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針經》~ 卷四 (1)
卷四 (1)
1. 卷四
2. 女科要旨
3. 調經上篇
惟女子以血為主,故治法首重調經。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本《內經》)以無忒,陽明氣旺則時行。(血之盛衰,由於水穀,故陽明胃氣,又為衝脈之本。)倘心(主血)與肝(藏血)脾(統血)有損,均為血病之根萌。心脾為發病之源,(《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
)大旨莫如理胃;(心為胃之母,胃為脾之府。)奇經(八脈)乃扼要之治,其次最重調肝。(女子以肝為先天。)乃若(經)先期色變,生育維艱,晨泄不爽,膚(腠刺)痛如鑽,治郁芎歸小茴生艾香附,肉桂茯苓山楂益母膏共為丸。又如經來後期,色或淡或紫,心痛嘔涎,氣衝不已,(氣墜少腹為瀉。
)衝脈病(也)用二陳(湯去甘草),鈴金鈴子桂枝、小茴黃連歸尾。若脈澀(脘悶減食,經遲)而腹疼,越鞠丸逍遙散參擬。(柴胡、白芍、黃芩、鬱金、香附、茯苓、蘇梗、神麯。)又或(經水)幾月不來,(或)一月兩至,下焦肢(體常)冷屬虛寒,暖腎益肝衝任(脈損)治。
(人參、河車、熟地、歸身、白芍、川芎、香附、茯神、肉桂、蘄艾炭、小茴、紫石英、益母膏丸。)肺虛(久)嗽(晨)汗,(背寒、右臥咳甚、經遲、肺虛數。)建中湯加黃耆;郁損肝脾,逍遙散減白朮。(又歸脾湯。)至如病屬奇經,經遲瘕泄,少腹干(涸而)疼,下焦麻痹上衝心嘔逆,心辣腹鳴,脾不磨食,(能食不運。參苓艾葉、香附補骨脂、當歸蓯蓉,肉桂鹿角霜、小茴紫石英膏用益母。
抑或產後不復虛羸,積年不育,月信來遲,先期痛作,周身脈絡牽掣而不和,痠楚偏深於筋骨,此由肝血陰虛,勿投破氣剛藥,生地河車枸杞沙蒺藜杜仲、山楂白薇、益母還宜入黃柏。又有外寒陽微內熱陰弱,暮劇晨安,膂脊痛無汗,(經事愆期)月候常愆,肝腎至陰傷損,牡蠣、阿膠生地生白芍麥冬甘草。
室女鬱怒傷肝,經來先後不一必先腹痛極,足冷(入秋下焦常冷)腹鳴,忽瀉忽結,(飲食大減。)延胡索、當歸牛膝川楝及山楂青皮,小茴香附山稜蓬朮和肉桂澤蘭。(蔥白汁丸。)陰陽乖違兮經水紫黑,來時脈絡收引而痛心嘈雜,下焦骨冷上部火升,陽宜通兮陰宜攝。(鮑魚、生地、蓯蓉、天冬、當歸、柏子仁、山楂、牛膝、茯苓、紅棗、蘄艾湯法丸。
)
白話文:
[調整月經上篇]
女性生理以血液為主要,因此在治療上首要注重調節月經。如果太沖脈旺盛,月經就會按時而來,不會出現異常。如果陽明脈氣旺盛,月經就能正常運行。血液的盛衰取決於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陽明胃氣是太沖脈的根本。
如果心、肝、脾三臟有任何損傷,都可能成為血病的根源。心和脾往往是疾病發生的源頭。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最重要的就是調理胃部。心是胃的母親,胃是脾的家園。調理奇經八脈是治療的關鍵,其次最重要的是調節肝臟功能。因為對女性來說,肝臟是先天之本。
如果月經提前來臨,顏色改變,生育困難,早晨腹瀉,皮膚疼痛如針扎,應該使用治鬱芎歸、小茴香、生艾、香附、肉桂、茯苓、山楂、益母膏等製成的藥丸。如果月經來得較晚,顏色淡或紫,心痛,嘔吐,氣沖不停,可以使用二陳湯(去甘草)、鈴金鈴子、桂枝、小茴香、黃連、歸尾。
如果脈象澀,腹部悶痛,食慾下降,月經遲到,可以考慮越鞠丸和逍遙散。如果幾個月沒有月經,或者一個月來兩次,下肢經常感到寒冷,這屬於虛寒,需要溫暖腎臟,益肝,調理衝任脈。
