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針經》~ 卷三 (11)
卷三 (11)
1. 脅痛
又云:右脅隱痛,咳則如裂者,此由肺邪之結,若見於左者,仍在肝也。
白話文:
脅痛:
也有人說,右邊肋下隱隱作痛,咳嗽時痛如撕裂一般,這是因為肺部的邪氣積聚導致的。如果這種疼痛出現在左邊,則還是肝臟的問題。
2. 腹痛
腹處乎中,痛因非一,須分有形無形,主治機宜已得。何謂無形?寒凝火鬱抑,氣阻營虛,(及夏秋)痧穢暑濕。何謂有形?蓄血傷食,瘕疝蛔蟯,偏嗜成積。於是泄濁通陽,吳茱萸湯四逆湯;清火泄郁,六一左金丸金鈴子散。開通氣分,四七湯五磨飲子;宣攻營絡,歸鬚桃仁山甲韭根。
(及下瘀血湯法。)緩而和兮,戊己湯加減,小麥甘草大棗湯;柔而通兮,復脈湯加減柏子仁、肉桂當歸蓯蓉。發疹(五六年)形(體畏)寒(大便腹痛裡急),郁病(氣血凝滯)自宜宣導;(當歸、酒大黃、枳實、桂枝、白芍。)當臍腹痛(冬發春愈,病作噯氣,)營虛卻喜溫通。
(當歸、肉桂、茯苓、炮薑、炙草、大棗。上並仿《指南案》論。)是症也,鬱火阻於寒涼,(怒後胸腹脹痛,消補攻下不效。)溫清並用;(白蔻、官桂、木香、薑汁、黃連、梔子、鉤藤。陸祖愚案。)胃(中積)冷偏兼腸(中)熱,製藥宜工。(詳陸養愚案。)故有壯熱譫語,吐利交頻,舌灰(刺如芒)足冷,心下按之大疼,六脈模糊澀弱,誰知食壅太陰,(不能鼓運其脈。)涼膈散甫投一匕,頓令脈復神清。
(張石頑案。)二尺沉弦(按之益堅,向患寒疝,停食感冒)知積疝,若氣逆則暴絕堪虞;(是夜果復暴滿而逝。同上詳原案。)右脈滑大(有力,左沉伏)屬膠痰,(臍腹右痛,便秘嘔吐。)令便通則痛嘔自止。(元胡索五錢,調服元明粉三錢。《生生子案》。)傷冷食而燥矢作痛,先投丁附(治中湯一帖)而後與巴霜沉(香、木香作丸,下五六次而愈。
虞恆德案;)病積熱而腹中如火時疼,輕用(二陳湯下)芩連而重宜(調胃)承氣(湯,元明粉亦可。《治法匯》。)痛而積血欲吐,(久患腹痛,脈人迎氣口洪滑侵上。)湧血餅以燒鹽;(《易氏醫案》。)痛而繞臍有形,(其狀如死,脈近尺帶滑。)療臍疝以枸杞。(白芍、茯苓、吳萸、肉桂,六劑痛止。
《芷園臆草》。)若臍下之大疼,人中黑而多死。(《治法匯》。)又有小腹脹疼,形如覆碗,氣壅者吐之斯安,瘀停者(脈沉弦,小水或通或秘)下之自緩。如小水之不通,尿澀血凝分勘。(瘀血亦有小便不通者,當以餘症及脈參之。同上。)更有(少年酒食後,又色慾過度)火挾臍起,上入胸膈,腹痛若抽,胸中阻如(有物杆)格,此由丹田有寒,(若相火上衝,則必上至頭面矣。)烏藥(二錢)回陽(附子三分)有力。
(五日見效,服附子百枚而全愈。《慎齋遺書》。)筋骨皮肉之痛,經邪勿治中宮;(景岳。)腰脊控睪而疼,要藥無如羌活。(《類案》。)
附:《醫級》心腹痛摘要
痛極脈伏,察伏陽更推脫候;痛分經絡,橫痛絡直痛在經。膈疼牽引背肓,宣通肺膈;正腹痛連徹背,溫化陽明。環口青扛痛,厥暈唇紅者,蛔結之狀,唇瘡介齒,顰蹙額捫腹昏默者,狐惑之形。痛沉著而腹足釣牽,法必溫行,溫行反劇者,腸癰欲作;痛引陰而囊癰蔓串,治難消潰,潰後屎出者,盤腸妨生。燒錘紫石英鎮陰煎,鎮攻衝之厥痛;刮刺蒸臍探吐,探脫伏之旋沖。
白話文:
[腹部疼痛]
腹部位於身體中央,導致疼痛的原因眾多,我們需區別是有形的實質病變,還是無形的功能失調,這樣才能正確治療。什麼是無形的病變呢?例如寒氣凝結、肝火鬱結、氣血受阻、營養虛弱、以及夏秋季節可能的暑濕、食物中毒。有形的病變又是什麼?像是血液瘀積、消化不良、腫瘤、疝氣、寄生蟲、或是長期偏食導致的積累。
