悸、胡言亂語,咽部腫脹,手臂疼痛到無法自行上下移動,瘧疾伴隨寒熱交替,眼睛紅且乾澀,頭痛,突然間的耳聾,牙齒突然劇痛,手指無力。手背紅腫時可於此穴放血治療;四肢浮腫時,此穴可用於排水。

[中渚二穴],主治耳聾,眼邊疼痛,眼睛長翳膜,咽喉腫脹,長期瘧疾,耳後、肩膀、手肘、手臂外側都感到疼痛,無名指不能活動,熱病而出汗困難,手五指無法屈伸自如。

[陽池二穴],主治頭暈,手臂手腕無力,糖尿病口渴,心情煩躁,發燒伴隨寒熱的瘧疾。腫痛時,可用針灸刺激此穴放血。骨折或傷害造成的瘀血不出也可治療。

[外關二穴],主治耳鳴,視覺模糊,臉頰疼痛,咽喉腫脹,耳後疼痛,脅肋偶爾手臂腫痛,無名指不能活動,五指全疼,無法抓握物品,感冒無汗,寒熱交錯。外關是八法之一,因為它結合了陽維脈和帶脈。

[支溝二穴],主治熱病出汗困難,脅肋疼痛,肩膀、手肘、手臂外側疼痛,嘔吐或腹瀉霍亂,嘴巴緊閉不能開,突然間失聲無法說話,突發心痛,鬼打牆,感冒胸部結塊,瘑瘡疥癬,婦女任脈不通,產後血暈,昏迷不醒。

[會宗二穴],主治皮膚疼痛,耳聾,風癇。

[三陽絡二穴],主治嗜睡身體不想動,耳聾,蛀牙,突然失聲無法說話。

[四瀆二穴],主治耳聾,蛀牙,頸部腫大,呼吸短促,咽喉像有息肉狀。

[天井二穴],主治心胸疼痛,咳嗽氣喘,呼吸短促無法說話,咳痰帶膿,食慾不佳,寒熱交錯,全身冰冷無法安睡,驚恐心悸,癲癇,風濕性關節炎,手肘手臂疼痛無法屈伸,耳聾,咽喉腫脹,咽喉疼痛,眼睛疼痛,臉頰腫脹,耳後疼痛,淋巴結腫痛。

[清冷淵二穴],主治肩膀、手肘、手臂外側疼痛無法抬起,穿衣服時疼痛。

[消濼二穴],主治寒熱交錯,肩膀腫脹,拉扯肩膀中部疼痛,手臂疼痛無法抬起,頸部腫大,氣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