如果肺虛久咳,晨間出汗,背部寒冷,右側躺下咳嗽更嚴重,月經遲到,肺虛多次,可以在建中湯中加入黃芪。如果肝脾受損,可以用逍遙散減少白朮。如果疾病屬於奇經,月經遲到,腹部疼痛,下肢麻木,心臟反胃,心燒,腹部鳴叫,脾不能消化食物,可以考慮使用參苓艾葉、香附、補骨脂、當歸、蓯蓉、肉桂、鹿角霜、小茴香、紫石英膏和益母膏。
如果產後身體虛弱,多年未孕,月經來得遲,提前疼痛,全身脈絡緊張不協調,痠痛集中在筋骨,這是由肝血陰虛引起的。不要使用破氣剛藥,可以使用生地、河車、枸杞、沙蒺藜、杜仲、山楂、白薇、益母和黃柏。
如果體內寒氣過多,陽氣微弱,體內熱氣不足,晚上病情加重,早晨病情緩解,脊椎疼痛,無汗,月經週期不正常,肝腎陰損傷,可以使用牡蠣、阿膠、生地、生白芍、麥冬和甘草。
未婚女性因肝臟受到鬱怒傷害,月經來臨時間不穩定,通常會先有極度腹痛,腳冷,腹部鳴叫,突然腹瀉或便祕,飲食量大大減少,可以使用延胡索、當歸、牛膝、川楝、山楂、青皮、小茴香、香附、山稜蓬、朮和肉桂、澤蘭。
如果陰陽失調,月經顏色紫黑,來時脈絡收縮引起疼痛,心臟嘈雜,下肢骨頭冰冷,上部火氣上升,應該調理陽氣,保護陰氣,可以使用鮑魚、生地、蓯蓉、天冬、當歸、柏子仁、山楂、牛膝、茯苓、紅棗和蘄艾湯法丸。
4. 調經下篇
若夫經停腹滿、太陽當開;(四苓散、牡蠣、厚朴、椒目、大腹皮之屬。)氣滯血凝,(經閉腹膨。)積瘀宜導。又如心下有形,不飢氣滯血結隧道不行,經閉便堅,通絡為要,延胡索蘇梗、半夏香附桃仁靈脂,薑汁木香汁有效。甚者跗腫腹膨,咯血紫黑便閉,沖氣攻左脅而痛聚瘕,日久血蠱已諦。
或導濕以泄肝,(桂枝、茯苓、澤瀉、牡蠣、金鈴子、延胡索)或通瘀而行氣,(桃仁、大黃、肉桂、延胡、靈脂、烏藥、青皮、鬱金、木香之屬。)大針沙丸治此疾之沉疴,(聚瘕跗腫腹大症。)小溫中丸療是症之瀉後變痢。(自跗腫腹膨至此,合四案。)臟燥則食辛病甚,(經阻,少腹痛脹,便堅,心中熱痛。
)甘緩姑投;(甘麥大棗湯。)陰涸則腑陽日痹,(經阻、寒熱、浮腫腹膨,小水日少,心腹夜熱。)回生丹試餌。乾血勞莫除熱嗽,(食減便溏,最忌寒涼。)建中湯與復脈湯參投;倒經症治主和調,甘緩共辛涼互濟。(降香、鬱金、鉤藤、丹皮、蘇子、山楂、山梔,又人參、雞黃、阿膠、生地、天冬、白芍、牛膝、琥珀。上仿《指南案》論。
)且夫經水不行。分因各斷,脾虛則生化日艱,痰多則血海先佔。久郁兮必肝燥而陰虧。胃熱兮斯津枯而血熯,況復心腎交傷,致疾自應過半。(《治法匯》。)尺脈洪滑兮,子宮有熱;(血海不固,大補丸加山茱、龍骨,服之而孕。汪石山案。)色如黑豆汁兮,絡中風熱相干。
(四物加芩連、荊芥、蔓荊子、數服色轉。原注:亦有屬下焦寒濕者,症脈當細辨。吳茭山案。)不月風消,(五孕不育,肌削身熱,上下見血,痛無常處,作止不定,脈二手舉按皆數。)三黃湯(加山梔、丹皮、生地,白芍)瀉三焦之積火;(再用知柏八味丸加河車而孕。
陸養愚案。)經行先作瀉,(二三日,脈左關尺弦細,右關小駛而滑,此肝血虛寒而脾胃伏火也。)連理湯法平寒熱之相參。(夕與加減八味丸加紫石英,而數年之疾頓愈。孫東宿案。)若果虛寒既審,(經阻半年,中滿噯酸,虛火上升,少腹痠痛。)八味丸溫補須諳。(佐服異功散,二月而愈。
張飛疇案。)又若經行交合,致疾有三,伏粱(小腹結滿,水溺頻澀)經漏,(血絡受傷,俗名血沙淋。)癲疾何堪。(鬱冒一日二十餘發如厥氣。)因先病而後經愆不調,去病而經自准;因(先)經(不調而後)致病,調經而病斯安。(《女科經綸》。)
附:《醫級》摘要
血溢經而留骨,則為骨蒸;僕損血而留經,則為腫痛。陰中熱而激寒,必成帶濁;值經期而啖冷,終觀瘕癥。
孀尼室女,莫施助火之方;漁婦村姬,宜酌勞傷之劑。
附:妊娠脈論
白話文:
調經下篇