針對不同的情況,我們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果需要排濁通陽,可以使用吳茱萸湯和四逆湯;如果要清火解鬱,可以選擇六一左金丸和金鈴子散。若要疏通氣道,四七湯和五磨飲子會是好選擇;如果需要宣攻營絡,歸鬚桃仁山甲韭根等草藥會派上用場。
對於慢性病患者,可以使用緩和的戊己湯,或是小麥甘草大棗湯來調理;如果需要柔軟且通暢的療法,復脈湯加上柏子仁、肉桂、當歸、蓯蓉等草藥會有幫助。對於發疹、畏寒、大便困難、腹部疼痛的人,應該進行疏導,常使用的藥材有當歸、酒大黃、枳實、桂枝、白芍等。對於營養虛弱,需要溫暖通暢的患者,當歸、肉桂、茯苓、炮薑、炙草、大棗等草藥會是好選擇。
有時腹部疼痛是由於鬱火被寒涼所阻,這種情況下,需要同時使用溫熱和清涼的藥物,例如白蔻、官桂、木香、薑汁、黃連、梔子、鉤藤等。如果胃部冰冷且腸道過熱,製藥時需要更加細心。有時患者會有高燒、神智不清、嘔吐和腹瀉交替出現、舌苔灰色、腳冷、心臟下方按壓會感到劇烈疼痛、脈搏模糊微弱,這可能是因為食物堵塞了脾臟,涼膈散只服用一點就能讓脈搏恢復正常,精神也會變得清晰。
對於右側脈搏沉而緊繃的患者,可能有寒疝或消化不良的情況,如果氣逆則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右側脈搏滑而大的患者可能有黏液痰,右側腹部疼痛,便祕和嘔吐。讓患者通便,疼痛和嘔吐自然會停止。對於因為寒冷食物導致的乾燥糞便造成的疼痛,可以先服用丁附治中湯,然後再服用巴豆霜、沉香、木香製成的丸藥,通常需要服用五六次才能痊癒。對於腹部熱度高,經常疼痛的患者,輕度可以使用二陳湯,重度則需要使用調胃承氣湯,也可以使用元明粉。
對於想要嘔吐的腹部出血患者,可以使用湧血餅和燒鹽。對於有形的臍疝,可以使用枸杞、白芍、茯苓、吳茱萸、肉桂等草藥來治療。如果肚臍下方劇烈疼痛,人中部位黑色,死亡風險較高。對於小腹脹痛,形狀像覆蓋的碗,氣血壅塞的患者,吐出氣體會感到舒適,有瘀血的患者,排便後會感到緩解。對於小便不暢的患者,需要檢查是否有瘀血。對於年輕人在喝酒和飲食過量後,或是性生活過度的情況下,火氣會從肚臍升起,進入胸膈,腹部疼痛像被抽打一樣,胸中有物體阻擋,這可能是丹田有寒氣,烏藥和附子能有效治療。
對於筋骨皮肉的疼痛,經絡疾病不要治療中宮;對於腰脊疼痛牽扯睪丸,最有效的藥物是羌活。
此外,極度疼痛導致脈搏隱藏,需要仔細檢查是否有可能的脫離症候;根據經絡區分疼痛,橫向疼痛在絡脈,縱向疼痛在經脈。如果膈肌疼痛牽引背部,需要宣通肺膈;正中腹部疼痛連接背部,需要溫化陽明。如果嘴脣周圍青色,表示蛔蟲聚集,如果嘴脣有創傷,額頭皺眉,摸腹昏沉,可能是狐惑病的徵兆。如果腹部疼痛深沉,腳部受到牽制,必須溫暖治療,但如果溫暖治療反而加重,可能是腸癰即將形成;如果疼痛延伸到生殖器,囊腫蔓延,治療難以消除,潰爛後排泄物排出,可能影響生存。使用燒錘紫石英鎮陰煎,可以鎮定衝動的疼痛;刮刺蒸臍探吐,可以治療潛伏的旋沖。
如果背部疼痛,可以調節中鹿膠和平胃散;如果肩膀疼痛,需要使用桂甘活絡溫通。橫向疼痛,可以使用桂桃寄生山甲;縱向疼痛,適合使用升麻蘇梗青蔥。
根據《舉痛論》的描述,心腹疼痛大多是由於寒冷引起的,但長期下來會轉為熱症,所以治療此症狀時,不應過度使用熱性藥物。
《折肱漫錄》提到,霍亂腹痛,如果誤飲米湯可能會導致死亡,這是常見的情況,因此需要小心對待。