如果月經停止,腹部脹滿,這屬於太陽經的病症,應使用四苓散,或配合牡蠣、厚朴、椒目、大腹皮等藥物來治療。若是氣機鬱滯、血液凝結,導致經閉且腹部膨脹,這是瘀血積聚,宜用導引的方式來疏通。又如心下有硬塊,不感到飢餓,這是因為氣滯血瘀,阻礙了經絡的通行,導致經閉、大便乾硬,此時通暢經絡是關鍵。可以使用延胡索、蘇梗、半夏、香附、桃仁、五靈脂等藥物,搭配薑汁或木香汁服用,效果較佳。更嚴重的,會出現腳踝腫脹、腹部膨隆、咳血呈紫黑色、大便不通、氣血上衝導致左脅疼痛,形成腫塊,久而久之會變成血蠱病。
有時需要透過利濕的方法來疏泄肝氣,可選用桂枝、茯苓、澤瀉、牡蠣、金鈴子、延胡索等藥物。有時則需要透過活血化瘀、疏通氣機的方法來治療,可選用桃仁、大黃、肉桂、延胡索、五靈脂、烏藥、青皮、鬱金、木香等藥物。大針沙丸可以用來治療這種病情深重的疾病,如腫塊、腳踝腫脹、腹部膨大等症狀。小溫中丸則可以用於治療腹瀉後轉為痢疾的狀況。(以上從腳踝腫脹、腹部膨脹到此,總結了四個案例。)如果屬於臟腑燥熱,吃辛辣的食物會加重病情(表現為月經不來,小腹疼痛脹滿,大便乾硬,心中熱痛),應使用甘味藥物來緩和症狀(如甘麥大棗湯)。如果屬於陰液枯竭,則臟腑陽氣會日漸衰弱,(表現為月經不來、發冷發熱、浮腫腹脹、小便減少、心腹在夜間發熱),可以嘗試使用回生丹來治療。如果是因為血虛導致勞累,不應使用清熱的藥物來止咳,(表現為食慾減退、大便稀溏,最忌使用寒涼藥物),可以用建中湯或復脈湯來配合治療。倒經的治療方法應以和調為主,使用甘味、辛味和涼性的藥物互相搭配使用。(可選用降香、鬱金、鉤藤、丹皮、蘇子、山楂、山梔等藥物,也可選用人參、雞黃、阿膠、生地、天冬、白芍、牛膝、琥珀等藥物。以上參考《指南案》中的論述。)
至於月經不來的原因,需要仔細區分。若是因為脾虛,則生化能力會日漸衰退;若是因為痰多,則會先佔據血海。久鬱則必然導致肝燥陰虧;胃熱則會導致津液枯竭,血液乾涸。況且如果心腎功能同時受損,那麼疾病必然會更加嚴重。(參考《治法匯》)如果尺脈洪大且滑,表示子宮內有熱。(血海不穩固,可以使用大補丸加山茱萸、龍骨來治療,服藥後可順利懷孕,這是汪石山的案例。)如果月經顏色像黑豆汁,表示經絡中有風熱侵襲。(可以使用四物湯加黃芩、黃連、荊芥、蔓荊子,服用數次後,顏色會轉為正常。原文註解:也有屬於下焦寒濕的,需要仔細辨別脈象,這是吳茭山的案例。)如果月經不來是由於風邪引起的(常見於五次懷孕不育,身體消瘦發熱,全身出血,疼痛沒有固定位置,時有時無,脈象兩手按壓都快數),可以使用三黃湯(加山梔、丹皮、生地、白芍)來瀉三焦的積熱,(之後再用知柏八味丸加紫河車來幫助懷孕,這是陸養愚的案例。)如果月經來潮前先出現腹瀉(通常二三天,脈象左關尺細弦,右關脈稍微快而滑,這是肝血虛寒,脾胃有伏火的表現),可以使用連理湯來治療寒熱交雜的情況。(晚上服用加減八味丸加紫石英,多年疾病可痊癒,這是孫東宿的案例。)如果確定是虛寒的體質(表現為月經不來半年,胸腹脹滿,打嗝酸腐,虛火上炎,小腹酸痛),必須使用八味丸來溫補。(同時配合異功散,兩個月後可痊癒,這是張飛疇的案例。)如果月經來潮期間進行性生活,會導致三種疾病:伏梁(小腹結塊脹滿,小便頻繁澀痛)、經漏(血脈受損,俗稱血沙淋)、癲癇(昏厥發作,一日可達二十多次,如同氣厥)。因為先有疾病而後導致月經不調,應先治療疾病,月經自然會恢復正常;如果是因為先有月經不調而後導致疾病,應先調理月經,疾病自然會好轉。(《女科經綸》)
附:《醫級》摘要
如果經血溢出停留在骨骼中,會形成骨蒸病;如果跌打損傷使血液停留在經絡中,會形成腫痛。如果陰部有熱,激發寒氣,必然會形成帶下病;如果在月經期間吃生冷食物,最終會形成腫塊。
對於未婚女子和尼姑,不應使用助陽的藥物;對於漁婦和村姑,應斟酌使用治療勞傷的藥物。
附:妊娠脈論 (此處沒有給出妊娠脈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